开镰收麦(散文)
柳杨
1
“五黄六月,龙口夺食。”对豫北农村的广大农民们来说,开镰收割小麦就是天大的事。尤其是对于目睹过旧社会饿死的人堆成了累累白骨的凄惨景象,饱尝了“三年困难时期”饥肠辘辘滋味的父辈们来说,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尤为深刻。这可能正是“民以食为天”的来由吧。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常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北方农行民来说,玉米是喂猪喂家禽喂牲口的主粮,小米也是生活的配角。只有白面、白馍、面条、面食,才是北方人从小到大倍加喜爱的主食,这是任何食材也代替不了的。小麦自然就是加工这些面食的原粮了。
由此,足见开镰收麦对于北方农民的重要意义了!
小麦为何好吃?因为它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都被农民们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农民们讲究的是精耕细作。
先说精耕。秋天的播种——农民们叫做“隔年下籽”,非常慎重。“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先是在秋收之后,要赶紧往地里运粪,由生产队里的壮劳力用小平车(济源方言,架子车)往地里运送农家肥、绿肥等。拉到地里之后,要卸成一小堆一小堆,最后再撒开,一定要均匀。
紧接着执杖扶犁。吆喝牲口,开始一年一度的深翻土地,不能隔三冇四,必须要一犁紧挨一犁的犁匀犁好;然后再赶着牲口,把犁好的土地耙匀耙虚,消除满地的坷垃,适宜播种,为播种做好充分准备;最后是下种,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这个环节都要由生产队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把式们亲自摇耧下种。摇耧的老者是主角,还要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配角——牵着牲口拉耧的人,叫帮耧。你听,在秋天广袤的田野上,新翻的泥土气息迎面扑来,那一声声“叮叮当当”的摇耧声,在田野上回荡着。来年小麦丰收的憧憬在农人的心理生根、发芽、生长、拔节、成熟,农民们仿佛看到了又一个丰收的好年景!此时此刻,再多的劳累都会变为唯美的生活交响曲,充满了诗意和快乐!
再说细作。在冬小麦的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也是异常精细的。既然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下了满满的丰收希望,管理就不能不高度重视。农人们从施肥、浇水到除草、间苗,哪一个环节都能不能少,哪一个环节都不可懈怠!你看,劳力者们时常冒着严寒,头顶烈日,一年四季,顶风冒雨,整晌整晌、整天整天、经年累月的在庄稼地里劳作着。这样劳作的目的,就是盼望来年小麦能够有个好收成、高产量。
这样掐指算来,北方的冬小麦从种下到收获,需要经过秋、冬、春、夏一年四季的漫长轮回,从生长周期来说,前后竟然长达9个月之多!
你说,经过这样长的时间,才能够收获一季冬小麦,该有多么不容易啊!这也是冬小麦分外香甜、分外耐饥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开镰收麦的盛典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2
时光倒流到上世纪70年代。那时,我们的农村还都是生产大队的建制,生产大队的下边是生产小队,生产小队下边才是各家农户。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每逢农历五月底六月初的时节,就是小麦黄熟收割的季节,农人喜欢把这段时节成为“五黄六月”。此时,一身金黄的布谷鸟也会及时赶过来,一声紧挨一声的催促农人们下田“割麦种谷”的。布谷鸟的叫声格外动听,农人们根据那美妙的叫声——“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就把翻译过来,就叫做:“割麦种谷。”现在在微信群里,有的网友昵称就叫“割麦种谷”,看到这一称呼,还觉得充满泥土气息,倍感亲切。
那时割麦可没有今天这么轻松愉快,正像唐朝诗人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诗句所言:“五月人倍忙。”那时的农业劳动全凭人工,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也是在广大农村以生男孩子为贵的主要原因——只有一个男劳力,才能顶下来繁重的体力劳动。
为了迎接这个开镰的盛典,农历五月下旬,在麦色渐渐泛黄的时节,农人们就早早的开始了忙碌的开镰收麦之前得繁忙准备工作。
其中一项农活就是碾打麦场。他们先是拔掉一片即将成熟的麦子,分到各家各户吃“碾馔”;然后再在这片腾出来的空地上,由生产队里年迈的老庄稼把式,赶着牲口拉着石磙,碾压出一片打麦用的场子来。老庄稼把式们一边放磙,一边撒上草木灰——防止地面崩裂,也能够把地面压瓷实,这叫做“杠场”,为堆放小麦做好充分的场地准备。经过几遍碾压,直到把场地压得瓷丁丁、光溜溜才作罢——也不敢压过了,如果一旦压“套”了,也可麻烦,地面软溜溜的,咋都硬不起来。这样的场地,是收打小麦的一个大忌。
还有一项农活是修理小平车。有道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平车可是从麦田里往场上运麦子的主要工具。用了一年的小平车,从车棚到轮胎,都要做认真仔细的检查。大毛病的该更新轮胎、轴承的要及时更新,小毛病的该修理的修理;小平车棚该找补的要找补,如果漏洞过大,或者过于老旧,就要及时购置新的车棚。农活就是这样,一环紧扣一环,未雨绸缪,不敢有一丁点懈怠。一旦到了拉麦子的时刻,谁家小平车要是出了问题,家家户户都在用着,那可是借也没有地方借的。真到了那个时候,可真是干瞪眼,抓天挠地也毫无办法的!这样的事一旦发生,不仅会惹人嗤笑,而且会耽搁农时的。这样的农家,这可是最没出息的农家了!这样的人家,会遭遇满村人晒派(济源方言,传播嘲笑)的厄运:“你看,某某家人真没出息,啥事都弄不成章儿。”谁家要是摊上这样的名声,算是倒霉透啦。
最后一项农活就是磨镰刀。“磨刀不误砍柴工。”反过来说,不磨好镰刀,肯定要耽误割麦工的。因此,磨镰是快速收获小麦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每天晚上,在我们都吃过晚饭休息的时候,父亲即使再劳累,也得蹲坐在家里的磨石旁开始磨镰。他先是把水撩到磨石上,然后就抓紧一遍又一遍的在磨石上磨镰刀。一时间,家家户户“嚯嚯嚯”的磨镰声,会在全村此起彼伏的响起来,形成一曲交响,会传得很远。经过一阵又一阵紧锣密鼓的磨砺,直到把全家的6把镰刀一把把都磨得明晃晃,亮闪闪,刀刃无比锋利才作罢。磨到最后,父亲往往还要拿自己的大拇指在刀刃上轻轻的试试刀口的锋利程度,才放下心来。
磨镰刀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活计,每用一天,刀刃就会变钝了,需要天天磨砺,直到把齐齐站立在地里的小麦们全部“放倒”——收割完毕才能作罢。
一切准备停当,只等开镰收割小麦的盛典举行了!
3
“蚕老一时,麦熟一晌。”到了麦收的节骨眼上,农人们什么闲心都没有了。父亲和生产队里的老把式们每天一趟又一趟的往麦田里跑,他们通过老经验“望、捏、搓、吹”等手段,仔细观察小麦的成熟程度。一旦成熟,这些老庄稼把式就会找到生产队长,要求赶紧开镰割麦。只等生产队长一声令下,全队数十号像枪栓一样的男女老少们,都要一拥而上,开始三夏大忙季节的“抢收”。只见他们一个个仿佛打足了劲的皮球,日夜连轴转,满劲开始了开镰收割小麦的大狂欢,大比拼。
由于五黄六月,天气异常炎热,农人们不仅不能像城里人那样凉快享清福,而且还得撅起屁股加油干。因为且时间异常紧急,容不得有半点耽搁。老天爷的事情,谁都管不了。怕就怕半路下冰雹、下大雨、下连阴雨。实际上,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是很糟糕的事情。轻的会让小麦减收,重的会让庄稼绝收!
这样的情况就叫做:“煮熟的鸭子飞啦。”这是让忙碌了一年的农民们最痛心的事情。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忙碌了大半年的农人们就会欲哭无泪,一年的口粮就没有了。你应该知道,这是多大的事啊!
农人们为了少受晒多干活,只得选择起早贪黑,两头见星星的劳作模式了。用农民们的话来说,这样虽然辛苦点,但这样“出活”。人能多干活,还凉快不遭罪。要不,怎会有广大农民们对城里人的极度地抱怨呢:“骑洋车,戴手表,老子不种你吃屌。”
打麦连天,在自然界的各种鸟类中,就数邻居家的杈鸡鸟起得最早了,它们的早办竟然超过了农家打鸣的大公鸡。当我们还沉睡在甜蜜的梦乡之时,那些杈鸡们就站在大榆树的枝杈上,开始了叽叽喳喳的吵闹。每到这个时候,天才刚刚灰灰明——大约凌晨4:00左右,我们就会被父亲母亲叫醒——那时候,能起多早只管早。我们姊妹四人,都睡眼惺忪的赶紧爬起来,胡乱吃点馍饭,赶紧操起镰刀,拿起防晒的草帽,肩头搭上一条擦汗的毛巾,拿着水壶,就急急忙忙地跟着父亲,走向田野,开镰收麦了。
到了地里,通常大人们一人五行六行,孩子们一人三行四行任务一分,就开始弯腰弓背、毕恭毕敬的开镰收割小麦了。大田里没有言插语事,只听“喳喳喳”的割麦声在寂静的田野里响起。
大家伙一心一意的割麦,藏匿栖息在麦田的动物们有了各种各样的表现:偶尔有受了惊吓的野兔从麦丛里窜出,如离弦之箭,失魂落魄的飞向远方,生害怕被谁抓住而毙命;或者有受了惊吓的鸟儿从麦丛里腾空而起,赶紧逃向天空,生怕人们活捉一般的逃命而去;那些平时难以见到的小刺猬们也慌忙爬出逃命,谁知跑不了多远,你一旦撵上它,它担心被人们活捉,干脆停下逃窜的脚步,赶紧蜷缩成一团,裹起满身的芒刺,以抵御人们的袭击。它岂不知这样一来,人们干脆把它收入囊中,作为收麦的战利品,带回家让那些小孩子们玩耍……这些都是开镰收麦的小插曲。
麦芒打在胳膊上、脸上,麦灰钻进鼻孔,蒙在脸上,黑黑的,好像化了妆的演员一般,大家全然不顾。腰酸了,自己赶紧直一会儿;热汗流下来了,赶紧用干毛巾擦一擦。有时候光顾着干活了,汗水擦的慢了一些,汗水就会流进眼眶,扎得人眼睛生疼。但是,无论怎样,活计都不能停下来。眼发疼忍一忍就过去了,咱老农民,可没有城里人那么娇气。
干了几歇活之后,一轮朝阳才慢慢腾腾的从东方升了起来。当金色的阳光铺满大地时,大田里已躺倒了一大片收获的麦子,给人带来了无限地喜悦。
由于活计太重,到了半晌时候——大约早上八九点钟,全家人就已经饥肠辘辘了。母亲就会及时“送汤”过来,为我们加餐。说是汤,其实就是汤面条。
喝过汤之后,太阳开始越来越毒辣的曝晒。农人赶紧头戴上早就准备好的草帽,遮蔽太阳的炙烤。到了日到当头的时候,才会深切的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天即使再热,没有生产队长的一声令下,无论长幼,谁也不能够提前收工的。只能头顶烈日,不停地干干干!一直干到正晌午——正午1:00左右,才能收工回家——劳作了一大晌的人们,此刻,人人都处于饥又饥渴又渴、头昏脑涨、极度劳累的地步。
跳进家门,赶紧洗一把脸,逮住家中水缸里的冷水,拿起水瓢,“咕咚咕咚”一顿痛饮,才解了渴。只见母亲早早就做好了手擀捞面条在等着一家人的回来。一到家,就在煤火上或者是在锅头里烧地火,待到大铁锅里的水一滚开,就赶紧下面。捞面条成熟了,每人一大海碗,尽饱吃。捞面条要么是味道鲜美的炸酱面,再奢侈一点的可能就是炒土鸡蛋、黄瓜丝、拌蒜汁的美味佳肴了。那种面香、蒜香、嫩黄瓜的清香一起扑面而来,很是诱人;再加上饥肠辘辘的肠胃催促鼓动,于是开始大吃大喝。吃饱喝足,稍事休息片刻,就又该马不停蹄的下地劳作了。其实,心里很惧怕毒太阳的曝晒。但是,收麦的活计赶得太紧,谁也不敢在家多休息一时一刻。
赶到地里,又是一阵挥汗如雨的“肉搏战”。父老乡亲们头顶烈日,越战越勇,一直干到夕阳西下之际。你可能要问,是不是到收工的时候了?一听这样的问话,甭说啦,就知道你是“王银环下乡”。此话怎讲?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外行。这可不是回家的时候,这正是“干好活”的最佳时机!此话怎讲?因为天气又凉快下来,晚风习习,凉凉快快,皎洁明的亮月悄悄地爬上了村边的柳梢头,天气越来越凉快了。大家喝口水,伸伸腰,又开始了最后的百米冲刺——一直干到晚上9:00—10:00左右,才能收工回家。
家里又是母亲经过一大阵单枪匹马的忙碌,早早就熬好了有白豆、绿豆、红豆、红薯、玉米麦仁等混合在一起的麦仁汤,再擀上厚薄适中的白面片,乡亲们都把这样的饭叫做麦仁面片;还有,母亲担心这样的饭顶不住饥饿,还经过和面、揉面、剁馍季、上笼蒸等程序,蒸好了两大笼热气腾腾的大白蒸馍。你看,这些蒸馍一个个虚虚胖胖,筋筋道道,香甜可口,令人馋涎欲滴。母亲还早早地捣好了一大碗蒜水,供大家享用。喝着麦仁汤,用蒜水蘸着甜面片、热蒸馍,那味道真是好极了!对于这一美味的描述,农村有一句顺口溜,说的特别到位:“甜面片蘸蒜(水),给个黄金也不换;热蒸馍蘸蒜,给个皇帝也不干。”那味道真是美极啦!
这样紧张如同打仗“抢收”小麦的时间,短则一周,长则十天半月,一刻也不得耽误,必须拿下来!农村人叫这是:“正拿夏侯渊呢!”
“人怕干活,活怕人干。”待到小麦收割完毕,累得农人们个个腰酸背疼。你看,人人手也肿了,身上也晒脱了一层皮。谁都想休息一下喘口气。可是,生产队长可是一个明白人,此时此刻,他会把砝码打得更紧!他心知肚明,麦天的活计都是环环相扣,如果慢一步,就会步步慢。全局陷入被动,拉到其他生产队的后边,那可是一件十分丢人的事。
小麦收割完毕,其实,麦收任务才完成了1/3。更重的任务还在后头。千万别忘记了,麦收的终极目标可是“颗粒归仓”哟。
4
麦收的第二个环节是拉麦。由于乡下当时都是坎坷不平的狭窄老土路,一脚踩下去,就是多深的灰土没了脚面,脚上的土布鞋就会灌满了灰土。
拉麦用的都是最笨重的小平车。装麦时,小平车不能用荆笆,因为那样装的太少,不值得拉一回。小平车前后都各打了两个方孔,安装上用木板、木棍组合做成的高高大大的羊角。这样才能多拉快跑,节省时间。
待到拉麦车装好之后,还要用大绳前后死劲勒结实了,防止半路上把麦铺颠簸下来,那可就耽搁事了。装麦时,大家都在比着装,装的谷堆喧天,谁都害怕自己装的少。由于路况太差,颠簸的太厉害,哪个如果在装麦时有点偏斜,或者大绳勒的不紧,满车的麦子都会在一路颠簸中半路向一边倾斜,最后导致翻车。这可是一件倒霉事,村里人就会走哪说哪,大加笑话道:谁谁的拉麦车又在某某地方“打头场”啦!你可知道,小麦打头场最有收获,待到头场打过,第二场常常就没有很多麦籽了。
5
麦收的第三个环节是打麦。待到把全部小麦都拉到场里,先简单垛起来,这样不占地方,便于打场。之后,全生产队就开始了漫长的打麦过程,当时打麦条件很差,用的都是牲口拉石磙,这样的活计还算比较省劲的,往往由村里6、70岁以上的老头来干,叫做“放磙”。 开始时由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只见他们人人双手紧握着桑杈,挑着麦秆,把场摊好;紧接着,老头们就开始吆喝着牲口拉着石磙开始碾压麦子了。如果哪个牛马出工不出力,走得慢了,还要被老庄稼把式们狠狠的抽上几鞭子,再挨上几句痛骂——“懒驴上套屎尿多”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由于生产条件太差的掣肘制约,再加上天阴下雨又不能碾场,每年“吱吱扭扭”的打场声,慢吞吞的进行着。这样的打麦进度想快实在也快不了。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的年景,打麦会一下子打到八月十五。也就是说,又到了中秋节——又要开始种小麦了。
打场的第二个环节是翻场。小麦在场上碾好了,就开始翻场。就是把场上压过的小麦全部再翻过来。上边的碾好了,再把下边的重翻到上边,接着碾压。这样碾压过后,才算碾透了。
打场的第三个环节是起场。经过第二轮的放磙碾压,把那些圆圆的麦秆全部压扁,压得稀糊烂,压成麦秸,把绝大多数圆鼓鼓的小麦籽一起脱粒。此时,听到老庄稼把式们的一声吆喝:“起场啦!”大家伙一拥而上,拿着桑杈,撩起麦秸秆,擞一擞,把麦籽漏下,把麦秸秆挑走,堆放到指定地点。按照惯例,头场打完还要打第二场,才算完成任务。
打场的第四个环节是扬场。扬场时节,才是收获小麦的压轴戏。颗粒归仓的盛典,只有在此时此刻才算圆满完成。能力较强的老庄稼把式们,就是那些男劳力们,由他们扮演扬场的主角。只见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肩搭毛巾,手拿木锨,把小麦一锨锨的撂起,这些小麦在空中跳起舞蹈着,划出一条条优美的丰收弧线。通过扬场,才能把小麦里的麦糠和杂质扬干净。扬场的高手们,是在无风时也能把小麦扬干净。讲究的是巧妙用劲,把小麦在空中撒开,让麦糠飘出。最忌讳的是小麦到了空中还是一团。别说没风,即使有风,小麦里的麦糠麦灰也出不去的。扬场的活计就是这样,很是累人,又异常紧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耽搁。扬场者必须分秒必争,不能言累的。
那些妇女劳力们人人也不都能闲着,她们头裹毛巾,手拿大扫把,开始配合扬场者猎场,把扬不出去的短麦秸、带皮的小麦籽打下去,确保把籽粒饱满的小麦收入囊中。旁边还有人手拿十指猎耙,把打下去的杂质及时清理到一边,弄成一小堆,以减轻扬场和猎场人的负担。
扬净之后,全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用人把长的布袋把小麦装起来,再用小平车一车车拉到生产队里的仓库里,才算为开镰收麦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在北方农村,麦收时节就是这样:“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得参与抢收小麦的艰苦劳动,容不得有一个闲人。在这个关节眼上,如果有人胆敢当起“闲王”,老百姓们就会毫不客气的送他一个绰号:“懒王!”这还是好听的,不好听的会再加一个“大”字,叫做“大懒王!”这一称号可不是小事一宗,这样的坏名声一旦穿传出去,男的会说不成媳妇成不了家,女的会嫁不出去。后果既然这么严重,谁想落这个不好的名声呢?
打场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搭麦秸垛。别小看了这个活计,一般人还真干不了。这是一个眼色活。最关键的要数这个打垛人,从底层开始,一层一层、结结实实的打起来,做到上下一样大,顶像草帽一样浑圆而尖翘。下边往上撂麦秸的人,越往上越费气,到最后麦秸脱离桑杈之后,还要再往上飞一段距离,才能到达麦秸垛的顶端。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得了的活计,也得要经验丰富的老把式才能完成这样的艰巨任务。每到搭麦秸垛的时候,也是争分夺秒的时候。无论麦秸垛有多大,如果到了中午吃饭时间,还没有垛成,任何男劳力都是不准许下工吃饭的,这是人老几辈的“铁规矩”。父亲常说:“麦天的活计紧张,可不能半路吃干粮。”意思就是不能信马由缰,随随便便的半路停下。
咋办?无论再累,也只能忍饥挨饿,一气把麦秸垛搭成才能下工——哪怕一直干到半下午呢!这是为何?因为夏天气候无常,说变就变。在劳力回家吃饭的档口,一旦老天爷下起雨来,麦秸垛一旦灌进雨水,就会沤坏掉。
一旦沤坏这些麦秸,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长腿牲口——驴骡马和那些耕牛们,大半年几乎就可能没有了草料吃。当时每个生产队都喂了几十头牲口,干农活主要靠它们。有了草料,这些牲口们就会膘肥体壮,皮肤油油光光的,看着喜人,干活有劲;一旦没了草料,这些牲口就会被饿得骨瘦如柴,走路颤颤巍巍,不用说干活了,来一阵风就能把它们吹跑。
一旦没了草料,那可真是要闯大祸啦!因此,打垛人到最后也是分外小心的,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封好麦秸垛顶,以防灌进雨水,坏了草料。最终打成尖顶的草帽形状,一般雨水从上边灌不进麦秸垛,又淋不着“草帽”下边的麦秸垛。
细心的打垛人可是很要脸面的。他们打出的麦秸垛可是他们的个人形象。在麦秸垛打成之后,众人都各忙各的去了,他还要潇停洒意的把四周反反复复的拽了又拽,把方型的麦秸垛拽的四四方方,宛如一方大印章;把圆型的麦秸垛拽的圆不周周,好像一株巨型的大蘑菇一般!老百姓们一看,忍不住的要夸赞上好一阵。甭说了,那时打垛人那心里就像小熨斗熨的一般,嘴上连声谦和的说:“我干的活就那样。”心里却暗暗高兴,背地不知道要笑几回。那心里可真是美嘚嘚的,真是美死了!
说到农活,这里还要简单说一说铡草喂牲口的事情。其实,哪件农活要干好都不容易。铡草喂牲口的过程中,也是很有讲究的。铡草人不能偷懒,一个管往铡刀下入草,一个管使劲往下按铡刀,两样活都不省劲。入草的人能短只管短,铡草的人能猛只管猛。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内行的喂牲口人都知道:“寸草铡三刀,没料也上膘。”
一场仿佛打仗的开镰收麦的战斗结束了。待到场光地净之后,农人们又投入了夏种夏管玉米、谷子的新一轮劳作之中。
6
俗话说的“三夏”大忙季节,指的就是夏收——收小麦;夏种——种玉米,种谷子;夏管——管理秋庄稼,施肥、浇水、锄地、清除杂草等等,让地虚点,庄稼能够长得快点。
夏收完毕,紧接着就是夏种。夏种讲究的也是一个“快”字。因为农人们都知道,种的快了,庄稼苗长得旺,到时候结的籽实就籽粒饱满,就会丰产丰收。种的慢了就会减产减收,耽误农时。
抢种究竟要抢到啥地步为最快?有一句农谚很能说明问题:“五黄六月差回耧。”意思是说,这一耧种到地头,就比第二耧种下的种子要早拔节早成熟。这可不是夸张的说法,这是老农经验。为何呢?因为五黄六月,天气炎热,庄稼长得都特别快,都是整天“噌噌噌”的往上生长,简直是一天一个样。秋庄稼生长的周期都比较短,往往都是三个月就成熟啦。
7
在和平年代,如果谁没有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经历,谁就不知道“阳城锅是铁铸的(济源方言,因为山西阳城以铸造好锅而闻名)”。毛主席当年为何要忍疼割爱,让在世界上著名的军事学院毕业的儿子毛岸英,到枣园农村跟着劳模学种地?后来,他老人家又让城市里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经风雨,见世面。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位深谋远虑的伟人,他的所作所为非常人能够领略其中的奥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我时常想:现在我们的孩子们,生长环境太过优越,整天泡在蜜罐当中长大,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他们能够挑起我们党和国家“接班人”这副重担吗?
艰苦的农村生活,这样刻骨铭心的经历,最能锻炼人。谁要是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谁就没有发言权。
8
21世纪的神州大地,好一派富裕繁荣幸福的美好画卷!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做一位农家子弟,亲历了“三农”巨变的全过程,目睹了农村天翻地覆的沧桑巨变,倍感荣幸!
从上世纪70年代算来,时光已经过去整整48年,家乡的“三农”已今非昔比了。
你看,现在农村的五黄六月,农民们再也不需要龙口夺食般的忙碌了。新时期的智能型新型农民们,他们用自己的新生活改写了白居易的旧诗句:
一晌收种打,五月人倍闲。
四海九州去,打工忙赚钱。
你瞧,家乡的农业从收麦到收秋已经全部实现了高度的机械化,每一个环节都是联合收割机在唱主角。打麦连天,农人们过得尤其舒坦,他们潇洒的喝着饮料,在地头等着联合收割机的光顾。这里联合收割机一收割完毕,那里就用机动三轮车把麦籽拉回家中晾晒;紧接着就及时喊来播种的玉米谷物的农业机械,三下五除二,就过完了昔日漫长的麦天。一家一户那几亩地,只用一大晌时间,就轻松愉快的完成了从收到种的完全过程!如果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世,也会口瞪目呆、改写自己诗句的!
农村人们的衣食住行也与往昔有了天壤之别。自古以来,中国期盼“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说起小康的标准,有一句顺口溜说得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你看,现在农民们居住的那些农家小楼比肩而立,一个比一个漂亮。昔日的“土路土街土房”,已被“净绿畅美,五化达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新农村所代替。城乡差别不仅从形式上烟消云散了,而且更从内涵上实现了城乡之间的平衡发展。甚至不少城里人还羡慕起了农民们的新生活!
再看农民们的穿戴,穿新衣裳对广大农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罕事。大家一年四季几乎穿的都是新衣裳,那些时髦的衣服,五彩缤纷,相映成趣。而且那些大名鼎鼎的名牌服装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大米白面平常饭,大鱼大肉不稀罕——甚至人们已经开始疏远那些肉食了,不少女人们为了身段的苗条,整天想方设法的吃素食,减饭量,减肥胖了。
门前的土路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净绿畅美的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达,形成网络。代步工具也由原来的“11号车(跑路)”改为摩托车、电动车了。现在,富起来的农民们,早已开始嫌弃摩托车、电动车的寒酸了。于是,家家户户钟情起了那些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小轿车——马自达、红旗轿、标致这些名牌轿车成为农民们的最爱,甚至连奔驰、宝马、林肯等这些世界名牌轿车,也开进了光鲜靓丽的农家小院!
昔日“灰头土脸、木纳呆滞、贫穷落后”的农民形象,今天已经蝶变为“光鲜亮丽、机智聪慧、光彩照人”的崭新形象了!
你看,当今我们中国农民的获得感都是令外国人眼馋的“干货”:农民们看病有了“新农合”,养老有了“新农保”;种地国家拿有补贴,大病可兜底,过贫有低保;年纪越大,补助越多,鼓励居民健康长寿!如今,农民们的幸福指数噌噌噌的直往上窜,谁也挡不住!农民们的获得感与日俱增,幸福满满!现在在当中国农民,挺光荣和自豪的!
砥砺奋进,逐梦圆梦。全面小康的神话正在中国广大农村演绎、裂变,奏响一曲新时代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