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穷乡僻壤,祖辈弄锄杆,父亲抗日拿起枪杆,到尧山壁这一代,高粱地里长了棵谷苗,竟然耍起笔杆,而且一耍就是六七十年。
尧山壁是1939年生人,兵荒马乱,水深火热,自己长大懂事后,已经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了。文艺爱好始于农村戏台,瞎子书场。从小村剧团跑龙套,高粱地里喊嗓子,秫秸秆舞刀枪。初中时爱好戏曲,登台唱《打渔杀家》《霸王别姬》,高中唱《玉堂春》《宇宙锋》,毕业前还跟着下放干部裘派花脸齐啸云跑台口,几乎忘记了高考。
尧山壁青少年时期,崇拜的作家是土得掉渣的“山药蛋派”创始人赵树理,1956年在邢台听过他讲话,语言风趣,人物鲜活,写农民的“铁笔圣手”。1958年上河大中文系,听“国学大师”顾随讲《毛泽东诗词》,名士风流,学问文章,超凡绝世,课堂艺术堪比舞台上的梅兰芳。一个大雅一个奇俗,一生都在这两座高峰间观望徘徊,艰苦攀登。
尧山壁中学开始发表诗歌,大学时期已是作品满天飞了。
1960年,尧山壁到霸县参加整风整社,眼界大开,看到了纷纭复杂的社会。一天四两口粮指标,两腿浮肿,还夜以继日地工作,回校收不住心了,一心想到生活中去。毕业本来要留校工作。三次申请下乡。河北省文联主席田间支持尧山壁,因为田间与校党委书记戈华是冀西战友。
选择邢台县文化馆。尧山壁报到第二天,步行百里到山区石槽大队,安排在劳动模范孙清贵家里,住乔羽蹲点睡过的床上,一天三上工。邢台县是个好地方,深山、浅山、丘陵、平原、水乡,什么都有。县委书记何耀明,县长王永淮是两位难得的好干部,又爱好文学。带领全县奋战十几年,建成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他们培养尧山壁,就派尧山壁到防洪、抗旱、四清前线。深入生活使尧山壁如鱼得水,创作进入高生长时期,接连在《诗刊》《河北文学》发表组诗、叙事诗,剧本《轰鸡》在省中小戏会演开幕式上演出,拿了河北省和华北区的大奖,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尧山壁属于饿怕了、穷怕了的一代,向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作品多现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信奉“文艺为人民服务”,甚至图解生活。但是懂得有形象才有思想,尽力不用标语口号,回避公式化概念化,尽管思想简单,还是讲构思,比兴有独到之处。不能推脱时代局限,还是主观粗浅。
1965年末,尧山壁参加全国青创会,做《在生活中学步》大会发言。回来调到河北省文联当专业作家,一步登天。可叹十年文化大革命突如其来,被打成“修正主义苗子”,进学习班,上“五七干校”,最后插队落户,长达六七年,连户口也迁到临西县东留善固大队,从与农民划等号落到一个地道的农民了。
1970年,回到省文联,由于没了专业作家编制,尧山壁便做了十年《河北文学》编辑。因为有一技之长,常常被抓去搞剧本,县、市、省三级剧团,连上海市歌舞剧院来平山县深入生活,也指名让尧山壁写唱词。剧本创作“三结合”“三突出”,末了“三堂会审”,像苏三一样跪在堂前,任人“横桃鼻子,竖挑眼”。倒是刊物两个月编一期,有大量时间下去组稿、开会,十年间跑遍全省一百多个县,连出名村镇都去过。这样便有了一种本事,碰见生人,只要开口说话,尧山壁就能听出他是哪个县的。
文化革命结束,尧山壁参加了全国诗歌大会,会后随艾青的诗人访问团参观东南沿海,也经历了身边的“第一书记”和“歌德与缺德”事件,几次聆听胡耀邦同志讲话,提高了思想认识,学会了独立思考。创作面貌有了较大变化。“朦胧诗”兴起后,发觉新诗潮虽好,但是重思想轻艺术,多是思想火花,不见艺术和技巧的影子。流行诗没了中国传统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变成分行的散文,与其如此,还不如去写散文,《母亲的河》《理发的悲喜剧》把窝藏心里几十年的家事亲情喷发出来,含血带泪,淋漓尽致。而诗歌往往是把丰富多彩的生活,提炼出几行典型感情。感情是类型化的,可以计数,几乎为前人写尽。而生活是不重复的,散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不浪费。
《河北文学》发行十七万份,说停就停了。想去专业创作,领导却让我去省作协当主席,主持工作,这活那时没人愿意干。当年梁斌不当天津市副市长,李满天辞去湖北省文化厅长,争着来河北当专业作家。领导说,这几个人只有你学历高,指望你承前启后。无话可说,穷小子有今天,全凭前辈提携,臧克家给我写过七十封信,郭小川一封信写了五千字。1960年写了《水火》与《歇工》,那时爱情诗还是禁区,领导们传阅后压在抽屉三四年,等待时机,让钟铃写一篇文章批评《歇工》,田间自己写了一篇表扬《水火》,用心良苦。
没上套,往后稍,上了套不用扬鞭自奋蹄。河北本来是文学强省,“文革”沦为重灾区。尧山壁用了两个月时间调查研究,找出病根儿,除了思想滞后,还有两点,一是作家队伍文化水平普遍低,二是作家们对农村熟悉,不大了解城市和工业。于是,尧山壁策划了“洼地上的战役”。申请成人高考指标,在大学中文系办作家班,还开办了文学院,成立作家企业家联谊会,都是全国首创。作家班四期二百人,不光每人都领到了大专文凭,实现了“农转非”、“工转干”,还提升了作家队伍素质。文学创作初见成效后,又发现评论是短板。尧山壁不仅自己带头写文章,还在《文艺报》推介,先后为二百人写了评论。陆续出版《带露赏花》《美的感悟》《滹上文谭》《河北书画评论》4部文学专著,出版《山水新歌》《金翅歌》《烽烟·青山》《心花》《我的北方》《春的雕像》《绿荫花红》《尧山壁抒情诗选》8部诗集,出版《母亲的河》《山水风流》《漫游美利坚》《灵魂采光》《父母天地心》5部散文集,因此,得了一个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三座山峰的骆驼”的诨号。尧山壁回忆说,并非自己是烈士后代,有牺牲精神,而是跟田间、张庆田等前辈学的敬业精神,有师承,“受惠于前,施惠于后”。
1996年鲁迅文学奖,河北拿了第一,“洼地上的战役”初战告捷。
尧山壁自从26岁有了专业作家的空名,实际一天也不曾享受,直到60岁退休,才喘口长气,总结创作思想,为政治服务,独立思考,于自己都不合适。先见之明,是哲学家、思想家的事儿,常人难免随波逐流,能正确理解和阐释已属不易了。写作题材无所谓新与旧,重要的是思想深与浅,形象优与劣。灵感写作,追求时尚,非己之长。自己的优势是贴近生活熟悉农民,用农民的立场和视角记录历史。
主意已定,时不我待,老骥伏枥,只争朝夕。
于是,尧山壁退而不休,又打响了人生的第二场文学战役。
退休20年后,尧山壁又接连出版《百姓旧事》《流失的岁月》《大美燕赵》《不灭的星辰》《绿色奇迹塞罕坝》《不曾远去的流年》《趣味欧洲》《燕赵红色之旅》《慷慨悲歌的热土》《步量欧罗巴》《庄稼院心灵的家园》等17部图书,几乎每年都要创作20多万字。他的作品,有一首诗歌和《石头的生命》《母亲的河》《陶醉壶口》《理发的悲喜剧》《石窝窝》等8篇散文,分别选入中专、中学语文课本。主编《河北新时期文学丛书》1990年获中国作协庄重文学奖、《托起明天的太阳》获冰心儿童文学奖、河北省政府图书奖;诗集《尧山壁抒情诗选》1991年获第五届河北文艺振兴奖;评论集《美的感悟》1992年获华北地区文艺理论一等奖;散文集《父母天地心》1998年获河北文艺振兴奖、《百姓旧事》2011年获第五届冰心散文奖、《流失的岁月》2015年获河北省三毛散文奖;单篇散文《老枣树》2010年获全球华文母爱主题散文大赛一等奖、《朱自清故居》2013年获中国散文学会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我的读书故事》2014年获河北省委宣传部“我的读书故事”大赛特别奖、2015年获中国散文学会突出贡献奖、《一个人的百姓史》2016年获储吉旺文学大奖、《隆尧地震亲历记》2018年获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海棠杯”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
今年业已82岁高龄的尧山壁,可以说,他的一生,是纯文学的一生。除了上学,一生工作单位只有两个,一个是邢台县文化馆,下乡4年,一个是河北省作家协会,耕耘56年。
尧山壁自幼养成对文学的信仰,唯真唯实,一生有写不完亲历的人和事,至今仍在文学的新长征路上,笔耕不止,艰苦跋涉。
(作者刘永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