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刀云的头像

文刀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25
分享

赶年场

赶年场,是过年前最有意思的活动之一,随着年关将近,家里的粮食早已收进仓库,地里的庄稼还未播种,牛羊的草料早已备足,天很冷,除了围坐在炉子旁烤火,最适宜的就是去赶场了。

赶场之所以称为“赶”场,是因为场不是天天都有,一般每逢三天或者五天才有一场,只有大家相约的那一天,才有如此的气氛,因此,赶场既是约定,又是期盼和缘分。赶场这天,路上三五成群,人们穿的衣服也格外的厚实而干净,殷实节约的家庭会把自家的东西拿去卖,换一些年货,为过一个丰盛的年做好充分准备。豁达豪爽的人在裤兜里揣着钱,直奔街上“赶耍耍场”。赶场的人群分不一、胖瘦不均,但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人们可以邀约自己的伙伴甚至是恋人一起,许久不见的亲戚朋友也会在赶场天如期碰面。

从家到街上的路有十公里左右,倘在平时,这段路程是遥远的、漫长的,甚至是煎熬的。前些年,通村路、通组路还没修通的时候,一脚踩下去,泥水横飞,溜天滑地,不仅脏了鞋袜裤腿,还可能会摔跤打滚,走起路来相当吃力。打工的人带着离别的心情从这条路走出去,通常体验感是不好的;平时为了补贴家用、给孩子交学费、走亲戚吃酒,只有把自家的粮食、牲畜挑到街上去买了换钱,也要走这条路,百来斤的担子压在身上的感觉当然也不是美好的。但是赶年场的路就不一样了,人们没有了专为生活而奔波的压力,一心只在于“辛苦了一整年,好好享受享受,放松放松”的体验,心情自然是轻松的。更为主要的是,赶场的路早已修成了水泥路,从院子一直到赶场坝,都不会沾一点泥,路途自然就美好了,年轻人大多开车去赶场,但年长一点的人还是喜欢边走边感受这年场的滋味。

场上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用宋丹丹的名言“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人山人海”这几个词来形容年场的景象是再合适不过了。一排排卖春联鞭炮灯笼的,红成一片。一家家卖年画、卖衣服的,五颜六色;卖晌午(餐馆)的各个摊位面前热气腾腾;卖电器的店面歌舞声齐飞,新鲜时髦,稀奇古怪,应有尽有。狭长的街道,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每个摊位面前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人驻足观看,有站着的,也有蹲着的,有讨价还价的,有试穿试玩的,有相互递烟嘘寒问暖的,有背着东西艰难前行的,想要往前走,只能等待前面的人挪脚,后面的人接踵而至,把红红火火的气氛烘托得浓之又浓。

两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相互见面,寒暄几句,重点就到了谁请喝酒的事情上了,你推我攘,都争着开钱请对方喝酒,其实就是五毛一杯的散酒或者药酒,但老朋友们都很客气,非要自己请,最后推攘了半天,谁也不肯退缩,只好一人请喝三五杯,站着边喝边说着话,或悲或喜,或曾经沧海,或眼前苟且,更也有往后期盼,喝着,说着,笑着,哭着,不知不觉,已是醉意朦胧。

年轻人们穿着时尚,收拾干净,他们朝气蓬勃,走路带风,手里拿着各种时髦手机或玩具,释放着年轻人的无限朝气。与老一辈的喜好不同的是,他们往往喜欢进店里吃一碗滚烫的东西,一进店,老板脸上笑出了花,边挥舞这锅铲,边高声招呼:“毛弟儿,里面坐,吃点囊”?店内香气四溢,美食琳琅满目,有香鲜麻辣“抄手”,有干煸绿豆粉,有大碗装的牛肉牛杂汤,更有各式炒粉炒饭,还未吃上一口,早已馋得人心直痒。屋内有吃饭正兴的,有喝酒正酣的,有故事说得正劲的,各人都非常专注,完全不会察觉到周围的人来人往。

小朋友们追着打着闹着,这时大人一般不会管得太严,只是象征性地要求注意安全。大人给的零花钱早已变成了手中稀奇古怪的玩具、嘴里的零食。倘若再想多要点零钱,大人一般也是很慷慨的,毕竟过年了,孩子也该尽兴一次。

当家的大人们除了吃晌午,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年货,肉和米这些是不用买的,这些自己可以准备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只是需要买点对联啦、灯笼啦、炮竹啦回家贴起来挂起来响起来,图个热闹喜庆;花生瓜子糖果也多买一些,来串门的亲戚孩子们可不能冷冷清清、空手而回啊!还要买些黄饺荞皮炒米,过年时配上煮得浓香可口的油茶,也好“缠住”来串门的亲戚朋友们的手和嘴;正月里,花灯要来家里热闹,这些东西就是宵夜的基本配料了。

年场一般开得早,散得晚,天都快擦黑了,仍然还有人在街上游荡,但大部分人已经踏上了归家的旅程。买的年货用车子载回了家,没事的一些人,散漫地走在路上,攀谈着,小孩们边在路上放鞭炮边打闹,酒醉的老者们互相搀扶着,吵嚷着,晃晃悠悠,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知心话,儿女们悄悄地、耐心地跟在后面,随时保护着老人们的安全。一路上依旧热闹非凡,气氛十足。到得家,基本都深夜了,身体这时才感觉到折腾了一天的疲惫,倒头就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听到密密麻麻的炮竹声,殷实早起的人家已经把“闹热”年过开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