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槽渡河平静地流淌,紧紧地拥抱着平里河村,殷勤早起的人家,屋顶冒出了缕缕青烟。一片楼房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田地,庄稼正饱吸晨露,无声无息地向上窜;村前屋后,是一片桃李满园的世界。这里就是平里河村的“四月桃”种植基地,每年要为该村贡献六到七百万的经济收益。村子在窝凼里,四面环山,老远望去,像一个大盆子。远方半山腰处,云雾萦绕,如轻纱抚峰,连绵不断,宛如仙境,让人看不清山的尽头在哪里。这时太阳还没出来,周围一片幽暗,如果想要看日出,只有登上对面的沙坪垭口了。
沿着国道G552线,经过槽渡河上的新老平里河桥,驱车一直往上,约三五分钟,便可到达沙坪垭口。倘在解放前,要从平里河村到达这里,至少也得半天时间。虽然隔村子不远,但这里的温度却比村子里要低他个两三度,太阳还未照到这里的时候,烈风呼呼地灌进垭口,让人不禁紧了紧衣服,忍不住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越往上,公路朝绝壁深处延伸,靠山的一侧石壁绝立陡峭,透着历史的坚硬、沧桑与神秘,是怎样的一种意志和决心才使筑路先辈们征服了如此陡峭的高山?
这里就是“册三公路”(贵州册亨县到广西三江县)的“咽喉工程”,因主路基要从沙坪垭口的半山腰横穿过去,在当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是整条道路最艰难的部分。
1958年,“两路”建设者们转战贵州,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册三公路”建设。要知道,那时的贵州,除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更多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封闭落后,思想固化,语言不通。加之那时设备简陋,运力基本靠人挑马驮,开山全凭钢钎大锤,要从这里打通一条路,可谓难如登天。但建设者们发扬革命斗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乘东风,插红旗,干劲冲天,日夜兼程,伤病不下火线,踩山尖而夺青天之月,凿绝壁拓为康庄大道,于1958年8月打通了平塘全境,留下了彪炳贵州公路史册的功勋——建起了贵州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经过勘察设计后修建的公路,拉开了贵州公路正规化建设的开端。
没过几分钟,太阳就冒出了火红的脑袋,直照沙坪垭口,温和的光渐渐地驱散着早晨的寒气,给冰冷的石壁镀上了一层金黄的暖色。这时才看清楚,青褐色的石壁已经被风打磨光滑,看不清起先施工的样子。只有那些横七竖八的、密密麻麻的、或深或浅的炮眼,依然透着锋利的轮廓。
2022年,贵州省公路局组织了“追溯公路历史,弘扬册三精神”主题座谈座谈会,我有幸采访了几位曾经参加过“册三”公路建设的老同志,对他们讲述的那段用钢钎大锤打炮眼的历史记忆深刻。现在我正站在他们曾经用生命与鲜血奋斗过的地方,用手抚摸着这些冰凉、粗糙与刺手的炮眼,渐渐感受到那一锤一钎在手边敲打,钢钎与铁锤碰撞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振聋发聩,每一次敲打都震荡虎口,身心俱疼。
因为贵州是喀斯特地貌,地表基本都是岩石,修路时少不了与岩石打交道,在没有大型开山机械的情况下,建设者们只好采取打炮眼爆破的方式获取炸开路障、获得石料。但是打炮眼绝不是简单轻松的活路,在“册三公路”建设者们还未进驻贵州前,人们根本不知道何为打炮眼,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打。特别是修路地段基本都是深山险壑,需要打炮眼的地段都在悬崖峭壁上,建设者们只有从山顶上绑好绳子,绳子底部系两个箩筐,打炮眼的人就坐在箩筐里,从山顶垂到半山腰,坐在箩筐里工作,由于没有支撑点,发力困难,施工进度特别慢,多的每天可打三十公分,少的一般就十多公分;而且,人在箩筐里发力晃动,绳索在石头上摩擦,很容易断裂发生事故,非常危险。因此,在贵州,打炮眼绝对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很光荣的技术活,大多数都是由“两路”转战者来承担这项工作。而我现在看到的每一个炮眼,甚至每一分向下延伸的距离,都是血与汗的沉淀。
打炮眼相当讲究技巧。首先,在炮位的选址上就很有讲究,要根据石头的纹路和走向确定炮眼的方位,才能确保最大限度将石头炸开;其次,要合理布局炮眼之间的距离,当时工地上人数多,周围围观群众也很多,为了便于躲闪,更为了增大爆炸功效,节约炸药用量,大型爆破面都采取集中爆破方式。考虑到岩石类型的不同,每一炮炸开的范围不同,因此,合理布局炮眼,对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重要作用。第三,发力与配合更需默契。工人们用八磅锤打炮眼,但他们的锤把不是木头做的,而是用三块兰竹片拼起来,打锤时将抡圆,这样,锤把可以在发力的过程中弯曲,增大势能。打锤时既要胆大更要心细,每一锤力道要足,确保落在钢钎顶端的中心部位。因此,人们戏称这种作业叫做“飞锤”,当时工地上会“飞锤”的人不多,因此,在工地上很有优越感和自豪感;握钢钎的人也很关键,要保持和打锤人的密切配合,八磅锤不停在耳边飞舞,一不小心就会有致命危险。而且,转动钢钎要均匀,打一锤转动一次,还要适时淋水,保持钢钎冷却。炮眼口用树叶遮盖,防止被水淋湿的石粉溅出伤人。可以说,钢钎、八磅锤是岩石路段施工的最关键工作,也是非常考验技术和配合程度的工种。因为配合差错发生的锤伤人事件不少,因为绳索断裂、滑坡等发生的事故也不在少数。
当时的炸药爆炸威力不大,爆破成功率不高,因此,往往一块石头上要打许多炮眼才能达到爆破效果。点炮的时候先把周围的工人撤离到安全距离,点炮人将引线放入掏空竹节的竹筒里面点火,迅速跑到遮蔽处。很多时候炮点燃了却没爆炸,就成了哑炮,需要派人去掏炮。掏炮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工作,必须间隔足够的时间后才能靠近哑炮,观察其状态确定安全后才能掏炮,防止掏炮过程中发生爆炸。尽管人们都很小心,但还是有同志为了掏炮眼被炸瞎了双眼甚至被炸身亡。
光是一个沙坪垭口,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钎痕炮眼,整条“册三公路”呢?整个贵州公路建设呢?不知有多少炮眼,不知打了多少锤,耗费了多少日子,牺牲了多少筑路前辈。小时候村里修路,看到父亲和乡亲们一起打炮眼时,嘴里一边喊调子,一边使尽全力向钢钎砸去,觉得太过笨拙,效率太低,殊不知这项工作竟有这么多的讲究与艰辛。但是,不管再难,“册三公路”仍然如期修通了,不管再穷,贵州还是走上了同步小康的康庄大道。
如今的施工条件越来越好了,世界顶级的施工机械都在贵州交通建设中发挥作用,贵州交通公路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留下了“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的美誉。施工技术越来越精湛了,公路通行条件越来越安全舒适了,以前的“册三公路”已经变成了今天的G552线,那时的泥结碎石早已变成沥青路面,道路宽敞平直,路面整洁,穿行在青山绿水之间。不远处,作为贵州交通的标志性建筑平塘特大桥巍然耸立,国际天文科学领域标志性建筑大射电望远镜令世界瞩目,一切的美好尽在眼前。
太阳已经升高了许多,平里河村里早已热闹起来,收购水果的车辆排成长队依次开进平里河村,公路两旁的空地上,新摘的桃子、李子整齐地摆放在两边,发出阵阵清香。人们忙进忙出,人来人往,好一片火热气象。装满水果的车辆,沿着G552线飞驰着,一溜烟上了高速,两个小时之后,出现在了贵阳的超市里。
贵州的山是不平的,但人心却是坦荡的,正是筑路先辈们用一钎一锤,凿平了悬崖陡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地无三尺平”到架起“高速平原”的华丽转身;公路没有修通之前,像平里河村这样的小村子,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有“货”难出山,有苦无处诉,陷入了深深的“贫”境。但正是贵州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村子里开始种植经济作物,“果”运出去了,基础设施全面发展了,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村子也从“贫”转为“不贫”;2021年,贵州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组组通水泥路,群众出门脚不沾泥,抬脚就有公交车。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群众搬出大山,从仰望国内其他省份改为平视世界。正是从那时起,贵州就在一钎一锤中,凿出了自己的脱贫之路,小康之路,希望之路,也凿出了贵州平视世界的底气和决心。
如今,这里已经是黔南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老“册三公路”的路基仍有一段原貌保存,只是旁边多了一圈栏杆,靠着栏杆望出去,云雾基本散尽,山的巍峨,水的清亮,人们的笑容尽收眼底。而在钎痕炮眼之间,摩崖石刻透出醇厚的红色,格外耀眼,让人忍不住热情高涨地跟着念起来: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踏碎了云朵,踢倒了山尖,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