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刀云的头像

文刀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6/08
分享

游册三公路文化园

册三公路文化园位于平塘县平里河村,从平塘县城出发,沿着国道G552线往牙舟镇方向走36公里,便可到达。当然你也可以从平塘上余安高速,到牙舟收费站下,再走几公里也可以到达。但我喜欢走国道,因为国道车速可慢可快,沿途停车点也多,可以随时停下来欣赏两旁的风景。旅行嘛,不就是放松自己,随心所欲,回归自然,何乐而不为呢?

一、在路上

说道G552线的风景,那绝对算是景区级的了。那为什么要去G552线呢?这条线呀,就是以前的“册三”公路。在黔南,G552线缘经荔波、直穿平塘,连通罗甸,直达广西,其中,数平塘县境内公里数最多。平塘素有“金盆玉水”之称,群山环绕,山峦起伏,围成一个个盆状,盆底往往会有溪流经过,造就唯美的自然风光。而典型的喀斯特构造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山地自然景观,树木品种繁多,但却纤瘦低矮,簇拥在悬崖峭壁之上,风一吹,摇摇欲坠,让人担心它们可能随时失足掉下来。山坡上覆盖了一层深浅一致的草皮,像被手艺高超的师傅修剪过一样,柔软顺滑,各色繁花点缀其间,像油画,像梦境。车徐徐前进,刚刚欣赏的美景还在作用大脑,新的美景又强行灌入眼帘,应接不暇却又无比享受,“强迫症”驴友大呼过瘾。公路两旁有田有地,有花有草。清晨的太阳略过山头斜照过来,山的一半已经被染上了金黄色,把骄傲的红枫映得自惭形秽,稍微开点窗,凉风如切,刀刀割在脸上,惹得一身鸡皮疙瘩,车从没有阳光的地方行进到暖阳里,身上顿时多了几分光彩,像是完成了一场生命的救赎,全身温暖。在这里,眼及之处尽是生机。一眼望去,这一块绿油油,那一片金灿灿,有播种,有收获,有劳作,有希望。山水之间,四季不同,风景万千。路是清一色的沥青路,路面平整,干净,宽敞,舒服。尽管车流量很大,但一路走过去,见不到垃圾、泥垢、砂石在路上的踪影,因为养护工人每天定时清理路面。路两旁花草修剪精致,足见养护人的精细和用情。路两旁有各式各样的花,三角梅、满天星、格桑花......一簇一簇,一片一片,令人赏心悦目,微风过处,阵阵花香,好不惬意。行道树整洁化一,树根部刷的石灰高度一致,一眼望去,像一排排笔直的公路卫士,迎风树立,英姿煞爽。这条路是贵州省都匀公路管理局精心打造的文旅融合路、生态旅游路,是为了服务外来游客去看“天眼”“天空之桥”“天书”“天坑”的,难怪这么“哇塞”。驱车前行,不时经过村舍,一排排砖房整齐敞亮,炊烟屡屡,屋舍俨然,房前屋后果蔬正盛,鸡犬相闻,牛羊相和,小河绕村而行,几个钓者弓着身子,聚精会神地盯着河中央,生怕错过了一丝惊喜。不时有布依族山歌从路旁的树林里透出来,几个少女着布依族服饰,提着满满一篮蘑菇从山上走下来,有的已经在路边宽敞处找好位置售卖自己刚采摘的蘑菇了,看见车停下来,都主动兜售自己的蘑菇。蘑菇品类很多,有枞树菌、紫菌、奶浆菌、羊肚菌......有红有白有青有紫,五颜六色,大小各异,有的长腿,有的大头,有的粗干,有的细腰,要不是他们熟悉,谁敢随便就拾来吃呢?拿一朵放在鼻子边闻一闻,一股大自然的香气肆意散发。刚采摘的蘑菇用清水洗净,炖一锅老母鸡汤,把蘑菇往汤里一“梭”,什么佐料都不用放,喝一口汤,这味道“不摆”了。看来,今天这蘑菇,非买不可了。

找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点位,用阳光为主色,以路桥为主笔,用村舍作背景,用布依族姑娘为点缀,调整好参数,摆正姿势,咔嚓,一张美丽的风景照就诞生了。倘是用无人机从更高更远的角度去拍摄,蓝的天,白的云,火红的太阳,宁静的乡村,蜿蜒通达的公路,生机勃勃的田野尽收眼底,大片既视感瞬间爆棚。

牙舟镇主街不大,几个十字路口就框完了整个镇子。但街背后清一色的青砖琉璃瓦房干净整齐,后巷人声嘈杂,足见人口济济。现在临近中午,街上人不多,几家餐馆里飘出炒蘑菇的香味,几桌外地来的客人说着普通话,大快朵颐吃着香喷喷的菌子,引得人口水直流。几家制陶作坊敞开着大门,门口摆着许多泥坯子,几个徒弟正围着师傅学手艺,一批还未上色的半成品在几个大木架子上罗列,这些泥坯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凶猛的蛇,有憨厚的熊,有展翅的鹰,更有温顺的马......由于还没上色,看起来有些木讷,但上色烧制后的成品晶莹剔透,迎光生辉,玉一样的干净漂亮,这里是著名的牙舟陶产地,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牙舟陶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可以到后方的牙舟陶博物馆去一探究竟。

二、在园中

从牙舟镇再往罗甸方向走,就能看到公路旁的“册三公路文化园”指路牌。不禁纳闷,文化的内涵是很深的,标准也是很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家底,才敢号称“文化”二字?越往前,山势越加险峻,车辆拐弯的幅度也变得大起来,更增添了几分小心,没走几公里,一个小拐弯,册三公路文化园的大牌子横挂在公路上方,这就要到了,心里莫名的激动,因为留存心底的疑问,马上就要解开了。车辆一转,“册三公路文化园”已经近在眼前。于是把车停到路边,步行走进去,我倒要看看,这“文化”到底有没有水分。

它的牌面是一块竖立的花岗岩,形状甚是奇特,上面竖着几个大字:册三公路文化园。字不是印刷的,是人工手写的,不算写得太工整,但总是有些艺术水平的,这些字都是都匀公路管理局的干部职工自己动手来创作的。红色的油漆字,黄白的石头立碑,与灰白的公路、红绿相间的行道树相映成趣,又格外显目,给路人一种预示,从门外探头一看,里面林荫深邃,道路笔直,两旁物饰罗列,不禁引得人心痒痒,非要去园里一探究竟,原来,虽然我身在园外,但我的心已经被勾进了内园。进得园内,一眼望去,收拾得很整洁,无非绿茵整齐,花草香艳,红枫青松杂糅,白石青砖并集,和平常去到的公园没有两样,我这样认为。

但在去之前,我对“册三”公路是非常感兴趣的。并在网上做了“功课”。

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美收官,全国各行各业都在加紧建设,人民群众建设激情日益高涨。‘两路’建设完成后,两千余名建设者放弃专业和修整的机会转战到贵州,其中有一千多名建设者直接投入到‘册三’公路建设中来。‘册三’公路源起贵州省册亨县,途经望谟、罗甸、平塘、独山、从江至广西的三江县,全长700余公里。1956年交通部派公路总局勘察设计院一分院勘测;1957年12月13日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册三线公路工程指挥部;1958年1月8日,成立贵州省册三线公路工程指挥部;1958年1月“册三”公路独山至罗甸段开工,7月决定将施工里程延伸至望谟,9月独罗段工程竣工;1959年4月,‘册三’公路罗甸至册亨竣工;1960年,‘册三’公路施工路线由独山向周覃方向延伸,工程进度缓慢;1961年5月,‘册三’公路停工。‘册三’公路是贵州在新中国成立后,首条经交通部正式勘察设计后而修建的公路。

往里走,园中有几个年轻小伙子,自称是都匀公路管理局平塘公路管理段的职工,在这里做志愿者,主要是帮来客介绍这里的基本情况。于是,边游览文化园,边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听着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欣赏着园内的雕塑、文字和风景,走完一圈后,仿佛意犹未尽。才感受到,这个文化园,真的有点不一样。

此处名为沙坪垭口,当年修建册三公路时,此处山高谷深,环境恶劣,稍不注意就会坠入万丈深渊,册三公路就从这里的绝壁上横凿过去,其艰难、艰险程度可想而知。筑路前辈们乘东风、插红旗,伤病不下火线,苦战飞沙走石,集中火力90天使垭口“破喉”,打通了最艰难路段,铸就了彪炳史册的铁血功勋,为了纪念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筑路者在绝壁上留下了两幅石刻。

第一幅石刻上记:册三公路,西起册亨,东到三江,七百余公里。沙坪垭口是最险要之地。陡岩千丈,山势惊险,望之生畏。在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筑路员工乘东风,插红旗,干劲冲天,战胜飞沙走石,急风暴雨,在绝壁悬空施工,日夜抢修,伤病不下工地,英勇事迹,不胜其书。苦战九十天,使垭口破喉,高山低头,峭壁上开成大道,给黔南各族人民带来了无限幸福,特立碑纪念。贵州省交通厅公路第一工程处第四工程队。一九五八年八月。

可以想象,在当年那个物资匮乏,全凭人挑马驮的时代,他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才使得这个垭口破喉。我同行的一位“驴友”对其中的一个词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这里“日夜抢修”中的“抢修”用得不妥,因为这是新建,不存在“抢修”之说。仔细打量这里的环境,脑海里浮现着当时的筑路场景,我坚信当时他们用“抢修”是准确的,也是符合当时的历史事实的。从“抢”字来说,当时这里是“咽喉工程”,不远处要修建平里河大桥,如果这段关键路段不通,相关的建筑材料就无法运过去,平里河桥就没办法修建。因此,必须要抢时间,抢工期,抢进度,这里就是整个工程的“战略要地”,不抢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的。从“修”字来说,这里的地质条件很不稳定,基本上都是刚新建完成,就要面临着风雨考验,抢通这段路的时间,正值1--8月,一般这个时节,雨量充沛,甚至暴雨连连,加之那时的爆破技术和修面技术肯定不如现在,路基没有水泥凝结,边坡修整不规范,护坡技术不好,遇到暴雨,地质灾害频发是必然的。因此,修是必然的,而且要持续保持一队力量来完成修路的工作,必须保证时刻清理路障,才能保证路段畅通。我在石刻前站立了许久,表达对筑路前辈的敬仰,敬仰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许多“两路”建设者放弃专业和修整机会,直接投入到“册三”公路建设中来,这种为国为民的崇高情怀让人敬仰。他们在绝壁悬空施工,仅仅凭借绑在腰上的绳子在绝壁上开路凿道,稍不注意就会掉下悬崖,这种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精神让人敬仰。他们伤病不下工地,日夜抢修,苦战九十天使垭口破喉,这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意志和决心,让人敬仰。

第二块石刻上记: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踏碎了云朵,踢倒了山尖。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这是一首当时筑路前辈们施工时加油鼓劲的歌谣,现在叫做“筑路诗”。整首诗一气呵成,语言朴素,意境深邃,没有生僻字,没有疑难句,寥寥数字,读来让人豪气陡生,激情昂扬。“扛起大道上青天”体现的是责任,是追求卓越的拼搏与奋斗,是扛道于天的豪气干云。“踏碎了云朵,踢倒了山尖”体现的是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意志和决心,用一身血肉之躯,横扫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不管车马来多块,总在我后边”,这是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这是行业文化自信的深刻诠释。我想,这就是册三公路文化园文化的深重之处吧。是谁写了这首朴实却豪迈的诗呢?都匀公路管理局的志愿者们说,他们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走访,当时参建的老同志都说不记得了,应该是集建设者全体智慧创作出来的。我站在石壁下,一遍一遍吟诵着这几句诗。闭上眼,昔日筑路前辈门绝壁悬索、悬空施工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旁边的绝壁上,横七竖八的炮眼钎痕依旧清晰可见,只是没有了当年的锋利。用手摸一摸,我能感受到打炮眼的声音铿铿作响,尖锐刺耳,袭击全身,震痛了我的虎口。可以说,这里,就是“两路”精神在贵州传承的开始,是贵州公路从“无”到“有”的历史见证,更是贵州公路砥砺拼搏的不竭动力。

与都匀公路管理局志愿者了解到,他们为了保护这两块摩崖石刻,曾在两次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调整方案,优化线路,为“文化”让路。从2016年起,他们陆续在这里丰富打造,修建完善设施,增设绿化,不断丰富其内涵。

游完了整个册三公路文化园,我的总体感觉是:值得一去。

册三公路文化园虚实结合,有文有物,采用“倒叙”手法,由浅入深呈现丰富内涵,让参观者耳目一新。除了沙坪垭口绝壁原有的两块摩崖石刻,册三公路文化园内还增设了一座主要雕塑和一尊石刻。主要雕塑为“册三魂”,有十多米长,上面为军民合力拉“石牛”的场景。既充分还原公路前辈们“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的豪迈场景,又寓意着新时代贵州公路人在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进取精神;石刻为十多米长的青石,上刻“两路精神在贵州的传承从这里开始”,理清了“两路”精神与“册三精神”的历史渊源,准确阐释了“册三”公路在贵州公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两处景物相映生辉,形象壮观、布置恰到好处,把册三公路文化园分成三个意义不同的区域,形成三条暗藏的“时代”线。第一条线:从国道G552线(平塘至罗甸方向)进入册三公路文化园,映入眼帘的是都匀公路管理局职工题写的“册三精神”,每块石头镌刻4个字,共有6块石头,分布在道路两旁,形成错落有致的风景线,充分展示新时代贵州公路人敢于创新、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气神。第二条线:环绕“册三魂”雕塑周围,是小故事和形象化人物雕刻。代表性地展示了“册三”公路建设时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场景,通过不同角度还原“册三”公路建设历史,让参观者深感“高速平原”来之不易,激励新时代的公路人传承前辈精神,沿着前辈步伐开创贵州公路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新未来。第三条线:从“两路”石刻往“册三”公路摩崖石刻方向,这条线讲述“两路”与“册三”公路的历史渊源,展示了“两路”的星星之火在贵州大地燎原的历史过程,是全园的核心部分,石壁上增设的挂壁铜人把绝壁悬索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与火红的“筑路歌”呼应成景,使歌词更加慷慨激昂,铿锵有力,成为全园参观的高潮。更加坚定了公路人的行业文化自信,进一步提振推动贵州公路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和初心。

三、在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游完册三公路文化园,我感到,都匀公路管理局的干部职工们确实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两个结合”思想。他们既充分尊重时代潮流,用党的创新理论推进自身建设,又充分挖掘行业历史文化底蕴,按照“重原创,增自信,强凝聚,促发展”思路,全面推进行业文化建设。而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忌讳的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去做,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做好。都匀公路管理局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充分发掘“册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教育意义,不断培植行业文化情怀,使其在党的建设、单位发展中起到引导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都匀公路管理局所辖公路PQI优良率由最低值60.61%上升到最高值98.38%,总体提高了37.74%。

“册三”文化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有很多地方值得关注。一贵贵在担当,在贵州公路从无到有的时候,是谁站出来挑起大梁修建贵州公路?是伟大的党,可敬可爱的十八军,是不怕牺牲的“两路”建设者。这就是担当,在关键时刻,用“扛起大道上青天”这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挺起发展贵州、脱贫贵州、富裕贵州的脊梁。二贵贵在坚持,册三公路艰难程度不亚于“两路”,特别是在贵州地形复杂,民族语言不通、文明开放程度较低的1958年,建设者们一定是经受了很多考验和磨难,受到了很多阻碍,但筑路前辈们仍然坚持不懈,风雨不动,完成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壮举,这种坚持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艰苦斗争的实践表现,更是“两路”精神在贵州的开花结果。三贵贵在创新。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方向,传承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发展是在深刻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工作的规划。都匀公路管理局建设的册三公路文化园,就是经过创新而来的,他们通过还原历史、重塑形象、再现艰苦奋斗场景等形式,不断补齐人们对贵州公路的历史空白,让人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时,他们把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要求结合进来,通过申报全省行业文化教育基地,开发更多更有价值的行业文化教育课程,开展线上导览,建设“不打烊”的公路文化园,让更多人了解贵州公路的历史,了解贵州公路的艰辛,了解贵州公路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发挥行业文化的教育作用,让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荣光,达到以文化人,以文铸魂,以文兴业的目的。

太阳渐渐往山头那边落下,血红色的阳光放出最后一丝的温暖,绝壁洒金,山松矗立,垭口渐渐黯淡下来,而那两块石刻,却更加显得如血欲滴,一切仿佛在为历史的厚重感而增色。寒风呼呼直灌,温度慢慢低了下来,与刚才的环境相比,判若两重天,而筑路前辈们工作的环境,远比现在恶劣,看着那些横七竖八的钎痕炮眼,不仅又一次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山下的平里河村亮起了明亮的灯光,几辆车瞪着大眼睛,从遥远的地方呼啸而来,一眨眼功夫就到了脚下,与当年的交通条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想,筑路前辈们看到今天贵州交通的发展盛状,应该足以慰藉了。夜幕暗淡,周围更加寂静,山上的夜莺“哥哥哥哥”叫个不停,催促我们赶紧回家,我走到石刻前站定,深深地鞠上一躬,怀着崇敬与不舍,离开了垭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