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勇之的头像

刘勇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9/02
分享

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记九公桥镇锁石村帮扶队长郑弄璋同志

8月26日,一个平常的日子,阳光高照。锁石村的柑子塘小水库,刚经历了夏季山洪的考验,坝基牢固,蓄水充盈;田垅里,晚稻禾苗青葱茂盛,长势喜人,丰收可期;新凿的水井,水质清澈冰凉,清沁肺腑,卫生安全。整个村落沉浸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村民们正期待着秋后的好收成,憧憬着脱贫之后的好日子。

而同一天的11时,对于这个普通家庭来说,却是一个天蹋地陷的时刻。在县二人民医院的家属楼,突然传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顶梁柱轰然倒下,一个美满的家庭从此残破,妻子丧夫,女儿失怙。斯人已云逝,托体同山阿!而活着的她们该如何面对这天大的变故,面对这因治病而一贫如洗的家境,又该如何走出悲伤、走出困境?没有答案,难觅希望,只有母女俩泪枯失神的眼睛,布满了沉沉的阴霾。

郑弄璋,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邵阳县第一中学办公室主任,九公桥镇锁石村扶贫队长。此刻,他魁梧的身躯,妻女赖以依靠的厚实肩膀,全体师生熟悉的憨厚笑容,锁石村村民眼中十分亲切的高大身影,已寂然躺在病榻之上,心跳骤停,气息全无。

身躯虽然倒下,但丰碑已经竖起!

病魔缠身,乐观面对

遭遇癌症,几乎无人能够淡然处之,他是个例。世俗的言论让人颓废,但扶贫的工作却让他生活更加从容;疾病的折磨让人身体痛苦,但扶贫的工作却让他感受到无上的精神愉悦。2018年3月,郑弄璋同志突患重病,住院检查,已是肝癌晚期,为了挽救生命,家人罄尽家资,东挪西借,凑了几十万医药费用于手术医疗;4月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不久即带着引流袋正常上班;2018年下半年开始担任一中九公桥锁石村帮扶队长。一年来,郑弄璋同志克服病痛折磨,十分重视这项新的工作,全身心扑在扶贫工作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勇挑重担,走在前列

2018年下学期,邵阳县一中迁入新校区。新校区的校园环境及工作生活条件较之老一中不知好了多少倍,全体师生对新一中的一切都很满意,都很高兴能进入新一中工作学习。郑弄璋同志身患重病,术后身体十分虚弱,正需休养,但他急学校之所急,知道搬迁工作千头万绪,繁杂沉重,在搬迁前,坚持要求带病工作。刚忙完搬迁工作,扶贫工作又摆在了大家面前,一般人都不愿意放弃新学校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去贫困、僻远的农村驻村扶贫。面对这种情况,郑弄璋同志以极其平和的语气向校长请示:我去。校长不忍,但他一再坚决要求。他带病毅然担任驻锁石村扶贫工作队长的行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其他同志见郑主任重病在身,尚且主动勇挑扶贫重担,便也主动放弃新学校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积极要求驻村扶贫。在扶贫工作中,郑弄璋同志不顾自己术后身体虚弱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同吃同住、同帮扶,面对粗劣饭食,他不因自己处在重病术后恢复期而搞特殊,成天乐乐呵呵的,极具亲和力与感染力。这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大家,激发了同组同志的帮扶热情和积极性。为搞好锁石村的扶贫工作,郑弄璋同志身先士卒,克服病后生活的诸多不便,加班加点连轴转,身体撑不住了也不吭一声,常常带药在贫困户家里或扶贫项目工地上服用。

缠绵病榻,心系扶贫

郑弄璋同志始终心系扶贫工作,牵挂扶贫对象,多次因劳累过度住进医院。但即使外出就医,他也顾着工作,常常边住院边通过电话和微信安排驻村队的工作,与贫困户联系,帮助解决各种困难。2019年8月份,他病情复发,迫不得已到广州治疗,花费医药费3万。原计划进行9次治疗,治疗间隙医生建议在家疗养,绝对不能工作,但病情稍见好转,郑主任因放心不下扶贫工作,不顾医生的反对,出院即驻守锁石村。不久,由于工作过于劳累,病情有了反复,高烧不退,于是第二次到广州治疗,这次治疗由于用药过量导致他将近一周都没下床,但他依然每天都电话联系、具体安排驻村队工作,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对帮扶对象,他也天天通过电话嘘寒问暖,不厌其烦,关怀备至。手术结束后,顾不得休养,不顾医生要求好好休息的叮嘱,也不顾家人出于亲情和关爱的劝阻,拖着虚弱的身体又回到了锁石村,出现在维修加固坝基的工地上,出现在帮扶对象的家里。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工作,郑主任的身体明显吃不消,短短的一个月,便暴瘦了十多斤,脸色蜡黄。2020年5月,郑弄璋同志再次高烧不退,在县人民医院医治无效的情况下,第三次到广州治疗,花费虽大,但效果不好,医生建议回家休养。此后,郑主任病情开始恶化,经常高烧,一般药物作用不大,只能从天津买回特效药,但退烧也得一个星期。郑弄璋同志家境一般,由于治病花费巨大,自家经济已然十分拮据,但他还是常常自掏腰包帮扶李爱华、刘小发等贫困户,每户资助3次,每次200到300元不等。

郑主任最后一次出现在锁石村是2020年7月24日,这一天,他仔细检查了柑子塘水库的坝基加固效果;现场察看了正在施工的饮用水井;推开了贫困户李爱华和刘小发的家门,询问刘小发子女读书情况,父亲残疾病情;询问李爱华妻子王小梅的病情是否好转,一家三口的生活情况是否有了改善。黄昏时分,他还流连在村前的田间小路,不忍离去……直至突感身体严重不适,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锁石村这块他生命最后时刻仍割舍不下的土地,只留下一道高大而厚实的背影。此时,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染红了半边天际,也染红了锁石村错落的村舍、幽深的山林与广袤的田野。人家的屋顶上,炊烟袅袅;篱笆里,狗吠鸡鸣;收工的农民,三三两两,拉拽着长长的影子悠闲地各自回家:一切都沉浸在弥散着温馨与祥和的暮霭中。

争取资金,为民办事

为了给锁石村办成更多实事,郑弄璋同志经常与村第一支部书记一起,找一中校长商量扶贫帮扶工作,积极争取帮扶资金。经过郑弄璋同志的不懈努力,先后争取投入资金近20万元,用于加固维修柑子塘水库坝基、改善村部条件及驻村扶贫队生活住宿条件。这一方面改善了村里的灌溉条件,干成了一件实事,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村部的工作条件,稳定了扶贫队的人心,使他们能够安心扶贫,干成了一件好事。

柑子塘水库原来只是夯土坝基,年久失修,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村民不敢多蓄水,抗旱功能不强;采用砖石混凝土结构加固以后,不仅安全性大大提高,蓄水量也陡然大增,大大缓解了村民面对旱情的压力。在加固坝基的时候,郑主任每天都到现场,不顾冬寒,不避风雨,指挥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另外,郑主任还争取资金5万元,用于改善锁石村村民饮水问题。

嘘寒问暖,心系贫困户

在驻村扶贫的两年时间里,郑主任时刻关心着每一个建档立卡户的冷暖,带领驻村队员及帮扶责任人走村入户,问寒问暖,使锁石村的老百姓对一中的驻村队及帮扶责任人感到非常满意,对郑弄璋主任十分感激。现在,扶贫攻坚战已接近尾声,锁石村村容干净,村民精神风貌大为改观,全村经济收入也已大幅提升,脱贫已然在望。

但是,将汗水洒遍锁石村几乎每一寸土地、将心血倾注到每一户贫困家庭的郑弄璋同志却永远看不到他心心念念的锁石村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