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喜(小说)
“大难”是村里一个小伙子的外号,因为别人给他介绍了好几个对象,结果是一个也没有“喜结良缘”。人们一提起他的亲事,都说是“老大难”。后来,不知是谁开玩笑叫他“大难”,也就叫开了。
大难这小伙子,聪明、手巧、心性好,他配钥匙、修农机、整电脑、机耕犁播,一学就会,又乐于助人,村里没有人不夸他。
又有一天,王二嫂来了,一进门就说:“大兄弟,我娘家村里有个姑娘,一表人才。看书算财,科学种田,烧饭做菜,样样都行,也是个大专毕业生,只要你愿意,我包了。”
“行。嫂子看上的人,没错。”
过了几天,王二嫂又来了:“大难这个人嘛,方圆几十里闻名,姑娘一听就愿意。她娘老子也愿意……不过,她娘老子说,衣服多少无所谓,但要跟城里人一样,得有楼房、小车、和存款…….”
大难妈怔住了:“庄稼人,谁有这么多钱啊?”
大难听了发火了:“现在我家虽然脱贫了,刚刚迈上富裕路,手里有点钱想扩大再生产,不能把钱都花费到这上啊!不行,我就打一辈子光棍了!”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今天王二嫂又来了。
“大难,我再给你介绍个对象吧,楼房、小车……问题嘛”
“今天,楼房、小车…….我都能做到!”王二嫂话还没说完,大难就冲她了,其实这也是实话。
大难接着问道:“这次你说的是哪一个?”
“还是我原来讲的那一个。”
大难把脸一绷:“我不要她!”二嫂和大难妈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大难有板有眼地说:“报纸、广播、电视天天说要婚事新办,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可她家还在讲究、攀比着这彩礼那楼房!”
“你看报,人家没长眼晴?你听广播,人家是聋子?你现在富了,人家也不穷!人家姑娘热着你,不提你手里的钱,当时,是她的父母硬要陪嫁的。现在她的父母也想通了,还劝女儿,婚事要新办俭办”二嫂笑着说。
大难妈忙插话道:“她二嫂,就为难你再跑一趟,早天订下吧!”
二嫂故意问道:“大难,你说呢?”
大难调皮地笑道:“订是订,可二嫂,你怎么还叫我的浑名呢?我的原名叫大喜,我是一九九二年十月一日生的,往后你还是叫我大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