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是泰安市和宁阳县地理区域划分的分界河。从河南岸的宁阳茶棚村抵達北岸的泰安市大汶口镇,必须经過一座石桥。这座石桥就是大汶河流域最为著名的“双龙古石桥”。
我和父亲在回老家的第三天,特意去了一趟大汶河。从二舅家出来,我们沿著公路行走至汶水大桥南端顺石阶下去,沿着一條机耕路繼續向东行走。当途经一处铁路涵洞时,父亲停了下来。他指着旁边一处废墟地基告诉我:这里曾是日军的营房,还建有碉堡。穿过涵洞再往前行走不远便到了堡头村,這裡是“大汶口文化遗址”的最早发掘地。顺着村旁小路一直行走便到了大汶河边。站在此處向东眺望,只见“双龙古石桥”宛如一条巨蟒静静地横卧在河面上,任凭河水哗哗流淌而过。
小时候回老家,我并没见过这座石桥,对它也没一点兒印象。只是常听父母提及此桥,并说石桥上兩側雕塑有一对“镇水”的石龙。登上石桥后,我迫不及待地就想一睹這對石龙的“风采”。疾步行至石桥北端,果然见到石桥旁侧屹立着两尊翘首的龙头。此时牠们正傲視蒼穹,默默地伴隨汶河流逝著岁月。……
父亲对着这两尊龙頭打量了一会兒,说原来的龙頭都有身子,但在文革期间被人为破坏,难以恢复原状,就连现在的龙头都是复制的。這兩尊龙头既没有早先那番精氣神兒,也无了以往的那股灵气勁兒。早先大汶河涨水只要一漫过龙头,人们似乎就会见到两只龙头口中流出的都是些白花花的银子。此事是真亦幻或是虚亦实,从来也無人敢去湍急的河流中探个究竟。为了丈量石桥长度,父亲认真地迈着步子度量着桥面长度。他估计约为三百余米,竟然和资料统计的长度相差无几。我當時好奇地琢磨着桥面的结构,感憾先人们用智慧和艰辛将石桥建筑的如此牢固。
“双龙古石桥”为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年——1573年)修建,故又称为“明石桥”。石桥横贯大汶河,其建筑风格独特,牢固结实,为大汶河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桥,也是山东省境内现存最长的古石桥。此桥亦为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七月十五放河灯》的河灯施放地。据说这里最早为简易木桥,后又改为分段石板桥。直到明隆庆年间,才建起一座横贯大汶河的整体石板桥。雍正八年间,原石板桥被大水冲毁,两岸士绅乡民一时苦于无资修建,后以凿石起家的粥店人姜桂松“捐资倡修”,于乾隆六年间將石桥建成。两岸人民为感恩姜石匠义举,曾立碑以誌此事,并将此桥另名为“姜公桥”。此桥建成后,先后于一七七三年、一九三九年和二零零三进行过三次大维修,均保持了“姜公桥”原貌。石桥的建成结束了汶河南北两岸人民仅靠舟楫过往的历史,促进了大汶口镇的交通方便,也为大汶口镇带来了繁荣。“双龙古石桥”的修建已成为大汶口镇历史的见证,石匠姜桂松义举千秋,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