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被气死以后,诸葛亮执意要前去吊孝,虽然遭到刘备等人的反对,但是,在说明了利害关系以后,诸葛亮还是如愿以偿地去东吴吊孝了。
其实,诸葛亮去吊孝,并不是仅仅为了吊唁周瑜,他是有深刻的考虑的。至少他有如下的目的。首先,沟通和东吴的感情,消除矛盾,为以后建立统一战线打好基础。毕竟,周瑜在死前说过:“既生瑜,何生亮”的话,如果不前来沟通,必定是误会很多。其次,诸葛亮也是为了显示个人的才干,因为在吊孝中,他的感情是最真实的,而且,那时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诸葛亮质询,也只有这时候才能够充分显示他的智慧。第三,在吊孝的过程中自然可以展示他的胸襟。
该不该去是一回事,敢不敢去其实是另一回事,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诸葛亮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呢?
其实,在诸葛亮看来,东吴是和曹魏不一样,是完全可以争取的朋友,再说他们在赤壁之战中也有过合作,而且,就算是此后东吴对于诸葛亮不理睬,甚至视为大敌,那也没有关系,他始终觉得,真正威胁蜀国的,不是东吴,而且曹魏,他甚至有点看不起东吴的力量。
诸葛亮之所以敢于去吊孝,第一,周瑜已经死了,诸葛亮觉得,可以无所恐惧了。在东吴,想置诸葛亮于死地的也只有周瑜,而今,哪怕是还有人对于诸葛亮仇恨,但是,也不至于想让他死。就算是仍有极个别这样的人,凭着他的智慧,诸葛亮料想这人也是白日做梦。
第二,有赵云保护,可保万无一失。同时,诸葛亮还安排了赵云带领五百士卒前往,当然,一路上还可以和赵云商量大事。这时候,周瑜部将的确有想杀诸葛亮的,但是,“因见子龙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当年长坂坡英雄威风凛凛,谁不害怕。
第三,有鲁肃保护。在东吴,鲁肃是历来支持孙刘联合的人,也是积极抗曹的骨干。所以,鲁肃保护诸葛亮一定会尽心尽责。而且,代替周瑜领兵的,正是鲁肃。
第四,诸葛亮是把好了东吴上上下下这些人的脉的。他最知道,周瑜的离去,大家都是十分悲痛的,这时候前去,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动之以情,讲道理,细分析,是可以打动东吴大部分人的。事实也是这样,诸葛亮的真情祭祀,特别是伏地痛哭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这时候,连鲁肃也情不自禁地说周瑜是因为气量太小而死的。到了这时候,就是周瑜死而复生,也没有理由杀诸葛亮了。
诸葛亮不光是一个军事家,其实还是一个心理大师,正是因为把这些心理方面的因素分析得透彻详细,他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才敢于虎口拔牙。诸葛亮吊孝,在历史上不光是一个美谈,其实也鼓舞了许多中国人像诸葛亮那样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地处理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