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孝贤的头像

李孝贤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2/15
分享

家乡的那座石拱桥(散文)

眼看都快步入“花甲之年”了,突然间家乡真的死了,剩下让人在灵魂里思念回忆的“家乡”了,因为家乡再也没有一间房屋了,没有了鸡鸣犬吠、没有牛羊“哞哞”的叫声,更没有了孩子们“嘻嘻”玩耍的情景,人啊,经常看到的不觉得珍贵,一旦它在眼前突然间失去了总是那么地留恋和惋惜!我的家乡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因为“易地搬迁”如今所有的房屋被“夷为平地”,剩下的是一座座的毛毛山,一片一片的黄土地。河床边偶有几棵残留的白杨,孤零零地立在那儿,有一棵白杨的树丫叉间不知何时喜鹊搭建了一个窝,那窝看似用细细的木柴棍搭建,却结构严谨整体浑圆结实,另一棵树上几只乌鸦落在树枝,“哇哇……”乱叫,那声凄凉悲哀确传得很远很远,碰撞在山崖处折回的声如遥远而沉闷的雷声,错落起伏,跌宕游曳。这种回声小时候村里老人都说是一个叫“崖老石”的神仙在学叫呢,那时就觉得这个神仙非常神奇,不管是什么动物,只要叫一声它就会学着叫,后来才知道所谓的“崖老石”就是山崖的一种回声而已。

转完了村庄的旮旮旯旯,总感觉什么地方没有走到,突然想起村子里那座唯一的石拱桥,这座桥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说他们小时候就有这座石拱桥,桥因无名谁予记载其史,既没有赵州桥的雄壮,亦没有卢沟桥的闻名和悲惨历史的印记。我记得这座桥有护栏,两边的护栏很简单也很笨拙,每边都是用一根长长的松木椽子,两头用两根直径约为尺五、高约为两米的木棒撑着,不知啥时桥两边的护栏不见了,这座石拱桥也是进村的必经的一座桥,它的下面是一条弯弯曲曲延伸于山坳里的排洪沟,跨度为十五米左右,深约为十米,桥面上是一条平展的砂石路直通村子,而桥两头的拱形洞口根本看不到,因为桥的两头被茂密的野枸杞、芨芨草、牛筋条等植被遮掩,桥内成“n"形,说实话这座石拱桥里,我在上小学时和童伴们摘枸杞时在里面钻过,后来在桥上不知走过了无数遍,但再没有进入“腹中”看过……

车慢行过桥,下车后我站在桥头附身看去,只看见桥头拱形顶端的一块石头,石面的边缘生满了绿茸茸的苔藓,其余啥都看不见,我绕过石拱桥,走到排洪沟的上端,找了一处斜坡走下沟底,然后一直往石拱桥处走去,到了桥洞口我有意识地大声叫了一声,桥内发出沉闷的回音,回音落后再也听不到和看不到有什么活着的动物出现,因为在老家像这种阴暗潮湿的地方,多半都会有蛇藏于此,我是怕蛇才大叫了一声,在沟崖上我折了一根细牛筋条攥在手中以防万一。小时候石拱桥对我们的吸引力多是桥两头长满的那些野枸杞,如今桥口边这些布满的野枸杞生命力还是那么强。记得小时候,也是这个季节,桥边的土崖上长满的野枸杞树挂满了红红的枸杞果,靠路旁一边的枸杞树枝上的果实早就被娃们摘完了,而那些垂落而伸在沟下的枝条上缀着的枸杞又大又红,很少有人摘,多数都被麻雀“摘取”,因为摘这种枸杞确有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沟里,即使摔不死也会断骨伤筋。我和我的堂哥、一位本族的q爷爷(我们同龄)走到桥边看见了红而又大的枸杞,着实眼馋嘴馋,一块儿商量着摘这些枸杞,q爷爷胆子大,他说让我们揣住他的“汗褂子”后衫,只要不松手他就会摘上枸杞,我们想两个人揣你一个人没啥问题,到了沟崖边我们边抓住q爷爷“汗褂子”的后衫,当他整个身子下去后必须要转身才能摘枸杞,为了他转身我们只好再抓住他的领子,结果“汗褂子”的布纽扣被挣脱,q爷爷“啊……”的一声惊叫便掉了下去,我们的手里只剩下他的那件白布的“汗褂子”,我们赶紧绕道至沟底下,q爷爷躺在地下呲牙咧嘴,说他的胳膊疼得不行,幸好我奶奶是捏骨匠,我们领着q爷爷到家里后,奶奶抓住他的那只胳膊,用手捏了捏说:骨头折了,她让哥哥去喊q爷爷的父亲。奶奶让父亲抓住q爷爷,只见奶奶在胳膊上来回捋了几下,只听q爷爷一声大叫,随即奶奶说:好了,不要动。接着奶奶在碗里打了一个鸡蛋,将蛋黄过滤只剩下蛋清,拿来一张牛皮纸铺在桌面,抹上蛋清然后裹在那条胳膊上,用细毛绳一头套住胳膊,另一头挂在揣脖子上,q爷爷的父亲是我的太爷了,他来时奶奶已将q爷爷的断骨接好,而太爷却指着q爷爷说:你咋没绊死卡(即摔死之意)……

打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摘枸杞了,石拱桥下再也没进去过。

我拿着枸杞树枝在桥口处胡乱扫了几下,进入桥下,突然什么也看不清楚了,等了一会儿才适应了里面的光线,石桥历经多少年,它的底座上还是那些长形的石条,石条上凿得那些斜状石纹仍清晰可见,石与石的接缝还是一指宽,越到上部接缝越细,但这座石桥根本没用过一丁点儿的水泥,而石与石之间的粘合剂到底是什么做成的?或许根本就没用什么粘合剂,就是石块与石块之间有什么镶嵌所凿的石槽?但从桥头的石拱形来看并未镶嵌所用的石槽,石拱桥内的石面大多变为青黑色,亦成“n”形,顶端的石面显得比两边的窄,用手抹去光滑细腻……此时我仿佛坠入在那个沧桑的年代里,看到的是村子上游的那条石峡谷里,一群人拿着钢钎在山中翻滚着石头;一群石匠手持铁钎“蹭哧哧蹭哧哧……”凿着石头;一群弯着腰的村民在村头也修建了一座弯着腰的石拱桥;一群人抬着这些沉重的石条“嗨吆嗨吆……嗨……”唱着山里的号子……

哎……哎……哎……

号子吗喊起来哟

伙计们把石抬哟

腰杆子攒上劲那

脚板子要踩稳哟

岔路口❶到了啊

再过去是狼圈沟❷啊

步子往一致里踏啊

慢慢跟着走哎

宋家河❸快到了哎

注意“之”字路哟

前头的你先拐啊

后头地要大转弯啊

有个沟哎

有个坎哎

慢慢趱哎

上坡若抬头哟

肩膀磨破皮呀

下坡若低头哟

胯子扭挫过呀

抬到了“雷子庙”❹哦

石头就落了地哎

拿上杠子撬呀……

清冷的石拱桥再也背负不了那些弯着腰的村民了,再也背不了那些喧闹的孩童了,此时我才明白,这些石头缝隙里填满的是先人的汗渍乃至鲜血,家乡的石拱桥,你是连接家乡人那道弯弯的彩虹,这头有我的思念,那头有故乡的灵魂!

注释:❶村庄上游的一条路口;

❷村庄上游的一条大山沟,因野狼多而得此名;

    ❸村子上游的一条河名;

❹石拱桥处的一座古庙宇,文革时期破四旧时被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