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新海的头像

李新海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10/22
分享

走 进 宋 庄


北京通州有宋庄,近年名声大振,享誉海内外。

不时有媒体爆料,宋庄艺术大展,国内外大家集聚,风格迥异,人才济济。

一个小小的宋庄,以前不曾出名的地方,怎么突然间如此风光于世。网上查询,有关宋庄的信息不少。大都是有关宋庄艺术经济发展、宋庄艺术、宋庄文化产业、宋庄美术馆、宋庄艺术学校等等。这些大量的信息,一下子就吸引了人的眼球。

趁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在丰台区办完事,立即约人前往宋庄,探访名噪一时的“艺术”天地——宋庄。

2016517日中午时分,在丰台区郭公庄地铁站乘9号地铁,再改乘6号地铁,约2小时的车程,到达通州,再乘出租车,一刻钟后,出租车师傅将我们拉到了一个叫“小堡文化广场”的地方,师傅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宋庄经济广场,也叫文化广场,是宋庄的中心地带。

左右环顾,马路平坦宽敞,街面整洁新颖,楼层不高,以24层为多,建筑艺术风格多样,车辆行人不多,没有多少嘈杂声,偶有中短途公交车和出租车驶过,出租车随叫随到,甚是方便。

经电话联系,有朋友差人出来接应。向西行100多米,左拐进入一条不太宽的小巷,不远,就到了朋友的“西部助学艺术中心”。这是来自甘肃庄浪县的青年艺术家张璟煜先生伙同几位艺术家开办的。这个“西部助学艺术中心”有近十位艺术家,他们在这个平台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据来自甘肃天水的马先生介绍,他是惟一不是是艺术家的人,他在旁边经营着酒类生意,但他喜爱艺术,常常以酒交朋友,借艺术魅力,发展自己的酒业,这样,既欣赏收藏了艺术品,也结交了艺术家朋友,还做活了酒的生意。说胡间,朋友张璟煜先生领着几位艺术家来了。经介绍,他们是郭建国、王丛莲、······

“西部助学艺术中心”是一个两层楼建筑,200平方米,一楼是展厅加接待厅,除了一个宽大厚实的茶桌及七八条木质椅子外,墙上挂满了书法绘画艺术品,有油画、素描、中国画、草书、行书、隶书等。墙角处还堆有书画宣传册、半成品的绘画、书法作品及宣纸笔砚。二楼是创作区,有四张桌子,桌子上凌乱的堆放着笔墨纸张,墙上仍然挂满了艺术作品。

张璟煜向我们介绍了“西部助学艺术中心”的情况,该中心近十人精诚团结,精心创作,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的各种艺术活动,特别是北京的高档次活动及宋庄的所有活动,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就在前一天,他于2015年写生的三幅水彩画,被一名收藏家以3万元收购。他们正在筹划着一个“让世界了解甘肃,让甘肃走向世界”文化活动,启动后,将携手几十名书画艺术家在兰州召开行动发布会,并组织艺术家到甘肃各地采风,进行艺术活动,向外界宣传甘肃,介绍甘肃,并将部分钱款作为甘肃的助学基金。

随后,张璟煜先生还领我们参观了他的工作室。他的工作室隔着两条街,要步行20 多分钟。沿途的街面上,书画室、创作室、艺术室、文化用品店一个挨着一个,偶尔夹着餐馆和酒馆。张璟煜先生边走边介绍说,宋庄的人生活总是不紧不慢,比别的地方慢半拍。艺术家们一般都是上午创作,下午是会客访友,喝茶聊天,谈论艺术,谈论人生,而晚上一般又是以酒相约,高天阔论,享受生活。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街上,时不时的有穿着时髦的女子夹着装帧好的画轴走过,也有留着长发的不太修边幅的男子走过,也偶有外国人匆匆走过。

张璟煜先生的工作室是租的二楼,一间40平方米的大房子,既是他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卧室,隔有卧室、厨房和厕所。除了一张大画桌、一张小茶几外,再没有什么物件,墙角堆着宣纸画笔等,墙上亦然挂满了半成品的绘画艺术品。说话间,张璟煜先生已铺开宣纸,提笔作画了,不到30分钟,一幅整张的活灵活现的《紫藤》作品已经出来了,题款盖章,一气呵成。

张璟煜先生介绍,宋庄原来是一个农村小镇,北京东部发展带上,地势开阔,多河富水,一望平川,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有温榆河, 小中河潮白河(今中坝河),漒漒河(今潮白河)等四条河流经于此。宋庄镇总面积115.929平方公里,人口近十万。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资源丰富,自然及人文环境相对保存完整。宋庄艺术村的最初形成,与圆明园画家村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割裂的联系。1993年到1994年之间,圆明园画家村成为一个国内外记者、画商、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的热闹去所,这给自由艺术家们带来了各种机会,同时也给许多画家带来了无法安静创作的困扰。于是,1994年初春,画家方力钧刘炜张惠平岳敏君王音和批评家栗宪庭等人就来到了宋庄。半年后,圆明园其他一些艺术家杨少斌王强刘枫桦马子恒张民强姚俊杰王秋人等也闻讯来到宋庄小堡村买了房子。他们是最早转移到宋庄的艺术家。

选择宋庄的原因是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又没有彻底脱离文化中心的北京。同时,这里的院落十分宽敞,多为传统的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花格窗子,透着纯朴和传统之美。远处的潮白河流,近处的碧绿农田都给人以开阔舒畅静谧的感觉,因此,这里十分适合居住以及安静地画画。

1995年秋,圆明园画家村被解散,成就了以圆明园艺术家为主的艺术人群向宋庄的集体大迁徙,因此,宋庄开始陆陆续续迎来从圆明园撤出的艺术家,较早的有鹿林王庆松等人。一两年后,杨卫陈牧王炎、胡向东等人也从其他地方陆续地搬来宋庄定居。作为自由艺术家们新的聚集地。一些老一辈艺术家,比如黄永玉等也相继来到宋庄落户,与年轻的艺术家们一样过着清淡自在的艺术生活。由此,宋庄艺术区渐成规模,开始被称为画家村,由原来单纯的艺术家居住性聚集形式,逐步发展为原创艺术家、画廊、批评家和经纪人等共同形成的艺术集聚区。这里的北京画家村声名远扬,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来这里抒发情思,整个街区都充满了艺术的味道。宋庄的发展,也吸引了美国、台湾地区等地的艺术家,越来越多的画商和投资商也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纷纷开始投资兴建专业工作室和画廊。这里作为艺术区,艺术人才集聚,已形成了北京乃至中国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艺术家群落。

目前,这里已聚集了不少于9个国家的20000余名书画艺术家。书画艺术工作室、艺术店、艺术学校布满了十多条街道,经常有艺术家、艺术团、商业家来宋庄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

2006106日,这里成立了全国最大的村级美术馆--宋庄美术馆,该美术馆占地5000平米,为非营利艺术机构,主要举办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遵从美术馆的学术定位,进行国内外当代艺术交流,并通过展览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的交流。有艾未未方力钧岳敏君刘炜袁振西夏小万祁志龙杨少斌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都积极参与宋庄美术馆所举办的展览。美术馆还积极为青年艺术家提供扶持与帮助,策划、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宋庄艺术生态的调查、研究、整理工作,进行了生活在宋庄田野调查等相关学术研究,还广泛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展览,并且向公众进行了广泛的推广、教育,不定期地邀请文化界代表人物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积极组织、参与、支持各类公益和慈善活动。

除了宋庄美术馆外,还有美国人投资、艾未未设计的艺术中心、小堡村的前哨画廊、韩燕画廊、画家村画廊、宋庄艺术大本营、宋庄艺术家合作社、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台湾画廊、香港画廊等。

这些民营美术馆或艺术中心,各具特点的建筑外形和举办的众多展览,共同构建着宋庄的艺术生态。 整个宋庄充满了艺术的氛围。

宋庄的主街上,有一个牌坊,上书“小堡文化广场”, 也就是出租车师傅把我们送到的地方,但当地人都称为“商业广场”。其实,当地人的称谓更符合实际。因为宋庄,书画艺术的发展,带动了各种商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繁荣,也不仅仅是书画艺术,但书画艺术,是所有商业经济发展中的主角。因此,不但有20000多名艺术家,更有数万人为之服务,为之发展做着贡献。

晚上,张璟煜先生在一家充满艺术氛围的圆味艺术餐厅招待了我们,有七个艺术家作陪,他们来自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地,还有来自甘肃天水的马先生。期间,邻桌的来自青海、陕西、浙江的艺术家们还频频过来敬酒,免不了我们也过去回敬。酒自然喝的不少,甚至有些疯狂,以至于出了酒店,又在灯火辉煌的大街上,在一家很具规模的烧烤摊上,摆开战场,烧烤啤酒,花天酒地,直至深夜······

这就是宋庄,宋庄的艺术家们的慢节奏生活。他们有的是时间搞艺术创作,更有的是时间喝茶、聊天、吃酒、交流,这里是艺术的天地,不但宾馆有艺术,商店有艺术,餐馆有艺术,各种铺面都有艺术,整个街道都是艺术。这就是宋庄,北京的宋庄,已不仅仅是北京的宋庄,而是中国的宋庄,世界的宋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