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新旺的头像

李新旺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27
分享

在东坑的深秋里

东坑落在高山凹,四面峰峦耸翠,白云飘渺,流水淙淙。

这绝对是赏秋的好时节。妩媚的阳光从天空照下来,斜斜的,暖暖的,像女人的眸子,不方不圆,不温不火,山间荡起层层微澜,煽得人心神酥脆。

今年第二次到东坑,有故地重游的喜悦。上回是在春天,舔着湿漉漉的空气,和文联魏主席、党史办刘主任、方志专家李升宝老等好友,说是为余朋乡的梦溪公园建设献计而来,其实他们都是我的老师。午后抽空走了一趟东坑村,慕名拜访,匆匆而来,急急而归。

村里人依旧朴实、热情、大方,早早地在村部等候,端茶递水,忙前顾后。

浏览东坑,先从文化长廊开始。展示栏建在村部前的空坪,有抄写,有影印,布置得体,内容丰实,格调高雅。村史典故,功名学位,友邻往来,诗词唱和,风景胜迹,应有尽有。至少目前,很少见到一个山村能把传统文化当作精神来做,东坑不一般。

村子古名东溪,大概源于纵贯村里的这条溪流。从位于水口的“临水宫”溯源而上,汨汨淌出的泉眼遍布全村,砌成井,似山泉,量多,清洌,甘甜,且多冠以名号,如“铁井”、“四方井”、“姑婆井”......全村合计有三十多口吧。农户用水,从井里打来,房前屋后,方便得很。见村妇井旁浣衣,忙追究典故,村妇说:喝了“姑婆”水,保你一生无病无灾,福运常临。大家纷纷取水畅饮,如迎仙露。

东溪的水活络,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东坑人。每座古宅内均存方塘一口,造形完整,功能尚在,只是主人不知何处,唯有陈年时光,默默地携风雨为伴。“半亩方塘一鉴开,开光云影共徘徊”,昌政的“东坑听溪”断断续续读过好几遍,犹怀当年情景,山光水色,风歌云影,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而今,池畔石桅高高耸立,辉煌世表,泽被千颜。古宅却老了、破了,水塘却荒了、脏了,深长的野草覆没了历史风华,清幽的流水冲刷着岁月履痕。四周,楼房节节攀高,山村气象日渐弥新,东坑不再隐秘。意念间,一群鸭子划向水面,“嘎嘎”声响,曲调欢快、高昂,激起阵阵涟漪。

哦,是的,方塘边还应该有琅琅书声。

“行正道而顾名声,习文武而卸强恶”,东坑人秉承崇文尚礼的传统教化,耕读乡野,潜心著述。历史推至民国前,清流全县见诸文献记载的书院13所,而千余丁口的东坑居9所。从这些狭小的庭院里走出了陈用宾、陈孔俊、陈允升、陈荣抡等一代骄子,“桂园书馆”便是老贡生陈允升的传习之所,开启了东坑书院教育先河。“陈氏一门”,“望冠群伦”,《易史一隅》,“士林贵之”。小小山村,修为治道,“引史证经”,无愧于书香之邑,桃源之情。

沿村巷徐出,一块岩石稳稳地仰卧稻田旁,周身缠满了青藤。它叫“飞来石”,据说是某夜从沙芜塘的河底飞腾而至,成为东坑一宝。如果村民遗失鸡鸭牛羊诸牲畜,只需给石头烧柱香,许个愿,托个梦,遗物便可自回。难怪,东坑村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缘起祖传心得,暗有神助。

不是吗?东坑人诚恳厚道,奉贤思善,古来有之,世代相沿。宋时进士陈世卿有诗云:翠竹峰前是我家,归来重振旧生涯。烟霞尚有留人日,争奈门前驷马车。思古堂前酒一罇,共谈时事出孤村。临朝上马无他嘱,多买诗书教子孙。浓浓乡情,诤诤教诲,切切其心。一瓣清香一片情,陈氏后裔立忠夫妇已在老屋剥好红柚,闲时回乡自种的土产,正呼唤我们去品尝。立忠是书法艺术家,擅长刻字,他和他的字一样历经磨练,日臻完美。片刻,二十几人拥坐一堂,享香茶美柚,论秋声叶影,带上主人美意,留下一桌空囊呓语。

悠行山水,趣在田园,重重山道,曲折萦回,青青石板,往梦依稀。立忠家附近的田垅上,一树梨花挂满相思,粉白,玲珑,洁净,飘逸,“十月小阳春”呢,在这深秋季节,多么卓然光艳,屹立不凡。浸染了翰墨书香的山水,临风自雅,揽月自高。东坑的美是由衷的,如高山流水,韵律悠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