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秀峰的头像

李秀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7/19
分享

我家交通工具的变迁

         作者:李秀峰(湖北十堰)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在举国上下喜迎新中国70华诞的日子里,这首经典好歌再次唱响九州大地乃至海外有华人的地方。我的父亲是乡村教师,吹拉弹唱样样能行。我是听着这样的歌曲从一个山里娃成长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的。如今,父亲已经退休多年,我也年近半百,举家定居在家乡的小县城里,日子越来越好,但昔日那些艰苦的生活总在提醒着我:人,不能忘本;人,要懂得感恩。我总想说说我家交通工具更新换代的那些事,来感恩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难忘小时候,我穿着千层底布鞋上学、放学,行走在小山村;19岁参加工作,我骑着父亲用80元钱给我买来的一辆不知经历过几次“二手”的“剑鱼”牌自行车,载着行囊去上班当“孩子王”;1996年冬,24岁的我骑着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载着妻子走进婚姻殿堂,简单的婚礼至今让我愧疚;2004年冬天,我赶了个时髦,买了辆崭新的“银钢”牌二轮摩托车,交通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有许多不便。
      2006年秋天,我骑着这辆摩托车到离家约100公里之外的上津古镇的郧西县二中任教;次年,妻子也调动到上津镇任教,儿子也转学来了。只是,双方的老人们还住在乡村里。离家的路途有多遥远,思乡的溪水就有多长;望乡的目光越滚烫,还乡的翅膀就越想飞翔;还乡的行囊越单薄,游子的忧伤就越沉重,怕回故乡的脚步就越彷徨……那几年,冬月腊月,我最怕回乡,是因为坐车吧我怕晕车,骑摩托车捎带妻儿回家吧,怕他们受不了寒风,怕他们受不了摩托车的长途颠簸。还记得2008年放寒假后,冰天雪地,交通中断,年关渐近,迫不得已,我只得骑摩托车绕道县城回家,走走停停,花了五六个小时到县城时天色已晚,在县城住宿一晚,次日又骑了四五个小时才回到老家……唉,遭的那个罪、冒的那个险啊,没齿难忘。不过我比那些身在远方、归心似箭、一票难求的游子好一些,毕竟还乡路途不是很远。
      寒冬腊月,怕回故乡;年年年尾,总会回乡!带上妻儿,背起行囊,风尘仆仆,快回故乡。老妈做的布鞋、黄酒和荷包蛋总在召唤;岳母准备的何首乌、老母鸡和手擀面总在召唤;“大伯”、“姨夫”、“姑父”、“舅舅”等亲热的童音总在召唤……那几年的每年岁末,年味渐浓;回乡的行程越来越近,游子的胆怯越来越沉。但我总会还乡——或者是从村口的小客车上走下我一家三口,或者是我骑着摩托车回到老家的大门口;或者是在炊烟袅袅的早晨,或者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或者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和妻子常说,咱家要是能够买辆汽车就好啦!我们开始特意过着比较节俭的生活,工资年年在 涨,积蓄也越来越多。老家有句俗话“不经苦中苦,难熬人上人”。只要坚持奋斗,好日子总会到来。2014年春天,我和妻子都进入县城工作;2015年夏天,我用家庭积蓄在车城十堰的一家4S店购买了一辆“东风悦达起亚”越野车。我家有了第一辆私家车,被简陋交通工具困扰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那年金秋,我们开着这辆车欢送我儿子去省城里的武汉大学报到,我和弟弟在高速服务区轮换着开车,我的妻子很是羡慕。我的老父亲也高高兴兴地随行。从那时开始,旅游黄金周或者周末自驾游时,我总会带上家人;县作家协会组织采风活动,我开车时也会带上几个文友。有了私家车之后,再也没有遭受骑摩托车的那些风吹雨打、日头暴晒之苦。
       2018年夏天,妻子也顺利通过驾考拿到了驾驶证。空闲时间,我和妻子轮流开车去郧西县城周边的景点休 闲或者到十堰市区、到古都西安、到省城武汉,到机场、到火车站、到渡口……真正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根据单位安排,下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时,我也会驾车带上工作组的同事,有时也给贫困户捎带一些粮油之类的慰问品。目前,虽然小汽车在城乡已是寻常物,但有车的好处真的很多。
      “武(汉)至西(安)”高铁在郧西县城设有一站,2022年将建成通车,到那时,家乡人出行将更加快捷舒适。在等待高铁开通的日子里,我想高歌一曲我改编的《大风歌》以抒怀:改革开放兮富城乡。精准扶贫兮奔小康。坐上高铁兮走四方!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