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要挤时间的。书多了,着实看不过来。而我近来收到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一批作品,还是珍爱有加,有点时间,比如饭后、午休、睡前,甚至十几分钟的地铁里,就看几段看几篇。如此这般,有的竟然拖了一两年才读。看了作品,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相识的往事,这往事,或许只是短暂的接触,只是三言两语的寒暄,甚至只是远处的相望,我却不曾忘却。你看:
西安作家白来勤,两次见面,就得到他的两部作品:散文集《墙缝芦苇》、诗集《圣像与阳光》。平日所见,他的作品不断刊发在各层级的媒体上,荣誉多多。或规整,或洒脱,或杂论,无不充满着故乡情怀和对社会的思索。他的作品,除了情感类的,也有大量哲思之篇,他善于观察生活细节和社会现象,从中发现闪光点,悟出某个道理。《墙缝芦苇》一篇,从墙缝里钻出的一颗苇子,历经艰难而不屈,不断生长,可见生命力是多么地顽强,这不给人鼓舞、给人启示吗?一根小小芦苇,做成大文章,用心良苦。宋人陆游曾写道:“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是说作文写诗的严谨精妙,我想,白老师一定是善于推敲、善于联想而又激情澎湃的,于是他成了秦川大地的歌者、舞者。他在光与影中观察着,探索着,激扬文字里流淌着陕西人特有的淳厚与豁达。琴棋书画无不精通的他,吼上一曲“信天游”,一下子就把你带到了七沟八壑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你就看见了山梁上赶着一群山羊、头裹羊肚子白毛巾的老汉;猛然间他又冒出一句逗乐的话,叫你捧腹半天不能自持。这活泼而幽默之人,就是笔名“白不来”的白来勤哦!
山东作家丁尚明的《故道长河》,竟然有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石英题词,可见作者的影响力之大。无论是故乡的牵挂,还是行走在风里雨里,作者始终用良心写作,从而“秋水文章不染尘”。我是在淄博的东方散文颁奖会上结识丁老弟的,而其中的一个机缘,是传为佳话的“文坛三兄弟”——王友明、丁尚明、王道君,成为我们彼此“速识”而相交的催化剂。三人都是军人出身,文才出色。健谈直爽、操着聊城口音的丁老弟,一旦谈起话来,就让素来敬佩军人的我,感觉脉搏相通、心灵相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见如故了。我也认定这三兄弟,绝非眼前势力之辈,可信可敬可交。在以后的交流中,尤其是跟文坛前辈友明老师的随意交流中,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即便无言亦彼此心知。
山东作家孙洪升的《春耕集》,是一部富有地域特色的资料性作品。孙老师的家乡广饶县,地处古齐国腹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是块风水宝地。作者笔下,不仅有广饶的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和历史人物,也真实记录了当代广饶的名人传略和革命故事。书中以近半数的篇幅,记载古临淄、营丘、千乘、西殷等故城遗址和杞梁、愚公、齐庄王等人的墓冢遗址。因此,这部书也应是地方史志的一个有力补充。透过文字,看出作者是个非常热爱家乡、善于研究和思考的作家。我和孙老师相识,也是在东方散文的颁奖大会上,当大会组织外出采风时,我们偶尔走到了一起,除了他还有雒漓江老师等人。雒老师和孙老师都是人高马大、热情实在,一看便是那好汉武松武二郎。孙洪升生活在孙武的故乡,嘿,看这膀阔腰圆的身板,还真像个儒将呢!我们很说得来,多次相约见面。“说走咱就走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在他们的提议之下,我们七八个人当即建了微信好友群,公推我为群主,那时我对微信实在是外行,只好请雒老师代劳了。如今这个群已有100多人参加进来,文学交流相当活跃。
天津作家赵二莲散文集《岁月留痕》,文章淳朴、自然、原生态,一如本人性格。其中的多篇,先前发表时我已读过,也留过简短的评语。《瘦哥》、《烛光里的妈妈》等篇,读来彷如邻家大姐在跟你讲述亲人、邻人、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生动感人;《院里的张大爷》说的是一位河南老乡早年参加革命、跟着毛主席南征北战的事迹。二莲大姐的作品,善于以小见大,写亲人,写家事,写生活琐事,写苍生万物,写美与丑的社会点滴,文笔细腻而真诚,无不折射出女性所难得的一种正直精神、博爱胸怀。透过文字,你会看到一颗善良的心在跳动,以温暖驱散你身上的微寒,以爱心抚平着你内心的浮躁。
天津作家马文华老师主编的《疏勒河的记忆》,是一本由马文华、李红娅、姜潞等几十位作者撰写的回忆录,它展现了特定时期的一幅历史画卷——从1964年开始,天津一群群青年学生响应祖国召唤,跨越千里奔赴边疆,来到甘肃疏勒河畔的各大农场,成了军垦战士。我看了开头几篇,就深深为之震撼。那个年代里,一个个十几岁、刚初中毕业的男孩子、女孩子,从温润而繁华的海滨都市来到荒寂苍凉的河西走廊,从爸妈亲人的温暖中来到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祁连山下,要承受怎样的痛苦煎熬啊,今天的孩子们可曾想象过吗?然而,你想不到的是,他们历经磨难,却是百折不挠,完全靠着一种信念,战胜了大自然,也战胜了自我。我从这些不带任何粉饰和雕琢的朴素文字中,从他们当年勇赴边疆到回城再创业的经历中,没有看到一点的悲观气馁,也没发现有谁怨天怨地,而是感受到了天津知青的顽强精神,这还不够可歌可泣吗?这样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亲历者的心路历程,更是留给儿孙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广东作家李婷散文集《圭江流韵》,收集了作者50余篇散文作品。李婷老师的文章,确实已经读过不少,是这两年我注意到的网刊“出镜率”较高的作者之一。她的作品,情感浓厚,文字如其人充满灵性和妩媚。我们开会时几次见面,穿着得体而漂亮的李婷小妹,为人热情,对老同志总是如此谦虚而周到。李婷不仅勤奋笔耕,而且善于观察,她写圭江、楼观、曲阜、淄博、泰山、鬼门关、娄山关等等,走到哪写到哪,我记得去年她去了趟山东,回去后竟然一口气写了四五篇优美散文。李婷写游记、写观感,写出了风格,写出了味道,内中不乏历史考证研究之笔,我想,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素养,是写不成的。北流圭江,风韵流淌,才女从这里出发,走向美丽的远方。
秦皇岛作家肖萌的《心向大海的鱼》,是由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红孩作序的一本散文集。“粉色宫蕊枝头俏,轻风彩蝶花间舞。”“阳光的塌陷和坍圮随着夕阳的余晖慢慢陷落,随着最后一抹云彩的淡出,落寞地消失在天边。”“辛晓琪的味道已经过时了。我想用时间的概念唤醒他自语般的沉迷和陶醉。”你读了这些诗画般的文字,会想到怎样的情景、内心会有怎样的升腾呢?我不知道肖萌的年龄,但已体味了当代女青年的情愫。她是专业导演,善于交流,内心世界丰富。她的作品,显示出散文的文字美,令人过目不忘。浅吟低唱,又似轻歌曼舞,都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思想,这也是作品的内涵和精髓。
山东作家王艳秋的三本散文集:《炊烟里的日子》《艳阳之秋》《云深不知处》,泱泱90多万字。这位荣成作家的作品,大都是精短文章,千八百字的为多。别看篇幅短,内容却极为丰富,她是在用敏锐的眼睛,去捕捉生活的瞬间,觅得其中的精彩,这是作家的功夫。游遍八方,记录百态,一山一海一梦间,处处有故事;一纸墨香写红尘,处处有思想。看来,她的灵感随时会爆发出来,随时精心酿出一篇篇诗意佳作。生活中的她,驰骋商海,却偏偏与文字结缘,喜欢诗意的生活。我想,对于所有处在金钱交易前沿地带的生意人、商人来说,这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是十分难得的。
作家崔斌的新作《人间四月》,是新近收到的。这也是一位豪爽而风趣的山东大汉。他的作品具有较深功底,文字考究,思路宏阔。故事叙述和人物对话较少,却以素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幅美图。有的寥寥数语,简短如诗,几乎就是一首美妙的散文诗,而其中蕴藏的内涵和哲理,却丰富无比。比如人们游山玩水,多为赞美大自然赐予的美好,而崔斌老师想到的却是山的迷茫,山的困惑,“那顶峰云雾缭绕,难道要说你是永远的惑?”林无静树,川无停流。如此视角,意味深长,寓意令人思索。
袁明秀,是一位陕西作家,居住在安康市。她的作品集《蜀河往事》,装帧精美,文字清新。笔下蜀河的流淌,村落的远去,沙湖的守望,栀子花的美艳,无不显示出作者的温润心境。看了这部书,我知道了蜀河——一条跟四川简称同名的河,因为她的家乡,就在川陕渝鄂四省市的交界处。她如果说句地道的家乡话,肯定跟关中一带大不同的,陕西各地的方言本来差别就很大。文如其名,人亦如其名,身形苗条、面目清秀的袁老师,也是集体活动的活跃者,嗓音清亮的她,与几位陕西老乡的男女对歌,成了东方散文和新锐散文历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江西作家汪云飞的作品《如梦似幻情依旧》,看书名和封面设计,似女士之作,实为七尺男儿。作者涉猎文学种类较多,尤以短篇小说、微小说和散文见长。他的文字充满浪漫色彩,也不乏对历史的思索,包括对家乡东乡人文历史的记载。有几篇是专门讨论我国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汪先生写道:“四百多年来汤显祖的文品、人品、美德一直散发着迷人的馨香。”不朽《牡丹亭》,美景春常在。我感到,他热爱东乡,热爱汤显祖,无论写家乡故旧,还是革命圣地,写作的文风一定深受那位“临川人杰”的感染和鼓舞,这是继承和弘扬的价值。
总而言之这些作品中,不乏感人篇章和优雅情节,甚至称得上美妙高尚之作。而其它新书,有些已写书评,有的尚未读到,故而不多赘述。
我的书架上有几千册图书,摆满两面墙壁。文学新作不断摆进去,一些专业书籍就得让路,另找地方存下,可见学经济的我对于本专业是多么不上心!西晋名士阮孚有言:“泓峥萧瑟,实不可言。每读此文,辄觉神超形越。”能够幽雅恬静,使人读后神清气爽,就是诗文的魅力所在。有时候,文学作品不需要多么华丽和高深莫测,也未必追求一定的模式。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囿于自己的知识、习惯而衡量和评判事物,可能会陷入主观的泥潭之中。我们每个作家,都在求索的路上,没有止步。我所分析的这些五彩斑斓的文章,无论成熟还是正在成熟,风格各异,各有千秋。读这些书,我未必能够领悟要旨取其精华,至少已感受到了其中的精彩。淡看浮华且捧读,又以书会友,这已足够。
2018,岁末年初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