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市南郊、鸣沙山下有一座黄土色彩的恢宏建筑,匠心独运堪称高大上的敦煌图书馆便坐落其中,掩映在一片具有敦煌艺术元素设计的楼宇和连绵起伏的绿色之中。登高南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近在咫尺,举目北眺,视野中的“人类敦煌”一览无余。在敦煌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敦煌图书馆成为一处读书人喜欢的宁静的港湾。
敦煌图书馆东邻敦月公路,交通便利,南北为农家林地,挺立着一排排非常精神的钻天杨和大量的松柏树、果树;西侧有一条水泥砖块切造的灌溉渠,是敦煌农业和生态的生命线,渠边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再往西就是成片的绿油油的葡萄园,玉米地,棉田,蔬菜基地。图书馆的背面有约三十余棵三四个壯汉才能合抱的左公柳,高耸入云,枝叶茂盛,绿荫遮天蔽日,我常常在树下徜徉,闻听远远近近是狗吠鸡鸣,牛哞马嘶,享受前人树下好乘凉的惬意。图书馆在周围的绿树的衬托下,表达出戈壁绿洲的自然底色与建筑物的和谐搭配。外墙表面黄土色泽天然肌理和色差,如同点彩画一样,在大实大虚的墙面上表达了丰富的表情,再加上毛面和纹理,在光线下产生犹如沙土地上的一块碧玉,晶莹剔透,质感生动而自然。于是,这样一组多层次土黄色砂岩建筑,在光影的衬托下,展示厚重的敦煌历史。馆舍基址大体呈不规则四边形,高高低低的四层楼宇体块、错综复杂的平台和大大小小的建筑空间、功能、流线和谐统一,丰富生动的外形像一本或几本立体书籍,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一个具有迷宫气质立体,尺度亲切、层次丰富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又如同茫茫戈壁中矗立的几座连绵的烽燧,又如同落日余晖中金色的玉门关,还如同烈日下沧桑的莫高窟洞窟崖壁,沐浴着历史的光辉。匠心独运的外立面的设计处理的放松自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图书馆建筑面积七千余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二十七万余册,期刊四千余册,电子图书一万余种;文献借还册次近三万册,《敦煌特色库》收录文献八万余条。各类功能区阅览室十四个,大型报告厅一个,从建筑规模上说是无疑是前无古人的大手笔。
图书馆典藏云集,藏书量很大,各类图书应有尽有,满足了数百人的阅读需求。木质的书架和一本本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图书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书架上从古老的敦煌经卷到现代的文学作品,从历史的沧桑到未来的憧憬,应有尽有。你可以在这里邂逅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深沉,也可以感受莎士比亚的浪漫、托尔斯泰的博大。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等待着你去探索,去发现。走进书籍里的文字,华美的文采是知识殿堂的钥匙,串联在一起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时光的隧道。
馆舍内部简约朴素,里面空间宽敞、采光很好,温暖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把一片片斑驳地洒在地板上,显得富于诗情画意般的浪漫。在馆内不能大声喧哗,读者在交流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压低嗓音,让人能感受到一种特别的宁静。窗外的树影婆娑,有时只有偶尔翻书的声音和写字时笔和纸的摩擦打破了寂静。
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而美好,让人的心灵瞬间沉静下来。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坐满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在书中寻找着过去的记忆;有朝气蓬勃的学生,他们在书中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有忙碌的上班族,他们在书中寻找着心灵的慰藉。在这里,大家都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和纷扰。
我曾参加过几次“裸读时光”活动,两小时之内要关闭手机,不能看手机,不能打电话、接听电话,不能窃窃私语,不能做任何与读书无关的事情,要全封闭沉寝式读书。漫长的两小时啊,突然发现自己又回到了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在手机、互联网兴盛的今天,火车上,飞机上,地铁里,人人都低头看手机。除了学生,捧起书本读书的人比起过去少多了。
要放下一切杂事和杂念,认真读书才会有成效。每“裸读”一次,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详,熟悉而又亲切,仿佛回到了那个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它是我灵魂的避风港,是我知识的海洋,是我精神的栖息地。它不仅是我阅读的天地,也是我思考、交流、成长的场所。
古人讲“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书是天下第一等好事。梁实秋先生所言:读书苦、读书乐,一言难尽。我们中国自古就重视读书,据说秦始皇日读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公文才就寝。在这繁华的尘世中,书是一方净土。它不仅仅是墨水和纸张的结合,更是智慧与思想的结晶。读书,便是与这万千智慧交融,与众多思想共舞。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知识的海洋,也是思维的翅膀。每一本书,都像是作者敞开的心扉,让我领略到不同的风景和故事。而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观点,都像是一块砖石,为我铺就通往真理的道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文明光耀世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图书馆”这种建筑类型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藏书楼”,藏书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现象,藏书楼,图书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藏书楼应名正言顺地称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它对我国科学、文化、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殷墟博物苑的甲骨文,被专家誉为“中国最早的档案”、“世界最早的图书馆”。文渊阁、天一阁应该是百世流芳最有名的古代图书馆,是国家经典的宝库,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更是古代纸质文献写卷的“图书馆。”
有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中国古代各地“图书馆”馆长大多都是同时代的文化名人,有人说春秋时期的老子应该是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后来,很多不同级别的图书馆都任命知名文士当馆长,这大概是术业有专攻之故吧。无独有偶,敦煌图书馆现任馆长方健荣老师就是一位闻名遐迩,知识阅历丰富的大作家,除馆长身份外,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敦煌市作家协会主席,酒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跋涉几十年,成果累累。利用图书馆阵地和个人创作特长,对作家协会开展创作交流研讨、培养新人裨益良多。馆长手下云集了一批业务精良,乐于奉献的图书管理队伍,各种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非常到位。任用文化人当馆长,人书俱佳,好马配好鞍,这大约是古今官方皆有的共识。
敦煌图书馆全免费开放,除组织“朗读会”、“书说敦煌”、“读写分享”、“书友会”、“裸读时光”、“小志愿者交流”等读书活动,还组织高层次“敦煌讲堂”系列活动,“著名作家作品分享”、“文学作品讨论会”、“全国有奖征文大奖赛活动”、“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一系列品牌活动,逐渐引领了读书热潮,各类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着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其中。曾邀请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金正昆、傅小凡等教授及作家阿来、郭文斌、李敬泽、叶舟等专家开展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使敦煌读者听众近距离与专家交流,打造“敦煌讲堂”精品文化品牌。敦煌市图书馆新馆被评定为全国一级公共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已成为敦煌市民和旅游者走近敦煌文化、享受敦煌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也成为讲好敦煌故事,传播弘扬敦煌文化的主要阵地。
我的书籍《张大千与敦煌》一书,被敦煌研究院信息中心、兰州大学图书馆、澳门大学图书馆,青海省图书馆,甘肃省档案馆等几十家单位永久收藏后,也荣幸地走进的敦煌图书馆的书架,向世人展示它的姿容。我也两次为作家朋友主讲我的《未名湖畔好读书》《心仪阳关《掬一捧月牙泉的清凉》等八篇文学作品和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的小说《牧马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与一群文学发烧友在文学的殿堂中驰骋遨游。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上小学、初中,八十年代在敦煌中学上高中。那时没有多少书,并且曾经提倡“读书无用论”,要看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一次把用鸡蛋换来买煤油、酱油的钱买了一本《小说选刊》,每本三毛钱,晚上全家只能摸黑,被母亲狠狠骂了一顿。后来在生产队参加劳动,发现一些兰州知识青年、本地的高中毕业生每天干活时就将书带到田间地头,活干累了坐在地头休息时,就抓紧看书,看一阵书又干活。我很羡慕,也带一本书看,有时在家里干活,看了书就忘记了干活,就会让家人不高兴。后来我经过恶补奋起直追,考上了大学,后来又考上了研究生。幼时那段经历我感到,读书,不仅要读有字之小书,更要读现实生活中的无字之大书。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也读美丽背后的丑恶,也读微笑背后的狡诈……。读人,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是为了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要学会宽容,要学会大度,由此才能读到一些有益于自己的东西,才能读出高尚,才能读出欢乐,才能读出幸福。
金秋十月,敦煌市图书馆迎来国庆假期“读书热”,不少市民和学生选择到图书馆里看书学习,度过一个“书香假期”。敦煌图书馆热情为每位读者服务,免费提供茶水。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心灵的绿洲。在这里,你可以远离尘世的烦恼,享受一份宁静与安逸。在这里,你可以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领略到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图书馆里弥漫着,这是一个让人忘却烦恼的地方。走进图书馆的我,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在书架间徘徊,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个等待被发现的世界。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翻阅一本好书,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展现在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读书人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理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驰骋翱翔。还有人说,读书会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而这样的人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的的确确,有书相伴,且能从书中品出味道来,得到的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涌满喜悦,进而由衷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学海无涯,书香作伴。一本书,就像一个世界,它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空,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文化。每翻开一页,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每读完一章,都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找到前进的方向。
在书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真诚,阅读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阅读中体味人生,不仅是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更是对内心平静与生活闲适的向往。图书馆的书香如同一阵春风,吹拂过我们的心田,带走了烦恼与忧愁,留下了宁静与温馨,暂时忘却生活的琐碎与繁杂,静下心来与书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心灵相通。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人们期待在不同的世界与不同的人相逢,内心充实且心情愉悦。读一本书,在书中与另一个自己相逢,在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找寻一处世外桃源。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忙时抽空小读,闲时静心细读。读的是情趣,品的是情怀。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蕴含了积极乐观、昂扬向上、坚韧不拔等正能量,会在阅读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把为了公平正义、舍身其谁的大义与情怀,悄然融入到了阅读者的血脉中那么,在某一个闲暇的夜晚,与一卷好书相约,让一盏清茶相伴,轻轻展开那飘着墨香的书页,在另一个空间、另一个维度,以文字为起点,去跋涉智者跋涉过的山重水复,去感悟哲人彻悟后柳暗花明。原来,这缕书香还萦绕于怀!原来,这缕书香还清新如故,只不过在跋涉艰辛岁月的过程中,曾迷失自我、曾随波逐流。但吹去沉淀在岁月深处的厚重烟尘,那缕缕书香激昂着我,在未来岁月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阅读的对象,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精神的寄托。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她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照亮我前进的方向,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外界的喧嚣变得难以承受,当内心的焦虑和烦躁无法平息,我会随手拿起一本书,静静地翻阅,那些烦恼便会随着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慢慢地消散,让我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让我在嘈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我有买书的嗜好,每当我购买一本新书,总习惯性地在扉页上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想,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崇,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在书香的熏陶下,既塑造了我的内心世界。有好书,有一群人,有图书馆,就有无限可能。
读书之乐,乐在生活的美好。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部分时间读书,感受文字的韵律和美感,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愉悦。书海泛舟,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拓宽视野,丰富心灵。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愿我能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通过阅读,我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不仅可以丰富我的头脑,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读书之乐,乐在思考的深度。
人生苦短,而应读之书太多。人生到了一个境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外界需求,不是为人,是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读书之乐,乐在情感的共鸣。读书之乐,乐在自我发现。从书中汲取营养,学习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读书的过程就是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段安静的时间,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感受文字带来的愉悦和满足。书中的知识,则像是为我提供了各种颜料和画笔,让我能够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思维画卷。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需要读书来提升自我。因为书中的智慧与思想,能够让我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读书所带来的思维与创造力的提升,更是我迎接未来挑战的坚实基石。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中留出一片净土,静心读书。不为功名利禄,只为那思维的舞蹈与创造力的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