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亚民的头像

李亚民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1/20
分享

田园风光无限好

 

——记寺河乡闫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海龙

 

李亚民

人在最无助、最无奈、沦落到流浪的时候,都不会有眼泪,眼泪永远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五十五年前,一对张家夫妻,逃荒落户到灵宝苏村,喜得一子,给这对夫妻平添了无限的喜悦,张家两口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真是爱的不得了。虽然他们没有文化,但他们也想让儿子光宗耀祖,有所作为。在给儿子起什么名字时,也是煞费苦心。他们根据儿子是蛇年出生,属于小龙,张家夫妻在他们自己有限的文字字眼里边反复推敲,找到认为最适合他们儿子的名字--张海龙,希望儿子能像大海里的龙一样游刃有余、健康成长、刚强应对、 事业顺利

这样,张海龙在父母的爱河里一天天长大。

然,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张海龙才刚刚两岁的时候,他还正是需要父母疼爱的时间,他的妈妈得病,医治无效,撒手人寰,远远地离开了他。

爸爸二十出头还不会带孩子,再说当时的生活环境也不允许爸爸带着他,就这样一个两岁的孩子,还记不清父母长什么样子的年龄,就被稀里糊涂送回安徽老家,随姑姑一起生活了。他在老家受尽了苦难,真是不堪回首。九岁时,他爸爸已经到寺河乡闫村村落户了,他也就重新回到父亲的身边。

我们采访时,慈祥、善良的父亲正在院子里忙活。今年83岁,一直独身,未再成家,带着张海龙相依为命度过了55个春夏秋冬,父亲很硬朗,在院子里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见了人和张海龙一样笑嘻嘻的,与人为善可能就是老人的家教。生活的磨难在父亲脸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看上去很幸福的一个老人。我们也向老人投去最敬重的问候。

也就应了人们常说的一些话:磨难使人强大;苦难出孝子;坎坷出人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张海龙九岁就会跟着父亲田间耕作,会摆弄苹果树苗、回到家还会做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啊,小小的年龄他就确定了自己的信仰。拥有自己的梦想。

张海龙从没忘记父母对自己的希望,他在劳动之余,坚持上学,十五岁那年初中毕业,考上师范学院,只因没钱交学费,放弃了学业。从此,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这样,他的心里仍然有一个梦想,有自己的信仰。1986年经济条件稍微好转,他到河南农业大学进修两年,也算圆了上学梦,圆了大学梦。从此他决心在闫村深深扎下根来,为信仰,更为圆一个田园梦。

他也坚信,农村也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农村也可以大有作为,农民也能成为有钱人,农民也能成为人上人。他舍得出力,干劲大,讲信誉,又心地善良,在村里渐渐被乡亲们认可,二十一岁就开始进入村委班子,做技术员、管理员等。1995年重担压上肩,出任村委主任,2000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至今。他带领闫村村201户700个村民战天斗地,共同致富,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苹果栽植销售之路。

摆放的证书使我们为之震动,曾获得国家奖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张海龙2003年度“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称号;国家科委、共青团中央,授予张海龙为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

获得省级奖项:河南十大科技扶贫功臣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为第二届河南十大科技扶贫功臣;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张海龙“河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科委,张海龙被确认为河南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张海龙河南省“务农有为”优秀青年称号。

获得三门峡级奖项:三门峡军分区政治部,张海龙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先进个人;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三门峡市劳动模范称号。

灵宝市奖项:中共灵宝市委员会,授予张海龙全市“五个一”村党支部书记称号;中共灵宝市委、灵宝市人民政府,被评为2018年度优秀村支部书记;灵宝市人大常委会,2018年度优秀人大代表。

寺河乡的奖项:张海龙被评为200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张海龙2013年度“果品销售大户”等等等等。琳琅满目的荣誉,看了叫人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笔者十三年前见过张海龙。今天再见,他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55岁的他,当村干部35年、党支部书记整整20年了。中等个子,一口外地口音,脸上总挂着甜甜的笑,慢条斯理的,不慌不忙。听到作家采访,他高兴地说:“ 那走吧,去我们村里转转,再去看看我的家庭农场。”  

我们坐在车上,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闫村村,路上,迎面来一辆满是鲜花的卡车,司机跟他打招呼,他笑呵呵的,跟我们说:“这是给村里沟边的绿环带里栽种的鲜花,万寿菊最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见沟边平整的地方都是农家小院,干净整洁,有一家小院的门前还栽种了一片翠竹,门前的沟边,摆放着水泥桌凳,果农们在这儿吃饭、打牌、歇息、聊天。沟里是一层层的梯田,都是苹果园,远远看去像一副美丽的图画。收回视线,沟边的一块牌子上写着习总书记的话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和张海龙书记在牌子前合影留念。

再往前走了五分钟吧,“张海龙家庭农场”几个醒目的大字跃入眼帘。他说;“到了。”我们就像刘姥姥进到大观园,不知道先观看哪里。

院子坐北朝南,有几孔窑洞一字排开,粉刷一新,在太阳光照射下显得古典又现代。窑洞里摆放家具都是新式的,办公桌、电脑、立式空调等等。

东有一座三层小楼房,阶梯而上,站在最上面可以观看到闫村村的全貌。

为了扩大院子,空中钢结构搭建了二百余平米的观景台,观景台的地板是原木实材,整个观景台下面是空的,给人一种空中楼阁,紫气东来,祥云在眼前的感觉。观景台上有两把大伞,可张可合,可供坐在下面吃饭、休息时用。中间有一空中摇摆椅,可坐上去荡秋千,摇着摇着,更有一番诗情画意。

我们走到观景台的边沿一看,观景台下就是他家的苹果园,今年雨水多,又是一个丰收年。院中养着鸡鸭鹅,这些小精灵在各自的露天笼中,咯咯咯叫着,奏响出美妙的交响乐。还有很珍奇的两只孔雀,大摇大摆,走来走去,时刻准备着开屏,来展示自己的美丽。

院子东边还有二百余米葡萄长廊顺势而下,我们走在葡萄树下要弯着腰,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一串串葡萄。看到葡萄落了一地,我们奇怪怎么不卖?张海龙说不用,都是邻里、村里人、客人来了吃一吃,剩下的我酿葡萄酒,一会尝尝我酿的酒味道咋样,可以说你们从来没喝过这原汁原味的葡萄酒。

看出来张海龙这会很累,他很想休息,没办法,他说一般人他接待不过来,谁让你们是作家,很欣慰张书记对作家的网开一面,终于,我们的引导使他打开了话匣子。

1991年,他作为果树专家被商丘地委书记吉长荣邀请,前去传授果树管理经验。商丘那边看他是人才,想要高薪聘请他干园艺总站负责人,他说:“我的根在寺河山。”婉言谢绝了。

1992年出版的《果山王国》创业史一书中,记载:万元户最多的村是闫村村,年产苹果215万公斤,年收入万元以上的137户。

1997年张海龙被三门峡团市委推荐为河南省科技星火带头人。任中青果促会副主任,全国只有4个人,他是其中之一。说这话时,看他表情有一种满满的幸福和知足。

要懂技术、以理服人。他是高级农艺师。却在1988年去山东购买红富士苹果树苗时还差一点上当受骗。山东的果树苗很贵。三元一棵,问为什么时,他们说他们的树苗都是脱毒苗,所以才贵。张海龙反问:“你们是高温消毒还是组织培养?”山东果农不懂,忙问:“啥是组织培养?”张海龙说:“我取一片叶子,就可以培养无数树苗。”山东果农听他讲解很多专业知识,顿时,羞愧难当,感觉遇到了苹果树方面的伯乐,晚上还请张海龙喝酒成了朋友。就这样,为第二天的买树苗杀价打下良好基础。

山东果农头天晚上把树苗从水里拽出来,晾一晾,目的还是想卖高价钱。谁知到了第二天,开始看树苗时,树苗的根干了,这样也就给懂技术的张海龙以理服人谈价格的好机会,他说:“这样的根都腐烂了,栽不活的。”山东果农惊出一身冷汗,带着求救的目光看着张海龙。张海龙进一步讲到:补救的办法就是“根系修剪”,那就是把根部腐烂的根须剪掉。山东果农自己还是弄不明白,就提出将三块钱一棵的树苗,以一元一棵的价格卖给张海龙。山东果农还说第一次听说“根系修剪”确实受益匪浅。张海龙合情合理,达到了目的。

树苗运回经过精心栽植,全部成活。这时的他在技术场上已经有丰富经验了,谁想骗他,不是那么容易的。

令他最难忘的事:1997年(八月十五前后),当时我是村主任,我们拉两车苹果价值七八万,去广州果品市场卖,一是广州话听不懂,二是对广州行情不了解,第一车卖一箱从三十元跌倒四元钱,卖的钱不够纸箱钱,第二车全赔,血本无归,饭钱都没有,也没心情吃饭,我坐那里一直想哭。这时,看到一卖葡萄的女人,也是几车葡萄全赔掉,急的要跳楼自杀,那女人的哭闹,反而让我慢慢想通了:生意有赚有赔,从头再来,一切都不晚。还有就是有时苹果卖出后,领导换了,苹果款收不回来,这也是很苦恼、很头疼的事。

张海龙书记喜欢做善事,结善缘。他说只要做了都会有回报。那年路上遇到一车坏了,司机急的嗷嗷叫,张海龙看到后,回家拿来千斤顶等一些修车工具,帮着司机把车修好,司机除了感激也记住了他的名字。十五年后,在路上他自己的车坏了,这时,有一辆车从自己身边过去后,又倒回来喊出他的名字,同时帮他修好了车,那司机说自从得到张海龙的帮助后,他就经常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还有一次,张海龙看到一辆收苹果的车空车返回,挡住问怎么回事,车主说你们这里苹果卖八毛钱,这样我们会赔钱,只得不收了。张海龙理解现在什么生意都不好做,车主空车回去肯定要赔运费的,当时不假思索,指着他的苹果园,就说叫买他的苹果,那位车主说只出七毛五分钱,张海龙爽快答应了,心里只想着帮这个车主一下,自己赔就赔点。车主等了三天,张海龙把苹果摘下来卖给她们三万斤,车装满高高兴兴走了。很快苹果掉价,成了六毛钱一斤,村民都大喊不好,也都说张书记有远见。

身体是干活的本钱,身体好坏非常重要。1998年,张海龙正在带领大伙白天果园施肥,晚上举办夜校,忙的不可开交时,突感肚子疼痛难忍,被送往市医院急诊,后被转院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又确诊为急性胆囊炎,医生说还好送来的及时,要立即做胆囊切除手术。

麻醉后,张海龙一个劲说着似乎梦话,但都句句是真,又都在情理之中,他说:“要带领群众都栽种苹果树,一定要彻底摆脱贫困,我们共同致富奔小康......”。为他主刀的女医生感慨地说,这个病人的脑子全部装的是大家,觉悟这么高,估计不是乡长,就是村长,也说不定还是个大官哩。

手术完了,医院医生看到有两位大学教授推着自行车给张海龙送鸡汤,更觉得张海龙一定是个大官。当大家知道他是村支部书记时,甚觉奇怪,不能理解,在城里人的眼里村干部就是个土包子,哪有像张海龙这样的素质和人脉。

还有更不能理解的是,出院那天,主刀女医生的妈妈把张海龙接回家,原因很简单,主刀女医生的妈妈听说他是村支部书记,年纪轻轻带领村民种苹果,大干苦干,积劳成疾,最后身体夸了,得病了,住院了,做手术了。主刀女医生的妈妈认为张海龙是英雄,就决定留下他,照顾他,尽一点绵薄之力。主刀女医生的妈妈是一位高级干部,河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罗山县人,也是张海龙崇敬和感恩的一位大官领导。就这样主刀女医生的妈妈伺候了他半个月端吃端喝,从没嫌弃过他,张海龙觉得人家是领导和自己非亲非故的,就因为咱在村里做了那些事,就引起领导的重视和爱护,从此为了领导对他的这份情意和欣赏,他更加决心干好村里的每一件事。

康复回家,眼前又遇到难过的坎。2003年到2005年苹果销售进入了低谷期。张海龙经过反复论证,成立了果业合作社,同时修好田间道路,这些费用都是张海龙自己想办法,没让村民拿出一分钱。他亲自联系客户。线上线下网上销售。每年销售百十万斤。他说,一家致富不算富,百花齐放春满园。

寺河山是山泉水,沟里有泛水。可以抽水浇地。家家户户的生活用水也是山泉水。2013年开始发展矮砧苹果,就是现在的苹果。当年他种植100亩。投资100万元。他说,近几年,他带头开始土地流转和乡村旅游,2014年率先成立家庭农场。栽种矮砧苹果150亩。带动农户180户。贫困户6户开展果品提质增效。他自有60亩,代管140亩,再加上土地流转的20亩,一共220亩苹果园。他实行的办法是“一分四统一”。一分就是经营分散。四统一就是,统一施肥,统一打药,统一修剪,统一销售。全村经济1992年1993年进入河南省科普示范奔小康村。1995年被河南省建设厅评为中州新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上万元。村里家家户户有三轮车、面包车大概170辆,房子在大中小城市都有,而且还不少。我们车子、房子、存款;窑洞、瓦房、楼房。还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都有房子。真是感谢共产党,感谢国家好政策。

我们看到了他的果园上还罩了一层大网,他说,这是惠农项目,果农只掏很少的钱,不够的钱我想办法。搭这个网子,是防冰雹,效果很好。他说起2011年的那场冰雹,村里的2000多亩果园,遭冰雹后,三年不见果子,果树也死去不少,说到这里,我们看到他满眼的泪。他说,后来,我们又栽了一批小树,增加2200亩,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都长起来了。有水的地方栽种矮砧苹果,可以滴灌,没水的地方栽种乔木苹果,耐干旱。苹果树对于水土保持有很大的作用。寺河山都是沟沟坎坎,夏季雨水很多。

张海龙神秘的笑了:满山的苹果还有净化空气的好处。

矮砧苹果是发展方向。见效快,好管理。第一年栽种,第二年开花,第三年挂果,第四年丰产。一棵小树30斤,一亩110棵,3300斤,一斤6元,就是1.8万元。华硕是早熟品种,填补前期市场,不耐放,价格高。红富士成熟晚,温度低,耐储存。说这些话他都是一口气,可见张海龙书记对村里苹果园了解的娴熟程度。

他看着苹果园,展望未来,他说,绿色有机是发展方向。

最后一声感叹:“干这活太费人了,和我一旁最早干苹果基地的几个都不在了,就剩下我,还是高血糖。”他情绪低落只一瞬间,马上就调整好心态:“我什么都能想的开,我从不忌嘴,该吃还要吃,要科学的吃,如果按医生交代啥也别吃了,那人生就没意义了。”

转而他继续说:“相由心生,心里快乐看上去就年轻,人不能大喜大悲。”

“我很自豪,我朋友多,一年苹果四五十万斤,都是朋友买走了。包括我们闫村村人,苹果都是早早卖完了,现在每家每年收入几十万元都根本不是问题。”

“以果为媒,广交朋友,专家、教授、全国知名果树专家都是我的座上宾。”他又露出甜甜的笑。

张海龙的甜是发自内心的,人常说家和万事兴。他四代同堂,上有老父亲爱护,下有儿孙绕膝,还有善良的中坚力量贤内助。小日子过得叫人羡慕不已。

走的时候,我们看见他住的窑洞门帘很特别。上边一个大大的“悟”字,很醒目。我们问他,他说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读了以后,心胸宽广

他还说:“我们这将来要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春天开花,夏天避暑,秋天品果,冬天观雪。”

啊,田园生活真好!多少城里人的向往,多少有钱人的梦想!

他送我们到门口,给每人倒一杯他自己酿的葡萄酒。嗯,味正、香甜、可口、耐寻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