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亚民的头像

李亚民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2/13
分享

久病床前有孝子


李亚民

没有父母就没有家可言,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儿对家的思念。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成长的摇篮。

杨雪峰这个壮年男子他放弃优越的自身条件,背负起重病的双亲求医漫长的旅程。一路走来,他虽然舍弃了上天恩赐与他所有的才华和爱人,却赢得了中华民族世代延续的孝子美称。此生足矣!

灵宝市市委书记孙淑芳在看望孝子杨雪峰时赞叹道:“像杨雪峰同志这样的家庭状况,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点扶持对象,我们扶贫扶什么,就是要扶持这样的困难家庭,防止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杨雪峰是个不服输的人。他是否能挺过这道坎儿?

在我国繁如星河灿烂的历史长廊中,有许多敬老爱亲的故事广为流传。啮指痛心的骨肉情深,鹿乳奉亲的挚爱动天,无不编织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孝道文化。他们传承着大孝至天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孝子贤孙们踏着先辈的足迹,演绎着感人至深的真情挚爱。他们中多数是平民百姓,生活在农村,和父母同吃同住同劳动。许多人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完成人类生老病死过程中的难言之隐。他们就像一棵棵小小的小草,是那么的微小那么的不值一提。可是,他们身上流淌着的那股热血那股勇气是那么的珍贵,让人尊敬,让人记起再也抹不去。铸成了坚不可摧的刚强和毅力,供众人仰慕。

今天,让我们走进灵宝孝子杨雪峰,探访这位草根式的小人物大事迹,面对双亲双双卧床不起,孝子弃商奉养的亲情故事。

2020年11月15日,初冬的一天,虽然天气晴朗,但因为山风犀利,所以人们还是有一种凉飕飕的感觉。笔者在几位文友的陪同下,慕名采访了荣获“灵宝孝子”称号的杨雪峰。

1973年,杨雪峰出生在灵宝市川口乡的赵沟村。今年47岁的杨雪峰沉默寡言,书生气甚浓。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杨雪峰看上去精干聪明却像一名大学生的模样。他中等身材,不胖也不瘦,长得一副白净的娃娃脸上有一双灵动的眼睛。虽然已经是奔五的人,从他的言谈举止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沮丧和低迷的表情。唯有积极向上的思维能力和真诚朴实融入其中,让人不觉间产生好感。

杨雪峰家住在城东产业集聚区的燕山嘉苑一所三室一厅的楼房里,简陋的陈设,更显得房间大了很多。给人的第一感觉:房间虽大,勉强生活,日子过的并不如意。

难道四十好几的中年男子还没有成家?不会吧!我有点质疑,杨雪峰这么好的条件难道还没有结婚?

“房子好大呀,你媳妇呢?”

我还没有成家。” 杨雪峰腼腆地说。

原来,杨雪峰的父母身患重病,为了方便卧病在床的父母就医,2014年,他拿出自己经商十多年积攒的全部费用,又筹措资金20万元购置了一套距离医院较近的楼盘,一心盼望着父母的病情好转后,再重整旗鼓,完成老人的心愿,娶妻生子,陪父母安享晚年。

然而,人常说:屋漏偏遇连阴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2012年底,杨雪峰的母亲,也患了脑血管病,这一下子,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杨雪峰一个人身上,好在母亲的病情轻微,生活还能自理,不需要杨雪峰特别照顾。

2018年的元旦,是杨雪峰的人生经历中最为艰难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杨雪峰的母亲脑血管病二次复发,身体状况一落千丈,比父亲更加严重。

尽管他们将母亲转到了专治脑血管疾病的医院就诊,使母亲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但生活却完全失去了自理的能力。

杨雪峰几乎要撑不住了。怎么办?我的理想、我的未来、我的……

一下子千斤重担压的杨雪峰喘不过气儿来,整个人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对着苍天喊:老天,你为什么就不能给父亲或者母亲一个完好的身体呢?

生活在向杨雪峰开一个大大的玩笑,让父亲和母亲双双患病,而且患同一个病——脑血管病。这个病直接阻止行动以及语言表达等等。要同时照顾病卧在床两位老人,杨雪峰啥也干不成了,他说:“这是我的命,我认了。我不能丢下父母不管,要让他们生活有信心,活出尊严来。”

想到这里,杨雪峰感觉事已至此,照顾好双亲是当儿子的责任,他不后悔。

赵沟村位于燕子山半坡,由于地处山区,水利设施耕作条件差,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时期,赵家沟人的经济收入单调,全村人的生活水平仅限于吃饱肚子。

杨雪峰的父亲叫杨喜功,原籍是老灵宝县城人。1956年三门峡修建大型水库,他们全家作为移民,迁移到敦煌。由于一家大小水土不服,想家想亲人,不得不回到灵宝,被安置在川口乡的赵家沟村。

刚来的时候,家境一贫如洗,一空废弃的窑洞容下一家人,凭着父亲强壮能干的身体宁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大山里。

从县城的小市民到逃荒被赵家沟收留。父亲的一生的坎坷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杨雪峰幼小的时候,每当老人提起敦煌、老灵宝县城、后地村眼睛中流露的那种表情儿扎得杨雪峰心痛。他决心活出个人样不让父母受苦,一定让他们过好好日子。

父亲走南闯北,他的智慧和胆量不仅让孩子们钦佩,也得到赵家沟群众的信赖。父亲光荣入党了。

紧接着,大家一致同意,赵家沟村一千多口人的村支部书记非杨喜功莫属。

那时候,尽管家庭收入微薄,但是,因为父母亲身体健康,全家人衣食无忧,倒也生活得其乐融融。

杨雪峰的家庭不幸是从2011年开始的。那一年,杨雪峰记得很清楚,他38岁,父亲杨喜功没有任何征兆,突然行动不便,口齿不清。到医院就诊获悉患了脑血管疾病,半身不遂,一下子失去了生活能力。

这在杨雪峰的家庭可谓是塌天之祸。姐姐杨雪琴、弟弟杨雪刚,都回到家里,大家一心一意,希望通过医治,使父亲的身体恢复健康,但天不随人愿,虽然一家人竭尽全力救治,父亲的身体却还是没有任何起色。医生告诉杨雪峰,他父亲的身体状况就是这个样子了,在家照顾得好一点,也只能维持现状。

这时候的杨雪峰,还没有感到压力,因为还有母亲。母亲的健康状况尚好,父亲的生活起居由母亲来料理,杨雪峰还能干点活儿,供家庭生活所需,也能维持父亲的医药费用。

老灵宝县城人老几辈别的本事没有,打烧饼独一无二。

杨雪峰照葫芦画瓢在灵宝桃林市场,他的烧饼夹肉也是响当当的好。那时候,家庭生活无虞,人生道路一帆风顺,杨雪峰“少年不识愁滋味”,根本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艰难,生意赚的一点钱,除了家庭生活就所剩无几了。就算是父亲身患重病,由于有母亲的照料,杨雪峰感到生活吃紧,但还能顶得住,手头比较宽裕,因此才有了买商品房供老人颐养千年的决定。

如今,也就是因为这三室一厅的楼房,杨雪峰一家错过了享受异地搬迁政策优惠的机会,也与一次又一次的扶贫款项失之交臂。

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杨雪峰却诠释了另一个版本,那就是:久病床前有孝子。

2011年到现在,将近十年的时间,杨雪峰不分白天黑夜地厮守在父母床前,为父母端饭喂药端屎端尿,殷勤侍候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循环往返,杨雪峰从来没有叫苦叫累过。他常想:“我是父母的孩子,我不能让他们晚年生活得没有质量。”

当我们走进了杨雪峰父母卧病的那间屋子,里面两张小床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大床,不用说我们也知道,那肯定是老两口使用的。杨雪峰的父母一辈子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即使生病了,杨雪峰也不愿意叫他们分开。老伴老伴,老了没有个伴是很痛苦的,那怕就这么不说话对望着也高兴。

父母亲心里所想,儿子心领神会。单从这一点,就看到了杨雪峰那一颗赤子的拳拳之心。

大床的旁边,是一张小床,这张小床,是杨雪峰晚上躺卧的地方。每天晚上,杨雪峰就睡在父母的身旁,以便晚上随时听从召唤,他可以随叫随到,解决父母的生活所需。

一张小床,就能折射出儿子对父母那种深沉的爱,这种深沉的爱,在杨雪峰身上就转换成一种感天动地的大孝之行。

这间屋子是杨雪峰的父母从赵家沟搬过来一直躺卧的地方,但屋子里干净整洁,通风透光。一对长期病卧在床的老人,大小便都要在这间屋里解决,可是,没有闻到任何的异味。

十年了,人生有几个十年。杨雪峰把青春给了父母,得到的回报是什么?

“孝敬父母不求回报。”杨雪峰坚定地说。“我只想让父母快快乐乐走完余生,我不后悔就行。”

老城人讲究,父亲更讲究了。杨喜功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老人是当干部出身,生活起居相当的有规律。每天早五晚五按时作息马虎不得。

早上五点,杨雪峰帮助父亲穿好衣服,搀扶父亲下床,坐在轮椅上,推到客厅吃早饭。天气好的时候,杨雪峰还要把父亲的轮椅推到阳台上,让父亲晒晒太阳,也看一看屋子以外的山水风光;晚上五点,吃过晚饭的老父亲,要准时上床休息,杨雪峰又要帮助父亲脱衣躺卧。这样的工作,机械而乏味,杨雪峰却乐此不疲,日复一日,往返无穷。

为保证屋里的清洁卫生,杨雪峰每天在父亲起床后,都要把屋子里打扫一遍,父亲躺卧的床单被褥,及时清洗晾晒。晚上的时候,再铺到床上使父亲躺卧在上边感到温暖舒适。

母亲第二次发病以后,整天躺在床,失去了语言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杨雪峰定时为母亲喂饭,然后帮助母亲翻身,并为母亲擦洗身体,免得天长日久,长期卧床感染褥疮。

据说,乌鸦在幼小的时候不会捕食,老乌鸦就要找来食物,喂养小乌鸦;老乌鸦衰老的时候无力捕食,小乌鸦就要反过来寻找食物帮助老乌鸦吞食。乌鸦反哺的故事,杨雪峰小的时候,父亲就曾给他讲过。鸟儿尚有孝心,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正是这样的心态,支配着杨雪峰在将近十年的时光里悄无声息地赡养着父母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今年已逾“不惑”而届“知天命”的杨雪峰,按照他这个年龄,应该是儿女绕膝,尽享天伦之乐了。可是,他却仍然只身一人。

论形象,杨雪峰身材适中,尽管家庭的重担,岁月的风霜,使他的容貌过早地烙上沧桑的印痕,我们却还是能够依稀地看到他年轻时的英俊。

父亲患病之前,杨雪峰年轻气盛志存高远,很想干一番事情,婚姻的问题就被他放在了一边。当事业无成,静下心来考虑自己未来人生的时候,父亲大病来袭,医治父亲的疾病,成了他们全家的头等大事,杨雪峰个人的婚事不得不搁置下来。

杨雪峰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对于个人婚姻问题,并不是没有思考。看着周围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同伴,一个个建立家庭,生活幸福美满,杨雪峰也曾羡慕不已。但老父患病,让杨雪峰置父病于不顾,去寻找自己的伴侣,建立自己个人的小家庭,无论如何他是做不到的。

等到父亲病情稳定,杨雪峰应该考虑自己的婚姻了,却没有想到母亲竟然也患上了脑血管病,虽然是第一次患病,并不像后来那么严重,却也是雪上加霜。这个时候的杨雪峰已经四十岁了,早过了择偶的最佳时机,未婚的女青年也没有这样的年龄了。

曾经有人给杨雪峰介绍过一位女朋友,见了面,双方都很满意,惟独在对待患病的父母这方面卡住了壳。杨雪峰认为不能和自己同甘共苦组合的家庭还有什么意思呢!哪怕自己因此孤身到老,也无所谓了。最后关于组合家庭一事无果而终。

杨雪峰姊妹三人,姐姐杨雪琴,已经外嫁他乡,父母患病,杨雪峰因照顾两位老人,没有正当的职业,父母看病养病及其日常生活费用,都是姐姐杨雪琴和弟弟杨雪刚供给。

弟弟杨雪刚已经组成家庭,为了维持生活,也为了给父亲看病提供资金,一家人外出打工去了。

采访过程中,杨雪峰的母亲,虽然卧病在床,却也有神智尚清的时候,或许是想到因自己患病,延误了儿子的婚事,心里充满了愧疚,尽管不能用言语表达,可是那一双泪光点点的眼睛,依然流露了慈母的心怀。

知母者莫若子。杨雪峰当然知道母亲此时此刻的心情,他拍拍母亲的肩膀安慰道:“父母是儿女的天,父母在,儿女们的天就在,只要你们二老健在,我们这些儿女们的天空就永远是晴朗的。”

在和我们交谈的时候,对自己的婚姻,杨雪峰和他的姐姐杨雪琴,还是包含了希望,杨雪峰对我们说:“如果有不嫌弃我父母,愿意和我一起承担生活重担的女性,我还是愿意接纳的!”

好人必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位善良的女性,走入这个充满爱心的家庭,和大孝的杨雪峰携手同行。

杨雪峰真情挚爱侍奉床前的故事,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人们为这个家庭如此的不幸感到叹息和同情,又为在如今物欲横流人情淡薄的世道中,能出现杨雪峰这样的大孝子感到庆幸,同时也被他的孝行所震撼。

赵家沟村两委首先伸出关爱之手。杨雪峰的父亲杨喜功,是一位拥有党龄数十年的老共产党员。他的党性原则坚定,无功不受禄,对没能得到贫困资金帮助并没有感到不平,而是发自内心地说:“谢谢!谢谢你们来看我。”

杨喜功患病卧床后,村党支部按照困难党员的标准在经济上给予帮助,每年资助资金500元;并为他们申请搬迁移民补贴。这些加起来都抵不住一个月老人的医药费由,

杨雪峰对父母说:“已经很好了,我们国家对老人的福利政策越来越好了。你们安心养病吧,我会一直陪着你们的。”

川口乡党委政府获悉他们家这种情况后,乡长、妇联主任,乡里的大小干部,都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前来探望,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乡干部赵楠在探望了杨雪峰家后,深受感动之余,挥笔写下了赞扬杨雪峰的文章,于2018年5月份在三门峡黄河时报上发表;灵宝市作家协会理事僧世波也曾撰写《灵宝川口一孝男,伺奉双亲近十年》一文赞美杨雪峰。同年,杨雪峰荣获“灵宝大孝子”的称号,并光荣地参加了表彰大会。

川口乡根据杨雪峰照顾好老人的时间点,安排他的就业岗位,每月600元,解决了杨雪峰一家的燃眉之急。现在的杨雪峰家庭属于二类贫困户,也就是帮扶边缘户。杨雪峰不想听“二类贫困户”这个名字,他想当“老板”——烧饼夹肉,挣回属于他的那份幸福感。眼下,还是服从安排渡过难关再说下一步打算。

2020年11月8日,灵宝市委书记孙淑芳专程看望了杨雪峰一家。

孙书记对杨雪峰的家庭遭遇表示同情,对杨雪峰十多年如一日孝敬父母的行为表示敬佩,并当场掏出500块钱,表达自己的一份心意。

孙书记对陪同前来的川口乡党委、政府有关领导说:“像杨雪峰同志这样的家庭状况,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点扶持对象,我们扶贫扶什么,就是要扶持这样的困难家庭,防止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与此同时,孙书记还交代杨雪峰把家里剩余准备栽种核桃的近五亩地,跟上村里现在的规划,栽植成大樱桃,全村一品,唱响节奏感,绝对没错。

领导的关心和照顾,使杨雪峰前行的路越走越宽阔。谈到这里时,杨雪峰百感交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终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如今的党和政府是怎样的身体力行,精准扶贫的。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触及到杨雪峰灵魂最敏感的话题,让人信服,让人奋进。

杨雪峰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他说:“特别感谢我们党的好政策,感谢灵宝市委孙淑芳书记,感谢乡里村里所有关心和帮助我们一家的领导,还有感谢对我们一家不离不弃的父老乡亲们。”

唐朝诗人孟郊在他的《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杨雪峰正是用他的寸草之心,去报答父母养育的“三春晖”。也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杨雪峰这样的孝子,才有了社会的安宁,人民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他们就好比一棵小草生活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顽强地生存着。可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就好比火眼金睛,目光所及之处一览全无。

青年壮志不言愁,孝心照亮前行路。杨雪峰的孝老爱亲举动在灵宝乃至周边县市被传为佳话,好多人慕名而来一睹时代楷模的风采,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情,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名誉是大家对我的鞭策和鼓励。如今,有党和政府帮扶政策撑腰,我人生的后半场才刚刚开始。但愿我会追求到我心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一起撑帆起航,早日脱贫奔上小康。”(孝子杨雪峰的快乐人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