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09/20
分享

我的家乡浚县城

我的家乡在地处豫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浚县,老早的时候,乡里就有这样一句民谣说:“从南京到北京,比不上浚县城。”

如果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说,朋友们肯定会觉得浚县人太过高调说大话了,一个小县城咋能跟国都北京和一线省会城市南京相提并论呢?

然而,在几百年前的明清时期,浚县城虽然没有南京和北京的规模宏大,但是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风景,依托水运发达的隋唐大运河,曾经是一座风光无两的繁华重镇,也就难怪有人敢拿它跟南京、北京媲美了。

根据史料记载,明清时期的浚县城,的确有诸多奇特之处。

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城西以隋唐大运河为天然屏障,城南是峰峦叠翠的浮丘山,城东有中原奇峰大伾山和黄河故道,可谓依山傍水风光无限。

弘治十年(1497年),知县刘台历对浚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修葺沿河城墙,整修加固南、北、东三面城墙,并将四座城门楼刷新彩绘,当时浚县城周长七里一百五十步,高两丈八尺。古代修城全靠人力,可以说劳师动众,修一次城墙几乎倾全县之力。浚县志记载,弘治十三年,知县刘台增修城墙时,动用民夫14600人之多。

浚县城于正德五年(1510年)、嘉靖十一年(1532年)、嘉靖二十九年、四十一年多次修缮,明万历二年(1574年)重修扩建时“包浮丘山之半于城内”,城墙底部砌青石高一丈二,砖高四尺城垣周长一千三百余丈,较之前增加1里有余。

崇祯十一年(1638年)知县李永茂再次进行大规模重修,“捐修样城四十丈”立大碑于南门外,县府动员全县富绅捐款捐物,平民百姓出人出力,齐心合力修缮加固浚县城。

浚县城后又经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年)、光绪十一年(1885年)大修,明清两代前后共有九次大规模重修扩建,到清末时浚县城周长9里有余。

浚县古城不但有四座城门楼,城墙四角除东南角外,还各建镇角楼一座。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城墙上每百步修建一座敌台,全城共修敌台36座,建有雉堞(俗称城垛)658个。古时浚县城四座城门内设有炮房,城门外有石桥,护城河从城南引卫河水绕城东、城北又入卫河,四门外护城河上各建一座石桥,桥头各建一道石坊。

由于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的繁荣,城西云溪桥畔的顺河街、鱼市街、古城西大街商贾云集街市繁盛,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繁华之地。水陆纵横、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促进了浚县古城经济文化的繁荣。

抗战时期,浚县古城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后来,古城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被拆除,只有城西沿卫河一段砖石城墙、姑山南侧和西侧夯土城墙保存了下来。

浚县古城之所以青史留名,一来是它的地理位置很特别。浚县城东依禹贡名山大伾山,山下便是800多年前的黄河故道;城南与浮丘山交融在一起,城里有山,山上有城;西城墙下流淌着千年隋唐大运河,整座城伾浮护卫,卫溪环绕,“两架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鬼斧神工浑然天成,这在沃野千里的中原地区极其罕见。

二来是这座城池的布局非常独特,浚县古城并非是方方正正的一座城,它的布局极像北斗七星的形状,意寓着这座城充满了力量、智慧和勇气,蕴藏着财富、安康和吉祥。浚县城区四条主街道则是按照八卦的“乾山巽向”布局,也就是北大街与南大街呈西北东南走向,又与东西大街在城中心的文治阁交汇,“乾”代表正和阳,这在古代的堪舆学中叫承文接武,浩气贯通,意寓浚县城物华天宝、钟灵毓秀,是一块非常难得的风水宝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