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29
分享

母亲的灯盏亮闪闪

元宵节,是红哥30年前到县城工作后才过的节日。

在豫北黄河故道沙区的老家,在红哥儿时的记忆里,春节叫“大年”,正月十五叫“小年”。

那个时候,城里人过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乡下老家的乡亲们过小年包饺子、做年糕,有趣儿的是用糯米面做成的年糕,乡亲们却捏成了一个个小灯盏的形状,中间插上一根火柴缠着棉花的灯捻子,再倒进几滴花生油或是棉清油,就是一盏盏可以点亮的年糕灯盏了。

记得小时候,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母亲都要和糯米面做几十个年糕灯盏,到了晚上把它们点亮,放在屋门口和院子大门两边,家家户户都用这样的方式照亮小年夜祈福家人平安。大人们还会把点亮的灯盏放在孩子头顶,让孩子顶着亮光闪闪的灯盏转三圈儿,意寓着四面八方前途光明,孩子一生脑袋灵光。

老家小年夜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门前摆着亮光闪闪的灯盏,远远望去,一排排、一串串蔚为壮观煞是好看。看得久了,好像天上的星星掉到了地上调皮地眨起眼睛来。这就是家乡最朴实、最温馨、最炫美、最浪漫也最难忘的小年灯盏会了。

还有更加有趣的,就是过小年这天晚上孩子们最欢实最开心,他们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偷灯盏”,乡里人称作互相“沾福气”。张家的孩子“偷”走了李家的灯盏,就沾了李家的福气,李家的孩子“偷”走了张家的灯盏,张家的福气也沾到了李家。街坊邻居们互相沾福气,全村儿人都会福满满、福多多了。

时光荏苒岁月新,红哥从乡下老家搬到县城生活一晃就是几十年。儿时“偷灯盏”的场景很难再见到了。然而,每逢正月十五这天夜里,留在记忆深处的温馨场面却依旧那么清晰。

今年的小年,红哥过的特别开心,一家人四世同堂在县城过年。正月十五这天,76岁高龄的母亲又和了糯米面做起年糕灯盏来。

母亲非常熟练地把年糕捏成了一个个小灯盏的样子,插好灯捻子倒上几滴花生油,在桌子上整整齐齐排成一行。母亲虔诚地点亮灯盏的那一刻,刚满3岁的小孙女好奇地站在老奶奶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一盏盏年糕灯盏点亮,高兴得手舞足蹈。

妻子拿起一盏亮光闪闪的灯盏放在小孙女头顶,让可爱的妞妞顶着光芒四射的灯盏在客厅里转了三圈,祈福俺家妞妞前程朤朤一路光明!

看着眼前熟悉的场景,红哥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孩童时代。小年夜的年糕灯盏亮晶晶、光闪闪,在母亲的手里、在一家人的心中千年不灭、恒久闪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