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红哥的好朋友,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浚县古文化艺术收藏协会副会长路明大哥告诉我,古运河东岸菜园街老奶后寝宫的墙壁上,嵌着一块清代康熙年间浚县知县刘德新的题诗刻碑,邀我得空时一起去看看。
听到是刘德新题诗碑刻,红哥马上来了兴趣。刘德新这位崇尚道教的县长对浚县文化做出的贡献太大了,他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至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间先后共在浚县任知县8年,在任期间主持修建了大伾山顶的标志性建筑八卦楼和西山腰的吕祖祠等道教建筑群,还在山崖间留下了多处“刘德新题”的摩崖题记,把大伾山打造成了一座闻名中原的文化名山。
大伾山上随处可见刘德新县长的亲笔题记,但在民间鲜有所闻他的手迹。故而路明大哥说了菜园街老奶后寝宫墙壁上有刘德新的题诗刻碑后,红哥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件事,盼望着早日成行一探究竟。
由于前去探访需要找到一位熟知这块题诗碑刻故事的老人讲解,况且老人还拿着老奶后寝宫大门的钥匙,因此还要凑那位老人有空时才能成行,以至于耽搁了一段时间。
2024年10月25日下午,路明大哥给我打电话,他高兴地说,已经约到了那位老人,可以去看清代县长刘德新题写的那块石碑了。红哥兴奋地骑车从城东出发,顺着东大街穿过古城中心文治阁,先到西街与路明大哥会合。路明大哥还特意准备了纸墨、刷子等拓片工具,顺便把那块珍贵的题诗碑刻拓下来收藏。
我们骑车沿顺河街过纸坊街,几分钟后来到了菜园街村委会正对过的老奶后寝宫大门前,那位老人已经在这里等着我们了。
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经过介绍红哥得知,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名叫韩元仁,菜园街村人,今年已经80岁了。老人从年轻时就搞古建,一辈子跟庙宇打交道,知道很多文物古迹的来历和其中隐藏的故事。
菜园街的老奶后寝宫地处浮丘山西麓,是座坐东朝西两进院的庙宇,前院正殿中供着三霄娘娘,民间尊称为“老奶”。正殿南侧为文昌殿,北侧是财神殿,后院是三位老奶的寝宫。
据韩元仁老人讲,这座庙院的规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比现在大得多,旧时庙院里住着不少姑子(尼姑),庙院后的山坡上有两条山道分别通向东南、东北方向的山顶,两条山路状如凤凰的两支翅膀,因此这里自古就被人们视作特别吉祥的风水宝地。
在三霄娘娘正殿前廊南侧的墙壁上,红哥终于看到了刘德新的题诗刻碑。韩元仁老人告诉我们,正殿南侧的文昌殿古时是座藏经阁,这块石碑本来是在藏经阁里存放着的,后来重建庙院时将古碑砌进了老奶正殿前廊的南墙上。
嵌在大殿拜厦南墙上的刘德新题诗刻碑是块60厘米见方的青石方碑,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幸好路明大哥早有准备,他拿出拓片的工具熟练地将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地拓了下来。
古碑上的内容是一首题为“过天放禅院不遇”的诗,诗中写道:
不堪匹马晓霜前,因到双林一问禅。
香案沉云僧寂寐,石床坠叶鸟翩翩。
客来窃喜虎溪近,人去空留龙杖悬。
我已长生频觅诀,无生更拟礼金仙。
诗尾落款是:清康熙岁次壬戌之秋白云岭石痴抱元子题。落款处刻有刘德新的印章,并注有“门人贾元復临稿 主持僧徒海碏 孙寂常(贵)镌石 李文焕摩字”字样。红哥问及碑上所注的人名,韩元仁老人及在场几位菜园街的老人都不知道是谁。
刘德新号为“抱元子”,平生又喜欢刻石题记,所以自称“石痴”。现在的浚县浮丘山南环城路叫做“白云路”,敢情与刘德新称浮丘山为“白云岭”有一定的渊源。
红哥在大伾山石壁上见过很多方刘德新的题刻,字迹与眼前的碑刻相同。根据《浚县志》记载,刘德新崇尚道教,尤喜道家长生修仙之法,所以才在大伾山上修建了吕祖祠,而且常常就寝于大伾山道观之中。诗的末尾两句“我已长生频觅诀,无生更拟礼金仙。”再一次印证了史料记载所言非虚,同时也佐证了这块题诗刻碑是刘德新真迹无疑。
那么,刘德新为何要在菜园街老奶庙赋诗留记,他写的这首诗又是什么意思呢?
韩元仁老人告诉红哥,听菜园街上辈儿老人讲,刘德新在浚县任知县时,他的女儿得了怪病,找了很多郎中都没治好。刘知县听说运河边菜园街老奶殿里的老奶有求必应特别灵验,便来到这里上香许愿,祈求3位老奶保佑自己的女儿祛除病痛。结果,没过几天刘知县的女儿就痊愈了。于是,刘知县又来感恩还愿,并写了这首诗让人刻在石碑上留存在庙院。
然而,红哥细看刘德新所做的这首诗不像是感恩还愿所作,诗的内容与民间传说大相径庭。诗名“过天放禅院不遇”,意思是路过天放禅院没有遇见想见的人。整首诗的内容写的是诗人在一个满眼寒霜的清晨,骑马到天放禅院询问禅理,却看到庙院内香案上布满灰尘,石床上洒满落叶,鸟儿肆无忌惮地飞来飞去,眼前是一处荒芜破败的景象。诗人庆幸自己修道的成就,慨叹佛门清冷。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石碑刻记刘德新写这首诗的时间是“清康熙岁次壬戌之秋”,也就是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的秋天。而刘德新在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已经离开浚县升任浙江金华府同知,后又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浙江温州府知府及陕西直隶兴安府知府。说明是他在离任高就3年后故地重游留下这块题诗碑刻。民间所传其女有恙愈后还愿留诗碑不过是个传说罢了。
然而,刘德新诗碑中说的是“过天放禅院不遇”,并没有提及老奶后寝宫,那么,“天放禅院”指的是哪里呢?
菜园街老奶后寝宫后院通往东南的山路半山腰处有座龙王桥,龙王桥东侧是青龙寺。这座青龙寺还有一个名字就叫“天放禅院”。这里就是刘德新诗中所说的地方。
说起这座青龙寺,民间传言还跟大明朝灭亡后神秘消失踪迹成谜的传奇人物朱三太子有关。
朱三太子名叫朱慈炯,他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三儿子,绰号“朱三太子”。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上吊自杀,朱三太子被俘,李自成没有杀他,还封他为定安公。
清兵入关后,朱三太子神秘失踪去向不明,世上关于他的传说举不胜举,个个带着传奇色彩。朱三太子隐世浮丘山青龙寺就是其中的一个。
话说朱三太子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杀,从北京城逃出来后一路向南,行至古运河东岸的浚县城时,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半山入城的浮丘山上寺院道观林立,晨钟暮鼓一派祥和之气,是个遁世隐身的绝佳去处。
于是,朱三太子在浮丘山西半山腰间的青龙寺剃度出家,取法号为“天放”。后来,天放和尚成了青龙寺有名的大禅师,故而青龙寺又有“天放禅院”之称。
朱三太子虽为大明亡国皇室,不得已出家当了和尚隐藏身世,出京逃亡时还是带了不少值钱的宝贝的。他在青龙寺常常思念自己的母亲,于是捐资在山下临近运河渡口的地方买下一片土地建了一座庙院,取名“遥参亭”,庙院大殿供奉三霄娘娘,暗中放着母亲灵位,天放禅师常常到这里遥祭自己母亲的亡魂。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春,天放禅师圆寂,葬于寺院东侧的山坡上。据说60年前菜园街的老人见过一块“太子碑”,被人们当做石料砌水渠,如今早已不知所踪。后来,由于菜园街这座庙院大殿内供奉着三霄娘娘,所以又叫“三霄亭”,当地百姓们俗称“老奶后寝宫”。
刘德新在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至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浚县任知县期间,与天放禅师相熟,常到天放禅院与天放禅师探讨禅理。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秋,刘德新故地重游再到天放禅院时,天放禅师已经离世10年之久,加上天放禅师圆寂后,青龙寺日渐萧条败落,他不免触景生情发出慨叹,于是在三霄亭留下了“过天放禅院不遇”的诗碑。
从菜园街老奶后寝宫后院山路上山,过了青龙寺边的龙王桥向南走十几米折而向东,就到了浮丘山顶的碧霞宫正门前。
浮丘山碧霞宫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行宫,里面供奉着碧霞元君、佩霞元君(送子娘娘)和紫霞元君(眼光娘娘),民众也俗称她们为“老奶奶”。不过,据红哥了解,碧霞宫的3位“老奶奶”跟菜园街老奶后殿中的3位“老奶”并不是一回事儿。“三霄娘娘”指的是赵公明的3个妹妹云霄、琼霄和碧霄,她们跟碧霞宫中的碧霞元君、佩霞元君和紫霞元君不是一路神仙。
从菜园街老奶后寝宫大门向北不远,有条向东通往山坡的胡同叫“龙门胡同”,顺着龙门胡同走到半山腰有三间小庙叫“报名亭”。古时人们从运河渡口上浮丘山顶朝拜碧霞宫里的“老奶奶”要先从龙门胡同到“报名亭”报名,然后向南过龙王桥上山。而人们在上山朝拜碧霞宫里的3位“老奶奶”之前,都要顺道拜一拜山下庙院中的三霄娘娘。也许这也是化身天放禅师的朱三太子在这里修建庙院的用意吧。
刘德新知县留在菜园街老奶后寝宫的一块诗碑,引出了“天放禅院”、“遥参亭”的隐秘往事。几许往事烟云散,留作后世闲间谈。至于这些民间流传的奇闻轶事是真是假,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