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银萍的头像

李银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02
分享

攒下的方便袋

下班到家十二点已过。午饭跟往常一样简单,先生炒一热菜;我则顺道在一中西北角买上一凉菜。这一夏天,我俩独享了这静谧的“午间时光”。午饭过后,先生收拾案板上的半块冬瓜,摸索了些许,随口问我,“还有方便袋吗?”我瞟了一眼厨房里高我两头多的置物架,耸了下肩膀,示意没有。是啊,婆婆不在这住,连找个方便袋竟也如此“棘手”。

多年前,为了照看孩子,婆婆从乡下来到城里。或许,于她而言,这种迁移是不习惯的。她不说什么,但,我也能从生活的蛛丝马迹中捕捉到几分。

婆婆性格外向,喜欢言谈;但,蜗居在这小天地中,任凭她怎么努力,也都难以释放开来。白天,她推着小车,在小区里,看孩子。孩子小,觉也多;闲暇的时候,她会看电视,《爱情保卫战》是她的钟爱;或许,其他的节目,她是不会播放的吧。总之,智能化对老年人是不太友好的。刚置办的智能手机,她是用不“利索”的,她不知道在通讯录中如何搜索姓名,要是没有通话记录,这电话是一准打不出去了;幸好,打给公公是容易的,叮嘱喂鸡、喂狗,自然是他们闲扯的话题。她卧室的门打开又关上了,那刻,或许,她多想逃离这一切,去村里“撒野”。她的挂念与不习惯,似乎与我们是无法倾诉的。

要是快到中午十一点钟了,而此刻,孩子正在酣睡,婆婆自然又要在厨房里忙活起来。我们家厨房不大,却被各种各样的方便袋塞满,有从超市里带回来的大方便袋、有小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还有黑色的,甚至是宣传的纸袋子,都被婆婆一一拿下。为了“支援”婆婆的这一“爱好”,我专门买了两个大些的牛津布柱状网格收纳神器,它上方有绳子方便钩挂,下方是镂空的,收取这些“宝贝”很是方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家是不缺方便袋的。

婆婆喜欢攒方便袋。对于“九零后”而言,或许“断舍离”才会有新的欢喜。这,或许跟她的经历有关,亦或是受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的影响吧!我听先生的舅舅提起过,他们姐弟六人,舅舅最小,他上面有五个姐姐,婆婆是他最小的姐姐。七十年代初期,日子清贫,十一岁的婆婆才有幸随着舅舅上了一年级,其他姊妹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难以写出。上到六年级的婆婆,日常生活总归是难不倒了。下学后的婆婆,常是早出晚归,一心扑在土地上,汗流浃背而又不知疲倦。或许,也只有在广阔的土地上,才能忘乎所以。当然,土地也给足了她荣光;婆婆种的棉花是极好的,卖出的价钱总比别人的高,这可是够她炫耀一辈子的事了。婆婆舍不得扔任何东西,甚至是方便袋。她的节俭,是我无法想象的。

小区里,跟婆婆一同看孩子的有不少人,航航的少奶奶、老奶奶,王艺的奶奶,泽泽的爷爷,刘佳怡的奶奶,他们大都来自某个村庄,住在这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小区,帮着带孙辈。这群蜗居在城市的爷爷奶奶们,看大一个又一个孙子、孙女……在这洁净明亮的高楼里,他们的心神分到了不同的地方,一面记挂着家里的老伴、院落,甚至是一条狗;一面又得分给这逼仄但又无法逃脱的城里生活。想到归期遥远,他们,或许也会在某个时刻无力的叹息过吧!

夜幕降临时,他们在楼下聚集,或坐或站,说笑着,谈论着儿女、谈论着哪个超市打折搞活动,或分享用攒下的方便袋装好的自家地里吃不完的瓜果蔬菜,似乎这短暂的相聚,暂且能忘记种种的寂寥与不安,驱赶这漫长的黑夜……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