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没有什么娱乐节目,看电影就是最大的奢望,所以大人小孩都祈盼着。放场电影是村里大事,每当晚上放电影,村里就在大喇叭里事先通知,没有听到广播的也会有许多左邻右舍的相互转告。
曾记得每到放电影当天,大人们也不搞夜战干活了,孩子们老早催着妈妈做晚饭,小伙伴们也互相招呼催促,孩子们在天没黑就拿着小凳子、小马扎去占位置,没有小凳子和小马扎的就找块石头或砖头来占,唯恐别人把方便看的位置抢先占了。吃完晚饭就三五成群地向电影场赶,有的孩子嫌饭晚干脆就不吃饭了,饿肚子也不能耽误看电影,大人们也是匆匆忙忙吃完饭向电影场赶,有的牵着孩子,有的抱着更小的孩子。电影场一般在大队附近一个斜坡空地,斜坡上头有一个小房子,是放影室,放影室有一方的放影口,对面30米左右扯上银幕。
离开演还有半个多小时就人声鼎沸了,来晚的直接站在银幕后面,半大小伙儿还有骑在墙头的、坐在附近屋顶的,人们大多唠着家常,妇女们更是唠得欢,个别孩子有打闹的,有的跑到放影室边探情况。热闹之外躲在角落的肯定是小情侣,生怕别人看见。
突然,唠家常的人们没声了,嬉笑的小孩子停下了,这是电影开始了。人们聚精会神起来,孩子们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盯着银幕,恐怕错过一个细节。只有搞对象的小情侣们不太专心看,边看电影边说情话,或做起亲昵动作。电影放到情节高潮时,有年轻人吹起口哨,喝彩欢呼,有个矮的在后面站起来,有带小孩的让孩子骑在大人肩上,人们笑着嚷着,银幕外比银幕里还要热闹。
那时放的有战争故事片如《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地道战》《地雷战》等等,也有《沙家浜》《花为媒》《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天仙配》等戏曲片,战争片的电影就成了孩子平时做游戏的剧本,往往一群孩子做游戏就扮成剧中的各种角色,一般孩子头会扮成正面人物,让比较懦弱的孩子扮成反面人物,借此戏弄。好唱的姑娘小伙则把电影当作唱本,有的能把整戏的歌都唱出来,还挺像模像样的,能给大家绘声绘色的表演。一般人也能唱上几句: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不会唱的也能记住许多台词,干农活时,或平时开玩笑,时不时冒出两句——向水柜灌水时:“看你高家庄地道能装多少水”(《地道战》的台词)、“老子在城里下馆子都不要钱,吃你个烂西瓜还要钱?”(《小兵张嘎》的台词)、“我胡汉三又回来了!”(《闪闪红星》台词)……放场电影许多情节画面萦绕脑海中许多时间,是儿时的精神食粮,令人回味无穷,比过年吃顿肉还香美。许多电影故事也是大多数成人的谈资话料,人物形象也是人们模仿的对象,如李铁梅(《红灯记》里人物)的红花袄、一条大长辫子的形象是姑娘的最爱,李向阳(《平原游击队》中人物)、郭建光(《沙家浜》中人物)的形象是小伙的追求等等。
一旦有新片时,邻近两个村同一天夜里放,这就要跑片,一般一村放两部电影,一村先放旧片,另一个村先放新片,放完后再送到另一个村里放,以便尽快飨民。
看电影有时也付出点代价,夏天受叮咬是常事,有时被雨淋,冬天脚下着凉肚子涨气鼓鼓的,到家热炕上趴半宿才能舒服了。
不仅电影能给人们带来无限欢乐,而且电影场发生 的笑话也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村的蔡小和张栓平时爱互相戏闹,有一次看电影蔡小带了一些黑枣边看边吃,正好与张栓碰到一起,张栓问:“吃啥呢?″蔡小说:"黑枣,要吗?″张栓说:"给几个″蔡小就抓给一小把,蔡小窃喜,张栓囫囵吞枣的吃着吃着就叭叭向外吐,追着打蔡小,原来给张栓的里面有羊粪。后来一段时间,还有人调侃张栓:吃黑枣不?
儿时的露天电影早已远去,现在媒体广泛,通讯发达,信息量大,设备先进,随时随地就能看自己喜欢的娱乐节目,再也不用看露天电影了,但童年看电影的情景却一直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