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勤耕耘的头像

辛勤耕耘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10
分享

黎老太的阅读课堂

以前,黎老太乘公共汽车就是睡觉或者干坐着。自从她爱上写作以后,乘公交车成为她黄金的读书时间,也是她读书的小课堂。她每次乘车之前都要带上两本书,一本是小说 ,另一本还是小说。前者是“人文社”出版的《21世纪短篇小说》,后者是卡夫卡的《乡村医生》短篇小说集;两本书可以穿插、轮换着看。

黎老太乘车很固定,大约每次她去教会做礼拜都会在家门口次渠公交站乘637公交车到北京站东。这里距离她做礼拜的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就不远了,就在一共两个多钟头的乘车时间里;黎老太至少利用一个来回的车程可以读二至三篇中短篇小说。

黎老太的阅读也是为她的原创作品做铺垫。著名作家麦家说:“写作没有技巧,阅读最关键。”

黎老太之所以抓住这块宝贵的黄金时间阅读,就是要把过去丢掉的时间抢回来。被她大把大把地浪费掉的时间太多太多了。

黎老太听说李敬泽老师五岁就读完《红楼梦》,十六岁就考入“北大”中文系就读,中外文学书籍只要提个头,他就知道里面的详细内容;成为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大同小异,黎老太在暮年才拾起勤奋读书的法宝。她公交车上读完《静静的顿河》长篇巨著的,目前开始阅读中短篇小说的。

一天,在回家的路上,黎老太在公交车上捧一本厚书正在阅读。有一个穿红衣女子问:“您那么大岁数看书,眼睛能看见吗?能记住吗?”

黎老太说:“哦,我戴200℃老花镜能看见。而且,我正在看一篇有趣的小说《逍遥游》,里面的东北方言我很喜欢。主要描写女孩许玲玲生病、跟她父亲许福明及同学赵东阳、谭娜的故事……”她说完就继续看书。

这样算来,她的作息时间还是能按照她写的“清单”走。只是开始实行阅读时,不太煞心看,眼睛盯着书,心却漂浮、游离地想其他事情。不过,慢慢读到书里吸引人的情节时,就会忘记周围有人存在了。后来,她常常因为阅读太过于专注而坐车过站。黎老太一心想把自己规定的书籍读完,她甚至在厨房等待蒸饭、蒸馒头开锅的十分钟都用上阅读。这时,她可以阅读袖珍口袋书……”

古人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黎老太以前是不少看书,叫做走马观花形式。现在是采取通读与精读两种方式转换阅读书籍,不但全篇通读,还记录了很多作家的经典语录;叫做阅读经典。她在一次参加著名作家张炜新书发布会时,遇见一个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文学博士生。他们聊起原创作品时,黎老太还被这位文学理论研究者夸奖了。他说:“阿姨真有毅力,我这个文学博士生正在写论文,也要向您学习;百折不挠地争取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

黎老太说:“您是文学博士,一定会前途无量,不像我是老文青,想成为作家就很难;但我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是有一句名言:'北大不是培养小说家,而是培养文学理论家’嘛。同样道理,您能在国家'双一流’A、'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接受文学博士教育,阿姨羡慕您。”说真的,文学沙龙、文学讲座才是阅读的最大课堂。阅读使黎老太交到了很多文学领域里的朋友。她这次得到博士生小伙儿的夸奖,更是想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文学家。

在家里阅读中,黎老太也从中学习很多写作经验。最重要的是她的创作热情提高了。

她除了阅读文学经典,也创作一些自己写的原创小说、散文和儿童文学。阅读给她带来了灵感,也开阔了她的视野。于是,时间对黎老太来说就尤为珍贵。怎样写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这是对她信心的一个考验。黎老太还没有具备独特的写作技巧,有待打磨自己的原创作品;成为文学艺术精品。不过,她也算是很有信心和毅力的人。

黎老太常常说:“阅读开文学之花,原创结文学之果。”

她的阅读不仅仅局限在公交车、厨房里、文学讲座大课堂。有时候,她还可以在灵感来临时,在散步的时候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她还在跟朋友聚会时,一起畅谈人生的意义;都是她捕捉新鲜事物、利用手机记录文学艺术的写作形式。更有甚者她在去卫生间蹲坑时,也会把书放在凳子上,每次看两至三页书;像这样的收获很有趣。

黎老太在选书阅读时,有文学门类的小说、评论、散文、儿童文学她都读,哲学类的《资本论》,她也读。因为,里面有很多原始资料需要核实。博览群书成为了黎老太做人、文学创作的第一要务。

过去她写原创文学作品,就是流水账。既没有艺术性,也没有可靠确凿的史料;更没有文章的起、承、转、合。可以说,通过广泛阅读和长时间的原创积累,她对自己今后提高写作质量有信心。

后记:阅读相当于耕耘,写作相当于收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