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大雪封门、越下越大。穆瑞华的妈妈眼看自己就要“坐蜡”了。她搬来姐夫甄队长来说服“拔犟眼子”的二闺女。甄队长弓着水蛇腰来到穆家。他见到穆瑞华就瞪着两只大眼珠子,竖起两道黑眉毛。说:“瑞华,你是28岁的大姑娘了,别让你妈再操心了。她身体不好,受不了打击。我听说这个小伙儿岁数比你大,文化没你高,你不同意。是你妈妈做主让你去相亲的。依我看,现在是自由婚姻;去看看,不行也可以不定亲,但不能不去见人家。”穆瑞华一听,没吱声。她心想:“姨夫不愧是当队长的,说话真有水平。就不像我亲妈说话难听。她说:‘你脾气不好,人家要你都不错了’。因此我才不想去……”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穆妈妈没等二闺女答应,便说:“大人都是为了你好,你就给姨夫一个面子,跟我到亚沟镇坐火车去阿城吧,你要是不去,我今天就不活了。”穆瑞华小声嘀咕:“吓唬谁呢……”甄队长很有经验。他感觉他的几句“软乎”话准能奏效。便趁热打铁地说:“老妹子,别磨叽了,快带二闺女走吧!雪大、路滑,十八里路,还不得走俩小时?”
“嗯。”她答应一声,就牵上二闺女的手朝外走。
原来,给穆瑞华介绍对象的媒人是一个县城法官,也是穆瑞华姐姐同事的丈夫。同时,他又是被介绍对象W小伙子的辽宁老乡。这位李法官还以个人名义,亲自到乡下把他的辽宁老乡W小伙子调查了一番。他们在吃饭的时候,拉起了家常。W小伙子说:“我是五年前从辽宁迁移到此地的,当过队长,是村子里第一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家里鸡鸭鹅蛋成坛子淹,一头整猪宰杀烀熟酱在大酱缸里留着够一年吃的。村子产大米 还有养鱼池子……”“我看你们今天烧菜用的肉蛋、蔬菜可都是自家生产的绿色食品,比咱们在老家辽宁绥中县吃地瓜和玉米面子可是有天壤之别……”“是啊,我们虽然家有两代四个‘跑腿’(东北单身男人),但我们不愁吃穿。”“今天我就是要给你提一门亲事。不知道你的意向如何?……”李法官边吃菜边说。
打这以后,李法官的妻子把丈夫了解到的W小伙子的根底向穆瑞华的姐姐穆瑞请讲了。然后,才有了穆瑞华母女冒雪相亲的故事。
在穆瑞华和她的母亲走一步、退半步地在雪地里步行的时候,正值是一九八零年二月二十八日。当她们长途跋涉到亚沟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越过了列车的发车时间。穆妈妈沮丧的咳声叹气……但很快被一列车员在广播喇叭里告知:“帽儿山通往哈尔滨的K109次列车晚点三十分钟。请旅客不要分散 ,要在检票口做好上车准备。”这当儿,穆妈妈露出了微笑,说:“我看这事能成。”穆瑞华当时想:“她是要把我当成‘小鸡小狗'送礼了……”
在李法官的家里,W小伙子先到。他是个大个子(1.79米),赤红面子,显老。媒人问他怎么自己来的呢?他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等穆瑞华娘俩到时,聪明的李法官把穆瑞华支到花园中 。他说:“你先逛逛我家的小园子、看看雪花(他真实的想法是先搞定穆瑞华的妈妈)。穆瑞华已经有谱了,她不同意。她心里犯嘀咕:“这小子长得显老不说,说话还是公鸭嗓……”正在穆瑞华想打退堂鼓的时候,李法官已经做好了穆妈妈的思想工作。这会儿,穆妈妈也跟女儿说软和话了。她对回到走廊的女儿说:“瑞华,你是心挺高 ,可你也知道 ,你不是像你的姐姐吃皇粮,找个有城里工作的对象,我看要找农村人,这小伙子就行。人家当过队长,若不是创业耽搁, 人家是不会等到今天才成家的……”穆瑞华听了妈妈跟自己意见相悖的劝勉之后,心里十分痛苦。她说:“妈妈,请你别逼我答应这门婚事,让我考虑考虑。”必定穆瑞华受过高中教育,她还是顺服介绍人的安排跟那W小伙子谈了一次话。
这次相亲W小伙子没有丝毫打扮,一身绿色军装。但说话谈吐相当有水平。他不谈政治,不谈自己有什么本事。只谈他们家里母亲刚刚去世;为了给母亲治病花掉很大一笔积蓄。瘫痪五年都是他们哥仨轮流伺候。他是家里的主事人,打草袋子、养猪、种菜都是他们发家致富的产业。他们孝顺母亲也最多……穆瑞华说:“我刚从学校毕业,没干几天农活儿就被聘当农村‘戴帽‘中学代课老师;恐怕对家务活儿不熟悉,不符合你的择偶标准,我们都要彼此了解了解。”
……此次分别时,那小伙子跟介绍人说:“尽管我们成功定亲的几率渺茫,我今天骑自行车还掉了链子。但是,如果女方同意,我尽量满足她的要求……”在穆瑞华这一方,姐姐苦口婆心地跟她说:“你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再不结婚会老到家里的。咱大弟媳妇都过门了,人家比你小,不是盏省油的灯。再说,妈妈伺候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就够她呛了。你要为她考虑啊……”
“姐姐,我答应你,嫁给他;是火坑,我跳就是了。”
“我不希望你违心嫁给他,我希望你想开。”穆瑞华的姐姐说。
“我没说假话,我不就是多识几个字吗?算什么呀!”穆瑞华说。
姐姐一听这话心里一酸,流着泪说:“姐姐知道你学习好,文笔也好。可是,你已经错过了能读师范的机会了。你是农村户口不说,岁数也大了;在家里当大姑子的日子也不好过;你明白吗?再说,人家也挑呢!他比你岁数大,能耽量你的坏脾气的。”穆瑞华听了姐姐的话,答应媒人跟那W小伙子交往了。其实,他们仅仅过了一百多日之后,就定在一九八零年六月二十八日结婚了。穆瑞华的父亲当时是人参场承包人,陪嫁(包括盖房子材料 ,在1980年大约几千元)。婚前,她的妈妈嘱咐她不要呛着男人,尤其是“房事”,要顺服男人。穆瑞华太单纯了,她似乎把自己会认字的事儿给忘了。结婚五天来月经就怀孕了。在她的孩子出生之前,她几乎没看过一个字。把前苏联大使馆职员(亲戚)送给她的《俄华字典》、《汉俄词典》、《俄语》(7册)都送给老公公当抽烟纸了。她当时就是在婆家喂猪打食,做饭。有时候跟他的丈夫去卖菜。直到有一天,穆瑞华的儿子出生了。而且是先天性硬皮症,被一位赤脚女医生李凤琴用七根大葱、竹子熬水并躺在炕头“烙”的治疗方法给治好了。这当儿,穆瑞华突然燃起了重新捡起书本学习外语的念头。她想凭着短缺的科目重新走进学校教书,把孩子培养出人头地。于是,她也成了1985~1988年最后一届《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函授英语课程》的学员。
二、穆瑞华家的新房子矗立在村子后街的东北角,除去三间砖房占地面积外,整个院落非常宽阔(有上千平方米),四周都是用黄泥掺稻草做瓤厩修砌起来的院墙,有一人半高。两扇大铁门角下搭一个驴圈,驴圈挨着住房。前院是很大一块菜地,一年可种大蒜、菠菜、豆角三查蔬菜,能卖出个零花钱。后院墙角用砖砌成一个猪圈。旁边种植几棵苹果和樱桃树。
这个院落地广、活计也多。男女主人整天忙个不停。他们不仅种地、养驴和猪,还养了两窝鸡。其中有一窝鸡崽子是一只老母鸡在黑天棚处生了16个蛋,它自觉孵出16只鸡雏。等老母鸡把所有的鸡宝宝带到院子里的时候,它们都长到半斤重(它们刨黑天棚里的稻壳、碎米吃,喝潲进黑棚小槽子里的雨水),已经会飞了。在如此丰富的大自然环境里,穆瑞华已经融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任劳任怨地干各种各样的农活(包括后来喂猪、做豆腐)。有时,她因为学习英语课程,要跟丈夫发生口诀。也是在她的儿子七个月的时候,W男士动手第一次打、骂了她。他们有了矛盾之后,穆瑞华第一次背着儿子跑回娘家。她的丈夫在娘家村里的小卖店喝了酒,去作他的母亲。这时,亲手把穆瑞华送进W男士手里的丈母娘说:“我不是向着女儿说,她学习英语也是为了将来对教育孩子好,你动手打骂人还有理吗?”穆瑞华的丈夫承认了错误。他说:“以后不敢了,看在孩子有父母的份上,就原谅我这一回吧。”
这件小事过后,穆母心里早就打鼓了,料到二女儿稼一个“暴脾气(汉子)”。但有什么办法?驴拴在人家的槽子上,孩子都那么大了。她只好背地里嘱咐二女儿不要因为娘家陪送的嫁妆多或者自己比他文化高,跟他对着干。为了孩子要学会忍让,不让别人看笑话。
又过了三年,穆瑞华英语函授三年毕业了。她要像从前一样在W丈夫赶毛驴车去娘家办事时,单独带着三岁的儿子住在三间房子里。这样,穆瑞华会在春夏秋三季的晚间把窗子提前关严和用窗钩划好(冬天用纸溜严窗缝子),大铁门锁好,屋子里的门上好门闩。最后还要堆砌些米袋子和大缸,防止小偷入室。即便如此,也有一次险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稻谷磨成了大米已经收入里屋的仓库,几麻袋稻糠就堆在窗户角下。第二天一早起来,穆瑞华数点一遍稻糠麻袋数,她发现少了一麻袋稻糠。
她怀疑是村子里的辛卫兵干的。这人很“勤劳”,深秋时节每天早晨都去别人家地里扛两捆黄豆回家。穆瑞华联系自家丢稻糠这件事,想道:“我没有现场摁住人家搬扛东西的手腕,再说一麻袋稻糠也不值几个钱……”这件事过后不久,村子前街有一位叫小六子媳妇的女子跟辛卫兵扯上了关系。穆瑞华的好友孙兰香站在她家大门口说:“辛卫兵给小六子媳妇送一麻袋稻糠,就占了人家一次便宜。”穆瑞华竟意儿说:“怎么可能?”孙兰香说:“小六子媳妇亲口跟我说的。她说:‘正赶上入冬了,辛卫兵给我扛来一麻袋子稻糠。正赶上小六子出门打工不在家,他就往我被窝子里钻,把我给祸害了。他的妻子还来找我闹事……”
穆瑞华一听辛卫兵做的糗事,想道:“他这小子太不地道,偷别人家的一麻袋稻糠送礼。勾搭女性小六子媳妇后,还告诉原配妻子他跟小六子媳妇的真相,一个大男人太没有担当了。以前自己还以为他是高中毕业生,长得又帅气,娶个病篓子老婆屈了他这块材料了呢。仔细分析,他做事实在是龌龊。”从那以后,穆瑞华把她看到他热烈眼光后,写给他的信撕了(信上说:“……你和我有同样的出生地——哈尔滨。你父亲去世被母亲改嫁带到农村,我也是从城市被父母下放带到农村。在这个小村子里,我们都是喝同一口井里的水,你和孙兰香是我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们一见面有聊不完的话题……”)。穆瑞华撕了信后,庆幸自己没有跟辛卫兵走得更近。辛卫兵与小六子媳妇的关系被曝光后,辛卫兵的老婆白云像跟屁虫一样,总是跟在辛卫兵后面,控制她丈夫的言行。以前为辛卫兵打抱不平的村民也都一边倒地替白云说公道话。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开始不淡定了。小六子回来后,没有去找辛卫兵算账。他打了自己的老婆。他娶的老婆是村子里的妇女主任。这姑娘随工程队来修沙河子大坝,是工程队的会计。本身有男朋友。但由于他们在小六子家住宿(渔场村就在沙河子大坝附近),被小六子的母亲相中。老太太经常给这姑娘做好吃的奉上,还安排小六子跟姑娘唠嗑。一来二去,这位有文化和魄力的姑娘—肖云霞,被老韩太太的小恩小惠俘虏了。她抛弃了男朋友,跟韩小六子处起对象,他们还住到了一铺炕上……在别人看来,肖云霞是一朵花插在了牛粪堆上。
生米已经做成熟饭,肖云霞生了一个儿子。别人也慢慢理解她嫁给韩小六子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因为,她生活的延寿县农村太穷了。韩小六子文化不高,家里给他修建了一撮三间房,就矗立在沙河子的大坝塄子旁边。肖云霞和韩小六子及儿子生活很富足,她当上村妇女主任,韩小六子在外打工,家里有几垧旱田和部分水田,都是机械化管理。可天有不测风云,肖云霞摊上了被辛卫兵戏弄的事,挨了新时代“武大郎”的揍,眼睛哭得像两个红桃子,她想到儿子需要妈妈的呵护,就隐忍了。但就她的智慧而言,她一定会向辛卫兵和他的妻子复仇。不久,辛卫兵一家搬到抚远县定居了。
这年,孙兰香跟穆瑞华说:“你真能干,原来我寻思你在老家有什么短处、才嫁给比你大五岁的老公。”穆瑞华说:“我十九岁才来月经,不会搞对象。在高中时代有一个男同学对我很好,可是,我们没有处过对象就结束了。现在他从城里回家探亲,见到我回村子都绕着道路走。我想初恋是什么,就是一场噩梦。我的儿子才是我的唯一希望。”
孙兰香说:“我明白。在我们这个小村子里,你做的最棒。难怪一位会相面的先生说你面带善,是良家妇女。”
三、1989年夏天,穆瑞华全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她在阿城街西平岗村开了一所个体幼儿园。这是一座70平方米的三间青砖+土坯的房子,院落大约有600多平方米。一间大班教室、一间活动室、一间小班教室。每届招收50左右的5—7岁的幼儿入园。从表面上看就是农村的‘哄孩子’班。其实,对于办园者来说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硬件设施要达标,软件教学质量要过关,都是穆瑞华应该越过的沟沟坎坎。好在她有在龙涤私立幼儿园任课一年的经验,在她和丈夫办园的过程中,共同认识了陈氏一家人,两家人像兄弟般的真挚友谊,一直延续到他们的儿女读大学。
陈志民是一个师范毕业生,参加了秘书工作。在新的环境里,他对教育子女非常有经验。这样穆瑞华夫妇常常接待他在家里一起聊天。因为他们两家住斜对过,穆瑞华也去他们陈家坐着聊天。虽然,穆瑞华比陈志民来这个村子晚,但她很快就成为公众人物。她开的幼儿园很快装修成标准幼儿园。室外的玩具秋千、跷跷板、单杠,室内的电视、录音机和幻灯一应俱全。她本人正在自学函授幼儿园园长课程,幼儿使用的课本也都是黑龙江幼儿出版社的统一教材。当然,穆瑞华除了在阿城教育局基础科视导员苗俊书的指导下,她还要完成一些规范与建设性的课题。在这过程中,陈志民给了穆瑞华很好的建议。这在穆瑞华心中有了男‘闺蜜’的感觉。同样,陈志民的妻子也是穆瑞华无话不说的女友。后来,他们各奔孩子所在的城市定居之后,穆瑞华也会在北京的家里常常回忆起她和陈志民交往时的点点滴滴:
“那时,我还不明白自己跟陈志民有过柏拉图式的恋爱。他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两个聪明绝伦的儿女,我有一个会过日子的老公和单纯、聪明与合群的儿子。有一次,在我到陈志民家跟他聊天的时候,被一个村民混混说成是我们俩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其实,我们连手都没有碰过一下。
最后,我想说在婚姻里,自己非常的拧巴。若能重来,我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让孩子更受益;否则,单身也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