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玉军的头像

李玉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6/23
分享

小院风景独好

不止一次,听朋友们说,等我老了,到农村去,买下一个小院,种种花,种种菜,过一种 恬淡安静的生活。早上,在鸟儿的鸣叫声里张开惺忪的睡眼,不必着急去上班。早餐用自己亲手种的蔬菜烹制,细嚼慢咽,品味一种悠闲的慢生活。饭后,可以在小院里喝喝茶,和朋友聊聊天,从容地看天空中云卷云舒,看太阳的光辉洒满院子的角角落落,听燕子的呢喃,听春雨的细无声,感受自由自在的清欢。

每天穿行于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城市人,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梦想。而我,眼看城市的房子价格一涨再涨,再也买不起,只能望房兴叹。每每下班回家,看万家灯火的繁华都市里,竟没有一间房可以容身,的确有些失落。但近几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乡村的路硬化了,乡村的路灯亮了,乡村的路旁花草繁茂,乡村的大舞台上歌声嘹亮舞步翩翩,乡村成为迷人的风景。在乡村拥有一处小院,享受采菊东篱悠然见山的生活,成为一种幸福。

我的小院已经建成二十多年,可以说是我三十岁以前的奋斗成果。那时候,我与妻子种植了五年大棚蔬菜,堆积如山的各种蔬菜换成钞票,最终换成各种建筑材料,请建筑队建造成一个四合院。宽敞明亮的正房,当做仓库的南屋,当做厨房的东屋,当做粮仓的西屋。每每春天看到紫燕衔泥筑巢,我就联想到当时与妻子同甘共苦建造小院的种种不易。

其实,在小院里呆的时间最长的是老母亲。母亲虽然年逾古稀,却把小院打扫的干干净净,种上各种蔬菜和花草,让小院成为一道独有的风景。

小院里最迷人的风景是母亲种的丝瓜。母亲用竹竿和废用的电线为丝瓜搭起架,丝瓜的藤蔓在架上自由攀爬。藤蔓所到之处,就有黄花盛开,继而鲜嫩的丝瓜从架上垂下来,一条一条,煞是喜人。丝瓜炒鸡蛋是母亲早上必做的菜,软软的丝瓜,送进嘴里,一种清纯的感觉,再咬上一口母亲烙的油饼,有一种感动在心间潮起潮落,真想唱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的童谣。月台两侧,母亲种植了韭菜。春天,母亲在韭菜上搭了塑料拱棚,很早就能吃到鲜嫩的韭菜。韭菜是妻子的最爱,生韭菜卷煎饼,卷单饼,吃起来仿佛山珍海味一般。

院墙外,母亲种了方瓜,茄子,和别的一些应季蔬菜。不用赶集,饭桌上随便凑几个菜,可谓信手拈来。

小院的六月,是麦收的风景。农用三轮车卸下成堆的麦粒,院内院外成了晒麦场。丰收的喜悦晒在朋友圈里,引来很多羡慕的点赞,也有朋友调侃我是地主,我会写上一首打油诗自嘲:今年又是丰收年,可叹小麦不值钱。不抵一瓶矿泉水,农民伯伯白流汗。其实,一年的小麦的确卖不了多少钱,但种麦子的生活体验已经成为一种内心丰盈的感觉。粮食满仓的那种充实满足的心情与点钞票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家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历经战乱灾荒之后,老百姓的经验总结。

每年九月中旬,丰收的玉米又进家了。院内院外都是晾晒的玉米棒子。晾晒几天之后,脱粒机登场,左邻右舍齐帮忙,金黄的玉米粒与玉米芯母子分离。玉米芯晒干后是很好的燃料,烧火做饭有那种原始的烟火气息。农家如今已经没有其它的柴禾可做烧水做饭的燃料,年轻人都用上了天然气。在乡村,当在夕阳的余晖里,回眸间,惊现缕缕炊烟升起,一般就是谁家老母亲在烧汤做饭了。

小院有其外在的美,更具内在的文化内涵。去年,小女儿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就是邮递员送进院里的。看女儿手捧国家重点大学通知书的场景,我拍照留念。这应该是小院最美的风景了。

身居乡村却能知足常乐,也是一种境界吧!此心安处是吾乡,小院风景独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