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上古诗词是一种缘分,一但遇上了,就是一辈子的事,再也理不清,再也分不开,难离难弃。这是一种乡愁的基因,在心头流淌,慰藉我们坎坎坷坷的生命之旅。
这次武汉发生重大新冠肺炎重大疫情,日本友人在捐赠物资的包装上贴上了古诗词的标签,让人感觉暖暖的,一下在网上火了。感动之余,也对国人在弘扬古诗词方面的麻木,颇感惋惜。
一颗浮躁的心,需要诗香来浸润,美好的古诗词是能够滋润心灵的。在这疫情特殊时刻,日本邻邦为我们普及了一堂国学古诗词的课。
中华古诗词应该是中华儿女最美丽的乡愁。
乡愁是什么?它在哪里?
我认为乡愁是血脉中根深蒂固的美好情感,是乡土地理的,也是风雅文化的。
乡土地理的乡愁,与我们的出生有关——
乡愁是母亲为儿女们所做的喷香的饭菜,是父亲为儿女们成长当中操劳的汗水;乡愁是家门前奔腾不息的大河,是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美丽的乡愁,承载的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袅袅炊烟长,朗朗书声扬”的耕读传统的浓浓诗意。
突然就记起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片头曲《乡愁》——
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叩问,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
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
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
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情。
乡愁就是对故乡的心心念念。我们出生在一个地方,父母辛勤的汗水抚养了我们,故乡的美丽山水濡染了我们,一代代口口相传的做人的道理滋养了我们。
我是一个从乡村走出来谋生的一个游子,深知乡愁的滋味,离家久了,就会想家。首先想到的是母亲的饭食、故乡的山水、人文的景观和老家的院落,还有就是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人情世故、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更有就是那些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德行。一代代人,把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融入到家风祖训、村规民约当中,体现出人子的敬畏之心,知道孝义孝亲、讲信修睦、诚己刑物、天道酬勤、宁静致远、厚德载物、积德裕后、邻里相亲、同舟共济、以和为贵、自强不息、自尊自爱、行善至乐、节义立家、仁义兴家、心怀感恩、读书明理、书香继世等等修身行为。这些流淌在血脉里绵延不绝的记忆,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突然有一天,触动思乡的心弦,就会汩汩地流淌出来。它在价值上张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民族精神,是农耕文明积淀下来的民族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今天现代文明的滋养和补充,甚至是文化价值再造的原点。
乡愁除了乡土地理因素外,应该还有文化因素方面的。
文化的乡愁,与我们的汉语言文学有关。而诗歌是我们最美丽的乡愁,有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有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心盟,有着“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心诺,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情挚。
一位作家说过:乡愁饱含传统价值观。留住乡愁,就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价值观,使每一个家庭蓬蓬勃勃地延续下去,使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文化乡愁的魅力不容忽视,不可小觑。
日本是一个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已久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唐代文化交流中,遣唐使是文化交流的见证。对日本来说,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善于拿来,善于融合,善于创新。汉徘诗就是文化交流的结果。汉徘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有人说它源于日本,其实,“俳”却是地地道道的华夏艺术。二零零七年,温家宝对日本进行“融冰之旅”,在访问期间,他就曾作过一首汉徘:“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
就让我们来考据一下唐代日本人写的这个“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诗,这分明是标标准准的四言诗。这首题为《绣袈裟衣缘》的诗偈如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原题注为:“明皇时,长屋尝造千袈裟,绣偈于衣缘,来施中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可以说是感动到了无数网友。读到这样唯美的文字,有种“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长屋深谙唐代诗文化,并在全国推广实施,在日本也兴起了吟诗作诗的狂潮,而这首诗是他赠予鉴真的,希望他能前来日本宣扬国学,拓宽日本人们的眼界。
长屋,日本人。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之子。历任中纳言、大纳言。养老五年任右大臣,柄执朝政。神龟六年去职后自杀。执政期间,曾托遣唐使赠袈裟若干予唐僧人,上绣韵语四句。扬州僧见后,起东渡传法之兴。事迹见汪向荣校注本《唐大和上东征传》。《全唐诗》存诗一首。
文化有传承才会源远流长。关于长屋的《绣袈裟衣缘》诗偈,在《宋高僧传•唐扬州大云寺鉴真传》一文中有记载——
“时日本国有沙门荣叡、普照等东来募法,用补缺然。于开元年中达于扬州,爰来请问。荣叡、普照留学唐国,已经十载,虽不待使,而欲早归;于是,请西京安国寺僧道航、澄观,东都僧德清,高丽僧如海;又请得宰相李林甫之兄林宗之书,与扬州仓曹李凑,令造大舟,备粮送遣。又与日本国同学僧玄朗、玄法二人,俱下至扬州。是岁,唐天宝元载冬十月时,大和尚(指鉴真和尚)在扬州大明寺为众(僧)讲律,荣叡、普照师至大明寺,顶礼大和尚足下,具述本意曰:“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本国昔有圣德太子曰:‘二百年后,圣教兴于日本。’今钟此运,愿和上东游兴化。”大和尚答曰:“昔闻南岳惠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隆佛法,济度众生。又闻彼国长屋曾造千袈裟来施中华名德,复于衣缘绣偈云:“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以此思之,诚是佛法有缘之地也。’默许行焉。所言长屋者,则相国也。”文中所录,即是此诗偈。
我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到日本。
日本友人在捐赠物资的包装上书写的古诗词,应该说,激起了很多中国人浓浓的文化乡愁。如果说上面那一联四言诗出自日本人之手,而“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诗,这一联诗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全诗如下: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该诗朴实无华,娓娓道来——
谁说我们没有衣穿?与你同穿一件长袍。君王发兵要去征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一起杀敌目标相同。谁说我们没有衣穿?与你同穿一件内衣。君王发兵要去征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一起杀敌团结协作。谁说我们没有衣穿?与你同穿一件战裙。君王发兵要去征战,修整我们的铠甲兵器,一起杀敌共同前进。
这些话,都只是平民百姓平常的对话,传到了采诗官的耳朵里,整理出来,记录下来,便是一份言辞慷慨、情绪激昂的请战书,成了鼓舞斗志的歌。这份“请战书”表现的渴望战斗的热情,正好与当时秦人尚武的精神一致,用现代的话说是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是它得以流传的原因之一。诗的语言质朴无华,但情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有震撼人心的力度,这是其流传千古的另一原因。
《秦风》是秦地的民歌,它产生周代的秦地,包括今天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等地方。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当时的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有点儿像是民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都由自己准备。这种兵制在北方的少数民族中一直在延续着,木兰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就是在自己置备装备。在当时,成年的秦人男子,是自己有战袍、戈矛的,只要发生战事,拿起来就可以上战场了。
这是《诗经》的文化乡愁。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一联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一诗,诗云: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重温盛唐诗人王昌龄的这首诗,我依然有着初见时的惊喜,不亏是“七绝圣手”,诗意的氤氲中,让灵魂进入美的状态。
这是一首写给好友的送别诗。王昌龄本于开元十五年中得进士,开元二十二年选宏词科,他因为超群绝类,“迁校书郎”,后来遭到佞臣的诬陷,以“不护细行”的罪名,“贬龙标尉”。在龙标,他的朋友柴侍御要到武冈去,分别时,诗人就写下了这首诗。两地有沅水相连,不算遥远,但距离并不代表没有分别之情。这个时候,诗人已经五十多岁了,暮年被贬到贫苦之地已经是苦楚不堪言,况且与友人分别,心里肯定有许多的难言之隐。诗人深情地说: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自然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你我心与心之间就像这一路相连的山水共历风雨,沐浴在同一片月光之下,还存什么两地的差别呢?
诗人虽然说“无离伤”,但读来,我们分明感觉到诗句间是化不开的忧伤。不言离伤,分明是为了宽慰友人。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今天我们读王昌龄的这首诗,就感触颇多。
人间世,是相逢和离别的世界。相聚时,惺惺相惜。分别时,别情依依。诗人们彼此间的诉说,是相互间的挂念和不舍。其中最动人之处,是在沉浮不定的命运中,彼此的鼓励和关怀,是在世事无常的生活中,彼此的牵挂和想念。所以,赠别之辞才那么动人心魂。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行行重行行》云:“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而盛唐送别诗,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乐观开朗。脍炙人口的名句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高适《别董大二首》诗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杜甫《赠卫八处士》诗中的“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有李白《赠汪伦》诗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张谓《湖上对酒行》诗中的“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等等,纵有万般言语,诉不尽离情千千。
诗歌的原乡有着让我们魂牵梦萦的美好。在浩瀚的时光长河里,人的一生不过是白驹过隙,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沉沉浮浮,都是镜花水月,流失了,淹没了,便了无痕迹。但古人留下的诗词,却从千百年前穿越而来,感动到我们,充实到我们。无论沧海桑田,真挚的情谊总都葆有动人心魄的力量,流淌在文字中的感动也永不会褪色。当我们走进来了,读到了,经历了,便懂了。
如此火火的一个情景,不得不佩服日本邻邦对中国古诗词的理解。可以说,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在当今这种特殊情况下,可以说是使用得非常恰当。这说明什么?日本人不仅仅是会背诵这首诗,而且能够非常明确地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意思,而作为国人的我们,实在是辜负了我们的国粹。由此可见,在中国的古文化传承方面,我们可能真的是要比日本人还要差得远。
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人为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诗歌财富,学习和传承是十分必要的。现如今,全球化势在必行,文化交流势在必行。英语值得学习,我们的汉语言文化更要用心钻研,并融入到血脉深处。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只有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可以拯救世界。”我们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不能邯郸学步,忘了自己的根本。外国精华固然重要,但本国精华更要传承。我们并未麻木到不知文化的乡愁,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两档大型节目《经典咏流传》和《中国诗词大会》就是记住文化乡愁的重要举措。总比有些地方台的节目中,一些个明星在那里嘻嘻哈哈的娱乐节目要有意义得多。我们要向世界说:中国诗歌有着恒久的魅力,我们以我们的赤城捍卫我们的文化,守住我们的文化乡愁。
依稀记得一个文人说过:在行色匆匆、提心吊胆、忧虑恐惧的现代人的荒凉漂泊中,守住乡愁,就是守住原本延续的文化根脉。
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情绪,也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共同情结,同时还蕴藏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基因。在信息泛滥、娱乐煽情的当下,“感动”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击中的是中国人日渐冷漠的心田和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只有在返回传统中,我们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记住了乡愁,就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将向哪里去。乡愁在根本上诠释着何谓中国和中国人,是当今时代实现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转化的价值源泉。
乡愁是中华文化的根脉,就在那源源不断的血液中,在那土地所散发的芳香中,在那代代传唱的故事中,在那雕梁画栋的古筑中,在那潺潺流动的清溪中,在那奔腾不息的长河中,在那悠然升起的炊烟中,就在魂牵梦萦的书香中,就在铭刻脑海中那一首首的古诗中——就在我们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常中,就在“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场景中,就在“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乡村诗韵中,在“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的农耕文明中……
根不断,中华民族就会屹立于世界东方。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文化之根,记住属于心灵的家园。乡愁会让我们安心,它能安顿现代人日益焦虑的心灵,它是为民族铸魂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