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鲜肥的羊肉便成了中国人餐桌上的美味。有羊才能成其为美,可见羊肉是多么深得中国人的喜爱。
有人不喜欢羊肉的腥膻入骨,看见羊肉上桌,眉头就拧成了疙瘩。而喜欢羊肉的人,又喜欢把羊肉分个三六九等,因为血脉里的家乡情结,总认为自己家乡的好,如蒙古人觉得自己家乡的羊肉好,宁夏人认为自己家乡的羊肉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风土不同,我认为各有各的风味。
人世界是由饮食男女构成的。社会最和谐的要素就是口腹上的满足。可以这样说,很大程度上,饮食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母亲在世的时候,最喜欢她做的蒸碗羊羔肉。这是我生命中最为奢侈的味道。年少时,蒸碗羊羔肉并非是经常的美食,一年也就是春节才能吃到,平常是很少吃到的。母亲将羊羔肉切成块,加入配伍好的调料,冉上面,用碗盛好,然后放入屉子上蒸煮。煮的过程中,那香味最能勾人的馋虫。
爆炒羊羔肉也是母亲维系和美之家的一道美食。
母亲为儿女们做爆炒羊羔肉的情景,我至今依然是记忆犹新。母亲做菜时,我就在边上看,也帮母亲摘菜、洗菜。母亲首先将羊羔肉剁成块,然后洗干净后,放到锅中用旺火煸炒,等炒到一定的成色后,加入土豆块、红辣椒、粉条等与羊羔肉一起炒,炒至羊羔肉断生即成。当香味从锅里飘散出来的时候,我的口水不住在口中打转转。母亲看我的谗样,便将容易熟的养肝子给我吃。等菜炒好了,端上饭桌,一家人就围在一起享受普通但美味的饭菜。
我们就在母亲的一日三餐中长大,然后离开,去追寻自己的远方,去丈量自己的万水千山。
我的老家在黄河峡谷,属于中卫香山地区,家家都养着羊。那时,羊属于放牧式的,羊吃甘草、野蒿等野草,羊肉的品质很好。食物的原料是烹调美食的先天的条件,食物原料的优劣对食品的烹调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选用优质的原料,才可能烹制出美味佳肴。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品质的提高,食物来源非常重要,所以,食物生长环境的保护就成了重中之重。
羊肉是一种煽情的肉,既不像猪肉那般直白浅薄,也不似牛肉那样厚重单调,羊肉比它们鲜嫩,而且味道富有侵略性,这对味觉寂寞的舌头来说,是一次愉快的出轨。
羊肉是家喻户晓的食补药膳食材原料之一,可以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之佳品,具有补虚祛寒、开胃益肾、健力补衰的功效,常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的《名医别录》有“暖中,字乳余疾,及头脑大风汗出,虚劳寒冷,补中益气,安心止惊。”的说法,孙思邈有“止痛,利产妇”的说法,孟诜有“治风眩痩病,丈夫五劳七伤,小儿惊痫。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的说法,《日华子本草》有“开胃健力”的说法。
寒冬腊月里正是吃羊肉的最佳季节。中医养生认为,在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因为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很好,所以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能滋补身体,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羊肉的做法多种多样,有爆炒、煲汤、焖炖等,无论如何烹调都可以,但是要注意膳食营养,结合人的体质,搭配好食材,才能够更好地发挥羊肉的功效。
羊肉做成的羹是很美味的,西魏时,有以羊羹直步青云的毛修之。《南史·毛修之之传》:“修之尝为羊羹,荐魏尚书,尚书以为绝味,献之大武,大悦,以为大官令。”
苏轼在他的《次韵子由除日见寄》中写到了羊肉,说:“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从这里可以看出苏轼对羊肉的喜爱,他可是发明东坡肉的人,对饮食文化的贡献那是没得说。清朝诗人杨静亭在《都门杂咏》中说“煨羊肥嫩数京中,酱用清汤色煮红,日午烧来焦且烂,喜无膻味腻喉咙”。吃羊肉,不失为是幸福生活的享受。
每逢节假日,喜欢走到街市上寻觅美食。冬天来了,城市各大酒店都会推出羊肉的美食来。工作劳累的时候,不妨带上家人或是与同事一起到酒店中来,要上自己喜欢的羊肉,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放下压力,好好享受生活。食物的优劣,在于能够烹调出菜的味道来。聚餐到一起也是难得的缘分,亲情、友情会在欢聚的氛围中渐次升华,在饭香中氤氲着,让自己好不感动:绝顶好吃的美味,应该就是和家人、朋友共享的。
吃羊肉,图的就是一个鲜嫩。
我喜欢吃烩羊肉,有菜有肉,汤汤水水的,吃着很是享受。吃出滋味了,才是吃的境界吧。
在银川,许多餐厅都有清炖羊肉,随便找一家,都能吃到。炖羊肉端上来,只见羊汤黄白色,飘着油花。羊肉肥瘦皆有,瘦肉红,肥肉白。炖汤时若放有枸杞、党参、黄芪、甘草等。菜盆端上来,还冒着热气。那肉看上去颤颤巍巍的,夹一块送入口中,咬来全是肉啊,一点腥味都没有。
炖羊肉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汤喝有肉吃。煮过肉的汤,营养非常高,是秋冬滋补身体的佳品。端起一碗炖羊肉,喝一口汤,清香满口;吃一口肉,肥而不腻。鲜美的滋味,真是绝了。来上一碗炖羊肉,整个的冬天都不会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