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正善的头像

李正善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07
分享

丹凤眼

读高中时,班里一个来自商洛丹凤的王姓同学,说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姐姐就远嫁到了长安这边,他也投奔姐姐来读书。有一段时间,他还叫我和他一起借住在他姐姐家。

他姐弟俩的眼睛都很好看,后来有人说他们的眼睛是那种典型的丹凤眼。那时候我幼稚地想,他们家饭都吃不饱,为啥却能养出那么好看的眼睛呢。不会因为他们都是丹凤人,才长着一对丹凤眼吧?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有些荒唐。

看到一些文艺书籍时,知道了三国时的关羽关云长竟然也是拥有丹凤眼的美男子,《红楼梦》里的薛宝钗也是漂亮的丹凤眼。后来知道演员刘晓庆唐国强名模刘玉玲等等都是丹凤眼,才感觉丹凤眼与丹凤县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丹凤眼是那种极富魅力的眼睛,眼型比较细长,眼角微微上翘,给人一种妩媚的感觉。特别是拥有丹凤眼的男人或女人,一颦一笑非常迷人,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叫做“吸睛”。

贾平凹先生在他的散文《在乡间的十九年》里,曾经有一段神秘的文字:“忘不了的,是那年冬天,我突然爱上村里一个姑娘,她长得极黑,但眉眼里面楚楚动人。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爱她,但见到她就心情愉快,不见到她就蔫得霜杀一样……我偷偷地在心里养育这份情爱,一直到了她出嫁于别人了,我才停止了每晚在她家门前溜达的习惯。但那种钟情于她的心,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我在乡间生活的第十九个年。”

嘻嘻!我不知道,平凹先生在这十九年的日日夜夜被折磨的那对楚楚动人的眉眼,是不是就是丹凤眼。上大学的时候我甚至想问他,可又觉得学生问老师这些私密性的话题唐突了些,就没有张口。

虽然说不是长丹凤眼的都是丹凤人,那会不会丹凤人中长丹凤眼的会多一些呢?丹凤又到底是怎样神秘的一个地方呢?

这些可笑或不可笑的问号,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王同学对家乡绘声绘色的描述,以及平凹先生的商洛系列作品,更是增添了丹凤在我头脑中的吸引力。

后来班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一致强烈要求要去大师家乡朝拜,吸收一些灵气,担任班长的我只好同意。遗憾的是运载我们的面包车行至秦岭深处半路抛锚,丹凤之旅终未成行。

这一耽搁,就是二十年。

前几日,西咸新区作协组织作家们到丹凤县采风交流,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个三十年前就有疑问、二十年前就想抵达的地方。

丹凤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号称秦头楚尾,自古是秦楚交汇之处、南北通衢之地。丹江航道自春秋战国始即为贡道,是建都长安之历代王朝的主要补给线,而丹凤的龙驹寨又是丹江航道上“北通秦晋,南结吴楚”的交通要冲,是当时水陆换载的著名码头。款款而来的丹江水,曾经载着无数商贾的梦想,从遥远的南方北上,水路抵此休憩中转之后,再由陆路直奔都城所在的关中。据介绍,当时这里一地之税收,竟然占到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

丹凤著名的船帮会馆座北向南,面临丹江,为青砖六柱五楼牌坊式建筑,看上去巍峨壮观。我用手机为几位文友照相时,需要距离门口很远,才能拍得到全景。站在会馆门外,透过矗立的弯腰躬身双手反握拉着纤绳的船工,和那高耸挺立的船帆雕塑,仿佛看到一望无际的丹江上的点点白帆,听到了那些饱含沧桑的“嘿呦嘿呦”的千年绝唱。改革开放之初西影拍摄的具有标志性的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应该就是在丹江这里拍摄的吧。

文字记载,修建船帮会馆的资金,是船老大们从船上每件运货的运费中抽取三枚铜钱集资,经过日积月累凑起来的。会馆于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建成,用来当做当时的水手船员们休憩、食宿、聚会、娱乐之处,这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船帮会馆之一。因船帮会馆正殿供奉着曾辅佐大禹治水、被老百姓誉为“汉水水神”的明王伯益,以祈求神灵保护风平浪静、船行安全,所以又被称为“明王宫”“平浪宫。”

站在街上,很容易就能看到船帮会馆青砖青瓦的门楼上方,镶嵌着一块竖立的长方形蓝底上篆刻的刀锋健硕、笔力虬劲的“明王宫”三字。在这三个字下的一块青石上,刻有同样风格的“安澜普庆”,左右两侧是“高山流水”和“清风明月”,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既能感受到昔日的繁华和喜庆,又能体味到走遍万水千山之后的那种洒脱和高洁。门楼青砖上依稀可辨的斑驳的纹路,是岁月风尘在此留下的刻痕;而那精致的花饰和齐整的瓦当,又显示出建筑百年不败的风华。

船帮会馆整个建筑是土木结构,大门形似一座三开间的牌坊。我们到来的当日属于多云天气,午后时分太阳若隐若现,但屋顶琉璃瓦在时断时续的阳光映照下,仍是熠熠生辉。

会馆戏楼紧贴门楼,坐南向北,正面如意斗拱中央,有题额书“秦镜楼”三个金字。这三个字出自《西亭杂记》“秦政有方镜,可照臣民忠奸,人品高下”的语句,意在告诫人们,历史是一面千古不朽的镜子,可辨忠奸好坏。

此戏楼与关中戏楼的建筑风格明显不同,是典型的“秀楚”+“雄秦”的风格,兼备南北之妙,造型奇巧,特别是第二层不是用梁柱支撑,而是用巨木构成的构架相叠的多角形,层层向上递缩,形成一个锥体笼形结构。从舞台中央仰望上去,看到的是犹如急流中的漩涡,又像相机上从周边汇聚到中心焦点的快门叶片。问及其功能,讲解员让猜猜看。见大家各有说法,她笑着解释说,这样构造的功能是为了聚声。

原来如此啊。面面相觑之后,大家“啧啧”称奇。

会馆戏楼高36米,建筑雄伟。据说当时楼上演戏,楼下可供上百人“安营扎寨”。无论是晴是雨,船工们上岸后,在这里身不着点雨,头不顶烈日,夏纳凉,冬取暖,乏者憩,闲者乐,皆兴致勃勃。想象那时的的场面,应该是壮观之至。

同行的当地作协同仁介绍,因戏楼雕饰精美、华丽无比,当地人将此戏楼俗称为“丹凤花庙”。据说这种号称“花戏楼”的建筑,目前全国仅剩两处。一处为曹操故乡安徽亳州的花戏楼,被誉为南戏楼;另一处即丹凤的这一座花戏楼,为北戏楼。

戏楼正面除了雕刻有数面展现大禹耕田、文王访贤、武王伐纣、樵子负薪、映雪夜读等典故的奇妙雕刻,最有意思的是在“和声鸣盛”题额两边,由八组浮雕人物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联。解说员介绍,当年建筑未成时,总建筑师不幸猝死,以致于百年以来无人能够破解这幅画联的含意,对不上画联的文字,连郭沫若等文豪大家琢磨再三也未能如愿,从而留下百年之迷。至今丹凤县人民政府还悬赏二十万元,在全球寻找能够破解该联之人。

在戏楼雕刻的形态各异的画图之中,有山水、人物、车马、仪仗、楼阁、亭台、树木、花草、鱼虫、鸟兽。在诸多造型中,龙的形象最为耀眼。顺着讲解员的手指望去,会馆梁栋上、花脊上、飞檐上、峙墙上无不有龙。而以千万计细瓷碎片镶嵌而成的群龙,在阳光下更是鳞光闪烁,异彩纷呈。

龙是中国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蜥、鱼、鲵、猪、鹿、熊、牛、马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发明、展现的,具备长身、大口,大多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以及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等精神蕴涵的神物,其实质,是中华先民对宇宙自然力的认知和神化。经过八千多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在国人心目中,龙已成为上可升天下能潜海的圣物,想必船大佬们雕刻这么多的龙,又远远从南方运来建筑于此,还是希望龙王能保佑大家顺风顺水、过关斩将、一路平安。

也许是神龙的护佑吧,丹凤不仅仅是当时的商贸物流中心,更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地和聚集地。开放的丹江包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思想。距离县城不远处俊秀奇丽的凤冠山,就隐藏着“儒、道、佛”三教之玄机,历代诸教名人曾在这里修行。这神秘的仙地,也自然吸引得我们登临膜拜。

当地文友介绍,今天的丹凤县,就因为“襟带丹江水,枕倚凤冠山”而得名。

凤冠山又名鸡冠山。海拔861米,山体色赤,状若鸡冠,似雄鸡昂首鸣唱,古人以鸡冠山称之。《商志》之“八景十观”,称其为“冠山。”

凤冠山看似不高,可我们到达山下时,众多文友却望“冠”生畏,不敢抬足。丹凤作协的陪同人员一再邀请和导引,我们四五个人才举头攀爬。我之所以跟随,是受一个在最前边蹦蹦跳跳的9岁小姑娘的感染。她爬得,我们为啥不敢呢?

可是说来容易,真正一步步攀援却实在不易。凤冠山山势参差嶙峋、危岩凌空,石阶较之其它山路上的台阶高了许多,每抬一次腿还真有些吃力,所以往往没走几步,人就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了。

走在我身边的向导、丹凤县文联的文友如数家珍地介绍说,凤冠山有商州“八景十观”之一的“鸡冠插汉”,有“冠山睡美人、真人会群仙、神龟挺立、啸天雄狮、猪豹奔赶、人头怪兽”等自然景观,更为神妙的是在悬崖绝壁上,分布着如鬼斧神工般大小形状各异的摩崖石窟洞。

当我听到12个洞中还有关公洞时,一下子来了精神,快走几步前往洞内。我想知道洞里石刻或塑像的关羽,是不是就是书上记载的那种浓眉美蚺丹凤眼。

进得洞内,但见关云长单刀在手,巍然耸立,长髯飘飞,双目炯炯。那眉那眼,雕刻得栩栩如生,看上去正是标准的丹凤眼。

平凹先生在《登鸡冠山》一文里写道:“莅临一步一景、步移景换的鸡冠山前,决不可走马观花看山,只有沉息静气读山,方能尽览大自然神笔所绘百千轴画卷。”遗憾的是因为时间紧张,我们不能莅临每一个山洞,只进去了五个洞,就直奔凤冠山最高处——望江亭了。

在云朵与晚霞参差之间,红顶飞檐的望江亭孤独地矗立在山顶最高处。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到了山顶俯瞰山下,丹凤县城一览无余。那高高低低的建筑,正如镶嵌在绿色绒毯中心的一颗颗透明的宝石。宝石旁边形成半包围的,是白花透亮的丹江水和乌黑油亮的火车铁轨,它们对县城自然形成了一软一硬一黑一白两道天然的屏障。这时候正好有一列运载物品的火车由西南经西北再往东南半环形呼啸而来,与缓缓流淌的丹江水,组合成这座城市的动脉。

这时候我恍然大悟。凤冠山山顶,不就是丹凤神奇的眼睛么。由此看下去,你可以看到丹凤的精髓和妙处,那就是既能让船来车往熙熙攘攘的商贾们赚得钵满盆满,又能让佛道儒各方不同思想异类观念互不侵犯和睦相处,更能让企图拒绝高官厚禄远离社稷庙堂寻找僻静一隅求得采菊南山的四皓先生,生活得舒坦安逸。

走在我们登山队伍最前边的那个小姑娘,这时正坐在望江亭外的石阶上,忽闪着一对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随她而来气喘吁吁的大人们。

她的眼睛,居然也是一对迷人的丹凤眼。

这个“丹凤眼”的想象力绝对不比李太白先生差,同行的杜芳川老兄告诉我,女孩儿在登山的过程中说了一句话:“我就想把这个山一脚踢倒。”

我想,小女孩的这份豪情,恐怕是鬼才贾平凹也不能相比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