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记得小学四年级时的那位女同桌,和她借给我的一块海绵。
那时候我们把书法课叫写大字。我们开始写大字时,都是给书包里装着一个小小的墨水瓶,结果经常会把墨水洒得到处都是,弄得书包里、书本上和衣服上脏兮兮的。一些同学想办法,就从家里带来大人们装擦脸油用的小圆铁盒子,给铁盒儿里铺一层或新或旧的棉花,然后倒些墨汁在棉花上,这样就不怕墨汁渗漏出来了,也不用再装墨水瓶。我也找了一个铁盒子如法炮制。不过时间一长,棉花在铁盒子里凹凸不平,写字润笔蘸墨汁时不均匀,棉花干了的时候,更是硬光光的只有想扔掉的份儿。
下半学期的时候,从城郊新来了一名女生,正好同桌病休,这名女生就成了我的新同桌。
女同桌长得俊俏,学习也好,毛笔字竟也写得很漂亮。她外公就是书法家,也许是耳濡目染吧。
她和我同桌之后的第二周,我们有大字课。只见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圆形塑料盒,拧开盖子之后,我发现她的墨盒里铺的不是棉花,而是一块平展展的海绵,墨汁隐藏在海绵的针眼大小的圆孔里。她写字润笔时,把毛笔轻轻往海绵上一按,墨汁就渗出来了,毛笔拿起来,海绵又蓬松上来,墨汁就又藏进海绵一个个针眼圆孔里了。
她看了我的擦脸油盒子里山峰一样起伏的黑乎乎的棉花,就把自己的墨盒从书桌右上方挪到书桌中间说,“就在这里面蘸吧”。我迟疑了一会儿后,就从她的墨盒里蘸墨汁写字。果然很方便。
当天回家后,我在家里翻来找去,也没找到一块合适的海绵。
后来有一次上大字课前,她递给我一块半圆形的海绵过来,说是把自己墨盒里的海绵用剪刀从中间剪开了,让我换掉我的铁盒子里的棉花。
我感激中又觉得羞愧。
同桌为了我方便使用,竟然把自己的海绵一分为二。
小学毕业后,同桌回城郊上中学了,我们再也没有了联系。虽然后来能够随时在文具店里买到那种铺着平展展的金黄色海绵的塑料墨盒,但是她和她曾经给我的那块海绵,成为我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美好。
四年前我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拜访一位领导时,他给我介绍沣西新城的规划建设情况,说西咸新区从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而试点区域就位于沣西新城核心区。
“海绵城市?”我惊诧地问道。
不知这位领导当时是否为我的惊诧觉得奇怪。因为听了“海绵”这两个字,不知为什么,突然间脑海里就闪出了那位女同桌,以及她送给我的那块海绵。
“‘海绵城市’就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位领导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海绵城市的好处,以及海绵道路的特点,可我的思绪,早已飞回小学的教室里,飞回横撇竖捺的大字课上了。
后来有几次下雨天,我专门驱车来到沣西新城,把车停好后漫步在平坦宽敞的道路上,感受着海绵道路的舒适。
与小时候下雨天泥泞不堪的乡村街巷和田间道路相比,与现在一下雨就江河一样的其它城市道路相比,海绵城市的确是不一样的感觉。只觉得大大小小的雨点是从天上跳下来,结果落在地面之后仿佛又弹回去了,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爱的雨点,你们到哪里去了?
今年9月的一天,我又一次到沣西新城管委会附近采访。时逢下雨,宣传部门一位同志陪我走在街边,再一次自豪地说到了海绵城市。
他说,在规划设计时,沣西新城就秉承“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以西咸新区田园城市的建设目标为出发点,依据区域地理特征、气候特点,设计了错落有致的楔形绿地及活力廊道,形成以自然河道、中央绿廊、环形公园、街头绿地四级开放空间构建城市生态基地。他们率先提出地域性雨水管理系统,构建了龟背式地形,雨水依靠自然重力流通过植草沟逐级消减、净化后排放,用生态自然的草沟,代替了传统的雨水管道。通过采用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末端调蓄等手段,以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重点解决了城市水源污染、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而这总体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地块后,需要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绿色屋顶等原位雨水源头控制设施来落实。
“你看看,咱们脚下的砖,是渗水力很强的特制砖,只要水倒在砖上,立刻就渗漏下去了。所以你几乎看不到落到路面的雨点。但是,这并不是雨水不见了,”他指着比道路旁边花池边沿低了两三厘米的长条形的孔说,“路边的花池比路面低了几公分,路面上的雨水,都顺着这里流到花池里去了”。
可不是嘛。雨水正是顺着这个孔道流进花池里,正好浇灌滋润那些星星点点红红绿绿的小花朵去了,而路面上却一丝雨水也看不见。
“可是那花池也不是太深啊。小雨好说,如果下大雨,花池里积满了水咋办?”
“你看这个。”他手指着一处像龟背一样凸出来的长槽说,如果积水多了涨到这个高度,就会自然顺着这个槽子流到地下排水管道里,而不会溢上路面。
哦。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所谓的通过绿地系统收纳周边地块雨水,将城市构建为一个雨水资源管理系统,通过绿地公园等自然区域涵养水源的奥秘。
“不单单是城市道路,我们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了包括建筑小区、市政道路景观绿地和中央绿廊在内的三级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说起海绵城市这一套,小伙儿如数家珍。
“卖葡萄了——户太八号。”说话间,有叫卖声穿过雨雾传来。循声转头看去,一位六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雨衣,推着一辆三轮车从身边走过。
“乡党,下雨还出来挣钱?”
“哪有啥。路这么光,又不泥。”
和男子聊天时,得知他是附近一村庄的村民,家里今年种了两亩葡萄。虽是雨天,在家也闲着无事,就出来转转卖一些。
卖葡萄的男子聊天说,前些年一下雨满街满路都是泥水,根本无法出门。“那些年一到秋天下淋雨,你从村子东头走到西头,人都成了泥猴咧,还能像现在这样?”
男子边说边抬起右脚,让我们看他的鞋。他黑色的皮鞋上,的确没粘上泥巴。
他乐呵呵的脸上洋溢的喜悦和幸福,就像我想起了我的那位女同桌和她给我的那块海绵。
是的,这些乡亲也许不知道“海绵城市”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亲身享受着“海绵城市”的美好。
城市管理者说,这座新城,还将从“创新试点”向“创新全覆盖”跨越,不仅在生态方面创新,还将在智慧城市、科技创新、新能源系统等方面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打造出一个“渭河滩上踢足球,生态湿地喝咖啡、大树森林搞研发”的城市新风貌。
这座正在崛起的新城,不就是一大块让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感到幸福和滋润的海绵吗。
这海绵里,吸收了城市设计者和建设者的智慧和心血,储存着这块古老土地焕发青春活力并蓬勃生长的精彩故事!
(原载散文集《往西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