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治莹的头像

李治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2/18
分享

“立学以读书为本”

撰孙绍振教授治学短文(下)

 

 

 

 

“立学以读书为本”

 

李治莹

众所周知,福建师大的孙绍振先生是学富五车的著名学者,深厚的学问除却天赋之外,大多源自书籍。看看先生家中几大间成“垛”成“山”的藏书,绝非摆设,均是用来研读的。孙先生是赞赏“读书之贵,在于明志知理,修身养性”之说的。因为书籍是孙先生的学问之源,因此读书也就成了生活中的必需,日日不可或缺。

读书的良好习惯,孙先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自小就已形成。据孙先生回忆:自己读书的兴趣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应该是从还没有读书之时起始的。当他还不知道读书重要性的时候,就以另一种方式介入读书。那是在他哥哥姐姐们读书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参与了。有一天,大哥在读较深一点的“古文观止”;而二哥和姐姐就念白话四书。无论他的大哥二哥和姐姐学什么,只要他们在家里念书背书,小绍振就在他们背后听。其结果是哥哥姐姐们还没有记住,在他们背后偷听的小绍振却记住了。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背诵的课文都朗朗上口,只要听那么几遍,自己就记下了。

有一天早晨,父亲还没有起身,就让哥哥姐姐们轮流在他床前背诵学过的课文。小绍振还是躲在背后听,当哥哥姐姐们忘词“卡壳”背不出来时,小绍振还能给他们作提示。让父亲从中发现小儿子藏有读书的天赋,觉得这孩子还没上过一天学,也尚未识字,居然有此“过人之处”,因此大喜。于是父亲就把注意力多放点在小绍振身上,让小儿子与他哥哥姐姐们“同学”,从此不再旁听了。

记得当时有一册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二十四孝》、还有一种读物《二十四孝图》,统统都得背诵。学《四书五经》时,仍然用老法子念,抑扬顿挫,小绍振觉得这是别一种享受。后来,他父亲找到一册《论说法程》,都是文言文的,第一课就是“人为万物之灵”。小绍振和哥哥姐姐们反反复复地念,念了多遍就得背诵,背得滚瓜烂熟了,似乎就有学问了。由于把古文朗诵出一种调皮的腔调,那种拿腔作调地念书,唱歌似的。借小绍振母亲的话说,这种念法就是“洋花唱曲”。

小时候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应该就是孙先生学语文的开端,虽然不无浅显,却为日后喜爱文科“高楼”的耸立,砌下了第一块砖。

后来孙绍振在同学的怂恿下,也曾经一度与同学们下下象棋、打打扑克之类。但他很快发现这从表面上看是浪费时间,其实是在浪费生命,于是自下狠心通通戒除了。此后在小学、中学,始终以书籍为伴,以书籍为友。阅读,已经成了孙绍振生命中的一部分,也成了自己生命的价值所在,一日不读书便觉得言语与饭食皆无味。无论是课内书或课外书都读得比班级里的同学多得多,做起作文来就比其他同学出彩。有个让孙绍振忘不掉的往事:读中学时,教语文课的是一位姓周的老师,他很是欣赏孙绍振的作文。有一次做作文后,周老师连夜批改。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都挤在老师卧室问自己获得成绩的高低。轮到孙绍振探问时,周老师不看卷面,随口就回答说:“86分”。对自己语文分数期望值较高的孙绍振,不无失望地说了一句:“啊,才 86 分!”周老师当即回答说:“86 分还嫌少?我打作文分,还从来还没有超过 85 分的”。孙绍振一听是最高分,这才转忧为喜,跳着一种自编的舞步走出周老师的卧室。

唐代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直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然,那时候的孙绍振还无法牛到“下笔如有神”的地步,因为他还没有“破书千万卷”。虽然下笔还没有“神助”,但已经能超越成绩较一般的同学了,不仅作文让人叫好,而且还能写诗。1954 年的一天,上海《青年报》发表了他题为《我有一个希望》的诗歌。这首诗长达二十行,绝非文人们自嘲的“豆腐块”。这么长的诗能够发表在大上海的一家报纸上,真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发表这首诗作时,孙绍振仅仅是个十几岁的中学生。

即便到了“读书无用论”的年代,孙绍振先生仍然放不下书本。那时候,读外国人的书被视为异端,往往会惹来麻烦。幸而有合法的读物,那就是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孙先生就利用自己擅长英文的本事,捧读英文版的。既读了领袖的著作,又从中提高或强化了自己的英语水平,一举两得。因为反反复复地阅读,竟然每一卷都从首页到封底读了七八遍,直到能背诵为止。

后来稍有放松,可以兼并读点中外名著了。于是在夜幕垂挂之时,孙先生就点上煤油灯,拿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的《杜甫全集》,也读英文本的《老人与海》。就那么一本书,居然读了半年,因为每一小页,孙先生都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反反复复读上一整天。书中有山水,可以栖身;书中有草木,可以怡情。反正,那时候有的是时间。也是在那个时间段,孙先生以书为友,不见忧愁;与书为伴,清净恬淡。《醉翁亭记》的作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有此句名言:立学以读书为本”,孙先生一字不漏地做到了。正因为阅读无数,而今已近九秩的孙先生仍然不懈著述,每日奋笔千字不在话下。

半个多世纪读书千万卷,三尺讲台育才无数,著述等身的孙绍振先生,学无止境,成就斐然。前些年,国家教育部批准福建师范大学成立“福建师大孙绍振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这个基地之所以特别令人瞩目,是因为在全国多所高校重点建设的文科基地中,这是唯一以生者姓名冠冕的基地。从中足以看出孙先生在全国语言文学领域中居高不下的成就和地位,此乃实至名归,孙先生当之无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