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治莹的头像

李治莹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8
分享

千载穆岭 百年英杰

在一个暖阳的春日,走进了游人如织的三坊七巷,弥漫于天地间的古朴之风迎面而来,似乎被拂去了一身的世俗红尘。行至宫巷便折身弯入,数百米的石板小巷,聚集着百年风云。巷中门牌为11号的一座院落,那就是百余年前海上一代名将刘冠雄的故居。大院内虽在维修,仍然可见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庭院深深,四面封火围墙,坐南朝北。前后二进院落,三面环廊,前廊后堂,雕饰精致,古意盎然,早已辟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从中得知,辛亥革命后,被任命为海军总长,兼署代交通总长、教育总长的刘冠雄,不仅在三坊七巷留下此宅邸,且远在天津亦存有故居。那是位于天津河西区马场道的公馆,一座楼院如同海上一湾军港,中楼形同航空母舰式,西楼则仿巡洋舰式,北楼为望远镜造型。3325平方米的大楼内81间房,房房装潢讲究,仿佛处处荡漾着海水,凸显着主人海军将领的身份象征。

如此南方北国都享有文物保护单位之荣,存留着故居,让后人瞻仰的人物绝非世间凡人。于是,为寻其踪、觅其迹,又游走于光禄坊名人家风家训馆。在厚过墙砖的刘氏族谱中,寻觅到刘冠雄的先祖入闽以来,风节勋业,足以扶名教、植纲常。自唐末迄民国,以文德著,或以武功显,枝繁叶茂、瓜瓞绵绵。尤是刘冠雄这一代,无论官居高位,或是驰名享誉于千万里,游走于海角天涯,故乡青口透头村的本根不忘。因为,树无根,则木枯;水无源,则流涸……

八闽首邑闽侯青口镇,于省城近在咫尺,一阵东南风,便把我荡漾至花团锦簇的青口。此镇东西南三面群山环抱,留下北面,让乌龙江水涣涣汤汤而过。该镇既有文风鼎盛、荣绣“九条金带”的大义村,又有儒风浩荡的千年穆岭寺,寺下村落诞生出称雄海上的刘氏四杰,让青口上下倍感荣耀。今日,经济大潮有如钱塘江8月涌浪,浪浪追逐的大青口,现代气息与传统文化并存,特别是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悌忍为上,文明之风在此劲吹了千百年。

看看有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前洋村中,透头自然村虽地处一旮旯,却与积善里、归义里交界。在那片称之为“六垱七社”(注)的乡村中,民风淳厚,各垱姓氏众多,聚居一地,不是家人胜似家人。诚如与透头相望的长楼村,由18个姓共建一座宗祠,各姓乡亲虽同祠却不同宗,唇齿偎依,休戚相关。放大了看,犹似56个民族和谐在华夏,大美!且透头村还是一爿三面环水之宝地。正因为山环水绕,溪流潺潺,素有“玉带缠腰”之雅称。又因为溪流两岸普栽桔树,林枝叠翠,“橘浦”之誉,也就传扬八面。或许是透头村地之灵,更是孕育出人之杰,威名海上的刘冠雄,就是透头村走出才俊英杰中的一面旗帜。

翻翻刘氏家书家史,不禁令人啧啧称奇。已被世人奉为海军之家的刘氏,却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大宅门,只是透头小村一普通农户,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刘冠雄之父刘克甡年轻时曾一度命运多舛,却也否极泰来,40岁后生下5子,其中1儿因贫病灾祸不幸夭折。刘克甡矢志要让幸存的4个儿子知礼节、明事理;忠孝为先、重礼谦让;宽容博爱、胸怀家国。但仅靠地里三五斗的收成,不足以让全家老小果腹,所幸自已有箍制木桶的好手艺,早已是知名于城乡的箍桶匠。为培养儿子们成才,刘克甡顶着酷暑中的热浪蒸腾,寒冬里的风刀霜剑,朝夕游走于村野为乡亲们修漏桶、箍新桶。肩上压着沉重的箍桶担子,以不屈的脚力走村过镇,且渡水跨过乌龙江,竟然一步步走进了福州城。刘克甡在走街串巷、进宅门入府第修桶箍桶之中,看到了城市里那种乡村里所缺乏的大视野、大气势,从中明白唯有大气势才会有宽胸怀,登高望远,心胸开阔。自然也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成就大事。从而立誓要让孩子们走出乡村、走向世界。回到村舍,刘克甡便刻意营造耕读之家的氛围,以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作为建功立业之基的古训,要求儿子们铭记。又把清乾隆年间纪晓岚大学士所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对联的寓意,一一向儿子们明晰。言明刘家之后代就必须先好好读书耕田,后为家尽孝,为国尽忠。与此同时,积一分一厘,省一粟一饭,让孩子们在荷锄于山里田间、春种秋收的辛劳中,勤于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从耕读中知书达礼,尊崇礼义廉耻。又认为深海大洋之外的世界必有大天地,于是,把孩子们一一送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敦敦教诲孩子们在造船与航海方面读书破万卷,立意高远,事事楷模,胸怀家国天下事。

刘冠雄4兄弟也都因为谨守家训而出类拔萃,才气了得!大哥刘敦禧为中国第一批海军留学生,曾任福州船政局副局长兼工程长,被授予海军造舰大监之职。在建设中国第一座铁路黄河大桥时,曾严词拒绝国外承包商的贿赂,昂扬起中国人清正的风骨而传为美谈。二哥刘敦本,既在造舰方面有功,又参与创办了海军飞潜学校,这是中国第一家培养飞机制造和飞行人员的学校,也同样被授予海军造舰大监一职。且在光绪年间,钦差大臣裴荫森于清光绪十三年奉光绪皇帝谕旨,颁一奖状给造船有功的刘敦本,并赏赐五品顶戴。三哥刘冠南,先后任北洋海军管带,民国海军轮机中将。特别是在担任海军江南造船所长一职时,创造了四项中国第一:即开中国为美国政府制造大型货轮先河、启中国为美国海军制造军舰历史;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艘万吨轮、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与万吨轮配套的蒸汽机。

而在兄弟中最小的刘冠雄,在务本求实、崇尚礼教、勤学勤俭等近乎于严苛的家规家风中,自小立志。特别是家父“绝不因贫穷而走邪道、失方寸”的教导,让他刻骨铭心。又在朝朝暮暮的下地耕种、上山牧牛中深知民间疾苦。早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以优异学业毕业之日即为北洋海军军官。后赴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归国后历任北洋水师靖远舰帮带、大副以及海天舰管带等职。期间,刘冠雄参加并指挥过多次海战,例举其中两次战役:有一年,台湾吕家望番社起事,围攻设在卑南的清军大营,台湾巡抚刘铭传请求援助。北洋海军立即率“靖远”、“致远”两舰赶赴台湾,刘冠雄率60海军将士登陆,历经十几天的激战,最终平息了叛乱。又在一次刘冠雄率舰在海上巡弋时,发现来袭的日本舰队,北洋海军战舰立即列队迎敌,激战中,四艘军舰被日舰击沉,诸多将士与敌同归于尽。危急之中,在靖远舰指挥作战的刘冠雄,请求由靖远舰代替指挥集合各舰作战,以避全军覆没之危。上司接受了刘冠雄的请求,果断在靖远舰上升起令旗,以旗舰之责担负起指挥舰队统一行动的重任。日本舰队见北洋海军声势复振,且天色渐黑,害怕遭到鱼雷艇的攻击,于是惶惶然全速逃离……

仇外敌、明大义、重亲情的刘冠雄,还留有支持康有为变法运动的轶闻。一天,康有为从温州乘船赴上海,当局派刘冠雄追捕,刘冠雄托词说需添装煤粮,刻意拖延了6个钟点。待刘冠雄率队抵达上海时,康有为早已安然脱险。

后来,刘冠雄出任了海军部顾问。北洋政府时期,步步台阶,先后担任福建省都督、福建镇抚使、闽粤海疆防御使等要职。荣膺海军上将军衔后,官阶显赫至海军总长,还被封为二等公爵位,将军府熙威将军等称号。从青口透头小村走向外面世界的刘冠雄,嬴取的成就近乎于传奇。

透头村的刘家,一门四杰,在中国近代船政事业、与海防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自刘冠雄这一代叱咤风云之后,刘氏枝繁叶茂、英俊辈出,群星闪烁。第二、三、四代,专家学者众多,且开枝散叶于大江南北。第五代更是分布于国内国外、天涯海角。据悉,如今“海军刘”的后裔,千百人广众于大千世界。曾有一本题为《永远的蔚蓝色:福州“宫巷海军刘”》的厚书,想必会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详情细节告知世人。诸如书中言及刘冠雄之父刘克甡在民国时期,因为子贵,辞别了故乡青口透头村,阖家搬入当时多为官宦、富商与书香人家居住的福州三坊七巷之一巷宫巷,被世人恭称为“宫巷海军刘”。刘克甡还被敕封为“振威将军”,虽然因孩子们一个个腾达而显贵,但以勤勉持家、不忘根本的刘克甡,仍然不愿舍弃跟随了自已大半生的箍桶担子,丢不下那份技艺。

刘氏子孙为何能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透头村卓尔不群、鳌里夺尊,个个见仁见义,且都礼贤上下、诚信八方,成为栋梁之材?去看看风和日丽的透头村,四面八方霞光紫气,周边古迹名胜围裹,风景这边独好。杨厝龟山阁连上了宋代理学家杨时,且得以古代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参拜,岂不熠熠生辉;八角七层的莲峰石塔,每一方坚石都层叠着多彩的故事;大义观音桥更有年年岁岁的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还有治病救人的七灵公,名留后世、德及乡梓的升平人瑞“百岁坊”……最是玉马山和金鳌山上的穆岭,古代汉语词典对于“穆”字的释义尽是美好,要么是恭敬,要么为和睦。古人早有“穆如清风”一词。或许是因为心仪于“穆”,徜徉于通达八方的青口前洋村时,便心怀敬意登临了典故叠起的穆岭山。进入山门,林木葱茏中绵延着逶迤小径,蜿蜒古道。特别让人肃穆的是精致的宫观建筑群,犹似儒家修身、道家养性、佛家修心之大书,择天地之妙处,错落有致地伫立于高山低岭上,果真如山门匾额所题“气象穆然”。上下纵横看穆岭,尽管山不在高,山却峻峭,寺不宏伟,寺却巍峨,令人仰视矣。

更有山岭间、丛林处幽幽一条古驿道,俯首那步步石砌的阶梯,从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脚印中,可否寻觅出古古今今名人名士名家的足迹?或伟人英雄豪杰的脚印?久闻千百年前就崇尚“仁义礼智信”的透头村,自古精英聚集、名流荟萃、英杰辈出。举步攀高那穆岭古道,回望那遥远的年代,海市蜃楼般的古时风云中,似乎还游走着饱读诗书后赴京科考的学子,他们身上背的是经典大书,而胸中怀揣的却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之夙愿。他们十年寒窗,梦想一举成名,踌躇满志登古道,朝阳万丈奔前程。遥遥征途上,却常常在夕阳西下时,遭遇寒风冷雨。然而,从透头一带走向云天外的学子们,上为社稷、下顾苍生而求取功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奉守着仁义而矢志不渝。穆岭古道上,无论是古时走出村子的学子,还是路经的蔡襄、杨时、朱熹,不都是千古流芳贤达之才?!当年透头村的刘家兄弟,或许从大哥刘敦禧,到小弟刘冠雄,都是在幼时、少时,在此穆岭古道上,来来回回,上上下下。而穆岭山下,一马平川,田畴阡陌,又回回开阔着刘家兄弟的视野。更是从仁义道德、人生哲理深奥的宫观群中,悟出多少经典唯美的道理。忠国爱族,诚实守信,正大光明,清正廉洁,这些为人处世理应遵循的德行,都让刘氏子孙耳熟能详。

尔后凝聚起人无我有的境界,扩展着海阔天空的胸怀,操持起虽无形、却如椽之大手笔,描绘着一幅幅奋进图强的画卷。

好风水得天独厚,真人才龙腾四海,果然如此!

刘氏兄弟各自在熠熠生辉的职位上退出后,仍以孝道顾念家乡。其大哥刘敦禧,晚年时以民间疾苦为已忧,集资创办诊局,为患者施诊送药。二哥刘敦本,几乎终其一生为振兴故乡的造船事业而鼓呼:福州海军学校为海军祖校,卓卓有声誉……尤为刘冠雄,数十年挺立于海浪之上。虽已届晚年,仍然以当年先辈的家国至上、建功立德的家规,训导子孙后人:今世实业第一要者,宦海羁身非计之得;以国为重,学好本事……等等。还以秉承祖训、品正端庄、树功立业、扬为国光为核心,孜孜不倦地修纂《凤岗忠贤刘氏族谱》。辞世后,豪情风骨逐浪去,魂归沧海化作云。

穆岭古道上的行行脚印,闪闪烁烁地串起了一条宝玉珠光一般、走向外面世界的金光大道。林白水行此道,流芳为报界先驱;林祥谦踏此道,名垂于工运青史;刘冠雄等四兄弟登此道,叱咤在深海大洋,贵为一代海军名将。山如宝鼎、气象万千的穆岭,宛若一方无形的琥珀,在宝石般的光泽与晶莹中,显现出代代德才兼备、名望如鼎的翘楚。穆岭在上,古道永恒,伫立于古道,在回望中展望,在今后亘久绵长的岁月中,又将有多少英杰才俊出自于此道,出自于青口,出自于中华!

注:“六垱”即新洋、上前屿、下前屿、青口、墓山、透头村;“七社”指的是刘、陈、郑、王、孙等七个姓氏。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