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金榜题名时
李仲清
古有人生三大喜事:即“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说。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金榜题名显得的尤为突出。只有金榜题名,才有可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的发展,才会给他乡遇故知的创造条件,才能增添洞房花烛夜的喜气。
我认为金榜题名时应该庆幸,应该祝贺,但应掌握一定的尺度。
前不久在媒体上了解到南方的一个穷县,竟然提出给考上清华大学的学子奖励50万元,让我听着惊心,看着愕然。对学习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我并不反对,可奖励50万元,让我怎么想也想不通,那是一个穷县啊!我想那里大概也有因读不起书而辍学的适龄儿童吧!我认为有这50万元,首先应该办一些学校,再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们给予一定的补助,让他们至少能读完初中。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不是光靠几个名牌大学的高才生能解决的,基础教育才是关键。办一些学校让适龄儿童入学,算得上雪中送炭吧。对考上名牌大学的高才生奖励5万元,就足以让他顺利度过大学生活,而另外的45万元是不是称得上锦上添花,而且要考虑值不值。学生学得好为学校、为地方是争了光,但他毕竟没有给社会做出什么重大贡献。我真不明白,这些地方官员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孩子考名牌大学,还是为了别的什么?
同样,一则消息让我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在西部干旱地区某个贫困县的孩子考了高分,可他的父母就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筹集到让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这些人需要雪中送炭。
还有一则,是从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是否真实没有考究过。大概的内容是:有一个穷县的女高才生考进了首都的某重点大学。第一学期就让老人债台高垒。第二学期再也没有借到钱。正在他们发愁之际,姑娘说她可以在学校贷上款,这让老人们心里多少有了些慰籍。可是在第三学期开学不久,他们就收到了姑娘从京城寄来的3万元,面对如此巨额老人们发懵了。孩子在上大学,需要花销怎么挣了那么多的钱。而且还有了手机,姑娘说她在搞家教。老人心里不踏实,经向别人请教他更坐不住了,莫不是姑娘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他急匆匆坐上了去京城的列车。到学校一打问更让他胆颤心惊。姑娘在读完第一学期后就辍学了。他急忙拨通了姑娘的手机,还好,姑娘尽管埋怨了他一番,还是把他接到了宿舍。经了解他才放下了心。姑娘听说在京城的高中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有不薄的奖励。这不她又考到了京城的一所重点大学,她复读的那所高中给她奖励了4万元。姑娘还在兴冲冲地说着:“我打算念完这学期,再上一次高中,这样一来,我就不用花家里一分钱上完大学了”。老人听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也说不出对错。
最近,大报小报都对高考状元,什么“三甲”炒作的很厉害,我觉得适当宣传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哪个学校不想教出好学生,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哪个学生不想考上状元?学生考得好成绩,有老师的辛勤培育,有家长的精心照顾,更有自己的勤奋努力。记得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当状元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想归想,状元只有一个,更多的是其他。古人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得都要挤在高考状元这一条小道上。能金榜题名更好,名落孙山也得生活。据我了解,没有上过大学的能人也不少,大学的高才生眼高手低的也比较普遍。我说这话并不是说知识无用,而是强调大学生们还要在学校好好学习,而且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要有真才实学,不可做高分低能的人。
看到许多学校在请考上“三甲”的高才生们传经送宝,这使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一幕。那时,我在学校也学得不赖,而且是我们那个学校第一个考出去的人。那时,不兴时作报告讲体会。但几年后我碰到了校友他在讲我的故事,老师说我那时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半夜到校,而且在教室墙上挖了一个洞,专门是放煤油灯的。我听后感到非常好笑,随口说:“我要是在教室墙上挖个洞,学校不开除我,也得处分我,那可是损坏公物”。不过半夜到校的事确实发生过,因为那时家里穷,没有表掌握时间,只能靠天上的星斗作参考,每天早上有5公里多的路程需要步行,就得起早点,如遇阴天,有时就会半夜到校,不过没有学习(那时学校没有通电),而是爬在课桌上再迷糊一会。
可见,宣传有时未必都真实,传经送宝也未必对每个莘莘学子实用。我还是那句话,劝热衷于锦上添花的人还是多一点雪中送炭,那样效果将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