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墨尔根阿信的头像

墨尔根阿信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9/05
分享

风景这别独好

去年十一的时候,与一帮好友去了慕名已久的长白游玩了一趟,也还是时很幸运,平常云雾笼罩,不见天日的长白山,那天对游人绽开了笑脸,一轮红日高高挂在长白山上,有钟眩晕的感觉,一缕阳光映照的淡蓝天池上,湖水显得更加静谧。连导游都说,长白山平常都是云雾缭绕,很少显现庐山真面目,你们赶上了个好时候。果不其然,第二天长白山就下雪了,山高路滑,极不安全,就禁止游客进入了。我们当时的心情确实很惬意,欣赏景观很是赏心悦目,游览了原始森林,登上了著名长白山,观赏了长白山大峡谷,领略了天池的风采,有一种山高月小,极目楚天舒的感觉,也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但回过头来想想,长白山没有想象和传说的那样神秘,那样美妙,只不过是地壳运动,火山爆发形成的堰塞湖,火焰石,这在东北有很多这样的地方,只不过没有长白山有名罢了。长白山之所以久负盛名,与它的地理位置、历史渊源、故事传说有着极大的关系,如努尔哈赤发祥地、盛产人参、中朝界江、天池神兽等,给长白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有些事情只是传说而已,身临其境就觉得就是一个景区而已,许多地方还要完善。不过还好,赶上了一个大晴天,得以欣赏长白山全貌,不虚此行吧!

而当我们返程路过延边朝鲜自治州安图县红旗朝鲜民俗村的时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觉得这个村很别致,很有民族特色,街道整齐、树木成行,房屋白墙绿瓦、窗明几净,排列整齐的做泡菜的瓦罐,屋里是一铺大炕,旁边搭着着锅灶。从朝鲜族的民族习俗,屋内的摆设,老物件的展示,都极富民族特色,也很温馨。也引起了我的许多回忆,跟我小时候的记忆是一样的。

我小的时候,我们家旁边就有个朝鲜大队,其他的生产队都种大豆、小麦、谷子和蔬菜,而他们却会种水稻,男女都很能吃辛苦,东北的春季,凉水刺骨,但他们男女老少都是光着脚下水插秧,秋天都快上冻了,才能收割,秋水更凉,还是照样光着脚下地收割,不惧寒冷,我们都很佩服。这个民族很有特点,很敬重老人,讲究孝道。屋里一铺大炕,吃住都在上面,吃饭时,要先给老人盛饭,睡觉时,老人要睡热炕头。也讲究男女尊卑,大男子主义很严重,男人有绝对地位,只是在外边从事劳动,家务活对不干。女人在和男人干一样活的同时,也要全面负责家务活,围前围后伺候好一家人,尤其是自己的男人。

朝鲜女人确实也能干,在外边和男人干一样的农活,回到家里里外外,洗衣服做饭伺候老人和一家人,做打糕、腌泡菜、制冷面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都爱干净,家家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像咱们汉人拿东西都是用手拎或着用肩扛,他们不是,妇女拿东西都是用脑袋顶,收割完的稻子一捆一捆用头顶回家,到江边洗衣服,也是用头顶着洗衣盆,穿着各式的花裙子,排成一排,缓缓回家,引来大家好奇的目光,也成为的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朝鲜族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老人大寿、孩子结婚,都大摆宴席,载歌载舞,接连三天,客人随到随吃,极其热闹!他们在体育方面也是很有天赋,尤其是足球、篮球、长短跑、汤秋千都很突出,人才辈出。如今,家乡的朝鲜大队已经没有了,朝鲜人也都各奔东西了,包括我又小时候的很多玩伴同学,也都没有联系了。一切只能留在记忆中了。这次到朝鲜民俗村旅游,感到很亲切,也勾起了很多回忆。

据导游讲,在吉林东部聚集了很多的朝鲜人,已经很多年了,都是为躲避国内战火,而逃到中国谋生的,基本都没有入境手续,生存很艰难。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据说国家领导人都来过红旗朝鲜民俗村,确立了国内朝鲜人的身份,成立了延边朝鲜自治州,使这个朝鲜民族之花在新中国得已开放。朝鲜人民也很感谢新中国和毛主席,那首著名的《延边人民热爱你》就抒发了他们的心声。愿生活在这里的朝鲜人们越来越幸福,愿这个民族之花在祖国的大家庭中越开越艳!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