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健的头像

吕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2
分享

忆我的爷爷

忆 我 的 爷 爷

那时我十岁,也就是1978年的样子,日子刚刚好起来。有一天中午,奶奶让我去给爷爷送干粮。说是干粮,其实也不过是玉米面掺了白面的馒头。我一路小跑,只三四里路,不一会儿就赶到爷爷看树的住所。远远地就听到那只大黑狗在狂叫,我心有些胆怯,不知那拴狗的绳子是否结实。

记忆中的爷爷个儿不高,方方的脸盘,留着八字胡须,额头上布满了深深的年轮,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爷爷是生产队里看瓜护树的元老。同姓中,小辈人称吕斌二老,因爷爷在姊妹中排行第二,故此得名。大黑狗的狂叫引起了爷爷的注意,爷爷听到狗叫就远远地迎出门来。“爷爷,我给你送干粮来了,快把大黑狗拉住”。我叫喊着说:“哦!来了就好”,爷爷笑眯眯地向我走来。那大黑狗仍在狂叫猛扑。“呔!畜牲,还不住口!是我孙子来了”。爷爷指着大黑狗厉声喝道,只见大黑狗摇着尾巴止住了狂叫。

正是晌午时分,爷爷忙着做午饭,锅灶下边的火苗烧得正旺,小案板上正擀着面条。我帮爷爷烧火,爷爷一边擀面一边与我聊天。只见爷爷手脚麻利地切着面条,那“咯噔!咯噔!”的声音,悠扬顿挫,长长的提把面条,温馨留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场景也温暖着我年少的心灵。爷爷将切好的面条轻轻的在案板上抖上几下,撒上面薄,然后在地边拔来几根鲜嫩的小葱,再切成碎碎的葱花盛入碗中,最后用铁勺炼一些棉籽油,稍后便到入翠绿鲜嫩的葱花碗中,只听得“嗞啦!”一声,便闻得满屋清香,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真香,香极了。我是吃了午饭去的,在爷爷的再三劝说下我又吃了满满的一碗,竟也不觉得有多么饱,如有多余我真想再吃一碗,只是在心里忍住了。

一间陈旧的看瓜房,旁边一个大羊圈,屋后是沙渠和盐碱滩,屋前是种瓜种土豆的熟地。爷爷的任务就是看管队上的林场和羊圈,夏天主要是看瓜、看杏树。在夏秋两季,心灵手巧的爷爷也能用红柳或杨柳枝编织出许多日用品来,什么拾柴框子、盛馒头的小箩筐、打饭用的笊篱,也会绑扫帚等工具,但凡生产队上人张嘴要求的,他都不推辞。冬天闲暇时,也在沙枣渠边下夹子,偶尔也能逮个野兔、野鸡什么的,也算是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那时不禁猎,鸟雀鸽子随便抓,更谈不上环保意识的增强。

有一次,我到爷爷那儿去玩,正赶上爷爷要回家取药。爷孙俩刚下沙渠,走到盐碱滩边,百十米远处的红柳丛中钻出一条像狼一样的动物,淡黄色的毛发,尖尖的嘴巴,屁股后面托着一条长尾巴,那家伙站在那儿直挺挺地望着我们。我吓得赶快躲在爷爷身后,问爷爷那是狼吗?爷爷说:“那不是狼,那是一只狐狸,狐狸聪明着哩,还有二十四个救命屁呢!遇着天敌时它才会放,你不惹它,它也不会咬你”。我们向回走,那只狐狸也向别处走掉了。那次是我第一次见野狐狸,此后,就再也没有近距离的见着野狐狸了。

小时候吃个瓜不像现在这么随便。爷爷是个种瓜看瓜的能手,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打秧尖,都计算的十分精准。所以瓜秧长得茂盛,瓜也结的不少,到夏至过后满地都是西瓜。暑假时西瓜熟了,最先能吃到瓜的要算生产队上打场扬麦的人。分瓜也是偶尔的事,只是到了秋后才能分。去瓜地则是件愉快的事,远远地走着就能闻到瓜地里飘来的浓烈香甜,让人心怀荡漾。来到地边,瓜地里长满了碧绿茂盛的瓜秧,小的藏在瓜秧下,大的伸长脖颈露出瓜秧顶端,个头茁壮的大西瓜遍地都是。那时候的甜瓜,黄皮、黄瓤,吃起来特别香甜。还有一种小香瓜,黄一道、绿一道,吃起来不怎么甜,但闻起来特香。走在田埂上,地边的小草都散溢着浓郁的香瓜味。生产队上有的是地,可每年只种两块,一大块西瓜、一小块甜瓜,总共也不过五六亩地。爷爷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公私分明,思想好着呢!自己孙子吃瓜那也是没门的事,当孙子的只好把口水咽到肚里去。

记得有一次,我和堂弟照奶奶的吩咐去给爷爷送衣服和干粮。衣服送到后,爷爷只说了一句话:“没啥事就赶快回去吧!”。我和堂弟怯怯地转身将回,这时和爷爷一块看瓜的吴家姑爷说:“孙子大老远的来一趟就给个瓜吃吧”。可爷爷不行,给自家孙子吃瓜别人说闲话哩!最后,还是吴家姑爷乘爷爷去喂狗时,悄悄地给我俩半个烂西瓜。兄弟俩在河柳弯沙渠的柳树下吃个香甜,吃后不过瘾,兄弟俩又乘着月色去偷吃,手拉扯着瓜秧,也不管生熟,拣个头大的就往怀里搂,那高兴劲儿把自己都整失笑了。听到狗叫,就撒腿开跑,躲到僻静处,吃足了,剩下的也不敢往家里拿,只好做记号埋在沙渠边。

爷爷种的西瓜最大的能有二十多斤重。那时候没有多少化肥,全是农家肥,种瓜用的是当地一种叫做“苦豆豆”的植物,晒干发酵以后,施在瓜根的旁边,可使西瓜长的又大又甜,那可是真正的无公害西瓜。用手打开西瓜就能闻到清纯的甘甜,甜瓜的皮儿黄的发亮,吃一块就有蜜一般的香甜,吃两块就有前胸贴后心的透爽。而如今的西瓜与那时候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化肥多,而且放一周就坏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完了棉花收白菜,收完了萝卜收甜菜,最高兴的莫过于秋末刷瓜秧。等到刷瓜秧的那天下午,队上的大人小孩全都来到瓜地边,就像排兵布阵一般,个个手中提着个编织袋或大柳框。大人手提麻袋,小孩子提着小箩筐,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地里的瓜蛋子。所有人都能分到一份,可总嫌不够。大家都等在地边,只听队长一声令下:“开始!”就听得瓜地里都是“嗷吆!嗷吆!啊呀!啊呀!”的叫喊声。满地都是人,满地都是欢笑声,那场景让人激动万分!也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只要个头大就赶快进筐进口袋,迟疑不得,谁下手快谁就摘得多。太阳挂树梢的时候,夕阳的余晖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射出灿烂而幸福的笑容。我和母亲、弟弟抢摘了一大袋一小筐瓜蛋子。回家的路是比较远的,没有车,只能肩挑人扛,等把那些西瓜弄回家,月亮都挂在了南街的杨树梢上,可心也不觉着累,满眼都是满满的欢快!那时候的西瓜放到过大年都不坏。

记得一九八一年过春节时,爷爷因高血压、心脏病突发去逝了。只见大人小孩都哭个不停,而我却没有眼泪,也许只因爷爷没给我瓜吃吧!现在想起来真好笑,吃不上的东西总能记上一阵子,只因那年月物资匮乏,满足不了心中的渴盼。如今在茶余饭后,偶尔能唤醒我久远的记忆,忆起爷爷那清清淡淡的白水面条,忆起爷爷那瓜香四溢的田埂、大黑狗,忆起爷爷那巧手编织的箩筐,忆起爷爷那不徇私情的高尚品德,也使我由衷地怀念那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忆 我 的 爷 爷

那时我十岁,也就是1978年的样子,日子刚刚好起来。有一天中午,奶奶让我去给爷爷送干粮。说是干粮,其实也不过是玉米面掺了白面的馒头。我一路小跑,只三四里路,不一会儿就赶到爷爷看树的住所。远远地就听到那只大黑狗在狂叫,我心有些胆怯,不知那拴狗的绳子是否结实。

记忆中的爷爷个儿不高,方方的脸盘,留着八字胡须,额头上布满了深深的年轮,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爷爷是生产队里看瓜护树的元老。同姓中,小辈人称吕斌二老,因爷爷在姊妹中排行第二,故此得名。大黑狗的狂叫引起了爷爷的注意,爷爷听到狗叫就远远地迎出门来。“爷爷,我给你送干粮来了,快把大黑狗拉住”。我叫喊着说:“哦!来了就好”,爷爷笑眯眯地向我走来。那大黑狗仍在狂叫猛扑。“呔!畜牲,还不住口!是我孙子来了”。爷爷指着大黑狗厉声喝道,只见大黑狗摇着尾巴止住了狂叫。

正是晌午时分,爷爷忙着做午饭,锅灶下边的火苗烧得正旺,小案板上正擀着面条。我帮爷爷烧火,爷爷一边擀面一边与我聊天。只见爷爷手脚麻利地切着面条,那“咯噔!咯噔!”的声音,悠扬顿挫,长长的提把面条,温馨留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场景也温暖着我年少的心灵。爷爷将切好的面条轻轻的在案板上抖上几下,撒上面薄,然后在地边拔来几根鲜嫩的小葱,再切成碎碎的葱花盛入碗中,最后用铁勺炼一些棉籽油,稍后便到入翠绿鲜嫩的葱花碗中,只听得“嗞啦!”一声,便闻得满屋清香,那味道别提有多香了,真香,香极了。我是吃了午饭去的,在爷爷的再三劝说下我又吃了满满的一碗,竟也不觉得有多么饱,如有多余我真想再吃一碗,只是在心里忍住了。

一间陈旧的看瓜房,旁边一个大羊圈,屋后是沙渠和盐碱滩,屋前是种瓜种土豆的熟地。爷爷的任务就是看管队上的林场和羊圈,夏天主要是看瓜、看杏树。在夏秋两季,心灵手巧的爷爷也能用红柳或杨柳枝编织出许多日用品来,什么拾柴框子、盛馒头的小箩筐、打饭用的笊篱,也会绑扫帚等工具,但凡生产队上人张嘴要求的,他都不推辞。冬天闲暇时,也在沙枣渠边下夹子,偶尔也能逮个野兔、野鸡什么的,也算是改善一下自己的伙食。那时不禁猎,鸟雀鸽子随便抓,更谈不上环保意识的增强。

有一次,我到爷爷那儿去玩,正赶上爷爷要回家取药。爷孙俩刚下沙渠,走到盐碱滩边,百十米远处的红柳丛中钻出一条像狼一样的动物,淡黄色的毛发,尖尖的嘴巴,屁股后面托着一条长尾巴,那家伙站在那儿直挺挺地望着我们。我吓得赶快躲在爷爷身后,问爷爷那是狼吗?爷爷说:“那不是狼,那是一只狐狸,狐狸聪明着哩,还有二十四个救命屁呢!遇着天敌时它才会放,你不惹它,它也不会咬你”。我们向回走,那只狐狸也向别处走掉了。那次是我第一次见野狐狸,此后,就再也没有近距离的见着野狐狸了。

小时候吃个瓜不像现在这么随便。爷爷是个种瓜看瓜的能手,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打秧尖,都计算的十分精准。所以瓜秧长得茂盛,瓜也结的不少,到夏至过后满地都是西瓜。暑假时西瓜熟了,最先能吃到瓜的要算生产队上打场扬麦的人。分瓜也是偶尔的事,只是到了秋后才能分。去瓜地则是件愉快的事,远远地走着就能闻到瓜地里飘来的浓烈香甜,让人心怀荡漾。来到地边,瓜地里长满了碧绿茂盛的瓜秧,小的藏在瓜秧下,大的伸长脖颈露出瓜秧顶端,个头茁壮的大西瓜遍地都是。那时候的甜瓜,黄皮、黄瓤,吃起来特别香甜。还有一种小香瓜,黄一道、绿一道,吃起来不怎么甜,但闻起来特香。走在田埂上,地边的小草都散溢着浓郁的香瓜味。生产队上有的是地,可每年只种两块,一大块西瓜、一小块甜瓜,总共也不过五六亩地。爷爷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公私分明,思想好着呢!自己孙子吃瓜那也是没门的事,当孙子的只好把口水咽到肚里去。

记得有一次,我和堂弟照奶奶的吩咐去给爷爷送衣服和干粮。衣服送到后,爷爷只说了一句话:“没啥事就赶快回去吧!”。我和堂弟怯怯地转身将回,这时和爷爷一块看瓜的吴家姑爷说:“孙子大老远的来一趟就给个瓜吃吧”。可爷爷不行,给自家孙子吃瓜别人说闲话哩!最后,还是吴家姑爷乘爷爷去喂狗时,悄悄地给我俩半个烂西瓜。兄弟俩在河柳弯沙渠的柳树下吃个香甜,吃后不过瘾,兄弟俩又乘着月色去偷吃,手拉扯着瓜秧,也不管生熟,拣个头大的就往怀里搂,那高兴劲儿把自己都整失笑了。听到狗叫,就撒腿开跑,躲到僻静处,吃足了,剩下的也不敢往家里拿,只好做记号埋在沙渠边。

爷爷种的西瓜最大的能有二十多斤重。那时候没有多少化肥,全是农家肥,种瓜用的是当地一种叫做“苦豆豆”的植物,晒干发酵以后,施在瓜根的旁边,可使西瓜长的又大又甜,那可是真正的无公害西瓜。用手打开西瓜就能闻到清纯的甘甜,甜瓜的皮儿黄的发亮,吃一块就有蜜一般的香甜,吃两块就有前胸贴后心的透爽。而如今的西瓜与那时候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化肥多,而且放一周就坏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收完了棉花收白菜,收完了萝卜收甜菜,最高兴的莫过于秋末刷瓜秧。等到刷瓜秧的那天下午,队上的大人小孩全都来到瓜地边,就像排兵布阵一般,个个手中提着个编织袋或大柳框。大人手提麻袋,小孩子提着小箩筐,虎视眈眈地注视着地里的瓜蛋子。所有人都能分到一份,可总嫌不够。大家都等在地边,只听队长一声令下:“开始!”就听得瓜地里都是“嗷吆!嗷吆!啊呀!啊呀!”的叫喊声。满地都是人,满地都是欢笑声,那场景让人激动万分!也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只要个头大就赶快进筐进口袋,迟疑不得,谁下手快谁就摘得多。太阳挂树梢的时候,夕阳的余晖照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射出灿烂而幸福的笑容。我和母亲、弟弟抢摘了一大袋一小筐瓜蛋子。回家的路是比较远的,没有车,只能肩挑人扛,等把那些西瓜弄回家,月亮都挂在了南街的杨树梢上,可心也不觉着累,满眼都是满满的欢快!那时候的西瓜放到过大年都不坏。

记得一九八一年过春节时,爷爷因高血压、心脏病突发去逝了。只见大人小孩都哭个不停,而我却没有眼泪,也许只因爷爷没给我瓜吃吧!现在想起来真好笑,吃不上的东西总能记上一阵子,只因那年月物资匮乏,满足不了心中的渴盼。如今在茶余饭后,偶尔能唤醒我久远的记忆,忆起爷爷那清清淡淡的白水面条,忆起爷爷那瓜香四溢的田埂、大黑狗,忆起爷爷那巧手编织的箩筐,忆起爷爷那不徇私情的高尚品德,也使我由衷地怀念那段难忘的少年时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