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吕健的头像

吕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06
分享

看风筝

看 风 筝

文/吕健

前一阵子,母亲与我闹别扭。原因很简单,我休存假到泰国去旅游。母亲闹着也要去,我没带她,她便一直生我的气。我苦笑不得,只因她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腿脚不便,且有心脏病和高血压,飞机是坐不成。母亲很固执,也很倔强,我是知道的。

三月末,我要到外地去工作半月,临走之前,我须缓和与母亲的情绪。母亲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老父亲年老多病,常年由母亲照顾,很是辛苦!我去母亲那边,最多也就是给做一下室内卫生,间或给老年痴呆的父亲刮刮胡子,洗洗脚。其间,我问父亲:“明天看杏花去吗?父亲不做声,看风筝去吗?他也不做声!”母亲在一旁着急地说:“你给那勺子说有什么用?明天若是天气好就去看看!”我知道:二老喜欢我开着车,拉着他们四处观光。这样的照顾,母亲早已习以为常,但情绪有所缓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家和万事兴的道理时时在我脑海中荡漾。母亲爱生气,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清明节快到了,我是最怕她出事。2016年清明节前的心脏病就是例子。她若有个三长两短,那照顾老父亲就更麻烦了,所以,当下让老母亲高兴,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前一天给老父亲洗脚时,就与母亲约好了第二天下午去月牙泉小镇看杏花,然后去文博会场看风筝。第二天午休起,我如约地拉着二老去赏花。

其实,月牙泉小镇也不是很远,只五公里多。车子到了小镇,我说下去看看,见人不是很多,母亲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我说:“那就去看杏花。”母亲说:“好的”。车子走在月牙泉村的街道上。柳树吐着嫩牙,白杨树还在观望着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水渠边有一段杏花树开花了。我将车子停了下来。向母亲说道:“要不下去看看?”母亲说:“就这个样子,坐在车上看看就成了。”父亲靠着车窗向外张望。我摇摇头,在心中叹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我将车窗按下:那一排杏花在水渠边开的正艳。洁白的花瓣,白里透着点点红蕊,阳光温暖地照着大地,蜜蜂翁翁地闹着杏花,两只骆驼在不远处的院落里反刍着草料,三五家农人在田间忙碌着自家的农事,偶尔也有流浪的猫、狗在街边渠边撒欢!二老隔着车窗看了好一阵杏花。其实,他们就是想出来透透气、散散心,看景只是个样子!待满足母亲的心思后,我们便缓缓地向文博园走去。

一路上,母亲回忆起年轻时走月牙泉逛亲戚家的事来。她滔滔不绝地向我讲着从前的故事,我开着车,只是哼着,也顾不上认真听,过后也不知她说了些什么!赏杏花在西边,而文博会场在东边。

三月三十日,正是敦煌第三届国际风筝节。因是周日,大人带着孩子都来放风筝。车子走到第一道门口时,就听到音乐四起,会场的上空飘满了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风筝。我将车子开到会场北边的路旁停好。开车门将老父亲慢慢地扶下车来,母亲拿个蚂蚱櫈,放在人行道旁,我将父亲扶稳坐定,见母亲只拿了一个凳子,便问母亲:“你是走走呢?还是坐下来看呢?”母亲答到:“我想坐下来看风筝!”我随将后备箱里的一叠报纸递给她,只见老母亲将报纸放在路边的台阶上,因她身体胖,坐下去时略显有些吃力。

天空中虽刮着三四级风,但阳光依然灿烂明媚,广场上有服装走秀的,也有表演节目的;但更多是飘在天空中的风筝。有的像蝌蚪,有的似飞龙 ,有的像七品县令,有的像蜈蚣.....只是颜色各异,五花八门.....二老就坐在车前看风筝,像两个老孩童,眼睛向天空张望着,心也跟着风筝在飘飞。我知道他们的童年肯定没有放过风筝,那年月穷的肚子都吃不饱呢!哪有心思放风筝?二老看风筝,我则忙着拍小视频。坐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扶父亲起来走走,母亲便又坐在蚂蚱凳上继续看她的风筝。

隔着护栏,就见有十多个年轻男女在张罗着放一个大风筝。一个叉车上装满了空心砖块,风筝线的一端就拴在叉车上,是怕被风吹走。那个大风筝是个巨大的圆形,颜色是:红、黄、紫、绿、橙、褐、白七色。这时天空中的风也不是太大,我带着父亲走在人行道上,目的是让他活动活动。老父亲穿着老北京布鞋,迈着碎步,扑飒、扑飒地向西走去,我跟在后边;待走到路的尽头,我就让老父亲调头向车子那边走去,此时,路边又多了几辆车子,大多都是姑娘或儿子带父母过来看风筝的,当然也有带孙子一块来的。满天的风筝,忽高忽低的在文博会场的上空飘荡着,那行云流水般的风筝,像荡秋千时的激情,更像上街购物后的欢快!花花绿绿的场景,像天上的街市。当我与父亲回到车子前,母亲早就藏在了车子有阴凉的一边,怕太阳晒着。我扶父亲再次坐到马扎凳上。待我照过两个小视频后,我问二老:“喝水吗?”不喝!只听母亲答道,父亲也摆手示意不喝。我问母亲:“是回家呢?还是再看看呢?”母亲答道:“再看看,等把那个大风筝看完了再回家!”

将近一个多小时了,那十多个年轻人,还没有把那个七色大风筝放飞天空。我站在护栏外看他们放风筝。此时的风刮大了,天公真是作美!那十几个年轻人相互协作,赶快抓紧这难得的机遇;五六个人将风筝拉开摊平,八九个小伙子将分岔开的线绳拉着迎风跑起,但见那像丝绸一样的巨轮风筝慢慢地飘飞起来;就听四周的人们叫喊起来: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大风筝迎着风簌簌地升向天空,像个巨大的车轮飘荡在文博会场的上空。此刻,其它的风筝就显得更渺小了。

小时候也没有放过风筝,看风筝只是后来进城以后的事了。风筝看多了,但我是第一次见如此巨大的风筝飘荡在天空。孩子们呼喊着,大人们则忙着拍视频。放风筝的年轻人则忙着拉绳子,拉不住时就靠那个叉车拽着。放起来了!放起来了!母亲终于高兴地说了一句话!父亲则抬眼向前看着,右手指着那个巨大的风筝,示意让我看!我知道他表达不出来,但心里是明白着哩!说话间,就见风向突变,只见那个巨轮风筝向北边飘过来,十多个青年正努力地掌控着局面,只可惜风的张力淹没了他们的努力!巨轮风筝借着风势,旋转着翻越了隔离栏,风筝的一端已落在了路上。此刻,我的职业让我意识到路上的危险性,我赶快与另一位路人,站在了路的两端,把过往的所有车辆挡住。只见那十多个男女青年,还有那辆叉车,一起用劲地把巨轮风筝拉回文博会场,不料风筝在翻回护栏时,底部挂在了路灯架子上,巨大的张力将那个铁架拔的嘎嘎作响!瞬间就将底座拨起,五六个路人挑起将风筝线拽住,那挂在灯架上的丝绸也被风的张力撕扯开来。最后,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将那个七色巨轮大风筝收回。我远远地扫了一眼二老,只见父亲看着发呆!母亲看得有些恐怖!我走到近前时,母亲还在自言自语地说:“哦幺幺,没见过这大的风筝,都怪这妖风乱吹一通,要不还能多看一会!”我说:“这会儿该看足了吧!”母亲说:“好了!好了!都快三个小时了,回去也正赶上吃晚饭。”

我开着车,看着会场上那一派彩旗在风中摇曳,看着老爸老妈脸上流露出的淡淡欢快!心里像完成了一件艰巨的重任。因为他们就是我的天,也是我的山。一样的时光,就看你用到哪儿。看风筝也是一样的快活,特别是陪着父母一起看风筝,我不知道这样的时光还有多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