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勇的头像

高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5/10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洗手作羹汤

那天,一名90后的女同事在办公室里闲聊时抱怨,她和老公结婚3年来,一直分居两地,各忙各的事。偶尔相聚不是上餐厅就是订外卖。一个人的时候,更是没有心情做饭,家里的餐桌已经成了多余的摆设。自从成家后,长期吃着店面里重油重盐的饭菜,眼瞅着自己体重一路飙升,烦恼不已。

她的情况很快引起了共鸣,聊着聊着,大家觉得还是小时候好,每天都是父母将热漉漉的饭菜做好了端上桌,一家人围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边吃边聊,真地非常温馨。

别说这一代年轻人不会做饭了,就连现在的七八岁小孩子也学会了拿着手机点外卖,想吃什么点什么。如今的餐饮业服务的确越来越便利了,可是“烟火人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了。

我刚工作时也不会做饭,除了煮个面条,做点简单的素食,应付一下自己而已。真的要是七荤八素地搞上一桌招待人,还是觉得无从下手。

儿子出生时,我老老实实地将父母从老家里请到身边来,老爸当主厨,老妈打下手。那时候,他们不再年轻,可是为了自己的孙子,也乐此不疲地为我们打理一日三餐。

老爸做的饭菜自然适合我,让我百吃不厌,又落得了清闲。借着儿子的名义,我也心安理得地吃着老爸做的饭,一过又是十余年。

自从上了高中,我就开始住校,直到远离家乡工作。一个人生活惯了,也自由惯了。自己不会做饭,就到处打游击,在好友家里蹭饭是常有的事,街头买几个包子充充饥也可以糊弄一餐。这次重新和爸妈一起生活,生活也很快有规律起来。

爸妈都喜欢打牌,晚上没有事,我就陪着他们打一轮,消遣消遣。有时实在不想打牌,就一起看看电视。那些年,追过的电视剧不知有多少,从《大宅门》到《芈月传》,几乎没有落下一部流量剧。所有的家务事都不用我去操心,这样的日子自然过得滋润。

不知何时,电视美食节目突然流行起来了。而且长盛不衰,也越来越娱乐化。《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部做得比较好看,既体现了天南海北的风味,也记录了山野湖海间采集、狩猎、捕捞等过程。特别是在介绍那些民间的小吃时,看乡民在烟熏火燎的大锅灶里翻炒,日常而朴实,让人感到非常真切。这有点像我们旧时的乡下生活,爸妈都很爱看,而且津津有味地看着评着笑着。

有一集还播出了我们老家的小吃——鸡汤泡炒米,这是一道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家乡特色菜。影片是在安庆城南一个不起眼的小店面拍摄的,一切外景都照旧,也没有因为要拍摄节目格外地粉饰,小店的外墙被烟熏得漆黑,用来翻炒的一口大铁锅就架在圆桶煤灶上,早已谢顶的店主端坐在方凳上,用竹筅帚在锅里娴熟地刷来刷去,锅里的米粒很快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一粒粒爆发膨大,像一只只金黄的虫蛹。抓一把炒熟的炒米,撒在一碗滚烫的鸡汤里,不待泡化,舀起,入口脆香。这就是家乡味道,也是我儿时的味道。

其实,小时候,鸡汤不常有,只有逢上重要日子,才会杀鸡待客。我们平常吃的炒米,白开水一冲既可,有时也会加一勺猪油,漂点油花,喝起来也香味绵长。鸡汤泡炒米算得上一道珍贵佳肴了,客人吃了心满意足,我们自己也吃得脸上有光彩。

眼看儿子一天天长大,进了幼儿园。有一天吃饭时,我们谈论起微信上的一个趣闻,一位年轻妈妈一百天不重样地坚持给孩子做早餐。为提高孩子的食欲,饭菜都做成各种卡通模样,花儿一样精美。老爸看了那些图片也啧啧称奇,顺便淡淡地提醒我们,“伢苗儿养得好,就要从小吃得好。”

爸妈还是像教育我儿时一样地,希望孩子规规矩矩地吃饭,“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可是儿子从小吃饭就不上桌子,爱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动画,一边吃。还经常挑食,不愿吃青菜,他们自然看不惯了。我们劝不动就急了,开始大声地呵责。这时,爸妈在一旁都忍不住唠叨了。

老妈又习惯性地叹息一声:“你们不要嫌我们啰嗦。小孩子挑食,是你们平时没有让他养好习惯。俗话说,山珍海味不如粗茶淡饭养人。平常的饭菜做得有味,小孩就会有好胃口。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了,还能活多久?也不能照顾你们一辈子。你们要学会自己作做饭,以后不要让孩子跟你们受苦。”

老爸也皱着眉头应和着, “是啊是啊。”说完就默默地转身走开了,他是怕自己说得再多我们也听不进去。

前些年,私房菜突然红火了一阵子,我经不起几个好友一起撺掇,也没有跟家里人商量,就热情高涨地和他们合作开了一爿小店。

我打算专做我们家乡风味的地方菜,可是对家乡菜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向老爸请教。老爸知道我开了饭店,觉得不可思议,心里虽有微词,也没有多说。只是担心我一个平时不做饭的人,很难懂得客人的口味的。

他还是怕我搞不好饭店,就从头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把控火候,烧什么菜关键要添加什么佐料,才能做出纯正的家乡风味。他也不懂得如何教学,就让我在他做饭的时候,站一旁观观摩,有时还让我给他打下手。一边示范,一边传经解惑。其时,老爸已年近八旬,已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每次做菜前,老爸总是习惯地一边在菜盆里洗一洗手,一边指导我要预备哪几道菜,先做哪道菜,然后一气呵成洗切蒸煮炒,转眼十几道饭菜就热气腾腾地端上桌。

“烧菜做饭并不难,只有一个窍门,入味才好吃。这就要掌控好火候和下锅的先后顺序。”老爸不是做厨师的,却有他自己一套厨艺经验。在老爸的精心调教下,我也学会独立打理一桌饭了。

多年的父子从来没有深切地交流,不想在厨艺上竟然有了如此默契。

三年前的12月中旬,正值星期天,老爸做好了午饭等着我回来,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沙发上。当时我正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等我匆匆忙忙赶到家,老爸早已不醒人事。我们全家人一阵手忙脚乱地打120,将他送医,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那段时间,我们接待老家来的亲戚,一遍又一遍哀伤地回忆。往日的滴点都一一浮现眼前,有时又恍忽感觉老爸真的没有走远,他或许是到哪儿散步去了,等等还会回家,心里又怅然若失。

老爸走了,老妈年纪也大了,她爬不动楼,也看不惯我们的懒散,不愿和我们一起生活,就到姐姐家去住了。

失去了老爸,一日三餐的重任又回归到我们自己身上。别说每天手忙脚乱地在厨房里烧菜做饭,接受烟火的洗礼,就是每天准备菜谱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菜市场里常有的菜换来换去就那么十几种,这就要让我们自己学会搭配。突然才发现,有个老爸照应着我们真好,可是这样的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大雪时节,下了一夜的雪厚厚地积在草地上,树枝头,就连窗台上也积了白皑皑的一片。我对老爸的思念,也就像这厚厚的白雪压在心里。

当我习惯地洗手准备下厨时,那冰冷的自来水啊真是刺骨的寒彻,将我冻得浑身一激灵,我才想起去开热水器。我静静地等着自来水哗哗地流淌着,思绪也在不停地流淌。是啊,过去每个日子里,老爸都是站在这里黙黙地替我们做着饭菜,为我们打理着一日三餐。即使是在这样的冬天,他也是一边不停呵着双手,一边洗着菜的情景。他宁愿双手冻得红彤彤的,也舍不得用燃气。

有爸有妈的日子就是幸福啊。记得儿时的冬天,天气寒冷,经常冻得人直打哆嗦。每天一大早从嘹亮的鸡鸣声中醒来,我总是赖在热被窝里迟迟不肯起床,就听见身边窸窸窣窣的一阵声响,那是妈妈借着窗外一点微弱的光亮下厨房了。等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桌上早已摆上了香甜可口的饭菜。那时候的我,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根本不懂得烧菜做饭的辛苦。

也是这样滴水成冰的冬天里,清晨醒来,隔夜封火的煤炉熄了,老爸就要用枯草干柴重新生火。那些柴火冷得就像一根根冰棍,让我不敢直接用手抱,我就用衣袖一点点地夹过来送给老爸。看老爸蹲在那里,哆哆嗦嗦地点着火柴,先将草燃上,再用扇子慢慢地扇,浓烈的烟雾腾地而起,呛得人眼泪直流。等到煤炉上瓦礶里煨的鸡汤或骨头汤,渐渐地开了,满屋飘香,我们这些孩子一个个小馋猫似在火炉旁转悠,挪不开步子。

还有,除夕之夜,也是乡下最热闹的日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厨房里咚咚锵锵地响个不停,锅灶上热气腾腾地弥漫着水雾,老妈坐在灶堂下添柴加火,老爸一会儿忙着切菜炒菜,一会儿看一眼木甑子的蒸饭,两个姐姐也没闲着,她们在帮忙洗菜。大家里里外外地忙着准备年夜饭,只有我一个人无忧无虑地在门外和小伙伴玩着。

等到开席了,那些平时吃不上的各种美味佳肴都可以随意品尝,当我伸出竹筷,去夹饭桌上的大鱼大肉,脸上也流露着喜滋滋的满足。

如今,老爸离开我们已有四年了,这一切美好的滋味已成了岁月的记忆。有老爸的日子,我不用慌。每当饭点的时间到了,无论电视有多精彩,他都会抽身站起来说一句,“好了,我要做饭了。”然后走进厨房里,洗一洗手,开始准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可是,我还来不及为老爸亲手奉上一桌像样的饭菜,他就离我们仙然而逝。洗手作羹汤,这是老爸给我留下的温馨的一幕日常,也是深深植在我记忆中的一种仪式感。传统的美食文化,在我们的手中,还会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吗?我们的孩子,他们还会像老爸一样,热衷于自己做菜做饭吗?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