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龙见锋的头像

龙见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11
分享

绿意端午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元代●舒頔《小重山·端午》

小儿尚幼,外婆家门前的场坪是他快乐的游乐场。说是场坪,其实是个仅有四五个平方米的小平地,平地的边缘长着多年前孩子姥爷栽下的3棵李树和1棵桃树。因怕小儿摔倒,孩子外公外婆用深山里觅来的绵竹,围成栏杆。在这个小天地里,孩子认知了他生命的第一种颜色——绿。那是一个春日清晨,阳光透过婆娑伸展的抽出嫩绿新芽的树枝间洒落,斑驳耀眼。孩子随着跳跃其间的鸟雀,寻声而去,说出了他咿呀冒语后的第一声“绿”。

绿是生命,是生命的延续。我没有责怪孩子,因为我时常不在他的身边。不管咿呀学语,还是蹒跚学步,我都没有尽到人父的职责。不过我很庆幸,孩子有疼他护他爱他的外公外婆。我很感谢,他们给孩子的那块绿色“游乐场”。周末或节假日,我很期待,往往周五我的心就已经徜徉在孩子绿色的小天地里,与他相伴。

端午那天,我像往常一样与孩子在小天地里摆弄着玩具。也许是时下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淡化了节日氛围,我没有刻意为端午准备什么。玩耍间,孩子攀爬着绿色绵竹栏杆上了树,要我扶着他数着枝头低垂的绿叶。数树叶,是孩子喜欢的游戏。既不伤害小树,也呵护绿色的生命。不愿数着同一枝头树叶顽皮小儿,却让我扶着他的手臂费力不少。不知道我不在的时候,他的外公外婆是如何支撑的。

“爸爸,你看宝宝家门上也有绿色的树叶”。随着孩子声音和视线寻去,我发现房子大门门楣上有一捆蒲草和艾叶。蒲草和艾叶是端午必备的植物。记得孩提时,父亲总是早早叫醒我们哥俩,拉着我们去对面的山沟里打蒲草和艾叶。用它切成段,煮成水给我们擦拭额头、颈部,洗手洗脚,说是这样能驱邪避魔祛病消灾。当我们在那股淡黄色的蒲草艾叶浓味里,揉开惺忪的睡眼,撑开懒散的腰肢时,我们知道:最喜欢的粽子就要出锅了。母亲揭开锅,蒸腾的雾气满屋弥漫,层层拨开粽叶,闻着豆香糯香的粽子,满脸的幸福在吞咽口水的喉咙里滚动着,忘记了是否是因为屈原才有粽子。给孩子讲述节日的由来,是父母的职责。此刻我只能告诉孩子,门楣上蒲草和艾叶不能采。

孩子对绿色的情感,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他不采树叶,不采花,但喜欢着。哪里有一朵盛开的或起着花骨朵儿的,他都会告诉身边的人,分享着。端午那晚,我多做了几个菜,大多是孩子喜欢的蔬菜,每个菜品上点缀着绿色葱花,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在这样绿色里,孩子高兴着,聚在外公外婆身边的一家也高兴着。一个充满绿意的端午,长大后我一定告诉孩子,关于屈原与端午以及一个绿色绵延的故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