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佳帅的头像

李佳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7
分享

一首震颤人心的离别之歌

一首震颤人心的离别之歌

——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清明过了几天,我所居之处没有霏霏淫雨的景象,甚至清明当天还是艳阳高照。

清明无雨,这是不常有的,人们的印象中清明总是和 “雨”连接在一起,以至于常常提起清明,下一句就要接“雨纷纷”了。清明,历代诗人词客多有吟弄,我们最熟知的便是杜牧杜樊川的《清明》诗了。纷纷细雨,路上羁人,或落魄断魂,或思念故人,总之是想买酒消愁,于是便去杏村沽酒,以慰藉自己的灵魂。

清明,清明!天清地明。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最特殊的一个存在,是因为它兼顾节日与节气的双重属性。节气上春日显现、生机勃勃,节日上怀念故去、砥砺当下。所以在这一天里,“生”与“死”总是交织在一起,而古今中外,多少悲伤事,莫过于生离死别。我不能说不喜欢这一天,但在这一天却实有很多感触,其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便是重读苏轼苏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对于苏东坡的诗词,人们总是被“大江东去”的豪放吸引,殊不知当东去的大江之水淘洗了双目之后,那潺潺溪水、深婉缠绵之处,也不乏佳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便是苏东坡深婉缠绵的代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十九岁时与王弗成婚,王弗美貌年轻、孝顺温柔,二人情深恩爱,可惜造化弄人,王弗在二十七岁那年便早早离去。

王弗故去之后十年,苏东坡宦海沉浮,孤傲的文人太容易“淹死”在这宦海中了。因屡次反对新法,长时间地频繁贬谪迁调,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熙宁八年(1075年)改任知密州。政治的失意,经济的困顿,生活的琐碎,季节的寒冷,地理上的偏僻,苏轼终于病倒了,喝酒成了他发泄的方式,而梦成为他回忆旧事的寄托。这首词,便是苏东坡回忆梦中事所作。

生活的变迁,岁月的流失,你我一生一死,隔绝已近十年。而那万缕愁绪始终盘结于心,难以挥散。你的孤坟远在千里,我心中的凄凉悲伤无处诉说。即使相逢你也该认不出我了,因为十年风雨漂泊,我早已是灰尘满面、鬓发如霜的模样了。晚上忽然在梦境中又回到了家乡。只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因为过度想念,再次相见了,即便是在梦中,我却说不出话来。料想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小松树的坟山,是你年复一年地思念我而痛欲断肠的地方。

只有在梦中,苏东坡变回了曾经的样子,那个没有被宦海摧残的样子。但梦终究是梦,是梦就有醒来的那一刻。我无法想象梦醒的那刻,他环顾四周发现刚才的种种是梦中之事的那种心情,我也无法猜测他多久才从这种复杂的心情中走出来,所幸他伪装的很好,他历经沧桑的眼中看到都是美好。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篇写的是苏东坡对妻子的思念,更是梦中相见后的不忍离别。但,离别是生命的常态,却也是生命中最难以承受之痛。离别本身就是悲剧,生命从开始的那刻,便充满了离别,正是这些离别,让我们不能忽视生命的美好。正是这些离别,让我们在悲伤中看到了生命的真谛,在离别中找到了成长的力量。让我们珍惜每一份情感,感恩每一次相遇,勇敢面对每一次离别,让生命在离别与重逢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