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吃罢中午饭,带着大小两个朋友,沿着趣兜风提供的路线,开车一路向西。三年大疫,一直小心翼翼困在家中,第一次这么漫无目的、无拘无束地出行。孩子们好奇地望着车窗外面,所过之处那些平淡无奇的街景,成了他们两位热烈讨论的话题。
听着趣兜风里对于第一个景点戒台寺的介绍,讲到了恭亲王在戒台寺的故事,又想起多年前路过戒台寺恰逢大斋堂开斋带着小朋友一起吃斋的景象。我们就七拐八拐沿着山路,寻见了一处牌坊建筑,上写“戒台寺景区”几个大字。开车进去不多远就是一个停车场,停车场车不多,停好车,我带着两个大小朋友沿路而上就到了戒台寺的大门外,买了门票,跨过那高高的门槛进入院内便是寺内了。
“这里面供奉的是什么神仙?还有人在这磕头。”两个大小朋友,一起跑向进入大殿院内的山门方向。我和他俩聚齐在山门外一块碑刻前,“咱们一起看看吧。看看上面写的内容便知道了”,原来此门为山门,门内的两位是亨哈二将,是守护山门的两位将军,看他们都是手持兵器、怒目圆睁的样子。正是因为有他们在,入寺的人方才更多觉出了这里的安静和肃穆。
“这里跪拜的人是真的信奉吗?”大朋友问起了我这个话题。我说:“从他本人来看,应该是真的信奉。”“那如果不是从他本人看呢?”又问。我说:“如果从分类看,应该会有两类人:一类是实用主义的信奉,会有具体的事情要佛祖帮忙,比如职场顺利、升官发财、考试必过之类的诉求;一类是精神层面的信奉,来这里跪拜寻求内心的纯净,涤荡自己的灵魂。前一类人可能居多。”“实用些拜佛,有什么不好呢?”又问。我说:“实用主义太过功利,效果不一定好,越是着急求要的东西,以一种非常功利实用的心态去求,则不一定能得到。如果求问的是内心的纯净这些看起来不怎么直接有用的东西,反而更容易得到。”我说完,大朋友就不再问了。
我们所到之处都可以看见,参天的巨松。看着他们的年龄,500年、800年、1000年、1100年,我和两位大小朋友都尤为惊叹。有一棵罕见古松,称为抱塔松,他粗壮有力的树干跨过汉白玉的栏杆斜着伸展出去,环抱着一位高僧法均大师的墓塔。苍翠的枝叶,肃穆的古塔,定格在这蓝天白云之下。大殿院子里,是各式各样的香:有一个大大的元宝的,还有一叠元宝的像是一座小山,有大大小小的莲花的,还有粗细不同的普通的香……各有其功效,足见其香客的不同种类的需求,似乎也进一步印证了我跟大朋友讨论的“是否真的信奉”的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整个院子,各式各样香焚烧所产生的一种刺鼻的气味,与这肃穆而安宁的寺院有些格格不入,又有些习以为常,见惯不怪。我心中的寺院,似乎不是这样,应该用最朴素的心境,燃起那最细微也最缭绕的香,那香气在空中缓缓起舞……而那刺鼻的香味和那滚滚的浓烟将我拉回现实……这也成为了孩子们不太满意的地方,这味道呛鼻子,不愿驻足久留。
瑕不掩瑜,匆匆一游戒台寺,我们尽量绕开这浓烟滚滚和香气扑面的地方,还是寻到了一份多年不曾得到的内心清净和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