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月下推演(4)
“婵娟姐姐,你凭什么认为屈大夫的声名一定会超过商鞅呢?”
“精卫,简单点说吧,商鞅虽然在变法方面比先生棋高一着,为秦国后来的强大奠定了基础,但是他的心中只有君王,只有自己,没有百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法令对百姓十分严酷,对违犯法令者的处置尤其严厉,主张‘内行刀锯,外用甲兵’,崇尚暴力,轻视教化。百姓成了他效忠秦王、谋取私利的工具。”
“我赞同你的说法,商鞅的法令之严厉是出了名的。”
“商鞅的变革虽然废除了旧的制度,建立了新的制度,但只是符号和推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保障了地主们的利益,并没有给百姓带领实际的好处。相反,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百姓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
“也就是说,商鞅的变革,出发点并不在于为百姓谋福祉,只是维护和加强了秦君对国家的有效统治,从而促进了秦国的崛起。婵娟姐姐,这样理解对吗?”
“你们的见解都很好!一个政权也好,一次改革也好,如果不以民为本,不为百姓谋福祉,不去谋求改善君王与百姓的关系,只顾片面加强君王的地位,甚至助长君王的野心,就会与民心民意发生冲突。这样的政权就不会长久,这样的改革也不能算成功。孔子就主张‘仁者爱人’;孟子说得更明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失去以民为本的基础,依靠暴力可以维持一时,决不能图长远!”
“屈大夫所言极是!我原以为屈大夫信仰的是法治,没想到您对儒家的思想也很推崇。”
“精卫,先生是多么博学的人,他对诸子百家无不通晓。他又曾经出使过那么多的国家,尤其对齐国更加熟悉。先生的变法,正是集中了各国的优点,吸取了各国的经验。可惜的是,怀王没有头脑,听信谗言,才葬送了楚国的前途,也辱没了先生的英名。真是可悲啊!”
“婵娟,你不能再喝酒了,再喝就多啦!”
“我难过呀,先生!”
“俱往矣,俱往矣!难过有什么用!过去我们身在其中,看不清楚事情的全貌。今天,幸亏小精卫的到来,让我们有机会置身事外,重新审视当年发生的事情,总算让我们做了一回明白人。精卫,谢谢你呀!”
“谢我什么呀,屈大夫!我才要好好谢谢您和婵娟姐姐呢,是你们让我明白了许多事理,我恨不得也要去周游列国呢!”
“那你不去填海了?”
“婵娟姐姐,自从我在羲和那里知道了我溺海的真相以后,我就不打算继续填海了。最近我一直在想,过去是谁让我相信自己是淹死在东海里的?我又是怎么发誓要填东海报仇的?我很想弄明白这一切。”
“精卫,你有这样的想法也很好,我们不能稀里糊涂的活着。记得当初我被赶出王宫,流放江南的时候,那是多么的痛苦啊。常常一想到自己忠心耿耿,耗尽心血制订的法令,说取消就取消了。眼看着君王在毁灭楚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却无法制止他。那时候的楚国,就像一辆奔向悬崖的马车一样,无人提醒驾车的,也无人设法扭转它前进的方向。你们说我能不痛心疾首吗?我无法改变自己,也无法解脱自己,所以,我就写下了那些诗句,把我的爱、悔、愧、恨统统熔铸进那些诗行之中。也就是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我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光明,甚至看不见人间的真理。结果,徒然以一死了之,却留下千古遗恨。直到今天,是你精卫才让我重新审视当年的变法,重新审视我的人生之路,重新思考我变法失败的原因。现在,我总算看清楚了一些,想清楚了一些,心头也如释重负。”
“先生的话我怎么听不太懂了……”
“屈大夫,您这是——”
“没有什么!——我很奇怪的是,后人为什么只把我当做爱国的楷模来崇拜,却不把我当做变法失败的典型来指责?你们说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因为你的心里想着百姓,你的变法是为了百姓,你的诗歌表达的感情与百姓相通。”
“婵娟说的对!屈大夫,要论对历史的贡献,您未必比得上商鞅;要说对百姓感情,商鞅远远不及您。您 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俱往矣,俱往矣!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