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梨花的头像

梨花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6/04
分享

东江闽南愿

1996年,在惠州做记者、是惠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的东江闽南人黄永平,离开了惠州,先后来到广州和美国波士顿开创事业。虽然离家乡愈来愈远,事业也愈来愈忙,但是深藏在他心底的一个少年梦,三十多年来都时时在提醒自己:此梦一定要圆,那是关系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感情寄托。

最近,黄永平带着这个深藏心底31年的少年梦回到了故乡惠州。廿六年后再次见到黄永平,是在去年的冬天。听说我老家六百年前从福建来,会讲闽南话,他很高兴。我们用闽南话交流,无拘无束地似亲人般无所不谈。黄永平告诉我,他是东江闽南人,他忘不了家乡的闽南语。黄永平从17岁开始,就有一个心愿:要保护濒临消亡的东江闽南语。这个心愿一直揣在他心里几十年,便成了他的一种心结。这个心结有时令他寝食不安。

黄永平用闽南语告诉我:阮(我)的故乡置(是)蓝田坝,阮村讲的话甲(跟)周围的村民讲的话毋(不)同。细汉时(小时候)有外地人来本村,听着伊(他)讲的甲阮共一种语言,家人都非常热情招待。这位客人讲:伊每到讲福佬话(闽南语)的地方,大家对他都非常热情,像见着亲人一样。

就像每一个东江闽南人,黄永平深有同感。他说,母语就是灵魂的载体,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听后我觉得非常惭愧,其实跟他比,没讲几句我就噎住了,要改用普通话了。他的这个少年梦就是:要为东江一带、有着明显逐步走向消失的趋向的东江闽南文化做保护工作,他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

黄永平举了一个例子:1995年1月,当时台湾闽南语歌坛的红人林强(伊于1996年起获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至今多次获得)担任侯孝贤导演的《好男好女》的男主角来大陆拍电影,黄永平约伊谈了四个多小时的闽南文化,直至近午夜12点黄永平才主动作别。应该说林强也是被他的这种精神触动了,回到台湾后,林强的秘书还专门寄了一封长信和林强的唱片给他。黄永平也感叹:原来真的毋是我自己、毋是单单东江闽南人才有这种故乡的情怀的啊!

黄永平对闽南语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感觉呢?因为东江闽南人,只是孤孤单单地分布置东江边上,周围都是客家语族群、粤语族群,闽南语族群的村庄现在多的才几千人,少的就几百人—最开始可是只有几个人或数十人,经过几百年才形成这样的规模,他们在小小的语言族群孤岛上生活了几百年,远离闽南故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语言,他们渴望见到来自另外一个闽南语孤岛的家乡人。因为东江闽南人都来自福建漳州,而且基本上都是来自现在的龙海(原龙溪海澄两县合并而成),可能在漳州就是邻村的乡亲。

几百年前,东江闽南人的祖先在福建从水路来到博罗惠阳(包含现在的惠东)之间的东江(包含西枝江、是东江的一大支流)边,大部分东江边陆路交通要道都住着客家人,因此闽南人只能择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江边落骹,逐代披荆斩棘、开垦滩涂,还要经常受到浸大水的威胁。以蓝田坝为例,从客家人住的蓝田圩到闽南人住的蓝田坝,路长只有几百米,要经过两条大沟,甭看这两条大沟,尤其是第一条大沟,就形成了客家人同闽南人的天然分界岭。由于交通不方便客家人不愿意过沟来发展,闽南人也以大沟和蓝田河为屏障来建设自已的家园。当时,陆路交通十分艰辛,但是水路交通却是十分方便,闽南人家的交通就以水路为主(而水路恰是客家人比较不擅长的)。六百多年来至上世纪70年代,蓝田坝闽南人从未跨过浅浅的蓝田河和更浅更小的大沟去建设自已的家园。

这感觉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故乡情。这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与福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有关,这在汉语区中是非常特殊的。

黄永平介绍说,福建在周朝为闽越族地,据传其族先祖在黄帝至夏朝间自中原迁入,与东越(于越)跟南粤同为百越。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国开国之君禹葬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其子启即位后即开始祭禹大典,1800多年后的秦始皇也来拜祭过禹陵(遂有项羽“彼可击而代之”之言)。所以,自禹陵建立之时起,禹的后代就在此守陵护陵,越国也就因而建立。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于越即东越)的过程中,闽越国建立,闽越国国王及其王族乃越国王族分支,从水路来到越国属地闽越建国。

后来或国或王,继越国亡后又独立了220多年,跨战国、秦、汉三个朝代,至公元前110年方为汉灭,是华夏各诸侯国中独立时间最长的。

禹乃冶水建功,治水之族,善水性,此乃禹的后代与其他族群最大的相异之处。加上越地临海多山,闽地三面高山相隔于外界,故自古善水路之技能更加娴熟。闽地与外界交流在中国各朝代中最为封闭,所以保留的先秦语言文字在中国各地区中最为原始丰富。而后迁入人口未具备大规模,宋室数十万皇室来临安,尚被吴侬软语同化了,像陈政陈元光虽贵为开漳之王,但带兵仅五千,(陈元光妻子还是本地人),加上移民也仅一万左右,对闽地语言文字不至于造成严重同化,所以至今闽语仍保持着鲜明的先秦语言文字特色。而中原故土,异族入侵、灭族战争、民族融合,几乎每三五百年一大变(晋室南迁,南北朝,五代十国,宋室南迁,蒙满迁入北方)。总而言之,闽语是距离普通话最为古远的,明显保留了夏族语言特色;次为粤语,近秦汉语言(主体人口为秦朝百万军队与贬民);再为客语,为晋朝永嘉之乱起南迁族群,近晋唐语言。而吴语,则在民族融合中也仍然保留了下来。而普通话是东北话,是满汉合语,齐鲁汉人北迁东北后语言与山东话已迥异。在英语中,普通话的单词是mandarin,其意义显然是与满族有关,像不像满语的意思?粤语是Cantonese,闽南语是Hokkien/Taiwanese。1977年人类向外太空发射了60种语言,中国占了四种,分别是普通话、吴语、粤语、闽南语。而这当中,闽南语最为古老。所以,闽南语、粤语和客家语以及吴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方言,而是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代表语言。

所以,闽南人(闽人的最大分支)族群和其他族群在语言文字和文化方面差异非常大。举例,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犹注明:滑,从水骨声。所以现在的语文书特别注明:禽滑(gu)厘。现代普通话、客语、粤语,滑和骨声母韵母都不相同,真正『脱胎换骨』了。但是闽南语,骨和滑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再看文字,春秋《左传》中《郑伯掘地见母》,其他汉语早就变掘为锄了,只有闽南语还用掘,不用锄;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前,书叫做册,是象形字。现在其他汉语都改册为书,唯有闽南语还叫册,读册—读书,看册—看书;其他汉族人都改用锅煮菜做饭了,只有闽南人还在用鼎煮菜做饭啊(粤语还偶有用鼎的,但是基本上都是用锅了)。周朝《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今,其他汉语区伊人已去,伊人唯留闽南语区(伊是闽南语第三人称单数)。

黄永平从读初中开始,就感觉到闽南语与别的语言显著不同,这座小小的语言族群,是一个最为孤独的族群。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闽南语和其他汉语相隔最为古远、文化差异最大,所以各地汉人相聚一起,闽南人是最难于入群的,其他地区语言互通性远较闽南语强,闽南语和其他汉语区语言的互通性是最差的。所以闽南人最为孤独,也最渴望相遇同乡人。尤其是东江闽南人,他们是在语言的孤岛上生活了几百年,远离闽南故土,他们坚守着自己的语言,渴望见到来自另外一个闽南语孤岛的家乡人。难怪,我们和黄永平、黄剑、黄良伟、纪少容等闽南人接触时,我们一样的语言,我们交流就跟远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分别远久的亲人。东江的闽南语,几百年来,高山大海割不断。黄永平对笔者说,闽南话就是我们的母语,母语就是灵魂的载体,是灵魂的组成部分,是自己的精神寄托。传承闽南语、保护闽南语,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成了激励他在逆境中成长的重要精神力量。

黄永平感叹,保护和保留闽南语文化,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看,就等于保留了中华民族的先秦文化——汉语的根文化;站在东江闽南人角度,保护和保留了闽南语文化,就等于保留了自己祖宗的文化跟自己的精神家园。无论从大局或小局,这都意义重大。他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寻找闽南祖籍根源和夏商周华夏文化根源,保留闽南祖先文化和华夏古文化。30万的东江闽南乡亲、500里长的美景江岸,应该有自己的闽南(福佬)文化、有闽南人的心声、有闽南文化的精神纽带。

闽南语文化传承着夏商周的古文化,因而非常厚重古朴。黄永平说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要保护东江闽南语区的古建筑和古文化;要编辑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丛书;建议政府和民间建设东江闽南文化博物馆;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在东江闽南语区开设东江闽南语儿童少年教学课程;建议政府宣传部门和机构开设东江闽南语电视和电台广播节目;积极参与和建议社会文艺界举行闽南语文学和歌曲创作(比赛)、出版文学和音乐专辑、举行闽南语歌曲演唱比赛;参与全球闽南文化互动交流等等。

虽然黄永平一直热衷于社团活动,他从1999年起先后担任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营销学会--广东营销学会的副秘书长和副会长,以及广东信用协会副会长,但是他坦言:这次倡议成立东江闽南文化研究会非常不同,是关系到自已和乡亲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所以会像呵护自己的小孩,融入自己深深的乡情。

黄永平说,回到家乡惠州,再次融入母语闽南语,通过逐歩的研究,恍惚走进夏朝、走进夏族部落,久久未能回神。二十多年未提笔的他,这次就促使他开始写《闽南文化--夏族文化的传承》。他说,写这本书有两大意义:一是使国人更多了解夏族留下的语言和文化--汉族的根文化;二是闽南人是开创华夏海洋领域的主力军(台琼两大岛主体族群是闽南人,郑成功的军队更驱逐了荷兰人,日本琉球群岛的早期居民是闽南人三十六姓,外国籍闽南人占了外国籍华人的三分之二,英语有专门用闽南语译音的junk专指中国帆船。长江口以南的中国大陆海岸线,半数以上为闽南人居住;若加上海岛海岸线,则中国的海岸线半数为闽南人居住,中国海岛80%以上的居民为闽南人;另外的20%以原住民少数民族、随闽南人来台的客家人和国民党退守台湾的队伍为主,探讨这个开创过程非常有意义。

我好感动啊!我相信,东江闽南文化,在黄永平的坚持下,传承保护工作一定会顺利开展。

2018年10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