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中国,以乡村全面振兴为改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新的阶段发展。党和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既要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又要让村庄更美丽。
乡村巨变南新村
这天,我刷手机朋友圈,见汝湖镇南新村党支部书记林冠辉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那是南新村航拍的一个“绿水青山”的视频,是一个真实的南新村全貌:蓝天白云,景色秀丽。远看,稳约中的座座青山,想必那就是传说中的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村民传说的瀛图风水宝地。祖先在此定居后,开发荒地,繁洐后代,以至有今天繁荣的仍图。一条白色的玉带,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晶亮的银光,那是东江。东江水依山奔流,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汝湖人、南新村人。远处近处,村民密密麻麻的住房被条条村道分成几大块。绿树中显示了密密麻麻崭新的二层三层的新楼房。红白黄赤的房子,把大地装扮成花园,花花绿绿如此美丽,真叫人心花怒放啊!田里翠绿的片片庄稼,想必那就是他们种植的甜玉米了。美哉!这是村庄吗?分明似一个繁华的圩镇,生活在这福地的村民是幸福的村民。我马上打开电脑的沃文档,写下了报告文学《南新村的幸福源》的题目。
盛夏,骄阳似火。这天,我们来到汝湖镇南新村采风。我边走边记录边思考,走在南新村村道,追赶着前行的队伍,又怕漏掉哪些重要的部分没记上。走着,看着,像城镇一样的水泥村道,两旁路树为行人遮阴避暑,美景让我忘记了酷暑,一阵微风吹过,让我满脸通红且挂着汗珠的脸庞得到了些许的凉快。我们望到一栋栋二层三层的“玉米房”映在绿树中,看的出,丰收的季节,这个汝湖镇是绿色特色农业亮点之一,山水在笑村民在笑。田里,鹅黄嫩绿的玉米地,望远看一大片似嫩绿的草地。玉米正是扬花时,它们也随风向我们招手。哇!绿水青山,鲜花满园,啊!南新村,真真令人心旷神怡,我心中感叹,祖国啊!我们壮美的河山,处处有美丽的乡村,处处有幸福的家园。
南新村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在汝湖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单位及外出乡贤的大力支持下,党员、群众共同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牢甜玉米主导产业,村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民风淳朴,村民安居乐业。确实,南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南新村人的精神面貌。难怪,在村里,所接触到的领导、干部,村民,我发现他们的脸庞露出的都是笑容,我看到的都是赞美生活的、实实在在写在脸上的笑容。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都稳藏在老百姓的笑容中。乡村振兴,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农民的精神风貌的改变。现在我们已进入壮美时代,作为文学爱好者,要把文学坚定温暖的力量传递给大地上更多的人,用笔下文字抒写现实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我们在南新村这一美丽的地方,捕捉晶莹露珠的清秀、泥土的芬芳,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抒写新时代的乡村振兴。
历史悠久南新村
南新村位于汝湖镇东部,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2550人,是广东省文明村镇。主要姓氏有林氏、洪氏、郑氏3姓。辖村民小组5个,分别是大坣头、大吕埔、二坣头、沥边和岗山等村小组,祖先来自福建,讲闽南语。主要产业为甜玉米种值。据说,明朝末年,从闽南迁徒到粤东的林氏先祖到了仍图,见仍图三面环江,群山拥抱,认定这里就是古代传说中的海上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的原因,于是就视它为风水宝地,命名为瀛图。祖先在此定居后,开发仍图,繁洐后代,以至有今天繁荣的仍图。
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林冠辉,一个敦厚的90后年轻支部书记,带我们走过5个村小组。走过看过,每个自然村组都有自己的亮点。
我们先来到真君宫,林书记介绍,这是他们的前辈四百年前从福建迁来时就请过来的真像、人称神医药神孙思邈,是一代著名的医学家。林姓族人从福建辗转迁徙到此地时,为了感恩神医药神孙思邈遇难呈祥的医术医德,迁徒时就带过来他的尊像,在当地建了一座真君宫用于供奉,称其为“医灵大帝”。林书记说,真君宫巡游始于明末清初,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君宫巡游是南新村和仍中村每年一次隆重的盛会。元宵节这天,林陈两姓人穿上绸布袍褂,头戴圆顶礼帽把“医灵大帝”从真君宫请出来,由八位男丁抬着花轿在两个村子巡游,每到之处,众人都放下手中事务前来拜祭“医灵大帝”,祈求一年百事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仁英围,这是在林姓族人未迁来时就存在的建筑,宋末元初的建筑,是一座仍图的标志性古建筑。我们进去察看,围内四面砌墙,围墙以古代建筑糯米红糖"舂墙"的方式建筑,非常坚固,可以防备敌人侵犯。东南角和西北角各有一个角楼相对,角楼下各留一门正对,角楼是瞭望台,有守护的作用。它至今保存如此完好,着实令人震撼!这个原始古建筑占地面积4437平方米,据说这是宋代军人安营扎寨的地方,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当时官府为了保护铁矿冶炼而建的。这座长方形的古围屋,气势宏大,它沉积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直到今天,仍在闪着让村民感到骄傲的光芒。
有着全国林氏族人一样风格的林氏祠堂建筑,记载了先祖迁徒的艰辛;南新村人引以为自豪的祖先名人、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林澄思,是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政协常委,著有话剧《毒手》,诗集《英雄岩》等。
我们走着看着,见前面有个旧糖厂,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有压榨机房、锅炉房、车间房、晒场。林书记介绍,过去,它可是每日产红沙糖2000斤,由政府统一收购,它象征南新村当时就是主要农业经济发达的甘蔗之乡。
整治人居环境
在村委会办公室,林书记谈到,2021年8月,为了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生态美丽乡村,南新村通过党建引领,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积极分子及愿者参与,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三清三拆三整治、村道沥青铺设、厕所革命、建筑微改造、雨污分流等方面的整治工作。当年下半年,各级投入近500万元,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甜玉米家园特色节点,围墙整治近300平方米,让6公里的村主干道实现全沥青罩面,并进行绿化整治与提升。
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设标准化四小园作为文体广场升级改造。四小园即:在村里打造“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本每个村房前吴后难免难免有些杂草丛生的闲地,他们动员群众,整理好这些闲地,按具体要求打造“四小园”,种上菜、果、花,美极了。这么一来,看到这优雅环境,不管当地村民、还是外来游客,都会眼睛一亮,感动加赞叹:农村变花园了。这一系列的工作既保留了乡村原貌,又让村庄环境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变。看到村子的转变,群众共建热情越来越高,满意度、幸福感明显提升。
习总书记说过,“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南新村正处在汝湖镇“湾畔穗香·甜美瀛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带上,农业耕地面积2380亩,甜玉米耕地面积1200亩,是名副其实的“玉米村”。他们因地制宜,不断找思路、想出路。汝湖镇组织甜玉米产业“大家谈”座谈会,让大家找到渠道集思广益,探索甜玉米联农带农模式,还与农业龙头企业盈佳合作,保价收购,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其次,汝湖镇举办玉米活动节,南新村作为主要的活动场地,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的关注。连片的玉米地成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村民说,农业发展更加有奔头了。
林书记说,我想,借乡村振兴的东风,南新村一定能够用汗水实现农民富足、乡村美丽、产业升级的美好生活。
年轻的村支部书记林冠辉
坐在对面这个90后年轻村支部书记林冠辉,地道的本地人。他从小热爱家乡,热爱党的事业,积极向上。
2011年7月他中专毕业后,就参加政府招聘,成了一名治安员。为了充实自己,他决心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于是又报读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分别大专、本科毕了业,并且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在村里,他积极参加村委会的工作,重活累活抢着干,他的好品德得到群众的称赞,得到村委会的重视和表扬,2016年12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8年6月,他当选为南新村委员,2019年7月又当选南新村党总支部委员。在近10年的时间里,林冠辉服从组织安排,爱岗敬业,团结同事,热心服务群众,得到组织认可和群众好评,被评为先进个人。在他24岁那年,村委会换届,他作为南新村最年轻的党总支部委员,满票当选为村总支部书记。
在林书记讲话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林冠辉不但担负着全村的重任,他还表现出了民俗生活的好德。今年28岁的他,不但有自己喜欢的工作,且他已经结婚有了两个小孩,这个满满的正能量小伙子,他确实是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联想到,现在有多少年过40还未婚的“剩男”,每天在床上躺着等父母买早餐回来吃的“啃老族”是一抓一大把。我不由的从心里佩服南新村人眼睛的雪亮,培养出自己村里的一个正直、勤奋的年轻人。
采访时我问他,你当选书记以来,有遇到困难吗?
他笑了笑说,有的。农村搞乡村振兴,需要村委会的干部带头去实践,如人居环境的整治,文明城市的检查,没有一次我们不用先去上阵的。说实话,我是不怕苦不怕累,但心里的压力也很大,就是怕自己太年轻,且说村民都是乡里乡亲、叔辈伯辈,工作不太好开展。刚开始大家把他当孩子,后来看他对工作极端负责,每项工作都走在前头,慢慢地群众就信任他了。
2020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林冠辉放弃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把年幼的女儿交给已怀孕9个多月的妻子照顾,日夜坚守在岗位,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加班加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排查及登记造册及时汇总并上报。疫情无情,人有情!南新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各级下派人员和村组干部的周密排查下,本着“多排查一户,风险就会降低一大步,就是对群众的最大负责!”林书记对我说,作为一个支部书记,我始终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村干部、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应该做到舍小家,顾大家,服务就是我的宗旨!他举了几个具体的例子。
2020年1月25日(年初一)早晨,林冠辉发现有村民到真君宫大庙拜神,马上汇报大庙管委会负责人。他又到现场进行劝导疏散;1月28日(年初四),村委会在对每户进行登记排查时,发现一户从武汉返惠人员,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对该户人员行进居家隔离14天,隔离期间,对他们进行实时观察身体状况,早、晚测量体温,并为其日常生活提供帮助,真正让群众在危难时刻感受到被帮助的温暖;2月15日,寒风冷雨下个不停,林冠辉始终把疫情看成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顶着寒风冷雨值班在现场,在检查点对过往车辆进行登记及测量体温。
乡贤侃旧事
在村委会办公室,林冠辉支书叫来几位乡贤老者,林书记为我一一做了介绍。他们很热情,积极发言,向我介绍他们村情况,然后各位乡贤也敞开话匣子,说的最多的就是南新村的巨大变化。谈到乡村振兴,南新村理事会长林伟珊娓娓道来。
他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汝湖一带村民的住房都很小,每个家庭的房子建筑面积仅33平方米,都是平房瓦屋,不管你10个人住还是两夫妻住,一律同等面积。这里沿江,遇刮风下雨,洪水冲进家门是常事,洪水浸屋,房屋倒踏,台风暴雨天更是年年躲避大水(称走大水),年年抗洪。生产队指挥群众集体往高处避洪水。东江河水经常暴涨涌进村子,特别夏天台风天更是如此。村道村庄大路小道均是泥泞路,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上面有牛粪果壳甘蔗渣等,村巷村道是凹凸不平的烂泥路石仔路,村子里的池塘、水沟、粪池、到处飘着废塑料袋,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药瓶子,村民赖以生存的水源、田园、家园受严重污染、侵蚀和威胁。
村民那33平方的房,屋内不但住人,兼做厨房,养猪养鸡鸭鹅、放杂物等等都在里面。全村人共用一间茅房厕所,每天早上全村人都在那间茅房外面排队等候排泄,如是逢年过节稍微吃点油腻,拉肚子的队伍更是吵吵囔囔急不可待。现在呢,哪家不是二三层别墅式的住房,哪家不是用抽水马桶?公共场所也有了高档的公共厕所。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每个工(劳动力)分红只二、三角钱,在当时来说已是很不错了。村子大部分村民(那时叫社员)都属于困难户。就说一日三餐吧,我们这里的群众基本上是一天吃一顿米饭,那两顿是早晚吃粥,中午吃饭,如果晚上有饭吃的家庭,就很不错了,家里孩子少的,每天可吃两顿饭,算是很富裕的了。两公婆开始有孩子了,从一个到两个,到五六个,生活逐渐困难,一日三餐最好是能吃上一顿白米饭,大多数番薯饭。生产队虽然也有米、油分配,但是到年底结算,几乎家家户户都超支,超支就写欠条,只能挂账,即使你劳动力多的,也只能是挂账,年年欠款年年挂账。
六十开外的林伟珊会长,谈起以前,感慨万千。他说,说起变化,我们村子里的人穿着变化最大。以前人们去趁墟,城镇的人看到我们这些乡下人皮肤黝黑,女人穿连襟衣后面鬓辫子,男人穿粗布衣,衣服有补丁,有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是城镇人的口头禅,也是乡下人的口头禅。鞋子也是稀罕物,不到很冷天是不穿鞋子的,趁墟也是打赤脚。圩镇连小孩子都看的出我们是“乡下佬”,是疍家。今天,已经完全看不出来了,女人头上五花八门的发式打扮,衣着布料款式更是多姿多彩,即使走遍中国也分不出乡下人城里人,这个变化是最大的。
我们这里靠近东江,土地肥沃,那时也被称作“鱼米之乡”,当年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家庭的追求,有一部收音机也是奢侈品。今天,只要你任意走进一个家庭,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一应俱全,手机是必备工具,私家轿车、电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商场、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现在这些都是寻常百姓家常见家具。
现在我们许多老人也像城里人一样,讲究养生。他们说今日的幸福全是托共产党的福啊!村民生活安定、幸福,老人老了,就想到活过一百岁,多享共产党的福。
林冠辉书记说,做党的工作,我们党及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几十年来,国家对乡村政策一直在调整,一直在关注维持村民生活而改善。镇府抱着“让人民满意,就要对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勤勤恳恳为人民工作的理念,让群众得到实惠。
特殊的精准扶贫
谈到南新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我发现时间很紧,可能谈不了很多,便让林书记举几个典型例子。
林书记说,扶贫攻坚战,这其中的工作,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其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家庭非常特别,他非常困难,困难到极点,非常符合扶贫条件,我们第一个就想扶他,可他属地又不符合我们管辖。林冠辉书记和乡贤林伟珊情绪有点激动,为我说了一个很特殊的扶贫例子。
我们村有个13岁的小孩,叫王志强,父亲死了,母亲改嫁,他一个人住在村子的老屋面,做饭洗衣买菜等一切家务均由他一个人完成。这个情况当属于我们扶贫的对象。但是,他的户籍与辖地不符。我们想了许多办法,让这个孩子有书读,有饭吃,不会挨饿。
我有些糊涂,有点搞不懂,这是怎么回事?林书记就谈起了他的情况。
这个孩子叫王志强,他不是南新村的村民。而他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才是南新村的村民。王志强的母亲是外省人,在没生他以前,就嫁到我们村,但户口一直没迁入我村;最初,王志强的生母和南新村村民结婚,生了一男两女3个小孩,后来丈夫因病去世,她改嫁到了外省。在外省她就生了王志强。在王志强5岁时,他的养父因病去世,不久后他的母亲就带着王志强来我们村、她前夫家居住,住不了一段时间就去外面打工。王自强小小年纪只能自己一个人在家,平时由他母亲前夫的兄弟和他同母异父的姐姐帮忙照看。当时民政局也有人过来,也说要帮他一下,我们村的这个乡贤伟珊会长也在场。当时王志强的母亲的前夫(我们村民、王志强的养父)已经去世十多年了,照理说,王自强跟我们村没有任何关系;就是说,王自强完全靠母亲前夫哥的照看管理。
王志强来到我们村时已经可以读一年级了,我们就通过爱心人士帮他协调,然后帮他找一个学校,现在这个王自强已经小学毕业,马上要读初中了,因为他不是本地户口,所以就没学位,但我们得让孩子有书读啊!王自强一个人住在老房子,我们应该帮助他关照他,凡中秋、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都会去慰问他,这个过程经常会遇到很多尴尬,帮助他关照他必须要有户籍,但他户籍不在这里,这事很不好办。
上次惠城区民政局领导、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共七八个人及慈善总会秘书长来这里了解情况,还专门找我谈了这情况。他们都这样说,户口虽然不在这里,因为都是中国公民,我们应该去照顾,要去关心,在这里住了十几年就是属于常住户口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哪里的户口,我们必须拿钱照顾他。
乡贤林伟珊说,民政局的领导过来找我,商量怎样帮助他,都是由慈善总会那里拿钱,比如装修、买家具,后续的事情很多,都是找我来解决。我就去找一个慈善,找一个老板来扶持这个小孩,而我则以商会会长的名义来扶持他,但他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再说,王自强已经是个13岁的孩子,是懂事的时候了,他对社会得有一种感恩之心。我们扶贫,实际就是拿钱出来,为小孩解决困难。这些花了的钱,花到哪里?得有一个记数,这是最基本的。这个小孩是很独立的一个小孩,而且很懂事,值得扶持,但我们不能把钱直接给小孩,因为他有监护人,就是她妈妈。妈妈如果一年到头没回来,又找不到其他亲人,他还有两个姐姐在仍图,把钱交给小孩的姐姐,更能靠谱。
热心的乡贤
理事会会长林伟珊是一个非常热心的南新村乡贤,我开玩笑地跟他认了宗亲。
林冠辉书记说,其实林伟珊就是老大哥,他很有善心爱心。林伟珊中年时去深圳打拼,赚了钱,为村里做了许多好事,包括我们真君宫的维修,几百万啊,要找赞助;不容易啊!不但如此,我们村集体的一些公共设施,他不但自己捐款,还带人去筹款,或者帮我们去筹,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林氏祠堂的那个维修资金,就是他去筹款的。
我心里很感动!林伟珊说,做慈善,我们可以去做,很经常牵涉到需要账本的事。现在的财务制度很严,出账也是一个问题。比如王自强的事,我跟那个局长也谈过这个事了。
我打断了林老板的话,说:“不好意思,林老板,你可以告诉我你是做什么生意的吗?可以透露一点给我听吗?
林伟珊说,我现在已经没做事了。
我:那你支持人家的钱要有来头啊!
林伟珊:以前在深圳,其实我现在已经退休。当然,村里的事我仍然会去关心,该出钱的还得出,那些都是小钱,我负债很多,但我出那点,也没怎样,反正都负债了。
我:表面上看你们也挺风光的,其实不知你们内心也是有苦的。
林伟珊:是的,扶也难,不扶也难,那个苦不能说出来,你说出来,人家不相信,只能往心里面装了。
林伟珊告诉我,他很爱他的家乡,那时学制9年,小学5年,初高中各2年,高中毕业时他17岁就在生产大队当干部。生产队干部干不属于国家干部编制,虽然不属于国家干部,从农民中来,或从企业中来,也可以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林师傅后来就把生意做到了深圳,一直热心地为家乡做慈善事业,现在到了退休年龄,对家乡事还念念不忘。
尾声
在采访的过程中,隔壁的装修电焊声盖过了我们的讲话声,在噪音下,听他们说话感到有点吃力。我的采访还没结束,惠州市作家协会的大巴车已经到了村委会门口,无奈我的采访只好中断。我和林书记、林会长及其他村民加了微信,就匆匆上车了。
坐在回程车上,我老在想,南新村巨变,村民的幸福生活,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党和国家近40年的村庄变迁发展。我们记述新时代农村现实尤其是新人新事,记录脱贫攻坚、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的实践过程,展现它们给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作家的责任和担当。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乡村振兴,无论乡村与城市,都体现出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体现出我们国家坚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振兴不单是乡村的事,它需要全民族的关心和努力,所以,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全民族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