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五配村委会属稔山镇辖,由5个自然村组成。我来这里采访发现,每个自然村都是那么的美丽,都有他们的特色和故事。
这个依山傍海的村子,有耕地面积2511亩,其中水田1860亩,旱地651亩,山地面积2449亩,水果面积550亩,3000多村民均靠种植养殖发家致富。以前这里是大海,现在已变成渔塭,后来又开垦了盐田。我们遮眼望那曾经的“海”,无边无际。这里是曾经繁华的货运码头,被人称为“小香港”。萃文楼村的文物见证了过去的辉煌。
在五配村道,笔者的眼前豁然一片亮光。笔者的视线出现了一幅新农村美丽的画图:村道整洁敞亮,路两旁是以往我们城里才看得到的绿化林带和红黄绿相间的花草。村委干部徐金明指着远处告诉我们,以前这里都是海,后来变浅海,就有了盐田和渔塭,完全是大自然的伟力,没有人工的移山填海,海就逐渐“跑”远了,现实版的“沧海桑田”在这里上演。
五配村委会位于稔山圩镇中西部,原为水文大队后改今名,距稔山圩镇3.5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姓氏是徐、陈、欧、李、林,辖水文、圭景、五配、李屋、大岭5个自然村小组,总户数547户,户籍总人口2890人,约有1500人外出务工经商;港澳同胞约530人;村民住宅二层以上有90栋;三层以上50栋。惠深沿海高速,夏深铁路村中穿过。
五配村原名乌皮岭,现在已经无从考究当年为什么会叫乌皮岭了。乌皮岭,客家话是黑,故名思议,那里的山岭必定格外肥沃,曾经让村民种出五谷丰登。所以这名字就一直流传下来。村民前辈大多是几百年前从福建迁来,村民交流方言为闽南语、客家话、尖米话。闽南话乌皮与五配是谐音。五配村人的祠堂记载了先人的智慧、勤劳和坚强。
站在高处,我们看到动车在惠东稔山五配村绿洲村民小组驶过。从蟹洲海堤一直到稔山镇亚婆角海湾。
蟹洲,这个曾经被遗驻香港的“中国远征军”制造的惨案,让世人永远不会忘记。近百年前,“中国远征军”先将5艘军舰驶入范和港,分泊在蟹洲、孤州(龟洲)等处;随后200余名陆战队员分乘舢板17只,分三路向海州、蟹洲、龟洲登陆,入村洗劫财物,疯狂向手无寸铁的渔民开枪,焚烧房屋;炮艇上的英军向后洲、三念洲(三颌洲)龟洲等村进行炮击;还出动4架飞机进行轰炸和扫射,狂轰滥炸和枪杀无辜长达12小时,致使这片土地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变成瓦砾之场。打死打伤五洲村民1000多人,烧毁房屋2000余间,财产损失无数,渔民无家可归,哀鸿遍野。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稔山惨案”。蟹洲这片土地记住了这个惨案。
如今,蟹洲静静地卧在一片盐田中。海堤一边是滩涂湿地,有一块块格状的古盐田和盐田的晒盐工具,这里原是大片盐田。
五个村民小组都有自己的精彩,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他们都爱自己的家乡!
漫说五配村
五配自然村,是属丘陵地带,始建于明朝末期,从始祖到此处落诞至今18代,讲客家话。村内有秀华吊金钟山和桑塘。村民欧陈两姓的先祖从福建迁移龟颈又到五配村,以种植为主业,主要作物有水稻、马铃薯,还有面积约10亩的淡水鱼瑥养的四大家鱼。村里有一个百年石门楼,能抵御外敌,现在成了老人休闲的场所。美丽的山村,有名贵荔枝树龙眼在绽放着的诱人芬芳。
圭景自然村,始建于清朝初年,由于该村地形神似乌龟,入村口位似龟颈,故名“龟颈村”,1958年取谐音“圭景村”。村民均姓陈,讲客家话。祖先自明洪武年间从福建澄州(今莆田)迁至广东梅县五华,明永乐年间从五华迁至该村。以农为主业,种植水稻、马铃薯。有传统客家民居3座,有宗祠7座。除陈氏十一世祖宗祠为祖祠外,其余六座祠堂均为私祠。其中,陈氏十一世祖祠始建于清末,占地约80平方米。陈氏加瑞公祠堂始建于清末,占地约150平方米,为上五下五的客家大屋,作祠堂用,进门中央有一道红漆屏风,这屏风在农历正月初一、十五才开,内有楹联:“俎豆千秋隆祀典,箕裘万载绍书香。”横(匾幅)是“粤善堂”。
李屋自然村属稔山五配村委(原属萃文楼村,水文大队)现独立成自然村,村民均姓李,清初从陈江迁移而来,人口四百多,讲客家话,现保留两座完整的李氏祠堂及古荔枝园,古井。李氏望族出陇西嬴姓亦皋陶,伯益后裔。民俗节日与萃文楼村无异,比较突出是客家节日十月的(十月朝)。全村农耕为主,亦作渔业,外出人员较多,百姓民风淳朴,勤劳,是稔山保留较为完整客家村。
大岭自然村位于稔山镇西北方向。连接国道广汕公路和深汕高速及沿海高速入口,交通方便。村庄东西两侧山岭绵延起伏,形成盆地。村庄就在盆地里面,居住着70多户五百多人。因村庄山岭比较多,故起名大岭村。自然村分为上围和下围。村民均姓林,村内有3座林氏祠堂,上围林氏是在明朝年间从兴宁迁徒到老坑村委冲头排定居,再从冲头排分支迁到大岭村。下围林氏是从陆丰和多祝迁徒而来。清末时期本村出了一位举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内蒙古冶金厅厅长,现年轻一代也有考取华南理工大学的,不少在校大学生。本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村民主要以耕种为主,也有在外工作和经商的。村庄周围树木茂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合种植多种作物。村里有五棵百年古榕树,常年枝繁叶绿,是村民夏天乘凉的好去处。分布在村头村尾各一口井,村头井水清澈甘甜。
水文自然村,曾用名萃文楼村、水门寮,地处圭景河的入海口,因此得名“水门”。这里有一座萃文楼,是当年徐姓人家最早来此处落户安居的地方。萃文楼过去是盐场也是盐道,它的上游是一片海,沿途几条围村。村里有码头可上货出海。长排村往范和装盐、平海运往范和的盐货,捎公掌船渡客去亚婆角都要经过这里。
萃文楼,那逝去的辉煌
萃文楼就是旧时徐姓人家最早来此处居住的地方。萃文楼过去是盐场也是盐道,它的上游是一片海,沿途几条围村。村里有码头可上货出海。长排村往范和装盐、平海运往范和的盐货,捎公掌船渡客去亚婆角都要经过这里。新中国成立初时,萃文楼的门楼还在,是用三和土建的泥石墙。门楼没写村名,围内挂的红色旗帜就是代表萃文楼的标志,因当时各围都用不同颜色的旗帜代表不同的地方。红色旗帜的萃文楼,很是气派。当时清末围内居住着600人,内有杂货店、烟馆、赌档 、档铺、商号等,船运出港的多是土货、米粮、生猪、三牲等。
据徐氏六房后人徐苗学的手抄族谱记载,明末清初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徐姓十一世祖己公及十二世祖子仲公,字勤璞,带领家人迁居来到萃文楼。他们原居住在海丰县梅陇镇高下村,于清康熙年间在稔山萃文楼建基落诞。子仲公夫人曾氏生六子,为“海”字辈,号六海,分别是海明、海昇、海晟、海昌、海晏、海晃。子仲公做古后葬于王爷山的美人盖顶的位置。因子仲公来萃文楼以前在铁涌牛田洋居住,洪水将房屋冲垮,族谱也流走。由于前世资料不明,所以,萃文楼徐姓人家的族谱从十二世子仲公写起。我们书写村庄的故事,也从百年沧桑的人类传承的祠堂说起。他们在这个适合他们生存的风水宝地建了祠堂,这就是他们永远的家。
初到萃文楼自然村,村头巷尾随处可见绽放的木棉花、状元花,还有仍然青翠欲滴的百年老榕树在迎风摇曳。萃文楼村村民徐全桃介绍说,徐姓人家迁往萃文楼时,正赶上康熙皇帝对沿海“复耕”的圣旨颁发。沿海解禁后,粤东大批移民前往开垦荒芜种地养殖。水门寮有海陆丰周边的移民先行迁入,后来又有兴宁、龙川等客籍人迁入。不久,翠文楼这个无人知晓的沿海村子也涌入了大量的移民。在徐氏先祖未来此地以前,萃文楼已有其它姓氏族人在这里居住,他们都是客家人,他们听信风水师的话:这里是风水宝地。
徐氏先人子仲公初到萃文楼,和曾祖婆带领儿子们在这里养鸭,讨海、挑盐等什么活都干,后来渐渐赚了点钱,家景慢慢好起来,家业越做越大,丁旺财盛。长子海明家儿女多,便搬出围在绿洲居住。大房子女到绿洲后根据潮水涨落捕鱼装虾,吃不完还将鱼虾晒干到墟市卖点小钱度日。后来又开垦盐田,以晒盐、扒盐为生计。各房兄弟以耕读传家、勤奋持家之道,开辟盐田,生意越做越大,慢慢赚了钱,家景也慢慢好起来。子仲公家业逐渐壮大,树大分叉,儿大分家,子仲公的儿子们各自在外面建了围,六兄弟六个围。成为高门大姓。
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致使徐家人才辈出:十四世祯祥公为清代封正六品武略骑尉,禧祥公皇清特授崖州参将(正三品);十五世日玮公清代由崖州干总升授武德郞(正五品),日莹公清代富商,以盐兴家;十五世日萤公致富后,为了资建永远桥用水,竟然买断仙水塘、白云到萃文楼沿途淡水河流拥有权,终建成永远桥,为村民谋福便。同是十六世的思元公授碣石卫左营守备(正五品)及赏戴花翎,必元公授登仕郎,金元公补记外委,兆元公授登仕郎。嘉庆九年(1804)甲子年,徐附松中举;十七世秀才公(簇名未记得)是清代惠州府著名的讼师;十九世达文公于清光绪三十二高中文举人;十九世宏文公为清末民国盐政官,并主建萃文楼村民国学堂。正如东海祠堂左右两旁的对联祠堂联所题:亦文亦武壮宗功,能孝能贤成祖德。祠堂的对联,述说着他们祖辈奋斗的故事,祠堂联写就了祖公的奋斗史:“天下南洲千代美,世间东海八方亲;百代衣冠长振秀,千年山水永朝宗;地灵钟毓起千秋宗功祖德;堂势尊严昭奕代子孝孙贤。”
萃文楼祖上曾经拥有过辉煌的世界,出过不少人才。祖上祥公辈:六房二个儿子,一个是嘉庆年间任崖州参将的三品大员,另一个也六品武略骑尉,禧祥公大儿子曰珲是在家乡绅。根据徐家后人徐理省介绍,我们这一支脉是小儿子的第七代后人。小儿子也有四子,二房是碣石卫的左营守备,赏戴花翎,但没有修大墓,后来家世没落了。大房是登仕郎(正八品),三房补记外尉(属文官,有职无权,但可享受同级待遇)。四子八品登仕郎;徐金明手录五房簇谱记载五房海晏公后人出了二个六品官员。清中期出了一个富豪。这个富豪为了方便管理水源和稻田及盐道商埠,集资建永远桥,从盐仓到村口八公里的淡水都被他买下,沿途村民要用淡水浇田、农民要用水浇地浇田、食水都要花钱买他的水用。永远桥位于三汶水陂头坝,是清代惠府重要的盐道中转站及盐仓商埠点。
五房发达后,独资建祠堂,建宅院,用名贵青石铺地,房顶瓦与瓦之间牢固,像做木器桌案时要隼卯一样一动不动。其他六兄弟合资建的祠堂也没他那个建的牢固。
勤耕重读的萃文村人代代相传。徐氏后人徐金明、徐苗学介绍,十八世祖,举人公徐达文,13岁中举,之后在盐洲教书。徐姓六房后人徐苗学手抄本《徐氏族谱》“世系”部分有这样的记载:“十八世祖徐刘四,号达文,于清光绪三十二年高中举人,原配陈氏,生五子。长子尚肯、次子尚爽、三子尚闲、四子尚武(过继刘六)、五子金顺。”据说徐达文自幼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年仅13岁便中举人,虽中了举人,但并未入进仕,中举后便长期在盐洲做教书先生。属书香门第、儿子孙子后代几代人都是教师先生。据徐金立老人介绍,这位清末举人,他经常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祖祠前刻有他功名的旗杆石前玩耍。
民国时期,围内设有盐仓,盐政官就是十八世祖徐刘侠在范和专门主管盐政。他去范和上班都是骑马去,还带几名持枪团丁。上世纪60年代,运盐除船只运输,还靠马拉、人挑、牛牝。20世孙徐苗学说,爷爷收了盐税在村里建了学堂。
由我们编撰的《稔山镇志》记述:稔山是产盐的重要基地,此地过去产的原盐质量好,人们用“白、靓、净、精、细、无杂质、味道极佳”来形容,给它起了一个美丽的名字“稔白盐”。“稔白盐”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为远销香港、广州等地的货船都是从水门寮这地方运出去的。
沧海桑田岁月变迁,诰封圣旨、官服牌匾、将军配剑、大刀武器及各代官画像、诗文集、己遗失,所幸,现在萃文楼古村亦存许多文物:一是六房后裔保存清武将带鞘配剑一件,宝剑制作工艺精湛,银铸虎头剑格,宝剑剑身长约40厘米,剑鞘尚存,出自“五略骑尉”的“参将府”宅第。徐氏宝剑刃利锋尖,装饰华美,是清代武将用剑的形制;二是六房后裔举人牌一组8件,其中“师范科:已西·举人”4件,“中学教谕”2件,“钦差中书科中书2件。该组木牌现保存于六房宅第之内。保存状况相对完整,牌中均为楷书字体凸字雕刻;三是私塾小课桌一张,为清代木制品。村内有清代参将府邸和武将府邸六七座,有古码头,民国学堂、清代举人牌匾和参将配剑少许遗留文物。经过百年沧桑,宝剑虽然锈迹斑斑,模糊难辨,但它却记载了先人的傲骨,记载了先人的雄风。
徐氏一族,历代为官,威风凛凛,徐府文物,虽未能一一彪炳于史册,可也够气壮山河。水文村全村包括港粤、外出外迁人员近二千人,他们说,先人历来崇文尚武,文武双全,文武人才众多,清代有官位及功名诰命者近二十多人,民国及近代以来出革命者,东江纵队,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重庆大学等毕业生近百人。这正是祖先功德及神灵显吉兆,这吉兆也像正厅前的天井清泉,泉水甘甜不枯,远近皆知。
繁华的萃文楼码头
沧海桑田,翠文楼有了许多关于他们子孙的故事。
据徐家五、六房后人徐金明、徐苗学介绍,据老一辈人说,徐家人的生意一直都很好,事业越做越大,尤其是盐业,清代以来,萃文楼与大鹏港直接通航进行商贸往来,就是因为稔平半岛范和萃文楼一带沿海口岸有便利位置。
萃文楼码头是个较大的码头,曾被称作萃文港,有双桅帆船成排成排停靠在围楼前的码头上,航船有三角帆、三桅帆船,其地理位置优势,具有商埠和码头功能,据说当年可停靠上百条大木船,成为稔平半岛中商民两便海运货物集散地之一。
码头位居范和湾右侧,与稔平半岛隔湾相望。清末民初期间,萃文楼实则已形成了一个即不封闭、又不隔绝,信息灵通、商贸繁华,在一定程度上能自我循环的“小社会”,被称之为“小香港”。香港开埠以来,口岸任由开放,港英殖民政府以贸易的方式,首先对广东沿海各地就近进行大势扩张,先以贩运鸦片,后以洋货开道,将各类工业产品大量向内陆输出,沿海各地市场都有香港运来的货物。惠州府沿海大鹏、大墩(今澳风)、阿婆角、萃文、范和、平海、港口等多地皆有与香港来往的船只进行商贸活动,直至民国末年仍然存在。
萃文楼与范和、长排、大墩一样,清代及民国都是稔山镇的产盐重地,特别在清乾隆期间,萃文楼至石龙嘴筑起海堤后,浅海滩涂逐步被村民开垦成盐田,光是清初徐家人开垦的就有一千多亩。萃文楼产的盐纯白不染,盐色泽洁白粒细,被称为“稔白盐” “荔枝盐”,饮益广州香港。
据说当年码头很宽,可停靠上百条大木船,萃文楼的“稔白”盐就是从这里运往广州、香港等地。当年的“萃文楼”,门楼内外一派“繁荣”景象。在兵匪旱涝,四害横行的年代,门楼旁布有枪眼的二层碉楼,围楼丙杂货铺、咸鱼栏、肉档、盐仓、客栈以及烟馆、赌馆、饭馆,商号等应有尽有,萃文楼的门楼外的大榕树见证了这一切,大榕树下用花岗岩青石板砌成的钱桥和码头台阶见证了这一切。
萃文楼内的张围势力很大,他们有几十条船,还开办有商号,档铺,船行,木制货船有二桅杆、三桅杆的,船的载重大约在10吨至20吨不等,更大的货船近100吨。李姓,陈姓,张姓亦有船队,货主多以包船或“拼船”的方式进行租用。客运方面大多是“捎脚”性质,俗语道:行船走水三分险,除非客人包船那就变成险后还得七分利,不然不会专做送客生意。
萃文楼近海靠山,三教九流、良莠杂处的“小香港”兼具盐运与货运的码头性质,在稔山镇沿海各码头中,是一大特点之一。如涧背村距萃文楼七八公里,盐民要将盐运到码头,必须耙船将盐先运到范和及三汶水,萃文楼恰好位居涧背村至范和村中间,因此萃文楼可谓尽得天时地利之便。如此有一首诗赞萃文楼小香港的由来,“财如旭日腾云起,利似潮水涌浪来”。
后来因海岸线退后,老码头已不再靠近海岸了。
祖婆的“白云阁步”
如此繁华之地,难免让许多意志薄弱者容易想入非非。
到了徐家十六世祖这一代,萃文楼的繁华让十六世祖忘了祖宗的教诲,他让萃文楼的五光十色给摄住了魂魄。更大的刺激在引诱着他:赌博。一旦染上赌博的陋习就很难改掉。十六世祖先是输掉了家里的银钱,最后将过千亩盐田成了他的赌资。徐氏先祖最早靠艰辛劳作勤俭持家赚下的家业,祖上从挑盐脚、讨海、开垦盐田,一步步走来,终于,事业做大了,心也大了,家业禁不住他两下赌。他听不进家人的劝告,他不信“十赌九输”这个邪,经常出入赌场,每次都是输着回来,祖婆劝告均无济于事。到最后钱财输光还不算数,还压上400亩盐田的田契。
四百多亩盐田是父辈艰辛劳作所得,这么一瞬间就没了,祖婆及家人如万箭穿心。抵押田契那天,现场围满了人,左边是徐家的盐田,右边是赢家的稻田,中间有条小路作为分界线。抵押那天,赢家把中间的小路也想拿去,说是属于他的。徐家祖婆坚决不答应,于是双方打起了官司。打官司讲究证据,赢家说路是属于他的,审问官问他路有多长他说不出。审问官再问祖婆,祖婆讲出了路的长度。赢家不服,说祖婆乱讲,又吵了起来。后来审问官派人实地丈量,其长度果然如祖婆所说相符。
祖婆本来对赢家非常气愤,对丈夫赌博更是深恶痛绝。事情既然如此,她还有什么办法呢?她心有不甘,她最担心的是盐田和稻田之间隔着的那条路,说不定也会给赢家搞过去,于是,她事先用脚步丈量了这条路的长度,结果官司打赢了,为家人出了一口恶气!以后,祖婆过人的智慧被后人传颂,后人怀念祖婆、感恩祖婆,祖婆逝去后,其子孙为纪念祖婆,在旗岭坳建了一座“白云步阁”,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即八月第一天,他们都会去“白云步阁”祭拜祖婆。
四百多亩盐田当了赌资以后,他们就转为种田、打渔、捞海生。
靠行船赚钱,那时萃文楼的众多家船行,单徐氏族人就有“六海十三祥”之说。祖辈为海字,孙辈为祥字,36个曾孙。萃文楼的码头比较大,双桅帆船成排成排停在围楼前的码头上,航船有三角帆、祖母讲解放前那时,都是挑担上船装货,货物大都往大鹏、香港运送。运进来的香港货物,多为洋油、洋布、洋药、洋糖、洋面粉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为盐民及农民登记户口。政府工作人员问萃文楼村民,要做渔民还是做农民?做渔民吃国家粮,做农民就是农村户口。村民想,做渔民真辛苦,风险又大,有句歌谣唱出了盐民的辛酸:“出海行船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他们回复登记人员说要做农民。
强悍的徐家汉子
清代统治者视粤东沿海民众是“民情强悍。好勇斗狠。嗜利轻生。”另一侧为“乡无不赛。高增厚帽,处处皆然,”此是当年萃文楼所处的时代背景,恰似对萃文楼的缩影。
五配村崇文尚武之风由来已久,各围均树自己颜色的大旗在祠堂顶屋高高飘扬,足见武功方面也不差。清同治六年(1867),《广东乡试武将录》记载:第七十二名徐廷安,是萃文楼自然村十六世武生徐廷安。他33岁那年,参加“广东乡试武将”科目,成绩第七十二名:他考的科目成绩是:马中坠、箭地毯中一箭,步中四箭弓十二,大刀壹佰贰拾斤,石叁佰斤。至今萃文楼村还保留徐廷安较为完整的遗迹遗物。如六房的禧祥公“参将府”、祯祥公”骑尉府”、曰玮公“千总府”及村口的墓地、参将宝剑、村后山角“马房”名称等等。马房,是专为参将退休后随他附带回家乡的几匹马而建的一排房屋,现房屋倒塌,“马房”成了地名。可见,徐家从武举出身的官将到武馆的开设授徒传述的应有尽有。徐氏祖祠与武馆相邻,门前曾立八对旗杆石,书院内有朗朗读书声,旗杆石下却是另一番的拳脚生风。萃文楼的徐氏大房功夫最为厉害;围中拳馆是大房和各房合伙开设。大房因为能打,又在绿洲自己村开有小武馆。
五配村徐族六兄弟是被称之为最强悍的男子,客家俗语“打得”!
当时附近村庄的村民都领教过他们的厉害。村民斗殴,在旧封建是经常有的事。有一次,六兄弟三、四个人竟敢去打邻近二十多人。他们的劣迹,是由于穷困潦倒的恶环境造成他们在年少时走了弯路,与人厮杀时显出不良作风,阔公、焕公、初公和讲公,还做了海盗,劫持别人船只最后被杀死葬身大海,真正“恶到死”。
河公没有参与劫船事件,因而保住了性命。河公是六兄弟唯一葬在祖山里的人,他终生未娶,晚年住在六海祠堂的公屋里。最小的俊公见几位兄长毙命,认为是“风水”被破,不得不逃离家乡,清末民初选择独自徒步去香港西贡,发誓不再回来。改革开放前,河公去过香港找俊公,当时俊公已经九十多岁,据说俊公后人发了迹。(萃文楼《徐氏族谱)记载)(六兄弟的故事》有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明清以来,归善沿海的稔平半岛动荡不休。先是抗倭反击,后有抗清抵制,前后时间长达二百余年。此后该地流传“清朝出山匪,民国海盗兴”之说。
徐家男儿棒打大老虎
清康熙末年,五配村周边都是荒芜地,四处杂草丛生,草丛深处经常有老虎野熊出没。往往老虎躲在暗处,人对它是防不胜防。
据村人徐全桃讲述,一次先祖去耕田,遇老虎袭击,他情急之下头顶住老虎的喉咙,让老虎无法下口,双手又紧紧地抓住老虑的一双前腿,在拼命挣扎。附近耕种的村民闻声见到这幕都吓得半死,急忙跑来告诉徐族家人。二房的儿子力大无比,曾经一人扛起百斤重的石条能快速奔走,得知父亲遇难便前往营救。他冲向前去举起木棒朝老虎狠狠打去,手起杆落,只听老虎一声惨叫而连忙逃走。父亲终于得救,木棒也断成两截。后来二房又按照老虎逃跑的方向追到后山查找,最终找到那只死在后山树丛中的老虎。
我们走访村中老人,他们说,1941年,约有300多日本鬼子从盐灶背过来入侵萃文楼。鬼子十分凶恶,来了就枪东西,稻谷、鸡鸭、畜牲等一律不放过,他们抓了20多个五配村的男青年。男青年都是强汉子,以为自己有功夫不怕日本鬼子,他们反抗并逃跑,结果被日本鬼子枪杀在围后山。
萃文楼村的抗日人物陈高,1922年生,1943年参加东江游击队,1948年春,在惠阳县(今惠东)白云(稔山白云)铁马关作战中牺牲,时年26岁;徐金样,共产党员,东江纵队战士;徐观河,19路军团长,参加过上海松沪会战,至1968年58岁逝世。
五配村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五配村民有无数的硬汉,纷纷参战保家卫国。他们经历了无数次抗敌游击战,许多英雄倒在这块热土上。其中村民徐晶在参加淮海战役中牺牲;在抗日战争时期,好男儿舍生忘死奔向救国救亡战场,他们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优秀的子弟兵,有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当了东江纵队的领导,也有的在国共合作抗日期间任职19路军,战斗在抗战第一线的国民党军官。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展现了萃文楼村男儿的爱国情怀。
马铃薯,实力的担当
五配村是稔山镇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之一,村民从1979年开始种植马铃薯,1992年种植马铃薯已经达到高峰,种植马铃薯达到1000亩。
历史以来,种植马铃薯是北方人的专项。当地市场看到的马铃薯,都是经过雪藏运输而来的,还没听说过南方也可以种马铃薯,即使有,也很少。铁涌镇九华公司胡成来在内蒙古北繁育种回南方试种植成功,如在群众心中放了一颗定心丸。大家在传说,冬种马铃薯成本低,一亩地用不了800元,收入除了本钱还可赚2000多元甚至3000元不等,不愁卖,有专门公司收购。且本地产马铃薯有很多优点:首先是不用经过雪藏,质量好,表面光滑无虫,好吃、松、软、糯,受顾客欢迎。本地产马铃薯不但成本低,也很容易栽种。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啊!五配村有七八家村民开始种植。果然不出所料,第一年就取得好收成。收获的日子,村民的情绪都处在吭奋中,田头地尾,土黄色的马铃薯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以后村民群情振奋,全民种植马铃薯,外出打工打杂走摩托搞运输的也回村冬种马铃薯,场景可用“大种、特种来形容”,连田边地脚都放了种子,还有的开荒地种植。据村干部徐金明介绍,他们村最喜欢的马铃薯种有“金冠、何兰、何十五、雪川、益达种”等。2001年马铃薯价格最好,全村种植马铃薯1000亩均获得丰收。那时,家家户户靠种马铃薯致富,马铃薯种出了车子、房子,村子里的新房子,二层三层,很是耀眼。
萃文楼自然村的徐锦权,61岁。他结婚时,父母家里困难,尽管这样,还是给了他们夫妻一间40平方米的小房。父母撂下一句话:有本事自己去赚钱建房。徐锦权年轻时到处去打工,后来在平海打工时跟随农业专家贺奕民学会了种植马铃薯。有了孩子以后,随着孩子入园读书慢慢地开销越来越大。一家4口两个劳动力,家庭压力较大。收入除了日常开销还不够,建房更无从谈起。
1993年,他知道惠东县沿海很多人种植马铃薯获得成功,觉得这是一条致富的门路,凭着自己懂得种植马铃薯的经验,他决定回去大干一场。于是,他回家种植马铃薯。他想,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大干一场。他四方筹措资金种了200多亩马铃薯。第一次种植,马铃薯是丰收了,但却亏了十几万元。他说,第一次种植,欠缺管理能力,收获时,请帮工被乱走了很多。我很不理解他这句话。他说,那些人从地里挑马铃薯到收获地点,挑三担才有一担到指定地点,那两担挑到他们自己家里了,足足乱了三分之二。第二年,他种植30亩,也不请工,自己精于管理,就再也没给人乱走了。他感叹地说,每年收获马铃薯的时候,现金落袋,心里踏实。他告诉我,2001年那年价格最好,每亩可纯赚3000元,一年可赚十几万。现在,他们一家住上了新房,一栋二层每层300平方共600平方的新房拔地而起,孩子也结婚成家了。
水果荔枝,成就甜蜜生活
57岁的大岭村小组村民林新来,年轻时赶上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家里也没多少活干,想到年轻轻不在家里吃闲饭,便琢磨买部旧面包车在县城载客。当时交通不那么发达,人们出行还比较困难。他拿到驾照以后,就在县城平山,整天开着面包车在马路上兜来兜去,他做司机,副手一路高喊:到某地、到某地,有客还差不多,或兜到一个客还得载着这客继续兜,久了这客也烦了,也要下车,不坐了。在外地开面包车,揽客没固定地方没固定场所,整天风里来雨里去,食宿不定时,一整天没揽到客是常有的事,有时还会被抓去罚款。1995年的一天,林新来因在路边揽客被交通局抓了,还罚了款,心里窝囊的不得了。
他想了很多,做司机接客这活儿非常辛苦,赚钱不多又经常受气,如果不干这个,还有什么比这更合适自己干的?想来想去,还是回乡好,在家里自由自在。
当时有个政策助农,谁种果归谁收。那时时水果市场形势很好,高档水果荔枝价钱高,而且产量少,家乡有那么多荒地,不如回去开荒种果,5年可见成效。他随即把面包车卖了,购置农具回乡开荒种果。开荒虽然辛苦,起码没那么奔波,不会受气。每天,他和老婆带饭带水扛着锄头上山开荒,开一片种一片。足足开荒地10多亩,种下了荔枝苗。期间也很辛苦,大岭村小组由于地处沿海,经常遇台风袭击,往往荔枝树长到人过高台风就来了,荔枝树就被台风连根拔掉,一连三四年都是这样。后来他们去海边挑来海泥,一作为肥料,二海泥可以固定荔枝树,台风就吹不走了。荔枝树苗经过5年的生长以后陆续挂果,2001年,是荔枝最好的价格。看他们家种果致富,大岭村人也纷纷扛起锄头上山种果,把个大岭山装扮成荔枝山。
林新来介绍,我们家的荔枝品种都是佳果,桂味、糯米糍、妃子笑、黑叶(槐枝)等。他们家以前是30平米老屋,屋瓦漏水,现在建了一栋三层500平方米的楼房。500平方米,农民的楼房,该有多气派啊!全村村民都脱了贫,都住上新了房子。
天成奇景的榕树古庙
近海的五配村人都很信神,逢年过节,他们必去为神灵上香,祈望神灵保佑。五配村也这样,过年过节喜欢去祭拜村中所有的“神”。
大王爷庙,是稔平半岛以大王爷为主神的最大的庙宇,也是最为壮观最为讲究的建筑。大王爷庙的门沿上有石刻门匾“大王爷”三个字,所供奉神牌位为:“大王爷神台”。左右两侧均有古榕树,其中左侧古榕树有挂牌标明榕树树龄173年。另侧摆放一件大王爷鼎式香炉,旁有一件约4米高用生铁铸成的三层宝塔焚烧炉。神庙两侧各有一株200年树龄的大榕树。大王爷庙后面有棵生长茂盛的百多年土沉香树。“大王爷”为粤东沿海渔家信奉的保护神,旧时渔民的船舱内均供奉大王爷神位,每次出海打鱼前都要事先析祷,以求平安归来,每年农历二月初五是大王爷寿诞,村里连续七天设宴庆贺。渔民们各家张灯结彩,谁家热闹,谁家兴旺。每每这时,大王爷庙前人潮涌动,信男善女们盛装前往拜祭。庙内供品如山,应有尽有,香客如织,一派太平景象。
在五配村的稔亚公路旁,有一座被榕树包围的小庙,这小庙供的神祇是“福德公”。“福德公”神像被人们称为“神气十足”的神像。“福德公(爷)”是管理土地的神祇,是民间最喜欢祁拜的神灵,也是这一带民间极有权威的神灵之一,因此清道光年间这一带都十分喜欢兴建“福德公”庙。萃文楼村在清道光年间也在这里建了一座福德公庙。小庙建成不久,不少鸟儿衔来榕树种子落在屋顶上,致使屋顶长出小榕树。天长日久,日光暴晒、大雨倾盆,榕树根爬着长,把小庙满满地包裹住了。待榕树长成大树,树根也沿墙壁四周、庙顶、神台往外爬着长,密密麻麻,石墙崩塌,树根仍保持了小庙的外形,成为奇特的榕树古庙。树根把榕树的根枝形成一个“榕根小屋”,“榕根小屋”正面敞开,侧面“墙”上还有镂空的“窗户”,小庙完全成了古榕树根的独特造型,里边空间约长3米、宽2米、高2米,能容下成年人在里边自由活动。这棵奇妙的“神树”,村民初一十五都会去上香,祈求保佑。
在村口公路旁的草虾地山坡上,有一座被大树环绕的妈祖庙,周围山坡有一片翠绿的葛枝林。庙内结构为一室二间,左则供奉神像“如山老母”,“李老仙师”、“五雪神”像:右则供奉“天后圣母”瓷像一尊:庙外右则又设有“福德公之神位”祭祀坛一座。
萃文楼自然村的大榕树下,也设有小型祭坛,摆放“大王爷爷神位”,供村民祭祀。绿洲小组的水仙爷爷庙,正堂供奉“三界爷爷、水仙爷爷”,用红纸书写牌位,下面摆放供桌。昔日靠讨海过日子的村民,出门出海为求平安必拜水仙爷,祈求心中的平安,这种习俗保持至今。
萃文楼村的许多古物,最耀眼的是“神树、风水树、伯公树”。该村有挂“古树名木保护牌”的古树不下十株之多,可从另一则面反映出萃文楼古今的兴旺和热闹。在古码头周边,尤其4棵长势旺盛的大榕树,是萃文楼自然村一个亮丽的景点。古树有惠东县人民政府“惠州市古树名木保护牌”挂牌,记录着树龄240年,古树等级三级。大榕树300年历史至今仍枝繁叶茂,形容五配村家族人丁兴旺,后代多子多孙。大榕树见证了村人的变迁,是该村活着的文物。
萃文楼自然村还有一个地方叫“白鹤地”。传说该地榕阴蔽天,林木茂盛,因而常有白鹤停留此地栖息,故有此地名。“白鹤地”山处莲花山余脉之中,常年泉甘水洁,即使在连续干旱的季节,这股泉水也从未断流过。村民饮水水源地就在这白鹤盆,被人们称作“白鹤盆山风水地”。
听了他们的介绍,看完文物,我心里感慨万分。五配村,那渐行渐远的模样,那逝去的辉煌,令我感慨万分。现在这个淳朴的古村,已经被现代化建筑紧紧地包围住了,围绕其中所呈现的是残壁的斑驳,让人心疼的,尚有骨架纵横的小巷,而今也渐渐被周围的新房所包围,呈现在人们眼帘的,一边是明清旧屋,一边是村民新建的现代派小洋楼,新旧并存,古今同在,令人深思。
五配村的民俗活动
一个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就是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客观记录,是当地文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传统风俗习惯,是一个地方的写照。各地的节日都有相同的习俗,也有不同的习俗,五配村记述的是相同的习俗。他们传承祖上千年传承,过着祖先的风俗,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稔山镇志》记载:五配村内民情风俗沿袭祖上传下来的习俗,年初一吃斋,初二拜祖公,林姓人二月初二过伯公生,陈、李、徐姓端节举行龙舟赛,清明、八月拜山。李屋村客家节日十月初一(十月朝),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碌碌烧(热)。
圭景自然村还有一个丧葬习俗,已故族人的棺木自祠堂出时,要专门从祠堂正中央的红漆屏风过,以示告别出庁堂。
八月拜山是陈氏家族最大的民俗活动,称农历八月十六过师公诞(春秋二祭)。每年二月初五要在大王爷庙前做大戏给“大王爷”看,演出传统戏文有《三月故事》、《秦香莲》、《西湖记》.《三国》等。村民多信佛教,也有50多人信基督教。
现为平海观音径长春庵主持徐锦宣,是长老直传弟子,曾跟随长老学佛三十年于罗浮山、五台山座坛住锡学佛,是惠州市境内的佛学高僧,2021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去世,享年八十二岁。
五配村的民俗活动最有趣的,大岭自然村每年都要举办三个庙会,特别是关帝圣诞的时候,在村子外居住的村民和出嫁女都会回来参加。村子里办酒席20多桌供村民享受。
五月节(端午节)扒龙船是五配村的习俗。每年近端午时,各自然村积极准备,挑选青壮年男子准备迎战。村民更是热情高涨,包粽子、接待来往的客人,看龙舟赛成为每年的保留节日。上世纪80年代以后,恢复龙舟赛,稔山是最早恢复龙舟竞赛的乡镇,五配村女子曾参加惠州市龙舟竞赛获第五名。
在萃文楼自然村大王爷庙开阔的广场对面,有个戏台,是专门演白字戏和潮剧的戏台。每年的大王爷诞或重大节日村理事会组织白字戏班和潮剧团演出,村民聚在一起观看,祝贺,节日气氛浓浓。
吃粽子看扒龙船的日子,是村里老人孩子姑娘们最轻松最开心的日子,姑娘们聚在一起唱渔歌,当然是唱她们自己村民编唱的、贴近她们生活的顺口渔歌:
耙盐田:盐田耙草在路边,一帮称龙顶称凤,称龙称凤有赢输;
艇悠悠:脚踏水来哪是洲,东山出有沉水塔,九只洋船载过洲;
新打刀仔切幼葱,新做木尾头油红,南风泼泳真好使,驶去平海娶新人;
头帆扯起尾帆倒,细妹喊兄去开头,开有开无贪早返,留条鳗仔科菜头;
来唱一条白盆盆,爱去香港睇火船,火船生来阮吾北,两边插翅飞上云;
天项一粒星,头弯尾弯是龙虾,读书也爱先生教,做戏也爱好戏棚。
她们经常唱的这些渔歌,不但扒龙船时唱,平时逢节日,春节、四月八、端午节、中秋节,好事如婚嫁等都有唱。
五配村的小吃。
五配村的小吃有印粄、糯米糍、艾粄、萝卜粄、粽仔、九层糕、菜包粄、水糍等。水文楼村出产的青蟹和蚝是稔山半岛有名的海鲜,蟛蜞胶,蚝胶是特色特产、曾远销港粤,因半咸淡水交界,有鱼盐之利出产海鲜,河鲜也非常有名。
五配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才辈出,人家说这是个风水宝地,我完全相信。村里人才济济,士、农、工、商样样齐,民间文化与乡村振兴文化雅俗共赏,构成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