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事
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当时社会物资匮乏、条件极其艰苦。打小的时候,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更别说什么数码智能产品了,当然就没有动画片可看,连收音机和收录机都没有,更别说什么迷你听、随身听,自然就没有儿歌可听。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父母以及年长的人,都会讲故事,而且凡听过的故事都在脑海里有深刻的印象。咱家二哥就曾经给我讲过两个故事,是关于学问和应变能力的,还挺有意思,留下的印象也是很深的。
我们老家坎下二生产队的李老师,从辈分上算,是我的远房堂哥,最早是教书先生,后来被错划成右派份子,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恢复了工作。他患有一种龋病,加之条件缺乏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最终导致门牙牙冠完全破坏消失。龋病就是一种口腔疾病,别名虫牙、蛀牙,用老百姓的话说俗称虫吃牙,它是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的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正是因为他的门牙牙冠完全破坏消失,见面一开口特征明显,所以同事们就老拿他的缺陷开玩笑。一次二次就过去了,之后他也曾发过火。同事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又想出了新招,每次不再明着法儿拿没门牙说事,于是就给他取了个诨名:李闽,意即门牙遭虫子蛀了。再见面就不直呼其名了,而是唤作“李闽”。一开始,他也不解,还是知内情的人给悄悄透露了,就是门牙被虫蛀了的意思。怕其不高兴才有此计策的,知道特定的含义他也就欣然接受了。此后,只要有人喊李闽,他就知道是在叫自己了,自然也没再因此而生过气。
文革时期,学校采用的是军事化管理,校长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巴州区三江初级中学有个识字不多的陈姓校长,本来就很威严,加之脾气倔,绝大多数师生都很惧怕,仅有极个别敢与之交锋。有一次,陈姓校长在全乡教师大会上作报告。在作报告的过程中,把鬼鬼祟祟的“祟”读成了“崇”。有位属于个别中胆大较真的老师,想挑战一下校长的权威和学问水平,立即起身举手,“报告校长,那是鬼鬼祟祟不是‘鬼鬼崇崇’,其中的字读错了!”校长正在作报告的进行时中,被这突如其来的提问差点整蒙了。稍稍缓过神来,觉得挽回面子很重要,否则不说权威,就连做人都会抬不起头,更别说什么学问了。目光扫视了一下全场,赶紧请教主席台下自己的刘姓启蒙老师来解释,这个字到底该怎么读。那位刘姓启蒙老师也是突然接到指令,感觉有点懵。面对这个问题可是处在两难的境地:说读鬼鬼祟祟嘛,那不就是说陈校长错了吗?那年月怎敢说陈校长的不是呢,那不就是给自己找抽吗!说读鬼鬼崇崇嘛,那不就是在拍陈校长的马屁吗?那年月要想沾校长的光那也是莫门儿的,而且自己就表明了自己没学问或学问很差劲,那不是自己把自己跟整个教师队伍整得格格不入吗?更重要的不是得罪了提问的老师和台下在座的所有老师吗?自己以后不是被孤立了吗?……一连串的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袭击着他的脑神经,可以说穷尽宇宙,一时半会儿也难寻自己满意的答案。好在刘姓启蒙老师也不是简单的人,思索了片刻,将绝无仅有的标准答案就给出来了:“依我看,可能是个多音字,既读‘祟(suì)’又读‘崇(chóng)’”。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功效甚大。他采用的是一种幽默评判法,既平息了一场学术上的较量,又把一场斗智斗勇的挑战转换成了一则永远的笑话!巧妙地化干戈为玉帛,让三者都未受到伤害,让所有老师不得不佩服他的智慧!从此,刘姓启蒙老师就有了个绰号,叫“刘板眼”!
故事的当事人虽已作古,但故事的内容却融入了生活中的茶余饭后!故事虽是讲的过去的事情,但给我日后的生活大有裨益!(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