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茂峰的头像

李茂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2/21
分享

自掘坟墓的人

自掘坟墓的人

自掘坟墓是史书上记载的成语典故,出自晋·葛洪《神仙传》,“意其不答而求纸笔,画作兵马器杖数十纸已,便一一以手裂坏之,又画作一大人,掘地埋之,便径去。先主大不喜。而自出军征吴,大败还,忿耻发病死。众人乃知其意。”该成语意思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历史是真实的生活写照。雷同的故事不停上演,只是主人公有大人物和小人物之区分而已。大人物出场,很有影响力,一般都会记载在地方志或史记里,而小人物则大不相同,由于没有影响力,就无人问津,要是没有人记录,日后再无人记起。这里,我给大家讲述一个生活中的事例,主人公就是小人物,论辈份是妻子的幺姑父,按照习俗我们称他幺老子。

幺老子是个很好的人。他本姓杨,是原甘泉乡园艺场杨家的儿子,在出生后不久,被大茅坪镇孟家村古水井缺儿子的李家抱养了,直到终老也没有回老家的念头。

李家老人本性善良,秉承“养儿不学艺挑断萝兜系”的深刻教训,把识字不多的幺老子送去学手艺,所拜师傅是本村一位老木匠手艺人。在木匠师傅悉心指导和自己认真领会下,幺老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心存感恩,没齿不忘。每年都要亲自登门拜谢师傅,即使本人不在当地,也要委托儿女们代表他前去拜谢。师傅也很赏识他,不遗余力互相切磋技艺,到了后来,不再是师徒关系了,更像是父子或者有年龄差的忘年交朋友。

幺老子乐于助人。我家在建修三江街道房子时,他主动提出来帮忙。因为是冬天,气温比较低,进度也较慢,整整给我们干了十天,搬木料,搭檩子、椽子,盖瓦片,还是蛮辛苦的。完工后,我们按照当时价格准备好了务工费,俗称“匠人钱”。可哪们劝,幺老子都没有收这笔工钱,还给我们说了一通话:“劳力出在我身上,手艺藏在我肚子里,这不算个啥。不光是在你们家这样,就是当匠人请我去给别人家干,我也从不格外。不管三天五天时间好长,头天是不算工钱的,最后那天也是不算工钱的,都是要打让手的,因为没有人是容易的。做匠人更要厚道,否则,再好的手艺也没人请”。

幺老子做手艺挣的钱一分也舍不得花,一拿到钱就交给幺幺保管,用来维持家庭生计和培育子女。一生养育了2个儿子、1个女儿,子女们都发展得不错,尤其是幺儿子更给他长了脸,当上了射洪中学校长,而且事业干得风生水起。

在子女们的一再催逼下,幺老子终于放下了潜心学到的、终身热爱的木匠手艺,跟随幺儿子去了射洪县养老,只是偶尔抽时间回老家来。

就是在这期间,他做了两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抄起家伙什,把老屋周边的大柏树放倒了,等干过性后,凭借自己学到的娴熟手艺,把自己的大料俗称棺材订制好了。做好后,喜不自禁,还多次躺在里边体验舒适度,这才叫真正的量身定制,自己当然也很得意。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手艺人给自己的一个得意之作,展示的是木匠手艺和一种民俗的传承,算是日后给后人唯一的念想。

第二件事情。因为他与李家养父关系甚好,也不知怎么地忽发奇想,萌生了死后要与养父紧挨着葬在一起。不光是说说而已,说干就干,带着大儿子当时还很小的孙子二娃子,就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就在养父墓地旁边,一锄一锄地把土挖松动,再一撮箕一撮箕运出来,直到墓穴基本形成。细细琢磨后,觉得不能这么简单粗糙,还要体现是一个匠人的作品,还得要进行修饰和加工。于是,买来錾子和手锤、钢钎等器具,完成了10块石板的加工:2块各长2米、宽1米、厚20公分,2块各长1米、宽1米、厚20公分,6块各长1米、宽0.35米、厚20公分。平整好土墓穴,再把4块石板镶进去,并用石灰、水泥、砂子拌浆,把石头与石头连接处进行了勾缝,目的是不让外面的水渗入。另6块石板作为盖板,横着盖在面上,同样用石灰、水泥、砂子拌浆勾缝。一个活人墓已初具雏形,但幺老子并不满足。又找人拉来了红砖,自己试着干起了砖工的活儿,目的是还要把墓碑修好。同时为城里制作墓碑的人提供了全家人姓名、性别以及相关情况,按照传统制作好了大理石质的墓碑。取回后,小心翼翼、稳稳当当地安放在事先预留好的砖质墓碑中。所谓的活人墓,至此大功告成。置办活人墓虽不值得提倡,但作为一个老农民来说,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满足!幺老子很满意,用他的话说,不需要后人多操心,也解决了墓地周边缺石头的问题。

生死不猜,置之身外。从这一点来说,幺老子是一个真正的唯物主义者。按照世俗的理解,挖起坟墓等人埋,这就是在诅咒人,可他不管不顾,还为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

死亡的来临是无声无息的,容不得有商量的余地。儿女们希望老人长寿,还经常组织参加体检。在2017年的一次检查中,发现幺老子身患肺癌,而且是晚期。一家人都知道,就没有告诉他本人。医生开了不少的药,他虽不知具体情况,但总觉得这些个药非常难吃,甚至不想往下咽。亲人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就是束手无策。幺老子人缘好,除了儿女和亲人们的爱戴外,左邻右舍都跑起来看望,连他的师傅都不定期来瞧,唯一愿望是期望他病魔祛除、身体复原!

可天不从人愿。就在2018年7月的一个凌晨,幺老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由于气温很高,很快就把出殡的日子确定下来了,并告知了亲友们。参加追悼会和送葬的人又来了不少,其中包括爱徒如子的师傅。我们作为晚辈那是必须参加的,刚一到就要参灵,参完灵就与幺幺见面。幺幺面带“笑意”,口里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与我们听,“我屋那祸害走了,这下好了……”我理解的意思是,幺老子走了,再也不受病魔缠身,没有苦痛了,算是解脱了。当时,我对幺幺把控情绪的能力还是很佩服的,像个没啥事儿的人。

第二天,一大队人中有10人抬柩的、幺老子的儿女孙辈们、拿纸扎的亲友、运送逝者遗物、奏传统哀乐的乐师们以及目送的亲人朋友,一同送幺老子“上山”。经幺岳丈人介绍,古水井有一个好的传统,只要是老父老母离世,凡是抬柩的人只收一根毛巾、一条烟,都不会收240元、360元、1200元数量不等的利市钱。一致认为,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家家户户都会经历,也算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但愿好的传统应该持续发扬,不被市场经济浪潮所吞噬。

等灵柩到了幺老子生前搞定的墓地,正才在烧井,只有等烧井的火苗熄灭才可以下葬。待火苗一灭将要放下柩,主丧的先生这才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把柩就这样放入,有可能因为一下没放好,被石头顶起棺材的顶盖。那可是不允许的,局面也难以挽回,对逝者和主人更不好交代。在场的有人窃窃私语,怪罪幺老子没有把尺寸量好,只量了人的长度定制棺材,没量棺材的长度定制墓穴。在场的也有人埋怨,这是主丧的先生没有眼力劲儿,这该是意料之中的,应该有这样的预案,哪能怨仙逝的幺老子。说归说,主丧不是闹着玩的,再棘手的问题还得想办法解决。

说实在的,确是幺老子生前没有料到的。同是一把尺子,在木匠行业堪称分毫不差,木石二行相结合就有了无法掌控的分寸,那是因为参照物不一样造成的。最后集大家之智慧,使用工具把井里与墓碑平行的两块石板撬松、移开,等柩稳妥放入后,再把那两块石板复原,方才让难题得到圆满解决。

幺老子,作为木匠掌墨师,在尺村的分厘毫毛上,从未出过差错,可算一位精算师了,然而就在自己挖掘的墓穴和定制的棺材尺寸上出现了明显的问题,这正应验了古人的那句话,“隔行如隔山”!

在参加完仪式回家之前,还要与幺幺道个别,说上几句话,安慰一下她老人家,以后不要觉得孤独,心态放开朗些,安排好晚年生活。幺幺还是那个爽朗劲儿,但情绪低落了许多,明显感觉到再没有昨天那强装的心情,“幺儿子问,想跟哪个一起住?我告诉他,要说看脸色的话,哪个都不跟。”

幺幺的一句话,道破了每一位老伴缺失人的困境。正如俗话所说,“再孝顺的儿女不如忤逆的夫妻”、“少年夫妻老来伴”。再怎么的夫妻,哪怕是磕磕绊绊抑或吵吵闹闹的一辈子,只要在一起总是有情感的。一个仙去了,活着的另一个总感觉到身边缺少了什么似的。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这么说,最先离世的伴侣还算是幸福的,留下来的伴侣虽然也幸福,但再没了磨合几十年的人与之共舞,心里总会空落落的,总会有一种莫名的难受。

皮克斯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中有一种表述,人会经历3次死亡:第一次,身体机能停止运转,在生理上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别人来参加葬礼,在社会上宣告了死亡;第三次,当世间在没有人记得他的时候,那才是真正的死亡。如果真如这样所说,幺老子自掘坟墓的举动为他延迟了“真正死亡”的时间。

自掘坟墓,本是一个贬义词,但就幺老子来讲,自掘坟墓是他终身技艺成就的展示,也是他为自己能够做的最后的一件圆满事,更是在后人心中留下了一个位置和空间。他就是我们的幺老子,一个自掘坟墓的人!

自掘坟墓,幺老子是名符其实的,他是为了成就自己。细细想来,在人生的旅途上,有谁又能逃离生老病死呢?其实,人们都在有意无意的自掘坟墓,只是形式上有差别而已,只是自己不那么认为而已,目的都是为了完成自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