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暗黑夜天刚放亮,大山仿佛把千万吨阴影压在了石工的两肩,晨曦中,一片鱼肚白的云彩流动着生活的原色,重山峻岭、山高坡陡,一抹霞光在石岗上喷薄而出。观众从巴南星光剧场舞美设计中看得出,这是一个晴朗凉爽的早晨,有风从原始空旷的大山深处吹来,一群木洞汉子,炫拥着一个虎背熊腰顶天立地的开山大汉,毅然挺立在自然天地间,空中传来:哦嚯嚯嚯——,太阳出来辣焦焦,打坨石王修座桥,不怕手板打起泡,蹬起脚脚搂实敲……,一段原滋原味的木洞石工舞动大锤开采连二石的号子声。
那高亢粗犷的声音,那饱经沧桑的味道,那似乎心有不甘的执著和顽强,那坚决要生存下去、融入天地自然的山歌号子,折射出了大山子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他深深地震动着我的耳膜,穿透时空,响彻巴国大地,回响在国家公共文化云舞台,在万千劳动人民心中引起一阵阵共鸣。
紧接着在石工兄弟“嗨咗嗨咗嗨吔咗”的抬连二石头修桥铺路娶小乔的脚步声中,山歌剧的天幕随着“一里码头游子归”“一场比赛两行泪”“田头长得有山歌”“日子就在歌里过”四幕结构全景剧剧情的一开一合,观众的心也跟着越来越亮堂了。
2022年6月17日晚,山歌剧《爷爷的山歌》在巴南星光剧场闪亮登场,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媒体全程直播,获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网络观看达到100万余次,山歌剧中田园诗化的意境,浓浓的乡情,悠悠的乡愁,完美的视听享受,在线上线下好评如潮。这就是山歌剧《爷爷的山歌》给观众带来的艺术感染力。
这部山歌剧为什么会在群众中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响?带来这么大的冲击力呢?!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第一,主要是山歌剧剧组主创班子背靠大山,扎根人民,面向世界的原因,以及众多演员一心为人民的演艺功底形成的。
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山歌剧之所以这么有冲击力,第二个原因,就是该剧剧情是根据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喻良华和秦萩月传承木洞山歌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因为歌剧的人民性,使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第三,是因为他宣传了巴山渝水的本土特色。我在这里班门弄斧解读一下,什么叫本土特色?
我个人理解,那就是其他地方没得的东西。比如:木洞山歌剧里最具代表性的高腔山歌、禾籁、盘歌、啰儿调、小调等;再比如:木洞的薅秧歌,木洞的油酥鸭,木洞的蜜枣,木洞的豆花,以及木洞榨菜里的“辣呼辣呼脆嘣脆嘣”等地方方言的特色,正因为只有这些本地才有的、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贴近了生活,贴近了老百姓,让老百姓听起舒服安逸,才使得这个歌剧的演出取得了圆满成功。
面向全国观众,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新媒体上吼一嗓子,山歌剧《爷爷的山歌》的演出,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创新,他利用木洞山歌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多元化的音乐元素,丰富了普通大众的精神世界。他将有力地推动当地音乐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歌剧中高良与高可这对爷孙的山歌传承,高可与恋人文阳围绕山歌的爱情故事,木洞山歌两代音乐人之间观念的碰撞,以木洞山歌的创新发展的艰难而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为国家公共文化云的荧屏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木洞山歌剧主创班子敢于大胆用歌剧的形式去改编传统经典山歌,其特点从美声,摇滚、流行、说唱,到通俗,民谣,山歌,电声乐器等等,因为年龄性格的差异,在各个场合的演员都有不同的表现,所以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热点,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的看法和热点才构成了这部山歌剧的艺术张力。
纵观这部全新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两代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正是因为那些不同观点的碰撞和磨合,在“一场比赛两行泪”的竞技成分中,让高可在恋人的帮助下重新站了起来,她在舞台上的输赢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通过现代与传统的切磋,让我们找到了木洞山歌的根,达成了大家共同秉持的人民性的集体共识。主创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将田间地头的山歌搬向国家公共文化云,这是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这是他们敢于将传统优秀文化让世界各国人民检阅,寻找知音的一场知遇之旅,对话之旅,文化之旅。
不容置疑,通过山歌剧《爷爷的山歌》的成功演出,从山歌出发,从人民出发,让山歌以中华文明的姿态走进观众的视野。他将让我们重新认识歌剧,为中国歌剧以后的发展开启了丰富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