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孟伟的头像

梁孟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1904/29
分享

梦里周庄

 

周庄,恰似位周正端庄的姑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乡。我像《关睢》中那位“寤寐求之”的情郎,单思暗恋了三十多年时光。

我和很多人一样,听说周庄先缘于陈逸飞那幅著名的油画,也受余秋雨散文《江南小镇》的影响。王剑冰那篇《绝版的周庄》,全文诗意盎然,读后余音缭绕。而赵丽宏的《周庄水韵》,则把周庄的“水”写活写绝。所以对心目中的周庄,我有着太完美的向往。

今年中秋,我终于前往周庄。杭州一路向北,高速公路两旁,那鳞次栉比的村庄,都是花拥别墅,柳掩洋房,道路宽敞,水波淡荡,车来舟往,繁荣兴旺。难觅江南水乡的踪影,都是现代化的村庄。因此离周庄越近,心情越是紧张,仿佛古时娶亲的新郎。盖头之下的周庄,又该是怎样一番模样?

一桥飞架碧波之上,湖的对面就是周庄。导游熟谙游客心理,周庄明明就在眼前,偏要我们乘船进庄。蒹葭苍苍湖水茫茫,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绕庄半圈终于登岸,触目皆是仿古建筑。这就是心目中的周庄?心头一凉大呼上当。垂头丧气七拐八弯,转过一门突然惊艳,啊!原来周庄这位悄丽的姑娘,正款款地躲藏在深街幽巷。

逼仄的老街,弯曲的小巷;清澈的河水,古朴的石桥;临水的民居,幽深的院落;斑驳的木门,古典的花窗。爬遍青苔的石阶,晃晃悠悠的画舫,贮满光阴的老房。周庄60%以上的民居仍为明清建筑,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个砖雕门楼,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一如紫砂壶里氤氲的水汽,古戏台上温婉的昆曲,茶楼中说唱的评弹,水巷中欸乃的篷船。她像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一首意境幽远的古诗词,端庄而不失柔媚,典雅又充满活泼。我有如流浪路上突遇故知,黑暗深处乍见天光,这是三生石上的木石前盟,苦寻多年的前尘往事。难怪当年三毛哭了,现在我也流下眼泪。

周庄之美,先美在水。有了水,才有了一座座古朴多姿的小桥;有了一个个写满沧桑的驳岸,才有了一户户傍水而居的人家;有了傍水而居的人家,才构成了古镇水乡的风韵。

周庄的河道呈“井”字形,街道和楼宅被河分隔。如在高空鸟瞰,脉脉清流宛如条条飘带。临水人家的青瓦白墙,宛如竖起的琴架,次第编排;大街小巷的张灯结彩,宛如镶边的彩荷,层层铺展。

以前周庄,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当年的大户人家,将船划进家门,大宅后院都有泊船的池塘。

周庄的水碧绿如玉,岸边的柳依然浓绿。绿柳倒映着碧水,显得愈加浓稠,如凝结的脂膏。偶有少妇或老翁到水边洗濯,那浓稠就被搅动,一圈一圈地慢慢散开。

船娘身后的支支木橹,一左一右地来回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支柔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炫成梦幻的彩虹,犹如迎风抖开的一匹长绸,很难描摹那眩目的花纹……

即便泛着金光波澜不惊的外湖,也饱藏着古朴典雅的墨韵,纵然无荷无菱一望空阔,也充满如醉似梦的画意诗情。

有水就有桥。在周庄阡陌似的小河上,横卧着各式各样的石桥,宛如玉人吹奏的洞箫,美女怀中的琵琶。行走在一座座青石桥上,感觉有种最原始的音乐被弹动,最古老的琴键被踏响。

石桥之于小河,犹如美人之于服饰,或者头饰,既是一种绾束,更是一种点缀。石桥是小河柳腰上的束素,是云鬓上的玉簪。小河有了石桥,才更显婀娜多姿,风姿绰约。

富安桥是一座桥楼结合的独特建筑,桥身四侧建有楼阁,飞檐高啄,遥遥相对,宛如阁中飞桥,又像桥上建屋。桥楼合璧,相映成趣,为江南桥楼之冠,是古镇周庄的象征。

双桥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很像古人使用的钥匙,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钥匙桥”。双桥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叫世德桥的石拱桥,横跨在南北市河;称永安桥的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世德桥半圆形的桥涵倒映在水中,一虚一实恰成圆形,犹如通向后花园的月门;而永安桥的方形桥洞,则显得规整通达四平八稳,与“永安”之名暗合。如果把两桥重合起来,就是一枚外圆内方的钱币,暗含着天圆地方的寓意:圆象征着平等、包容、和谐的道,方象征着尊卑有序、松紧有度、远近有别的理。方圆合一的铜钱外形,亦在警示着世人,做生意必须讲究原则规矩,顺应经济规律。一圆一方的双桥,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古老的石桥,一座有一座的形状,一座有一座的风格,过一座桥,便换一道风景。不管你在桥上还是窗内,都是一种动人的景象。

看周庄的桥,最妙在月夜。它身披一袭星辉,嘴含一轮圆月。其实何止看桥,就是游庄,最好也是晚上。

天近黄昏,黑瓦片如无数条锦鲤,游动在霞染的天空;白粉墙那沧桑的脸庞,染上了醉酒后的酡颜;每条水巷铺金镶银,等着欸乃归来的人们。

夜色渐浓,烟笼寒水,月照周庄,夜幕笼罩下的周庄是一幅墨迹未干的国画,浓浓淡淡深深浅浅明明暗暗。而那屋檐下亮起的串串红灯笼,是周庄身上的饰物,抑或是唇上的口红?从楼上向河里看,闪烁的彩灯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斑斓的光带;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参差的屋脊如鸟似兽,深蓝色天幕勾勒出多变的剪影。

劳碌了一天的周庄,就软软地睡在水上,躺着一张水做的床垫,一个反侧就会搅起粼粼波光。那一艘艘泊着的船,恰似脱下的一双双鞋,简陋的是草鞋精致的是绣过花。这时月光为每户人家盖了件秋衣,微风吹来是他们的均匀呼吸,唧唧秋虫是他们梦中的呓语。

睡去的是勤劳的周庄人,而我不舍得就此入睡,辜负这番良辰美景。夜晚的周庄像位美人,最适合细细地品鉴,默默地凝望。要一壶阿婆茶,点一碟糯米糕,闲看对面一扇扇雕花木窗,或情侣静坐,或好友笑谈,他们沐浴着暖黄的灯光,让你滋生出丝丝的温暖。这时不知从哪里飘来缕缕昆曲,软软的,绵绵的,应和着斑斓闪烁的波光,在这桨声灯影里轻荡……

我痴痴地坐在石桥上,灯影把我的思绪拉得很长。一位路过的老者与我搭话,告诉我最美的夜应在元宵,因为那夜周庄人要打“田财”。就是在牛郎庙的广场上,竖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横一根小竹竿,两端悬挂串串彩灯。杆顶缚圈圈稻草,内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层黄纸,呈元宝状,这就是“田财”。

随着老人的描述,我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元宵节那个夜晚,月亮洒下清辉,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当桅杆上彩灯内的蜡烛燃尽时,人们鸣放鞭炮、爆竹,点燃焰花、火筒,对着杆上悬挂的金黄色“田财”轮番射击。一时间,爆竹烟花在夜空呼啸,整个周庄缤纷绚烂。围观的人们欢声雷动,“田财”熊熊燃烧着坠落,大家纷纷拿着稻草,到红红的“田财”上点火,一边当空挥舞,一边去田角焚烧。广袤田野上,火光似流星,祈祷声响亮:“炭炭(烧烧)田角落,牵砻三石六……”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我想,那夜的周庄,会被焰火照得美轮美奂。原本笼罩着月光的明暗屋脊,届时会变成一群展翅欲飞的铁鸟。天上的辉煌和璀璨,都会落到眼前的水里。我和邂逅的老人相约,明年元宵我想再来!

第二天,我们要离开周庄,秋雨多情地相送。周庄被烟雨所笼罩,像姑娘迷离着泪眼。烟雨下的周庄,有点变得不食人间烟火;烟雨下的周庄,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原来磨砂过的黑瓦,现在涂上层薄釉,秋雨叮咚地填写着阕阕新词。街巷发亮的条石,更流动着岁月的包浆,秋雨沙沙地书写着淋漓的诗行。更确切地说,秋雨像位无形巨人在弹奏着名曲:古老民居是架硕大的钢琴,行行瓦片是它的黑白琴键,银色雨点则是灵动的手指。手指掠过之处,立即迸溅出串串动听的音响。

依依惜别的路上,我陷入长久的沉思。周庄这个古镇,历经兵火战乱的“洗礼”,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仍能完整地保存至今,着实令人惊奇。正如一位老作家所言:“这是一处止步于中世纪的孤岛,是喜马拉雅山上冰封雪盖下的冻土,是一部历经兵火战乱劫后余生的‘四书五经’,是过去时代留给今天的甜美记忆。”

不过,当年造庄的祖先,却没有想到这些,首先是为了实用,主要是为了生活。所以平心而论,江南成百上千个小镇,周庄只是其中一个。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当年的水乡,大多这个模样。

可惜的是,别的江南小镇,历经不少战乱。特别是抗战时期,无数水乡被战火摧毁,只有周庄独善其身——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身处四湖环绕之中,才得以完整地保存。

改革开放以来,鱼米之乡的江南,乡镇、外资、私营企业遍地开花;修公路、填河道、拆老房、建高楼,现代化建设欣欣向荣。多少个江南水乡,成为现代化之乡;多少个江南小镇,转型成工业强镇。周庄实在过于偏僻,到县城坐个轮船要六七小时。八十年代中期简易公路修到镇边,也被无情的白蚬江挡住去路。周庄就这样静静地居于一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早上守着日出,晚上守着日落,日出日落了九百多个年头。

在讲究速度与效率的时代,庆幸周庄被某个时段遗忘,使得这宋水依依的小巷街市,斑驳破损的明清砖瓦,能一如既往地保持原貌,用风吹雨打了数百年的沧桑语调,向我们诉说着暴风雨后的宁静。

我是怀着复杂的心情而来,迈着追寻的脚步前来。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不是来看壮丽的风光,而是为了寻找一种寄托。因为周庄,“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后悔没有买回《故乡的回忆》那幅复制品:斑剥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交错的双桥坚致而又苍老,没有比这个图像更能概括江南小镇的了,也没有比这样的江南小镇更能象征故乡的了。

“沉甸甸的石头,静谧谧的水,老老的房子住过谁?夕阳相随,渔家早回,桥边小船无人陪。独举杯,斟满天上月光辉,欲心醉却先碎。何时能相会,何日可面对?人,无法睡,一夜相思泪。”

我知道,即使睡着了,肯定要做梦,常常梦到周庄!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