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的教育熏陶,从小的耳濡目染,在我的心目中,井岗早已不是一处普通山脉,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只是无缘一睹它伟岸的英姿,领略它迷人的风采。
终于有缘来到井岗,就要实现多年的夙愿,我的内心充满欣喜和期盼!
浓雾笼罩群山,井岗若隐若现。随着引擎的轰鸣,山势的抬升,我们渐渐融进白云深处。车窗外万物朦胧,看云雾中万竿翠竹,参天松柏,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矫健的身影;听山鸣谷应的松啸风吟,仿佛那是红军战士的脚步声声……
一根灯芯照前程
四周重峦叠嶂,茨坪绿荫层染,挹翠湖波平如镜。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后,便居住在茨坪店上村李利昌家中。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来到井冈山上,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随即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同年夏天,红四军军部迁到茨坪村李神龙家。此后,这里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
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里,我们看到他们当年睡过的眠床,铺着的草席,坐过的桌凳,看过的地图,写过的毛笔,点过的油灯,夜晚外出的马灯,挑运物资的箩筐扁担。还有当年吃过的红米、南瓜、秋茄子等等。看着这里的一切,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我们仿佛看到毛泽东正在挥笔疾书,看到朱德站在地图前背手凝思……
房子实在简陋,土墙泥地桌床而已;房间实在昏暗,木窗透进些许光线。
当年,由于敌军严密封锁,红军生活十分艰难。寒冬腊月,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人的床上垫的是稻草,盖的是一床薄薄的线毯。吃红米南瓜度日,穿破衣烂衫御寒,有时连红米南瓜都吃不上,只好吃野菜、竹笋充饥。毛泽东白天忙于军务,夜晚还要办公,贺子珍经常帮他抄写文稿。当时部队对点灯用油有一个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油灯上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部晚上值班,可以留一盏油灯,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个规定,毛泽东当时是红四军的党代表,军委、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晚上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每晚只点一根灯芯照明。在微弱的灯光下,他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起草《井冈山的斗争》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顿时,我觉得狭小的土房变得宽敞,昏暗的土房显得亮堂,因为土房孕育着一个崭新国家,灯光连接着解放的曙光。
一根扁担留佳话
在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我们看到了那根毛竹扁担;
在地势险峻的黄洋界,我们找到了那条挑粮小道。
从挑粮小道的起点源头村到黄洋界哨口,全长3.1公里,海拔落差一千余米。在80多年前极其困苦的岁月里,毛泽东和朱德带领战士们肩挑背驮,沿着这条蜿蜒崎岖、陡峭狭窄的羊肠小道,把30多万斤粮食运上井冈山,解决了红军的给养问题。
其实挑粮路程远不止3.1公里。由于敌军的严密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日益困难。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红四军发起下山挑粮运动,朱德和毛泽东也随着队伍去宁冈大陇挑粮,一天往返50公里。
挑粮途中有一荷树,为红军挑粮歇脚之处。毛泽东站在荷树下曾经问:“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战士回答:“能看到湖南,也能看到江西。”毛泽东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当年的朱德已经年过四十,坚持亲自挑粮,并留下“朱德的扁担”的美谈。
1928年冬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就带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去挑粮,挑着一担粮食和年轻战士一起上山,战士实在过意不去,要求军长分一些给大家,以减轻他的负担,但朱德没有同意。中午时分,挑粮队伍终于登上了黄洋界。
黄洋界一边是千仞高山,一边是万丈深渊,山峰似剑,绝壁耸天,四周群峰逶迤,山头浓云雾缭绕,犹如一片汪洋大海,故又称“汪洋界”。休息时,一位红军还不死心,把朱德的扁担偷偷地藏了起来。朱德又重新做了一根毛竹扁担,并写上“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八个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站在黄洋界,置身云雾中,听松涛阵阵,观茫茫竹海,我彷佛看到了背箩筐、穿草鞋、戴斗笠、挑扁担的红军官兵,跟着领袖的脚步,挑着满筐的粮食,一步一步地行走在这陡峭的小路上,他们的每一个脚步是那样坚实,每一次摆臂是那样有力,每一滴汗水是那样晶莹,每一次举目是那样自信。山风吹来,井冈翠竹发出阵阵声响,似乎是红军战士的歌声,“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我想,为什么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革命形势能够星火燎原?革命战士能够舍生忘死?主要在于红军战士的坚强信念,革命领袖同甘共苦的崇高风范。
一缕心香系幽兰
在朱德旧居,还是烈士纪念馆,我们总能看到一个美丽的身影——伍若兰。八角帽下是圆圆的脸庞,红领章上是紧扣的风纪,一个英姿飒爽的女红军模样。浓黑流海下那对大眼睛流淌着坦然与自信,微翘的双唇贮满刚毅和坚强。虽然这位美丽的女性早已化身一片霞彩,但雕塑家把她永远定格于青春的时光。
伍若兰1903年3月出生于湖南耒阳一户农民家庭,192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同毛泽东堂妹毛泽建同班读书,结为挚友。1928年2月19日耒阳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选为妇女界联合会主席。她泼辣的工作作风,出色的组织能力,广博的学识修养,深受朱德的赞赏和喜爱,经县委同志介绍,同朱德结为夫妻,并随红军上了井冈。参加红军后,她不仅细心照顾朱德的日常生活,而且积极地协助丈夫做红军政治工作。她常请朱德教她军事技术,能双手打枪百发百中。
1929年2月1日,部队途经寻邬吉潭,遭国民党军一个团包围。伍若兰为保护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首长的安全,率部分战士从敌人侧翼进行突击,将火力引向自己。朱德和毛泽东等军部领导终于安全脱险,她却陷入敌军重围之中,最后弹尽负伤被俘。敌人诱其同朱德脱离关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怒斥敌人:“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1929年2月8日,敌人杀死年仅26岁的伍若兰,并将她的头颅悬挂在长沙城门。
当朱德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正值井岗山的兰花悄然开放。默对空谷幽兰,任凭泪流满面,他仿佛看到妻子美丽的身影,听到妻子深情的话语。从此以后,他把对妻子的无限情思,化作对兰花的终身酷爱。后来转战深山老林,每逢战斗间隙,他总要采上几株兰花栽在驻地,以便与兰花日夜相伴。其中一株“井冈山铁线兰”,竟然陪伴他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朱德一生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悟所感。
兰言志,物寄情。朱德过世以后,每逢朱德的生日忌日,妻子康克清都要专门前往八宝山,在朱德的灵前,摆上两盆兰花,让淡雅高洁的兰花陪伴在朱德的身边。
一缕忠魂伴战友
一条羊肠小道,一处低矮坟丘。没有宽敞的墓道,没有圆大的坟头,没有高耸的墓碑,四周唯有苍松杜鹃,小而圆的墓碑上写着几行字:魂归井岗 红军老战士曾志(1911.4——1998.6)而曾志墓的右边,就是130多位红军伤病员的殉难处。
是什么原因促使曾志长眠于此,与红军伤员昼夜相守?走进旁边的红军医院,我们才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小井医院宽敞的庭院,矗立着几尊青铜雕像:《艰苦创业》通过四个人物形象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创建第一所红军医院时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只见一位女护士手提木桶在晾晒纱布,她是那样英姿勃发,信心满满;一位老红军在精心制作医疗和生活用具,是那样认真细致,神情专注;一位纯朴的小红军正在采药,贪玩的天性使他暂时忘记了艰难岁月而沉浸在独自的乐趣之中;一名红军战士将红米南瓜肩挑上山,当他回首崇山峻岭被踩在脚下时而倍感欣慰。《战地救护》再现了红军战士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舍生忘死、救死扶伤的情景。通过对背伤员、抬担架的红军战士刚毅而紧迫的神情刻画,以及他们身处险境,身体失去平稳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寻找支点跨越艰险的瞬间动感节奏,构成了极强的雕塑视觉张力。而手臂头部自然下垂,已经失去知觉的伤员,可能生命已经垂危……
小井红军医院全部采用木质结构,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共有32间病房。进楼左首第一间是“手术室”,一张半人高的床就是当年的手术台,手术台旁有个半人高石头碾子一样的东西,手术时先将伤员病肢捆绑固定在石头碾子上,其他部位用人力压住,就这样剜除子弹,割掉烂肉,或者截掉残肢。桌上有三个古旧的大罐,当年分别用来盛放食盐水、石灰水和茶叶水,用作伤员的消毒剂。由于敌人的围剿和封锁,最困难时不但无盐水、石灰水,就连茶叶水都缺乏。
在一个房间的墙上,我们看到一位年轻女士的照片,眼角眉梢透着秀丽妩媚,她就是有名的美女曾志,当时红军医院的党总支书记。
1929年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敌军偷袭了小井村。住在红军医院和群众家中的130多名重伤病员来不及转移,全部落入敌军手中。敌军对红军伤病员严刑拷打,威逼伤病员说出红军主力的去向,伤病员们面对敌人的枪口,忠贞不屈、誓死如归。敌人未能达到目的,就把伤病员拖到小溪旁的稻田中用机枪扫射,红军伤病员全部英勇就义。
英雄们牺牲后,隐蔽在深山密林里的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的遗体掩埋在这块稻田中。
1951年,井冈山军民将烈士们的部分遗骨从小井迁到茨坪重新墓葬,并建造革命先烈纪念塔。1972年又在小井原墓地建起烈士墓和烈士碑,供后人瞻仰、缅怀。
曾志后来历经磨难,走过长征,走向延安,走到北京……解放后,曾志回到井冈山,回到红军医院旧址,对着那块曾经血染的稻田抱头痛哭。
在井岗,曾志找到了当年送人的儿子,最后又把儿子留在井冈。“毛主席的儿子都去朝鲜打仗了,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井冈山务农呢?”曾志后来担任广州市委书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却没有利用权力为儿子谋一官半职。石来发牢记母亲的嘱咐,在井冈山上当了几十年的护林员,不辞辛劳地巡逻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我死后,不要写简历生平,不要搞什么仪式。骨灰一部分埋在井冈山一棵树下当肥料……”1998年6月21日,曾志在北京逝世。她的女儿陶斯亮和儿子石来发遵照母亲生前嘱托,将其骨灰安葬在小井村的一处小山坡上。距曾志墓400米之外,便是当年她工作战斗过的红军医院。
从此,她与各位战友相邻,和巍巍青山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