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冠才的头像

杨冠才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2/15
分享

成就紫陶艺术之林

在中国四大名陶中,建水紫陶以“明如镜、质如铁、声如磬、润如玉”的鲜明特点,名扬海内外。然而在万千建水紫陶中,很多人几乎一眼就能识别出彝族陶艺家马成林的作品。作为建水紫陶“四老”之一的马老,也曾经作为州政协委员,马成林在非遗传承方面作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其紫陶作品呈现器型独特,装饰独特,并充分运用建水五色泥料的可塑性,融入崖画、青铜、民族、古文字等诸多文化元素,也正因如此,马成林的紫陶作品深受广大陶友藏家的喜爱,每年不乏从省外自驾亲临建水购陶的追随者。可以说,在建水紫陶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马成林走过了风风雨雨,也历经了坎坎坷坷,但最终,他以寂寞为伴,与孤独为伍,与艺术为心,走过了五十年的陶艺生涯,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紫陶艺术之林,成为目前建水紫陶大师中,唯一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紫陶大师,其作品代表建水紫陶两次步入巴黎卢浮宫参展。马成林为何能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紫陶艺术成就呢,透过其琳琅满目的紫陶作品背后,究竟饱含着怎样的艺术人生呢,值得每一个喜爱其作品的人细细品味。

进厂:立志苦修行

1973年1月,建水县陶器社改名为建水县陶器厂。1974年,正值“文革”喧闹,马成林初中毕业,被官厅镇作为优秀毕业生选送到陶器厂工作,从而开启了他紫陶艺术的漫漫征途,这也是马成林出走彝族山寨后,从而改变命运的开始。刚进厂,马成林被安排到紫陶泥料车间炼制陶泥,天天与五色土打交道,从采集到运输,再到炼泥,马成林在前辈们的帮助下,把五色泥练就成膏子一样细腻。在炼泥的过程中,和建水紫陶宗师向逢春之子——向福功老艺人学习拉坯和装饰设计,加上自己酷爱书画,在完成炼泥工作任务后,不断突破自己,坚持写生和创作设计器型,甚至休息天和夜间,都在勤奋地学习和尝试不同风格的紫陶艺术作品。1975年,受省轻工业厅邀请,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陶艺家杨大申来到建水陶器厂授课,开展造型设计、绘画等培训课程。马成林因进厂时间短,没有被厂里选送到培训班,在大家眼里,那时的马成林仅仅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小乡巴佬”,但马成林每天在宿舍里坚持画画和设计各种陶艺器型。在一次去饭堂的路上,恰巧杨大申路过马成林宿舍门口,发现马成林专心致志地在画画,这引起了杨大申的注意,当杨大申在马成林旁边蹲下来的时候,马成林却浑然不知道来人,竟然专注于自己的画作和设计稿。还是杨大申打断了他的思绪,并对其画作称赞了起来,同时对一些不足之处,当场作了点评。正是这一次偶然的机缘,二人便结下了不解的师生之缘,成为建水紫陶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后来,在马成林的积极争取下,参加了杨大申在建水的培训班,但厂里规定他必须在完成每天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才能去旁听。

马成林通过初次培训,加之个人的领悟和勤奋,其陶艺设计和绘画的功夫脱颖而出。1977年,建水县陶器厂改名为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不久后,马成林便调到了厂里的创新组,面对面地跟着向福功从事陶艺设计和装饰学习。马成林以为,这样就可以干一辈子了,不承想由于厂里的人事调整,后来他又被调整到装烧车间,整天和窑火打交道,爱钻研的他,从而又掌握了一些紫陶的烧制技艺,加上之前掌握的泥料搭配技巧,才刚进厂三年的他,已完全掌握紫陶艺术的各项工艺环节。面对工艺美术陶厂长期单一的工作,马成林却乐此不疲,挖泥、挑泥、炼泥、设计、拉坯、烧制等复杂的建水紫陶工艺,他总是觉得学无止境,正是这份坚守和热爱,以及内心对紫陶艺术更高更远的追求,使得马成林在紫陶艺术的世界里越走越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和特征。1979年,经过半年多无数次的失败,最终由陈绍康老师拉坯,马成林装饰的四只“报春、玉兰、山茶、杜鹃”大花缸被送到人民大会堂云南厅陈列,至今依然在那里彰显着建水紫陶的包浆滚滚和无穷魅力。在厂里的学习,已不能满足马成林对陶艺知识的渴望和对紫陶艺术的追求,便暗下决心,寻找机会外出深造。1982年的秋天,他终于迎来了机会,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读书。在学校里更是刻苦,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很多课余时间都用来写生绘画和设计陶艺。1985年,三年毕业后,学校挽留马成林留校,可马成林带着沉甸甸的心和学习硕果毅然回到了建水。学成归来的马成林,一心扑在紫陶艺术上,1986年,其创作的《仿古青铜台灯》,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此外,先后和厂里的同事们,主创完成“狮头牌”汽锅、太极养生紫陶盆、紫陶太阳能发热管、紫陶台灯、紫陶电煮锅等设计,赢得了同事们的赞赏和市场的认可,为工艺美术陶厂寻求了更大商机和市场。其设计的紫陶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远送国外,在各大工艺美术展览平台中,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建水紫陶的艺术魅力。

时间悄无声息地来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的市场浪潮席卷着各行各业,很多厂里的人都弃陶从商,或者转岗到其他厂区,马成林却很坚定地留了下来。然而,因市场销路、做工粗糙、管理不善等原因,厂里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很多时候微薄的工资都难以为继,可马成林一如既往地写啊写,画啊画,在不断提高五色泥配方精度的同时,仍然坚持创作。其母亲很多次从官厅来到厂里找他,万分焦急地催促他赶快找对象回家成亲,可马成林就是不回去,他发誓一定要做出经典的陶艺作品。母亲无奈,只好依他,后来,直到母亲合眼的时候,也没有见到儿子带一个准媳妇回来见她,这成为母亲最大的遗憾,但对马成林来说,娶妻生子是次要的,只有对紫陶艺术的苦苦追求,才能有更光明的未来。由于长期在老厂里练就了制泥的本事和拉坯的技艺,以及书画装饰的功底,马成林至今坚持着对泥料的独特追求,对紫陶造型艺术的奇思妙想,对书画装饰的风格突显。尤其对待泥料,如今已近七十高龄的他,保持着照看小孩一样照看着五色泥料的习惯,尤其讲究醒泥的过程。在紫陶街的工作室里,堆满了各种容器,每一个容器里都放置着酣睡的泥料。“待他们醒来时,就是要做成大器的时候。”马成林经常这样对来访者介绍他的泥料。对待器型,也绝不随心所欲,一般都是先画图纸,再反复修改,然后才去拉坯成型,遇到器型复杂的时候,拉坯很考人,但他都不断反复实验,反复改图纸,到后来自己开工作室的时候,基本上画出来的图纸,都能跃然陶上。在装饰过程中,遇到图案复杂的,他坚持在写生本上先预演,成熟时再搬到陶器上,这样确保每一件紫陶作品都是经典。

出厂:创新立天地

2012年11月,马成林紫陶作品《苍岩文化钵》和《突体球瓶》作为建水紫陶的代表,参加中国陶瓷联盟赴法国举办的第十八届国际文化遗产展览会在卢浮宫展出,引起较大反响。这是马成林自2004年走出工艺美术陶厂,闯荡市场8年后取得的重大成果,刷新了建水紫陶作品在世界顶级艺术展馆卢浮宫展出的空缺。两件建水紫陶作品在卢浮宫与几个世纪的艺术杰作争相媲美,并静静地发出紫陶艺术的最强音,其时,声如磬的建水紫陶,虽不言,却回荡在卢浮宫内,响绝艺林。

时间回到2004年,因陶厂不断改制和探索市场化经营的挫败,造成一些职工外溢,厂力越来越贫弱。马成林和陈绍康、袁应德、谭知凡“四老”在政策的支持下,走出厂房,奔向市场,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那时的马成林深知,失去了陶厂这把“天堂伞”,自身一定要有创新发展力,可以说身怀技能的他,在碗窑村路口租了一间民房,开始四处举债筹办工作室。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还了一些债务,他的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随。市场刚有起色,他也不盲从和降低作品标准,依旧保持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工匠精神,埋头做陶,不问西东,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每件作品都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为玩家迎来了更大的收藏和升值空间。从价格定位上,马成林不虚高,都随时间的推移次第攀升,而非一开口就让买家望陶兴叹。马成林和其他“三老”选择走向市场顺应时代潮流,也各自赢得了市场空间和艺术空间,每一个天赋秉性和刻苦努力的陶艺家,在天涯里都找到了自身的表达方式和再现形式。当时间的利剑随风雨的侵蚀,削深了建水五色山的沟壑,也将垂危挣扎的工艺美术陶厂荡空。2010年前后,原工艺美术陶厂售罄存货,量大从优的销售政策,让建水内外无数紫陶收藏爱好者纷至沓来,“老厂红”的陶质气息碰撞着每一个相遇的人,大部分人都不会拒绝一个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老厂作品紧握于手心。那些当年疯狂购买老厂陶器的人们,也正因老厂一去不复返的历史现实和时光赋予的包浆滚滚,现在已经不止十倍的价格出手变现了。

后来的后来,工艺美术陶厂原址变成了现在的曼金湾和紫陶街。

在传统的建水紫陶工艺基础上,如何创新,马成林出厂后日思夜想,终于抓住了青铜、民族、崖画这三个最关键元素。从网络上买来很多关于青铜器的书,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崖画等书籍,将建水紫陶的可塑性以多元化的方式充分展示出来,先后创作了哈尼壶、倮倮壶、双胞壶、战国壶、鸡鸣壶、凤头壶等多种壶型,还有春秋瓶、青铜尊、寒阳瓶、母子情、三耳直口瓶等摆件系列,同时实用和艺术并重,传统与创新相融。2013年7月,作品《彝家乐》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14年春,中国邮政为马成林出版了“中华文化名人”专版邮票,实现了建水紫陶作品在中国邮票市场上印刷发行零的突破;2014年5月,马成林入选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走向国际美术大师典藏》一书。“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马成林所掌握的紫陶技艺,不是紧攥在手里独享,而是主动带徒培养陶艺人才,耐心教授前来讨教的每一个紫陶艺人,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一大批优秀紫陶艺术人才成长了起来,有些已经成为省工艺美术大师和“云岭工匠”人才,比如蒋家才、浪鬼等。

转身:喧哗的静夜

2018年11月20日,央视《手艺》第八季播出《建水紫陶》宣传片,以马成林为代表,全面诠释建水紫陶全套手工制作工艺。这是马成林上央视镜头时长最长的一次,把建水的烟火生活和紫陶艺术高度凝练起来,体现出了这座千年古城拥抱千年紫陶的温度和厚度,这是他将工作室从碗窑老村搬到紫陶街的第三年。2019年10月,马成林作品《春秋瓶》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巡展,这是他将工作室从碗窑老村搬到紫陶街的第四年。他说,自己虽然不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但能和中美大师作品一起巡展,这已经通过作品证明了自己。

2015年国庆,原工艺美术陶厂遗址开发成紫陶街,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成为3A级旅游景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从此,在开发商的精心管理下,紫陶街的夜里总是闪烁着热闹的灯火。是夜,紫陶街店铺依街而现,美食区的香味升腾,浸润着夜空。游人如织,在这里可以买到最便宜又实用的陶器,也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生活趣味品,每一个摊位前,人流驻足,微信收款提示音从这头响到了那头,时刻从人群的间缝里涌出。不管外面如何喧闹,马成林始终专心于他的车盘,专注于他手中的陶器,将一个个陶坯修得精滑手溜,将一件件陶器装饰得清晰出奇。正如他经常运用的一句话“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只做自己,只做紫陶,或许这是作为建水紫陶一代工匠真正所坚守和追寻的。除了完成日常制陶任务,他还精心修建自己的工作室,把承租下来的房子精心加以木板包装,上下楼梯都能听到拾阶的响声。最值得他骄傲的是自己亲手设计研发了搅泥水车,在他的指导下,请来几位老友当木工,耗时近半年,水车大功告成。启动电闸的那一刻,水车开始有序转动了起来,发出了木制齿轮咬合的嘎吱响,也仿佛转动着马成林从事陶艺的一生。2017年,经过层次考验,终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紫陶街毕竟是马成林和开发商租用的,有一天,开发商告诉马成林,他在紫陶街租的房子已经卖了,请他提前谋划搬家的事。马成林眉头一皱,心里一紧,想着下一步要到哪里去做陶呢,可恰巧的是买房子的人也是马成林的粉丝,对马成林所做的陶器十分喜爱,后来主动和马成林说他可以继续在这里做陶,不用着急搬家,这才让马成林感到很温暖,不着急搬家的事。此时,县里正好开发汉唐风格的紫陶里商铺,马成林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入驻,可紫陶里商铺只租不卖,马成林依然积极申请租用了紧靠紫陶博物馆的一座四合院。建成后的紫陶里四合院,规模超大,足有近一千平米,楼上楼下,四面通达。然而,院子只是一个空架子,装修,又是摆在马成林眼前的一个复杂工程。打定主意的马成林说干就干,而且要展示出常人无法理解的空间设计,接下来的半年多他又亲力亲为,把曾经在紫陶里帮助他的几个老伙计请来,从选材到功能定位,每天都亲自参与动手。这一次他说要打开更大的格局,把二楼打造成自己紫陶作品的展览馆,这个意见提出来时,几个伙计都惊掉了下巴,都说会不会太浪费空间了。当大家都觉得这个计划很不靠谱时,马成林开始一件一件地把自己心爱的紫陶作品如数家珍地列了个清单,并亲自设计展览柜和底座。半年后,紫陶里的成林紫陶艺术展馆终于建成,他将苦心重做出来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紫陶花缸复制品搬进了展览馆,并将历年来在各大展会上获奖的作品也一一搬进去,加上一个墙面的百壶展示,成林紫陶艺术展览馆让人耳目一新。马成林说,这是他一生的心血,也是一生的总结。

紫陶里的展览馆建成了,亲朋好友建议马成林将紫陶街承租的铺面退掉,可马成林说人家不赶他走,他就不会搬离,紫陶街是离碗窑村最近的地方,是他一手打造的紫陶之地,他把这里当作家。可紫陶里呢,从紫陶街到紫陶里的展览馆,足有近3公里路程,马成林每天都要上下走几遭,兼顾着两头的运行,夹杂着生活、陶事、养花和遛鸟,以及买菜做饭,他的快步轻盈依旧没有停歇。每逢节日,不管是紫陶街,还是紫陶里,游客人山人海,马成林专注于脚下,徐徐迈进七十岁的陶艺古年;室外人潮涌动,灯火和烟火反复交织,滇南乡愁之旅韵味升腾开化,马成林专注于手中,轻轻敲响紫陶艺术之林的声声磬音。

本文发表于《今日民族》杂志2024年第6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