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泥岭上
作者:龙青山
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有时如万斛珍珠从空滑落,银光闪烁,乒乓乱溅,铮铮有声。有时似无数锦丝在天空悬挂,晶莹剔透,抑扬成曲。雨云低垂,湿重灰暗。雨雾飘悠,轻渺淡然。雨烟散漫,自在似仙。雨气氤氲,聚合梦幻。这个季节,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行走在青泥岭上,望着苍茫的远山,飘荡的雨烟,看着成熟的秋果,闻着核桃、板栗、瓜果的清香,思想的王国会涌动着波涛,对青泥岭的感受和想象中的青泥岭迥然不同
青泥岭,是一个在历史记载中名垂几千年的地方。秦末战争中,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让刘邦当了汉王,封地为汉中。故道(雍城,即今宝鸡陈仓南至今大散关,再至今剑阁)是北进关中,南下巴蜀,西至陇上的枢纽。刘邦视之为汉中存亡的交通命脉,改故道为陈仓道,设置关隘,有阳平关,七盘关,褒斜关,七防关,鱼关,青泥关。派重兵戍守。公元二一五年,诸葛亮乘曹操退出汉中之机,占汉中,凿通大小剑山道路,连通四川,称剑阁道,并设剑门关。从西北开通连接陇西和陇南的嘉陵道,为六出祁山开通了兵粮通道。
青泥道起于鱼关,沿铁山悬崖架设阁道,直达铁山松箩庵(今太和庵)然后沿青泥岭,木皮岭诸岭西行,达栗亭,横川,成州。
青泥岭危崖临江,江风吸人。栈道斗折蛇行,斜插云端。尤其是雨季,石路冷滑难行,一步三喘,百步汗如热雨。稍有不慎,即会膝破筋扭,肉绽血喷。土路泥浆吸脚,泥水似冰面,跌倒溜三尺,仰翻滑一丈。脚户每年过青泥岭损失的驮畜多达千匹。背老二有言,宁可饿死在鱼关,不翻青泥岭挣钱。当年李白过青泥岭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杜甫感叹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一点都不夸张。
青泥岭从东周之后,一直都是南征北战,东杀西伐的战略要冲。春秋末年,秦人征战汉中时,和楚军曾在此为进退激战。刘秀平蜀(公元三十三年)其将来歙 ,马成与前蜀隗嚣大将王元在青泥岭厮杀。公元二一三年,蜀将关羽与曹将乐进在青泥岭争斗。公元四一八年,大夏国主赫连勃勃与东晋梁州太守傅弘在青泥岭大战。公元四四一年,南宋梁州刺史裴方明与仇池王杨难当在青泥岭血战,杨难当败,裴方明长驱西进,终灭仇池国。宋将吴玠以青泥岭为天然屏障,坚守仙人关,金人难进一步。公元一零五六年,因青泥岭艰险难行,终年泥泞青青,改道白水峡,青泥岭的辉煌终于结束。
雨停了。秋风起。青泥岭于云烟中越加险峻神秘,遥不可及。崎岖的小路在茂密的林木里蜿蜒远去,有一种诱惑又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气氛。成熟的野板栗于刺壳中挣出,纷纷掉落在地上,清香弥漫于青泥岭上。和地里的玉米、萝卜、地瓜昭示者自然的永恒和宁静、祥和。散落于山间的民居在云雾里,在雨烟中,在地气间演绎着仙境里的故事。那些挂在大门上、屋檐下、路口的青泥岭客栈,青泥岭农家乐,青泥岭休闲度假中心的招牌让游客门陡生出去一坐一吃一喝一住一体验的意愿。史记中的青泥岭是艰险的是充斥着血腥味的,是神秘的是具有诱惑力的,是浪漫的是情绪化的。是啊,那个于安史之乱而在马嵬坡痛失爱妃又在青泥岭上承受颠簸之苦的垂头丧气的皇帝在青泥岭上是何等的心情?那个在天子面前不穿上衣的李白写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时有何感受?瘦骨嶙峋抑郁不得志的杜甫走了一天还在青泥岭间跋涉时是何等的沮丧?关羽诸将在青泥岭杀伐时做何谋略?太和庵的宗教徒们在青泥岭修行时演绎了那些故事?那些脚户,背老二、商人和官差在青泥岭上有哪些作为?历史定格在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想象和追忆却在后人的思想和言行里衍生和虚构,变形和创造。青泥岭在几千年的发酵中酿成了一壶好酒,散发着历史的纯香。青泥岭,因几百年的隐身修行,出脱成了青葱俊拔、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青泥岭,因显要过冷落过而达到了宠辱不惊的高度。青泥岭,在我们这个时代成了一张文化旅游的名片。青泥岭的历史文化资源亦成为产生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独特优势。
思想的野马还在青泥岭上不羁地奔驰,但不支的体力却诱导我走进了一家客栈。我坐在了一棵古树下,把行囊往长条凳上一放,望着风中晃动的青泥岭客栈的幌子大喊一声:客家,上一斤土酒,宰一只土鸡,再煮上几颗洋芋。